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12日0点30分,首都机场T2航站楼,距离飞往斯里兰卡的班机起飞只有不到20分钟。
此时,在候机大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魅力斯里兰卡》摄制组一行8人,依然在焦急等待。
直到起飞前的最后一刻,几张薄薄的纸片终于送到我们手上,这是赴斯里兰卡拍摄的记者签证。急匆匆登机、落座,安全带扣上的同时,飞机已经缓缓地滑向跑道,准备起飞。环顾四周,摄制组其他人都像我一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斯里兰卡,我们总算没有迟到。
此时我们还不知道,即将开始的这次拍摄,将成为我们所有拍摄经历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次。
措手不及
时间紧,是所有“魅力”系列片子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但像我们这样最后一刻才拿到签证,恐怕是头一次。
在摄制组出发的11天之前,我们接到频道通知,制作“魅力”系列的最新一部纪录片《魅力斯里兰卡》。“魅力”系列是国际合作的纪录片项目,是中国纪录片实现多元化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品牌,对影片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同时,“魅力”系列作品属于国家之间签订的文化交流协议的一部分,对播出时间有明确的限定。因此,时间紧、高要求是创作“魅力”系列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这次的《魅力斯里兰卡》,要求在9月初完成制作,9月中旬播出。虽然早已立项,但从接到出发通知到完成播出,只有短短两个半月。
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我们的前期筹备便立刻开始。经过倒推计算,摄制组的出发时间定在7月12日。然而,在7月10日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斯里兰卡驻华使馆通知,之前给我们办理的签证有误。办理记者签证通常需要3天,这个变故来得实在让我们措手不及。
在外交部和斯里兰卡驻华使馆的共同努力下,7月11日晚上11点半,我们终于拿到了摄制组的签证。制片人拿着签证,从使馆到机场,一路狂奔,也就出现了开篇那紧张的一幕。
无尽的假期
7月12日,当地时间清晨5点20分,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我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斯里兰卡距离赤道只有880公里,气候炎热。和7月初的北京相比,多一份潮湿,别的都比较相似。这样的气候,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并未感到任何不适,反而有种熟悉的感觉。
我们到达的日子恰逢斯里兰卡每月一次的月圆节。从机场前往科伦坡的路上,交通的拥堵便提前让我们“感受”了一把节日的气氛。不过和国内不同,这里的拥堵并不是因为车多,而是为了礼让过马路的行人。几乎没有车鸣笛,司机们的眼神中也看不到一点急躁。车窗外,成群结队的学生,统一身着白色校服,前往寺庙参加节日庆典。有眼尖的孩子看到我们的异国面孔,隔着老远就蹦蹦跳跳地向我们打招呼。车窗里的我们也被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感染,堵车似乎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科伦坡,我们与两名先期前来踩点的导演汇合。面对《魅力斯里兰卡》这种时间紧张、信息匮乏的项目,迅速而高效的踩点工作,得益于我们之前曾经承担过“魅力”系列拍摄所积累的经验。摄制组先将手头所有能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适度联想,搭建整部片子的结构框架,将可能需要的内容详细列出。大结构定下来,立刻安排踩点,踩点人员随时向国内汇报所见所闻。与原先设想基本相符的,立刻寻找拍摄对象,敲定拍摄时间;与原先设想不符的,立刻提供修改意见,对原始框架进行修订。7月4日列出框架,两名踩点导演出发,到7月12日摄制组出发前,拍摄脚本和拍摄计划每时每刻都在完善。
据踩点导演反馈,我们的拍摄周期正好遇到斯里兰卡三个比较大的节日——月圆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以及斯里兰卡最隆重的节日佛牙节。在斯里兰卡,当地人有周末和节假日不工作的习惯,商店都会关门,很难联系到拍摄对象。当然,盛大节日有庆典相伴,会给片子提供极具当地风情的大场面,具有较好的视觉表现力。摄制组的选择是将故事段落集中安排在工作日进行,节假日则拍摄城市空镜、庆典仪式的场面、参加仪式活动的人物故事、表现宗教的信息段落以及有关野生动物的故事。
事后我们算了一下,24天的拍摄周期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斯里兰卡人都在放假,多么幸福!
冰与火的考验
“魅力”系列的创作并不是依靠深入挖掘,而是大信息量的传递和对典型人物的捕捉,全面展示国家的魅力。这决定了我们的拍摄对象,几乎遍布斯里兰卡各地。加上这里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铁路运输的效率也比较低。如何合理规划拍摄线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在科伦坡与踩点导演汇合后,摄制组10人分成A、B两组,按照计划分别前往不同城市。A组向东,挺进中部山区,之后转向西北,拍摄努瓦勒埃利耶——阿努拉德普拉一带。这一带,有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也是宗教文化、历史古迹比较集中的地区。B 组沿海岸线行进,拍摄加勒——亭可马里一带,主要拍摄热带岛国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样的路线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拍摄到斯里兰卡最有特点的各方面,不会遗漏内容;另一方面,A、B摄制组一组偏重历史文化,一组偏重自然地理,内容上更有针对性,创作人员的前期调研功课也会更集中,现场更容易保持持续的创作状态,保证最高效的创作。
不同的线路,也让摄制组分别经受了冰和火的考验。
A组的第一个目的地努瓦勒埃利耶,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这里海拔近1900米,是斯里兰卡最早的茶叶产地。当摄制组的车还在沿山路盘旋而上的时候,一场大雨就殷勤“欢迎”了我们。上山的公路只有两车道,很多U型拐弯。两侧的山坡虽种满茶树,但依然陡峭。我们所乘中巴车的体型行驶在这里本来就略显笨拙,突如其来的大雨又让我们几乎看不清前方道路。尤其是在前往“斯里兰卡茶叶之父”詹姆斯泰勒的庄园的路上,我们换乘了一辆运茶叶的货车。原始的石子路异常颠簸,坐在拖斗里的摄影师赵博渊、张海宁只能一只手紧紧搂着摄影机,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栏杆,不让自己掉下去。镜头中的努瓦勒埃利耶终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最美的时刻,恰恰赶上风雨交加,只能把机器架在货车的拖斗里,在山风撼动货车的间隙开机拍摄。由于海拔高,这里的气温白天在20摄氏度左右,晚上可低到10摄氏度,加上山风和雨水,着实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热带岛国“冰”的一面。 沿海而行的B组,也在出发当日就体会到了斯里兰卡的“火”。正值斯里兰卡西部迎来雨季,白天一会儿阳光暴晒,一会儿阴雨连绵,一天之内重复4-5次之多。摄影张合很快就晒爆皮儿了,另一位摄影张哲也中暑。涂一点防晒霜,喝一罐藿香正气水,椰子树下坐一会,就爬起来继续坚持。到了东部的雅拉国家公园,这里却是旱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很快就会让人体的水分蒸发。补水,成为最重要的问题。然而由于要追踪拍摄动物,摄制组没有时间去补充饮用水。原备的4箱水不到两天就见底了。对于摄制组来说,回到车上吹一下冷气,抿一口已经不多的水,实在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刻。
谁让最真实、最具魅力的斯里兰卡,就隐藏在这冰与火之后呢。
人人都是多面手
在国外拍摄,人员花费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精简拍摄团队,用最少的人实现最多的拍摄功能。而“魅力”系列遇到的时间紧、条件有限等困难,也对创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意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魅力斯里兰卡》此次选择的创作人员,此前都有“魅力”系列的拍摄经验,而且是熟悉多工种的多面手,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经历过多次合作,彼此非常熟悉。导演苟博、导演助理范肇硕、B组的副摄影张哲,同时也是本片的后期剪辑。而在拍摄现场,导演往往要身兼摄影助理的角色,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亲自操机。
斯里兰卡地处热带,炎热潮湿的天气,让蚊虫成为摄制组躲不掉的困扰。出发前,每个组都配备了很多驱蚊液,依然无法阻止每个人身上被叮满红红的疙瘩。时间一长,我们也都习惯了。除了蚊子,摄制组还遇到了水蛭和蜜蜂。在努瓦勒埃利耶拍摄采茶工人时,导演助理范肇硕被水蛭咬了腿,直到拍摄完毕才发现,一个裤腿几乎都被血染红。灯光孙高勇被蜜蜂刺到了手指,肿得老大,由于附近没有医院,为了不耽误拍摄,一直咬牙坚持。晚上回到宾馆,摄制组几个人,打着灯,用瑞士军刀帮他割开手指,取出毒刺。拍摄宝石矿的时候,摄影每一次下井,背上都会爬满水蛭,其他组员赶快帮忙清理。
挑选适应性强、能承担多种前期拍摄工作的摄制组成员,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最佳的影片质量,也是我们在多次“魅力”系列的拍摄中,总结出的一个经验。
出门靠朋友
在《魅力斯里兰卡》立项之初,我们便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开始了密切的联系。从前期各方联络,到保证拍摄顺利进行,到确认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大使馆为此次《魅力斯里兰卡》的拍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此外,由使馆帮助联系的当地华人华侨社团、中资公司,也为摄制组在当地的拍摄提供了交通、翻译的许多帮助。因为国情和工作效率的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境外摄制组来说,寻找异域那些来自祖国的身影,是对效率的一种保证。
来自中资公司的翻译韩雨龙,在拍摄期间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他26岁生日,那一天我们一直工作到凌晨。华商协会的赵定成老师,60多岁的老先生,一早4点多就来协助我们拍摄,一直忙到半夜。翻译高宝金,陪我们跋山涉水24天,足足瘦了10来斤。
斯里兰卡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度,却有着非常严格的拍摄申请程序。对于每一个拍摄地点,大到城市的航拍,小到某一个建筑、拍摄一个小人物,都需要提前跟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协商,并申请拍摄许可及具体拍摄时间。这是一个海量的国际制片联络协调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节奏舒缓的南亚国家,任务极其艰巨。
在拍摄之前,我们联系到斯里兰卡旅游促进局,通过他们来协调、协助我们的拍摄,通过一轮轮的越洋电话及邮件联系,通过前期踩点导演完成的拍摄计划,并列出详尽的当地需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明细,这样才能保证摄制组每一天在拍摄现场,都能提前拿到拍摄许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任何一个境外拍摄项目,如何规划国际制片的外联工作,核算出相应的工作量及成本,这是制片部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4天的拍摄,我们也结识了许多异乡的朋友。导游凯帝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留学,是地地道道的兰卡人,中文非常流利。个子不高、有些瘦的他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停强调,自己的名字是“凯撒大帝”的意思。而每当我们为了没能拍到更多而惋惜的时候,导游尼桑特总会在门口摇摇头,微笑着说:“My friends,take it easy,this is Sri Lanka.”
还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让人安慰呢?
兰卡的魅力
斯里兰卡的节奏是缓慢的,而我们的拍摄必须马不停蹄。我们总是想拍到更多,更美丽的画面,在这方面,我们总是“贪得无厌”的。
斯里兰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物天堂。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紫脸叶猴、灰瘠懒猴和斯里兰卡豹等濒危物种在这里并不难见到。加上斯里兰卡人大多信仰佛教,不杀生,更让这里的生物和人类相处得十分和谐。
我们很多的拍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在本托塔,我们拍摄了海龟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如何保护刚出生的小海龟,也分享了小海龟回到大海的动人时刻。在雅拉国家公园,一天一夜的探寻,筋疲力尽的我们以为会没有收获,没想到终于捕捉到了小花豹的珍贵画面。我们的拍摄对象也异常兴奋。因为就连这个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拍摄到小花豹。还有平纳沃勒的大象,阿努拉德普拉的猴群……可以说的简直太多太多。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人们的眼神。可能是因为见多了的缘故,我们见到动物的那种惊喜在他们眼中看不到,反而是一种“哦,又见面了”似的平淡,好像是经常碰面的密友一样。
拍摄期间,有困难也有快乐。我们最多的收获,就是当地人善意的微笑。有理解,有赞许,有原谅,有鼓励。这些微笑是我们的动力之一,也是我们眼中斯里兰卡最大的魅力所在。
最后的话
在一次次的拍摄中,我们不断探寻着“中国视角,世界故事”的表达方式,也在摸索着“魅力”系列这样类型化的纪录片的创作规律。正是有了之前写到的那些心得和付出,四集纪录片《魅力斯里兰卡》最终在24天内完成前期拍摄,21天内完成全部后期制作。45天,120分钟成片创作,这创造了纪录片频道“魅力”系列片制作速度的一个纪录。
从前期的起早贪黑,到后期住在工作室赶制,在大家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片子变得更好。希望我们的镜头,为观众带去最有魅力的斯里兰卡;让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多地了解斯里兰卡的自然风光、人文魅力。也希望通过这篇手记,将我们此行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此时,在候机大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魅力斯里兰卡》摄制组一行8人,依然在焦急等待。
直到起飞前的最后一刻,几张薄薄的纸片终于送到我们手上,这是赴斯里兰卡拍摄的记者签证。急匆匆登机、落座,安全带扣上的同时,飞机已经缓缓地滑向跑道,准备起飞。环顾四周,摄制组其他人都像我一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斯里兰卡,我们总算没有迟到。
此时我们还不知道,即将开始的这次拍摄,将成为我们所有拍摄经历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次。
措手不及
时间紧,是所有“魅力”系列片子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但像我们这样最后一刻才拿到签证,恐怕是头一次。
在摄制组出发的11天之前,我们接到频道通知,制作“魅力”系列的最新一部纪录片《魅力斯里兰卡》。“魅力”系列是国际合作的纪录片项目,是中国纪录片实现多元化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品牌,对影片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同时,“魅力”系列作品属于国家之间签订的文化交流协议的一部分,对播出时间有明确的限定。因此,时间紧、高要求是创作“魅力”系列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这次的《魅力斯里兰卡》,要求在9月初完成制作,9月中旬播出。虽然早已立项,但从接到出发通知到完成播出,只有短短两个半月。
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我们的前期筹备便立刻开始。经过倒推计算,摄制组的出发时间定在7月12日。然而,在7月10日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斯里兰卡驻华使馆通知,之前给我们办理的签证有误。办理记者签证通常需要3天,这个变故来得实在让我们措手不及。
在外交部和斯里兰卡驻华使馆的共同努力下,7月11日晚上11点半,我们终于拿到了摄制组的签证。制片人拿着签证,从使馆到机场,一路狂奔,也就出现了开篇那紧张的一幕。
无尽的假期
7月12日,当地时间清晨5点20分,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我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斯里兰卡距离赤道只有880公里,气候炎热。和7月初的北京相比,多一份潮湿,别的都比较相似。这样的气候,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并未感到任何不适,反而有种熟悉的感觉。
我们到达的日子恰逢斯里兰卡每月一次的月圆节。从机场前往科伦坡的路上,交通的拥堵便提前让我们“感受”了一把节日的气氛。不过和国内不同,这里的拥堵并不是因为车多,而是为了礼让过马路的行人。几乎没有车鸣笛,司机们的眼神中也看不到一点急躁。车窗外,成群结队的学生,统一身着白色校服,前往寺庙参加节日庆典。有眼尖的孩子看到我们的异国面孔,隔着老远就蹦蹦跳跳地向我们打招呼。车窗里的我们也被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感染,堵车似乎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科伦坡,我们与两名先期前来踩点的导演汇合。面对《魅力斯里兰卡》这种时间紧张、信息匮乏的项目,迅速而高效的踩点工作,得益于我们之前曾经承担过“魅力”系列拍摄所积累的经验。摄制组先将手头所有能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适度联想,搭建整部片子的结构框架,将可能需要的内容详细列出。大结构定下来,立刻安排踩点,踩点人员随时向国内汇报所见所闻。与原先设想基本相符的,立刻寻找拍摄对象,敲定拍摄时间;与原先设想不符的,立刻提供修改意见,对原始框架进行修订。7月4日列出框架,两名踩点导演出发,到7月12日摄制组出发前,拍摄脚本和拍摄计划每时每刻都在完善。
据踩点导演反馈,我们的拍摄周期正好遇到斯里兰卡三个比较大的节日——月圆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以及斯里兰卡最隆重的节日佛牙节。在斯里兰卡,当地人有周末和节假日不工作的习惯,商店都会关门,很难联系到拍摄对象。当然,盛大节日有庆典相伴,会给片子提供极具当地风情的大场面,具有较好的视觉表现力。摄制组的选择是将故事段落集中安排在工作日进行,节假日则拍摄城市空镜、庆典仪式的场面、参加仪式活动的人物故事、表现宗教的信息段落以及有关野生动物的故事。
事后我们算了一下,24天的拍摄周期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斯里兰卡人都在放假,多么幸福!
冰与火的考验
“魅力”系列的创作并不是依靠深入挖掘,而是大信息量的传递和对典型人物的捕捉,全面展示国家的魅力。这决定了我们的拍摄对象,几乎遍布斯里兰卡各地。加上这里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铁路运输的效率也比较低。如何合理规划拍摄线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在科伦坡与踩点导演汇合后,摄制组10人分成A、B两组,按照计划分别前往不同城市。A组向东,挺进中部山区,之后转向西北,拍摄努瓦勒埃利耶——阿努拉德普拉一带。这一带,有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也是宗教文化、历史古迹比较集中的地区。B 组沿海岸线行进,拍摄加勒——亭可马里一带,主要拍摄热带岛国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样的路线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拍摄到斯里兰卡最有特点的各方面,不会遗漏内容;另一方面,A、B摄制组一组偏重历史文化,一组偏重自然地理,内容上更有针对性,创作人员的前期调研功课也会更集中,现场更容易保持持续的创作状态,保证最高效的创作。
不同的线路,也让摄制组分别经受了冰和火的考验。
A组的第一个目的地努瓦勒埃利耶,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这里海拔近1900米,是斯里兰卡最早的茶叶产地。当摄制组的车还在沿山路盘旋而上的时候,一场大雨就殷勤“欢迎”了我们。上山的公路只有两车道,很多U型拐弯。两侧的山坡虽种满茶树,但依然陡峭。我们所乘中巴车的体型行驶在这里本来就略显笨拙,突如其来的大雨又让我们几乎看不清前方道路。尤其是在前往“斯里兰卡茶叶之父”詹姆斯泰勒的庄园的路上,我们换乘了一辆运茶叶的货车。原始的石子路异常颠簸,坐在拖斗里的摄影师赵博渊、张海宁只能一只手紧紧搂着摄影机,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栏杆,不让自己掉下去。镜头中的努瓦勒埃利耶终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最美的时刻,恰恰赶上风雨交加,只能把机器架在货车的拖斗里,在山风撼动货车的间隙开机拍摄。由于海拔高,这里的气温白天在20摄氏度左右,晚上可低到10摄氏度,加上山风和雨水,着实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热带岛国“冰”的一面。 沿海而行的B组,也在出发当日就体会到了斯里兰卡的“火”。正值斯里兰卡西部迎来雨季,白天一会儿阳光暴晒,一会儿阴雨连绵,一天之内重复4-5次之多。摄影张合很快就晒爆皮儿了,另一位摄影张哲也中暑。涂一点防晒霜,喝一罐藿香正气水,椰子树下坐一会,就爬起来继续坚持。到了东部的雅拉国家公园,这里却是旱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很快就会让人体的水分蒸发。补水,成为最重要的问题。然而由于要追踪拍摄动物,摄制组没有时间去补充饮用水。原备的4箱水不到两天就见底了。对于摄制组来说,回到车上吹一下冷气,抿一口已经不多的水,实在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刻。
谁让最真实、最具魅力的斯里兰卡,就隐藏在这冰与火之后呢。
人人都是多面手
在国外拍摄,人员花费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精简拍摄团队,用最少的人实现最多的拍摄功能。而“魅力”系列遇到的时间紧、条件有限等困难,也对创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意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魅力斯里兰卡》此次选择的创作人员,此前都有“魅力”系列的拍摄经验,而且是熟悉多工种的多面手,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经历过多次合作,彼此非常熟悉。导演苟博、导演助理范肇硕、B组的副摄影张哲,同时也是本片的后期剪辑。而在拍摄现场,导演往往要身兼摄影助理的角色,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亲自操机。
斯里兰卡地处热带,炎热潮湿的天气,让蚊虫成为摄制组躲不掉的困扰。出发前,每个组都配备了很多驱蚊液,依然无法阻止每个人身上被叮满红红的疙瘩。时间一长,我们也都习惯了。除了蚊子,摄制组还遇到了水蛭和蜜蜂。在努瓦勒埃利耶拍摄采茶工人时,导演助理范肇硕被水蛭咬了腿,直到拍摄完毕才发现,一个裤腿几乎都被血染红。灯光孙高勇被蜜蜂刺到了手指,肿得老大,由于附近没有医院,为了不耽误拍摄,一直咬牙坚持。晚上回到宾馆,摄制组几个人,打着灯,用瑞士军刀帮他割开手指,取出毒刺。拍摄宝石矿的时候,摄影每一次下井,背上都会爬满水蛭,其他组员赶快帮忙清理。
挑选适应性强、能承担多种前期拍摄工作的摄制组成员,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最佳的影片质量,也是我们在多次“魅力”系列的拍摄中,总结出的一个经验。
出门靠朋友
在《魅力斯里兰卡》立项之初,我们便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开始了密切的联系。从前期各方联络,到保证拍摄顺利进行,到确认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大使馆为此次《魅力斯里兰卡》的拍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此外,由使馆帮助联系的当地华人华侨社团、中资公司,也为摄制组在当地的拍摄提供了交通、翻译的许多帮助。因为国情和工作效率的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境外摄制组来说,寻找异域那些来自祖国的身影,是对效率的一种保证。
来自中资公司的翻译韩雨龙,在拍摄期间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他26岁生日,那一天我们一直工作到凌晨。华商协会的赵定成老师,60多岁的老先生,一早4点多就来协助我们拍摄,一直忙到半夜。翻译高宝金,陪我们跋山涉水24天,足足瘦了10来斤。
斯里兰卡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度,却有着非常严格的拍摄申请程序。对于每一个拍摄地点,大到城市的航拍,小到某一个建筑、拍摄一个小人物,都需要提前跟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协商,并申请拍摄许可及具体拍摄时间。这是一个海量的国际制片联络协调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节奏舒缓的南亚国家,任务极其艰巨。
在拍摄之前,我们联系到斯里兰卡旅游促进局,通过他们来协调、协助我们的拍摄,通过一轮轮的越洋电话及邮件联系,通过前期踩点导演完成的拍摄计划,并列出详尽的当地需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明细,这样才能保证摄制组每一天在拍摄现场,都能提前拿到拍摄许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任何一个境外拍摄项目,如何规划国际制片的外联工作,核算出相应的工作量及成本,这是制片部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4天的拍摄,我们也结识了许多异乡的朋友。导游凯帝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留学,是地地道道的兰卡人,中文非常流利。个子不高、有些瘦的他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停强调,自己的名字是“凯撒大帝”的意思。而每当我们为了没能拍到更多而惋惜的时候,导游尼桑特总会在门口摇摇头,微笑着说:“My friends,take it easy,this is Sri Lanka.”
还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让人安慰呢?
兰卡的魅力
斯里兰卡的节奏是缓慢的,而我们的拍摄必须马不停蹄。我们总是想拍到更多,更美丽的画面,在这方面,我们总是“贪得无厌”的。
斯里兰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物天堂。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紫脸叶猴、灰瘠懒猴和斯里兰卡豹等濒危物种在这里并不难见到。加上斯里兰卡人大多信仰佛教,不杀生,更让这里的生物和人类相处得十分和谐。
我们很多的拍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在本托塔,我们拍摄了海龟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如何保护刚出生的小海龟,也分享了小海龟回到大海的动人时刻。在雅拉国家公园,一天一夜的探寻,筋疲力尽的我们以为会没有收获,没想到终于捕捉到了小花豹的珍贵画面。我们的拍摄对象也异常兴奋。因为就连这个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拍摄到小花豹。还有平纳沃勒的大象,阿努拉德普拉的猴群……可以说的简直太多太多。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人们的眼神。可能是因为见多了的缘故,我们见到动物的那种惊喜在他们眼中看不到,反而是一种“哦,又见面了”似的平淡,好像是经常碰面的密友一样。
拍摄期间,有困难也有快乐。我们最多的收获,就是当地人善意的微笑。有理解,有赞许,有原谅,有鼓励。这些微笑是我们的动力之一,也是我们眼中斯里兰卡最大的魅力所在。
最后的话
在一次次的拍摄中,我们不断探寻着“中国视角,世界故事”的表达方式,也在摸索着“魅力”系列这样类型化的纪录片的创作规律。正是有了之前写到的那些心得和付出,四集纪录片《魅力斯里兰卡》最终在24天内完成前期拍摄,21天内完成全部后期制作。45天,120分钟成片创作,这创造了纪录片频道“魅力”系列片制作速度的一个纪录。
从前期的起早贪黑,到后期住在工作室赶制,在大家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片子变得更好。希望我们的镜头,为观众带去最有魅力的斯里兰卡;让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多地了解斯里兰卡的自然风光、人文魅力。也希望通过这篇手记,将我们此行的收获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