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辅助腹腔镜定位术初探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辅助腹腔镜定位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19年4月至6月,拟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胃、结直肠肿瘤住院患者8例,在行腹腔镜切除术前接受了内镜下磁体预标记,即在病变旁用钛夹固定一枚磁体进行病变标记。术中通过腹腔镜孔道送入另一枚磁体,在磁体相互吸引力导引下,快速与病变附近预标记的磁体隔胃肠道壁而吸引在一起,实现病变定位。对8例患者的术前标记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8例患者术前均内镜下成功标记病灶,并实现了术中快速准确定位。内镜下标记用时为(5.75±2.45) min,术中定位用时(1.94±0.56) min。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肿瘤切除术,定位准确,结直肠肿瘤病灶平均近端和远端切除边缘分别为105 mm和74 mm,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辅助腹腔镜定位术简便、安全、准确,同时无需额外诊治设备及消化内镜术中配合操作。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在早期胃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行ESD及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等指标。结果ESD组与外科手术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245/256)比99.0%(97/98),P=0.19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对比鼻胃镜和常规胃镜用于经皮内镜坏死组织清除术(PEN)在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24例因IPN接受PEN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PEN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经常规胃镜治疗组(n=15)和经鼻胃镜治疗组(n=9)。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APACHE Ⅱ评分变化、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胰周坏死体积差值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APACHE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山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30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变部位、大体分型、有无溃疡、分化类型、有无印戒细胞、有无脉管侵犯、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对单因素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运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比较不同清洗流程清洗胃镜的清洗质量和清洗时间。方法选取生产批次和投入使用时间均相同的60条使用后的奥林巴斯GIF-H290胃镜,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用不同的清洗流程进行手工清洗,试验组采用"全管路灌流2 min-在全管路灌流的同时擦洗镜身-刷洗胃镜管道-漂洗";对照组采用"擦洗镜身-刷洗胃镜管道-全管路灌流2 min-漂洗
目的探讨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直径1 cm、2 cm、3 cm钢球制成半球形阴模,将生牛肉糜放进阴模,两个阴模对合固定,置入100 ℃水中煮沸20 min后制成球形肿物模型。选取离体猪胃6只,将球形肿物模型经猪胃浆膜层切口置入黏膜下层,每只离体猪胃的胃底、胃体、胃窦部各置入1枚,直径分别为1 cm、2 cm、3 cm
胆总管扩张由多种因素引起,伴或不伴有黄疸征象,其常见病因包括胆总管下段结石、壶腹部肿瘤、炎性狭窄,而本文报道了1例较为罕见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者。本例患者经超声内镜、彩色多普勒、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因无相关症状,未予进一步处理。
目的探讨活检结果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ME-NBI)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48例,患者均行ME-NBI、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内镜超声、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及ESD治疗。以ESD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检出率。结果ME-NBI、ME-NBI指
目的探讨三通连接注射针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并接受组织胶栓塞治疗的患者75例,共104个注射点,采用区组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注射器与注射针之间加用三通连接注射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器连接注射针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药物注射操作时间、注射针堵管情况、栓塞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目的评估在首次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失败后再次POEM作为补救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 5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数据库中筛选出33例首次POEM后仍出现持续/复发症状而行再次POEM的患者(Eckardt评分≥4)。主要观察指标为随访期间Eckardt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手术相关不良事件,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的变化,以及再次POEM治疗前后的反流症状变化。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用于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价值,并比较OCT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ME-NBI)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评估过程中的表现。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前接受OCT及ME-NBI评估的2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检查过程中获得的OCT和ME-NBI图像,对病变浸润深度进行实时判断。以术后病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