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体育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现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日下的趋势,也显示出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诸多不足之处,传统的教育模式亟待改变。将人文因素纳入教学体系中,逐步实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是未来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人文因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08-01
国家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现在的社会现状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成下滑趋势,很多新闻报道称在运动会或是平时的体育课上学生因为跑步致死的情况。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滑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高度的重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力求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1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传统教学模式“重体轻育”思想的影响
体育教育的主题是应该促进、改善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构建、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从目前的大学教育现状来分析,很多的大学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首先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体育教学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根本没有专业的教材,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运动,教授一些技能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但是对于具体的技能战术层面却极度缺乏,也根本不会考虑因人而异的实际情况,只是笼统式的传授基本知识,对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或者说是对于该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不太关注。
1.2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并不十分理想,因而也就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学体育教育虽然提倡“身体发展”、“文化传承”等目标,但是很多学校也只是跟风而已,随着大众的趋势去定位,但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出校门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对于身体素质是否过硬,有没有抗击压力的承受能力的要求是更高的,所以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和具体。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办法达到这一个目标追求。
1.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导致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情况,甚至很多的高校还十分缺失。高校的体育活动往往只是局限于一年举办一次运动会,而且运动会的举办还是程序十分简洁,运动项目有限,参加人数也非常之少,特别是大学生运动会场面是非常冷清的。学校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不但没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运动会,反而是时间尽可能的短暂一些,似乎有草草了事之态。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毫无创新意识,无法寻求新的出路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致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十分的不容乐观。
2 人文性与大学体育教育的结合
面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为了更好的改良和促进大学生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人文性的引进显得至关重要。体育人文是通过研究体育培养人性,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群体素质,它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对于其实际的实施步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首先,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及时的转变体育教学思路,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的改进和吸收体育教学的先进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要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己任。其次是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规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锻炼,并想办法提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及时的跟进,多举办一些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加的充实。对于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该以竞技体育的标准来考量,而是多引进一些群众性体育形式,既新颖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要讲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大学体育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体育运动,应该是包含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三部分来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才真正是既科学又具有人文性质的教学。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氛围总能在无形之中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如对于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要保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创办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或是体育俱乐部,如篮球社、乒乓球社等,让这些有特定体育的人又机会和平台使自己的技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学校也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比赛等形式,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3 总论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不但需要有极强文化素质修养,也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做支撑。目前我国的高校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上是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的,前景令人担忧,问题也不断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学校社会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加上学生自身的警醒,就一定可以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人文因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08-01
国家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现在的社会现状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成下滑趋势,很多新闻报道称在运动会或是平时的体育课上学生因为跑步致死的情况。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滑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高度的重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力求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1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传统教学模式“重体轻育”思想的影响
体育教育的主题是应该促进、改善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构建、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从目前的大学教育现状来分析,很多的大学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首先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体育教学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根本没有专业的教材,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运动,教授一些技能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但是对于具体的技能战术层面却极度缺乏,也根本不会考虑因人而异的实际情况,只是笼统式的传授基本知识,对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或者说是对于该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不太关注。
1.2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并不十分理想,因而也就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学体育教育虽然提倡“身体发展”、“文化传承”等目标,但是很多学校也只是跟风而已,随着大众的趋势去定位,但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出校门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对于身体素质是否过硬,有没有抗击压力的承受能力的要求是更高的,所以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和具体。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办法达到这一个目标追求。
1.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导致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情况,甚至很多的高校还十分缺失。高校的体育活动往往只是局限于一年举办一次运动会,而且运动会的举办还是程序十分简洁,运动项目有限,参加人数也非常之少,特别是大学生运动会场面是非常冷清的。学校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不但没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运动会,反而是时间尽可能的短暂一些,似乎有草草了事之态。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毫无创新意识,无法寻求新的出路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致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十分的不容乐观。
2 人文性与大学体育教育的结合
面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为了更好的改良和促进大学生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人文性的引进显得至关重要。体育人文是通过研究体育培养人性,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群体素质,它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对于其实际的实施步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首先,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及时的转变体育教学思路,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的改进和吸收体育教学的先进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要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己任。其次是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规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锻炼,并想办法提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及时的跟进,多举办一些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加的充实。对于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该以竞技体育的标准来考量,而是多引进一些群众性体育形式,既新颖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要讲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大学体育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体育运动,应该是包含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三部分来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才真正是既科学又具有人文性质的教学。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氛围总能在无形之中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如对于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要保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创办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或是体育俱乐部,如篮球社、乒乓球社等,让这些有特定体育的人又机会和平台使自己的技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学校也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比赛等形式,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3 总论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不但需要有极强文化素质修养,也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做支撑。目前我国的高校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上是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的,前景令人担忧,问题也不断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学校社会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加上学生自身的警醒,就一定可以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