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证券行业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较大波动、业绩高速增长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市场窄幅震荡,风险管理仍是全行业的工作重点且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根据毕马威中国第10份证券行业年度调查报告,范围涵盖了境内全部125家证券公司。结果显示,虽然市场在2015年出现较大波动,但证券行业的业绩在2015年仍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25%至57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上升157%至244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增加60%至1.45万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该行业在2015年增长迅猛。不过,根据中国证券毕马威亚太区证券基金主管合伙人廖润邦指出,只有及时有效地完善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把好风险控制这道关,才能更好地推进创新业务循序渐进、保证证券行业稳步健康发展。下一步,证券公司应当实时审视评估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更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不断扩大资本规模及业务规模的同时,谋求业务转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供给制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金融科技正越来越多地被证券公司广泛运用,长期而言,这将会给证券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报告指出,大多数券商仍有待于进一步寻求清晰且有效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来实现业务上的突破。
德勤:中国企业可以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过去五年来,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包括并购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显著增长;这一增长态势有望延续至2020年或以后,且不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德勤认为,中国企业可以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并实现其全球化的愿景。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拓展业务并进军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投资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并克服文化差异、监管问题以及商业准则等方面的挑战,以从中全面获益。
在此前召开的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大会上,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140多位德勤专业人士还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德勤中国企业并购融资顾问服务合伙人陈尚礼也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增长,截至今年7月止海外并购金额已达2,650亿美元,为去年全年并购金额的75%。目前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产业包括基建、高科技与精准制造业,未来的并购活动增长较快的产业包括生命科技、环保技术与文化产业。”
安永: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需要达成一致目标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衰退期内,采购商或供应商的最有利反应之一,应该是规划或重新评估交易对手的战略重要性、目标一致性,以及感知到的、已变化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接下来,基于对每一项采购商-供应商协作的战略重要性进行调整,下一步是确立所有必要的行动,即可能缩小战略一致性的差距又可能将感知到的机会主义风险降至最低,目标是增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或改善运营和财务业绩。
采购商-供应商协作的投资、权利、财务依赖度、信任、满意度和正面评价的水平越高,协作就越具战略性。
在促进协作的性质和水平方面,冲突只能被認为是一个滞后指标。买卖双方都认为主要的风险还是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战略一致性的水平越高,那么机会主义的风险就越低。这与潜在破坏性行为的类型和数量相关,或与发生概率和每次发生所预计的净亏损相关。
普华永道:研发优惠系列新政落地效果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比如2015年底出台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16年重新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2016年中出台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税务主管合伙人吴家裕指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研发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约有70%的国家主要采用税收抵免的单一方式实施研发优惠政策,部分欧洲国家实施了‘专利盒’的研发优惠政策。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拥有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研发优惠体系,覆盖了研发项目的全周期,这在世界上都是极其领先的,且获得研发相关优惠资质的企业可享受利益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现金补助、优惠税率和减免税优惠等。”
然而,普华永道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在落实、执行研发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令减成本、促创新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因此,如何能够合法合规地最大程度享受研发优惠政策成为很多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
波士顿(BCG):2020年,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将增长近四倍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慕尼黑再保险(下称“慕再”,Munich Re)联合发布最新报告《商业医保风口来临,险企须建设六大能力》。报告指出,在中产阶层与富裕人群积极寻求公共医保替代方案的驱动下,到2020年,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近四倍,从2015年的2,410亿元人民币(367亿美元)增至1.1万亿元人民币(1,670亿美元)。同时,报告还深入分析了这一显著增长背后的动力,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以及政府对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鼓励与支持。
报销型医疗保险预计将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与许多中国消费者目前所购买的重大疾病保险相比,此类保险产品的保费较高(尤其高端产品),但灵活性也相对更强。(重大疾病保险的投保人被诊断为事先约定的可涵盖疾病时,将会获得一笔一次性的补偿款;报销型医疗保险则能在投保人患病并需要多次就医问诊时,为其提供持续的医护费用的报销。)报告作者之一、BCG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罗英表示:“中国市场为报销型商业医保的发展创造了理想的条件。由于费用较高,此类产品尚未普及,但很多人都对之有强烈兴趣。因此,我们预期相关领域内的新产品将在未来几年里不断涌现。
根据毕马威中国第10份证券行业年度调查报告,范围涵盖了境内全部125家证券公司。结果显示,虽然市场在2015年出现较大波动,但证券行业的业绩在2015年仍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25%至57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上升157%至244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增加60%至1.45万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该行业在2015年增长迅猛。不过,根据中国证券毕马威亚太区证券基金主管合伙人廖润邦指出,只有及时有效地完善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把好风险控制这道关,才能更好地推进创新业务循序渐进、保证证券行业稳步健康发展。下一步,证券公司应当实时审视评估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更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不断扩大资本规模及业务规模的同时,谋求业务转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供给制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金融科技正越来越多地被证券公司广泛运用,长期而言,这将会给证券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报告指出,大多数券商仍有待于进一步寻求清晰且有效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来实现业务上的突破。
德勤:中国企业可以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过去五年来,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包括并购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显著增长;这一增长态势有望延续至2020年或以后,且不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德勤认为,中国企业可以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并实现其全球化的愿景。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拓展业务并进军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投资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并克服文化差异、监管问题以及商业准则等方面的挑战,以从中全面获益。
在此前召开的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大会上,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140多位德勤专业人士还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德勤中国企业并购融资顾问服务合伙人陈尚礼也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增长,截至今年7月止海外并购金额已达2,650亿美元,为去年全年并购金额的75%。目前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产业包括基建、高科技与精准制造业,未来的并购活动增长较快的产业包括生命科技、环保技术与文化产业。”
安永: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需要达成一致目标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衰退期内,采购商或供应商的最有利反应之一,应该是规划或重新评估交易对手的战略重要性、目标一致性,以及感知到的、已变化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接下来,基于对每一项采购商-供应商协作的战略重要性进行调整,下一步是确立所有必要的行动,即可能缩小战略一致性的差距又可能将感知到的机会主义风险降至最低,目标是增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或改善运营和财务业绩。
采购商-供应商协作的投资、权利、财务依赖度、信任、满意度和正面评价的水平越高,协作就越具战略性。
在促进协作的性质和水平方面,冲突只能被認为是一个滞后指标。买卖双方都认为主要的风险还是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战略一致性的水平越高,那么机会主义的风险就越低。这与潜在破坏性行为的类型和数量相关,或与发生概率和每次发生所预计的净亏损相关。
普华永道:研发优惠系列新政落地效果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比如2015年底出台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16年重新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2016年中出台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税务主管合伙人吴家裕指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研发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约有70%的国家主要采用税收抵免的单一方式实施研发优惠政策,部分欧洲国家实施了‘专利盒’的研发优惠政策。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拥有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研发优惠体系,覆盖了研发项目的全周期,这在世界上都是极其领先的,且获得研发相关优惠资质的企业可享受利益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现金补助、优惠税率和减免税优惠等。”
然而,普华永道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在落实、执行研发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令减成本、促创新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因此,如何能够合法合规地最大程度享受研发优惠政策成为很多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
波士顿(BCG):2020年,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将增长近四倍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慕尼黑再保险(下称“慕再”,Munich Re)联合发布最新报告《商业医保风口来临,险企须建设六大能力》。报告指出,在中产阶层与富裕人群积极寻求公共医保替代方案的驱动下,到2020年,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近四倍,从2015年的2,410亿元人民币(367亿美元)增至1.1万亿元人民币(1,670亿美元)。同时,报告还深入分析了这一显著增长背后的动力,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以及政府对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鼓励与支持。
报销型医疗保险预计将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与许多中国消费者目前所购买的重大疾病保险相比,此类保险产品的保费较高(尤其高端产品),但灵活性也相对更强。(重大疾病保险的投保人被诊断为事先约定的可涵盖疾病时,将会获得一笔一次性的补偿款;报销型医疗保险则能在投保人患病并需要多次就医问诊时,为其提供持续的医护费用的报销。)报告作者之一、BCG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罗英表示:“中国市场为报销型商业医保的发展创造了理想的条件。由于费用较高,此类产品尚未普及,但很多人都对之有强烈兴趣。因此,我们预期相关领域内的新产品将在未来几年里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