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地球”发现之旅专栏的创意,缘起于一个已近“花甲之年”、却仍在四处探险求索的探险家——黄效文。这个与新中国同龄,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位亚洲英雄”之一,并被誉为“中国成就最高”的当代探险家,以自己40余年的探险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未知的天地。“我所追求的不是征服一座山,而是寻找山背后所隐藏的可以扩大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领悟的东西”,正如黄效文所说,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加精彩,而我们能做的、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多年来,屡次有初识者或朋友在得悉我曾任职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探险家后这样说:“这杂志真令人艳羡,我们都订阅多年了。”另一些人则奇怪何以干这种探险工作的中国人不多。
  但绝少人会同时问一问这种“令人艳羡”的工作的支援从何而来。事实上,当我创办的中国探险学会最初四处寻求支援时,许多人都一口拒绝,好像这份工作既然好玩又刺激,就理应自给自足一样。或许Indiana Jones博士所演绎的上世纪探险家应该负上一份责任,毕竟那部电影赚过数以千万呢!
  回头说说《国家地理杂志》吧,其学会及杂志都创立于1888年。电话发明者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是创会成员之一,应该也是最能左右杂志初期方向的人。确实必须具有远见才能创出一些价值悠久的事物。时至今日,这本封面有黄框的杂志在世界各地已成为一个鲜明的标志。
  我面前有一本1888年出版的第一卷第一册的《国家地理杂志》,深黄的封面并无黄框,内有六张彩色海洋地图,但一张照片也没有。赤土色的封面,封底列有创会时共205个会员的姓名及地址。一个世纪之后,当我在《国家地理杂志》工作时,它的会员已超过千万,全部列出的话将比任何一本电话簿都要厚。
  在杂志社工作时,我有幸能身兼数职——记者、摄影师,探险家,这多重身份令我在学会内路路畅通,得心应手。主编比尔·加勒特(Bill Garrett)习惯把我唤作效文孛罗。每当我远行考察归来,杂志社都会在十楼特设一顿向我致敬的午宴,桌子上并排放着中,美小国旗。这多重身份亦带来的其他优待,诸如坐头等舱机位,在香港转机时住文华酒店等,可能是作为艰辛旅程的一种弥补吧。这艰辛并非肉体上的,而是当年要应付的各种梦魇般的官样手续及极度刁难的制度。
  在西方,早期的探险事业被视为科学,主要由皇室,政府、军方及学术机构支持,后来一些富有的有识之士也加入支援行列。国家地理学会就是这么一个以“增进推广地理知识”为使命的机构,历经百年而丝毫未变。然而,随时日远去,我们这些经年累月探险考察的人却将原来的科学升华成艺术。尽管探险事业中存在一些不明因素,但它的某些节奏却不亚于创作经典名曲或传世绘画。一些探险或游历巨著如马可·波罗(Marco Polo)、李文斯敦(Livingstone)、吉卜林(Kipling)及海明威(Hemingway)的作品俱可为证。事实上,吉卜林及海明威二人均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现代,探险事业的定义扩大。穿着高极衣履,从事高危险活动的旅行家或运动家多已被当成探险家。在大探险时代,许多著名探险家体格平凡,有的更身体残障,但是脑袋并不平凡。现代的所谓探险家,看见一座山便耐不住地要爬上山顶征服它。但真正传统探险家看见一座山,很可能只去最低的山口。他追求的不是征服,而是寻找山背后所隐藏的。以扩大他对周遭世界认知的知识。
  撇开定义,当代探险家还有另一种共同束缚,就是他们发现了某些东西,但很快的,这些自然或文化的奇迹就在他们有生之年消失了。世界变化之快速令不少探险家无可避免地加入保育大合奏中,齐声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及文化遗产。这些呼声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保育工作。
  而我自己在过去三十年的考察旅程中也略有发现,我也学会识别保育方面的紧急需要,设计具有创意的专案,筹集资金,并付诸实行,获得一些认同,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大概这是因为保育在世人眼中跟探险是不一样的,不论自然或文化,人们现在什么都喜欢去保护。很多人甚至转行从事保育或经营保育生意,因为有钱可募,有钱可花,有钱可图。当大家都一味地谈“持续发展”时,我觉得该是说一说“经济效益的保育”的时候了,不是吗?
  中国探险学会一直将探险精神铭记于心,拥有种种排难解困的创新方式,随时从容领先。作为一个经常要面对新道路的探险家,我的座右铭是:“愿效犬马作先锋。”也许假以时日,许多支持者会看到支持探险的必要,明白探险是保护无数珍贵自然及文化的先驱,没有它,这些东西很可能在我们有机会看一眼或记录下来之前已经消失了。也许假以时日,那个我常被问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探险家这么少?”可以由我们自己支持的年轻探险家做出回答。
其他文献
《这一天,地球移动了》    日本9级大地震的威力让地球的地轴发生移动,而且改变了地球自转速度,每天缩短了1.8微妙,并使这个岛国也向东移。但一切并没有结束,这仅仅是个开始。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建筑最终还是被海啸给吞没了。接下来的危险来自空中。  最开始只是自然灾害,而接下来的却都是人为的。三天之内,恐惧和不确定性使东京股市缩水7000亿。全球四分之一的半导体和大部分的配件都是日本制造,索尼的七个分支
期刊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3月24日抵达“全球慈善路演”的下一站印度,这两位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将劝说印度的富豪向慈善事业投入更多财富,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此次是80岁的巴菲特首次到访印度,他说:“我们不是要给任何人压力,每个人都对慈善有自己的理解。”  已经承诺会将自己全部财产的99%都捐给慈善事业的巴菲特说,他所捐出去的钱“对其没有价值,但对别人有很大作用,因此捐出去是合情合理的”。55岁的盖茨则
期刊
据说,3D版《泰坦尼克号》把中国市场视为重地,詹姆斯·卡梅隆将亲自来华,“泰坦尼克号”首航纪念日被选为内地上映日——当然,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里,恐怕有不少都选在这天上映,但内地观众,很愿意把这种重视,作为自己热情的依据。  排除我们因为自恋导致的夸大,这种重视也蛮有道理:1998年春天,《泰坦尼克号》(以下简称《泰》)内地上映,在盗版影碟已先行多时的情形下,依旧收获3.6亿元票房,占当年内地电影
期刊
专访:“战地玫瑰只是我的千分之一”  观点:我所经历的东西方偏见    行走的玫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而在这些勇敢的身影里,当然少不了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闾丘露薇。  在日本的每一天,闾丘都和同事坐着电车出去采访,并及时地用微博直播她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没有煽情的文字,有的只是客观、冷静的描述——地震后东京的街头到底什么模样?辐射数据究竟有多高?
期刊
伊丽莎白·泰勒是一个时代的名字。北京时间3月23日,伊丽莎白·泰勒心脏停止跳动,终止了她79年的传奇人生,也默默地带走了人们对一个时代的回忆,空留一厢怀念。她美丽,冷艳,是风华正茂时的“艳后”和美人迟暮后的“玉婆”;她成功、聪明,赢得了两届奥斯卡影后,也是第一位身价百万的女星;她坚强,乐观,为艾滋病患者奔走疾呼,为反战错失奥斯卡;她曾勇敢坚定地面对世俗的绯闻说“自己没有打算死”而与病魔斗争的30年
期刊
闾丘露薇在京举办其新书《不分东西》的发布会,导演贾樟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捧场发布会,以与闾丘露薇对话的方式为新书揭幕。三位在现场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他们亲历的中西方偏见。    第一次出国门所见所闻    1998年2月份,我第一次去柏林影展的时候,我见到第一个德国记者给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从社会主义的北京来到资本主义的德国有什么看法?”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我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到我是来自
期刊
25年,余悸犹存    25年前的春天,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柱高达30多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蒸汽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使周围环境的放射剂量高达200伦琴/小时,为允许指针的2万倍。1700多吨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高达2000℃以上。  “到处都是火光——黑的,红的火焰,还有熔融
期刊
小沈阳说,“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则说,“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我要说的是,“人生最最最痛苦的是,终于有钱了,却不知道干什么了。”  每天看电视,就会发现有钱人大概长相都趋同,好酒没少喝,好肉没少吃,鲍鱼鱼翅拉菲茅台堆积出中国富人特有的发福相。这张发福照,全世界人民都有深刻印象。  人都是趋同的,这是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人存在严重的趋
期刊
海啸重灾后的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世界银行预估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将下降2.5%~4.5%,其中日本制造业的损失首当其冲。支柱行业汽车业深受影响,时至今日,这种损害已经不单单拉低日本国民经济指数,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全世界的,如果说经济危机是人祸,那么天灾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    其实,日本本身就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2007年新泻县地震中
期刊
未来的SUV将向哪些方向发展呢?其实这个问题首先关乎用车者的分化,我们看到未来的SUV用户群已经和以往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共有的特征。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位汽车爱好者的采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专业SUV正在向高性能及环保性、个性化的方向不断挺进,而LSUV则由于重量以及豪华程度的提升,慢慢在绿色环保和时尚奢华上继续提升。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来自中国,有人说他的相机就是会说话的眼睛。关于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