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回到了厨房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Cheryl Tan回了一趟老家。那是位于新加坡东海岸的双层联排,她的房间跟她18岁离去时差不多,周围贴着足球明星的海报,巴乔、范·巴斯腾、克林斯曼。在这里,她幻想过自己的未来,她要去美国做新闻记者,像电视剧里的Murphy Brown一样在战场出生入死,30岁退休去写书。她会有两个普利策奖:一个是新闻奖;一个是小说奖。她也会有一个孩子,不过要到40岁才有时间结婚。
  这些少年梦,她最终完成了一半。她确实去了美国,而且还在纽约顶尖的媒体,比如说《华尔街日报》当上了时尚记者。不过她一辈子最接近战场的一次,就是在2001年9月11日踩着3寸高跟鞋跑到世贸大楼做支援报道。她结婚很早。还有,她过了30岁,某一天,她又回到了这个房间,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从未排进过梦想清单的事儿——学做饭。
  老虎从不进厨房
  “我是虎年出生的。”一身蓝色无袖短裙的Cheryl说。这还是隆冬时分,酒店外面穿梭着穿着灰黑羽绒服的人们,阳光透过天井的玻璃流泻下来,到我们身上时已经很稀薄了。这个热带女子拿着咖啡就过来了,她牙齿很白,说话脆利而快速,那是在纽约名利场磨练出来的效率。只有在写自己的中文名字“陈如莲”时,她才有点迟滞——中文对这个新加坡移民第四代来说就像拿着一把没刃的刀,用不顺手。
  Cheryl用她简洁爽利的英文写了一本书,叫《厨房里的老虎》。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正好另一只“老虎”在美国走红:“虎妈”Amy Chua以她严格功利的教育方式震惊了美国人,移民新一代力争上游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在美国,虎妈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对同样是移民后代的Cheryl来说,赶鸭子上架式的铁腕一点都不陌生。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对她寄以厚望,六岁的时候,父亲送她的礼物是厚厚的法学词典。这样的孩子自然是不用进厨房的,对她来说,做饭是“女人们”的事,她是老虎,她的猎物在世界的彼端。
  Cheryl的母亲也觉得这个女儿心太大。她说,“为什么我有个老虎女儿呢?那么固执、叛逆,在老家这样的孩子都要被淹死的,”看到Chery被惊吓的脸,她又说,“其实嘛,他们就是把孩子的一颗牙拔掉,让她不要那么凶把老公都吃掉。”看到Cherly的眼睛仍然圆睁着,她的妈妈才笑笑说,“你看,最后我什么都没对你做”。
  被70个菠萝镇住了
  虎年生的孩子在18岁时去了美国,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当了记者。只是没想到,一心想做战地记者,或者至少跑跑凶杀案、大选等重大新闻的她,最后却变成了跑秀场的时尚记者。这个工作也没比战场轻松多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时尚圈不吃饭。于是,Cheryl的生活劈成了两半,白天她会在优雅的餐厅吃一份沙拉当午餐,然后在饥饿难耐时去麦当劳胡乱吃个大汉堡。到了晚上,城市灯火阑珊,她就会在自己的公寓里给自己烤个蛋糕、派......一切热量高的甜点。
  2008年秋天,全球经济衰退,时尚首当其冲。那是Cheryl最难熬的日子,白天她要用强大的心脏去迎接品牌倒闭、朋友失业的噩耗,晚上她会抱着黑莓手机睡觉,以免错过重大消息。她患上了偏头疼,头发脱落,严重到医生担心她会中风。深夜甜品也不能抚慰她了。在最冷的时候,她开始想家,然后就像很多 新加坡人一样,想家,其实是想家里的食物。
  2010年春节临近,Cheryl决定回家,这次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学会做凤梨挞。每年春节的前一个月,新加坡人就要开始张罗年货,其中对幸福感至关紧要的标准是,你能不能买到好吃的手工制凤梨挞。这个小甜点制作非常繁复,寻常家庭一般不会自己动手,而她的祖母东陵嬷嬷做的凤梨挞一直很有名,每到春节邻里亲戚就会抢着预订。东陵嬷嬷已经去世了,她的手艺都传给了一直在她身边打下手的Khar Imm阿姨。
  春节前的一天,Cheryl带着巧克力来到了Khar Imm阿姨的娘家。她战战兢兢地走进厨房,发现里面竟然排着70个菠萝。70个!每一个都要削皮切块磨成茸,熬煮,铺在比一元硬币大不了多少的饼皮上......这样随随便便就要花掉一整天。她心里不禁想,这些女人们真勇敢,什么都敢挑战。这让她对厨房有了新的观感:这里也需要老虎般的果断、气魄和统御力,其实做饭,也是很凶猛的一件事啊。
  大人物的背后
  从凤梨挞开始,Cheryl开始频频造访姥姥、阿姨、婶婶、叔叔,从他们身上学习菜谱,一边听家族里遥远的故事。她的亲戚总是问她,“你为什么要回来学做饭?是要开餐馆吗?”“不。”“要写烹饪书?”“不。”......他们不能理解一个已经飞到纽约的“凤凰”为什么还要走进厨房。然后,他们总会接着问:“那么你老公怎么办,谁给他煮饭?”
  如果话题再往下深入,就会变成“你什么时候要孩子?”这就是盘亘交错的华人家族里人们最关注的东西,夫妻、孩子和生计,一个个菜谱交织着整个家族的生命延续。东陵嬷嬷来自农村,她嫁给了城里有着大片橡胶园的富家子,所以必须做好饭菜来讨好这个高攀的婆家。她做饭不厌其烦,甚至会罕见地用石磨来磨新鲜面粉,但在这个家里她的生活并不好过,只有她的公公很欣赏她。
  关于这位传奇的曾祖父,Cheryl总是听到他的发迹史。而在厨房中,她聽到了更多的故事。曾祖父是个鸦片烟鬼,当新加坡禁烟的时候,他就半夜偷偷在二楼的卫生间里熬煮生鸦片,吊起几束韭菜来掩盖味道。被迫戒烟之后,这个大人物就百病缠身死了。
  人死后,家族也崩塌了。她的爷爷是个赌鬼,很快就把家产挥霍光。既然老公不能依靠了,务实的东陵嬷嬷只好想办法活下去。怎么办呢?她自己开起了赌场。所谓赌场,其实就是在家里简单摆几桌,小孩子也没闲着,有时要帮赌客到外面的食店买碗面。为了尽量留住客人,东陵嬷嬷发明了一种简易的食物,浑名叫“赌博饭”,就是把五花肉、香菇、葱等炒一炒,放进米饭里一起焖煮。赌红了眼的男人们一手拿着“赌博饭”,另一只手正好可以空出来玩牌。
  最严重的乡愁患者
  一直到老,东陵嬷嬷对烹饪都很偏执。当地有一种饼干叫“番婆饼”(Kuih Bangkit),洁白酥松,一入口就化成甜香,但制作很麻烦,必须把淀粉炒得很干很干。在人人都用微波炉和烤箱的时代,东陵嬷嬷却在公寓的走廊里支起了炭炉来翻炒,把走廊弄得粉迹斑斑,被邻居投诉。
  她老年被一种神秘的疼痛折磨,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她把养子Soo Kiat叫到医院里,就为了交代一件事,她说:“我做好了otah的辣酱,”——otah是一种香辣的鱼饼,包裹在香蕉叶里,“我买了鱼,所以一定要把otah做出来。”然后,她细细地把制作方法告诉儿子,才放下心来。
  东陵嬷嬷的葬礼,是幼小的Cheryl的愉快记忆之一。不落幕的盛宴、跟堂兄弟姐妹们说蹩脚的潮州话、不停地驱赶猫以防它们跳到棺材上面引起诈尸......直到她长大后,才意识到,她永远失去了阿嬷,再也不能跟她学做饭了。
  自凤梨挞开始,Cheryl就缠着常常给东陵嬷嬷打下手的Khar Imm阿姨,从她壮观的厨房里学会了各种“东陵阿嬷”菜谱:肉粽、月饼、鸭汤、豆腐卷等等。刚开始的时候Cheryl常常问这样的问题:要加多少糖?水要几毫升?这个一辈子与食物打交道的长者总是笑着说:“agak-agak咯。”agak在马来语里是“自己拿捏”的意思,这个答案常常让拿着笔记本在旁边等着的资深记者无语。
  “对她们来说,没有‘学做饭’这样事情,做饭就是工作,手艺是一顿顿做出来的”。从厨房的紧张工作和私密交谈中,Cheryl忽然醒悟,她其实比较像家里的男人们,都同样以自我为中心;而当她走进厨房里,她才发现了家里的女人们,她们忙碌地洗菜切肉,却更加的伟岸。
  在学做凤梨挞之后的一年,Cheryl迎来了最后的试炼——她要按照东陵嬷嬷的食谱给家人做一顿晚餐。这一天她紧张极了,汗水淋漓把T恤都粘到了身上,最后她发现自己忘了煮鸭汤,散落在灶台上的炒斋菜原料也被忘得一干二净,鸭子有点煮焦了,水煮蛋不成形。等到她把一样样菜端上桌子的时候,她怀疑自己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了。
  但在饭桌上,她开始安慰自己说,她的手艺自然比不上东陵嬷嬷和Khar Imm阿姨,但她给家人做了饭,为此,这些平时散落在四处的人都聚集在了一起。包括离了婚的父母,分开后她妈妈一直很抗拒见叔伯妯娌,但今日她来了,而且开怀大吃起来。
  有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人在家吃饭的频率比2002年增加了7.3% 。
  《纽约客》的记者Calvin Trillin写道,在吃这一方面,新加坡人(或者华人?)是患有最严重乡愁的族群。
  在春节的饭桌上,Cheryl吃着东陵嬷嬷传授下来的鱼饼,周围是举着筷子的亲人们。于是她明白了做饭的意义,“只有在饭桌上,我们才真正地回了家”。
其他文献
“中国的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这则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段子多少道出了些中国时尚人群的尴尬:一方面,即便你家住在大城市五环外,也可以在附近的MALL中找到当季大牌的时装与化妆品,这足以让你的欲望与荷包产生张力;另一方面,即便月收入三万的所谓中产阶层一年中又能有多少次大体量的奢华消费支出,恐怕也很难讲。整日嚷嚷着中国内地奢华消费已然僅距日本之后的
期刊
获奖者说  姜文:电影就是人生  “我快50了,电影给了我很多,其实就是人生本身了。”  “其实,各位导演,我想当导演,就是想让你们知道我是个好演员,别把我忘了。”  “我确实觉得怎么是这样的呢,有点不合适,我有点犯蒙,犯蒙就有点话多了,特别是导演同行们给这个奖,我现在仍然有点不太相信。”  吴贻弓:真的善的美的就是好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学人家是永远没有出息的,尽管电影是舶
期刊
2012年2月11日,巨星惠特尼·休斯顿去世。国外媒体发出了“唱片已死”的惊呼:那个休斯顿曾经创造全球1.7亿张专辑销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随着休斯顿的溺亡,唱片工业也真的溺亡了吗?  那些声称唱片已死的人,无非是悲观的、片面的看到了数字音乐下载给唱片行业带来的冲击,却没有深思:一个口水歌横行的年代,人们有多大的忘性。比如“星期五小公主”Rebecca Black的“神曲”《Friday》,其MV
期刊
电影《春娇与志明》的热映,让电影的主题曲《泛滥》也被疯狂流传。“曲婉婷”这个文艺的名字流传开来,豆瓣音乐人NO.1的排名也足以证明她现在的人气。而在“觉”艺术节上,曲婉婷演唱会的票在公布一周后就全部售罄。一向有很好音乐品位的彭浩翔是怎么选中曲婉婷的?据说彭浩翔在咖啡馆里创作《春娇与志明》的剧本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曲婉婷的歌,一下子就被这种慵懒的爵士女声吸引过去。他叫服务员单曲循环着曲婉婷,开始构思
期刊
没去过爱琴海,但特喜欢这片流域,因为我喜欢的两个希腊诗人埃利蒂斯和塞弗里斯,是爱琴海的“饮日歌手”和“光明使者”。比如埃利蒂斯在《爱琴海的》一诗中歌唱着——爱情,他的歌,他旅程的地平线,他思念的回音,在最潮湿的岩石上,未婚妻盼望着,一条船。  去年暮春的一个傍晚,突然兴致所至,就带着我家兔子逛了趟公园。进公园买门票时,我还特意问了一句:兔子不用买票吧?售票员都觉得新鲜:进去吧。可说呢,见过提笼架鸟
期刊
一瓶上好的红酒的基础是什么?从一月到十二月,葡萄园里都发生了什么?每个月最适宜品饮的酒款是什么?关于葡萄酒,我们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出生于正统的法国葡萄酒世家,现在也是CASTEL葡萄酒掌门人的阿兰·卡斯特,无疑是这些问题最好的回答者。近日,他携带着自己的新书《葡园四季》来到北京,跟大家说说那在葡萄园中时光流转的红酒之旅。  CASTEL在1998年进入中国,那时中国人对葡萄酒还完全没有概念,口味
期刊
两名演员关于“到底谁在耍大牌”的话题新鲜吗?不新鲜。这是太阳底下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一场单打独斗变成群架、混战、殃及池鱼,必然要有这个话题的可延展性和普适性。我们都知道微博上的粉丝数量未必是真实的,无论参战各方是真实的或者是都有水分,他们的知名度之比应该接近于微博粉丝的比例。这就出现了一個奇景:赵文卓的20万粉丝横扫了400万粉丝的甄子丹,顺道灭了100多万粉丝的王晶和200多万的杜汶泽,并且使
期刊
小心办公室里的“鱿鱼位”!在有些公司,你会发现某个位置的人员流动非常大,一个新员工待不了多久便会离职,即使是老员工坐过去了,用不了多久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被辞退或者跳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个座位很可能就是传统风水学中认为的“鱿鱼位”了,如果不小心坐到了“鱿鱼位”上又不想离职,怎么办呢?  座位不能直冲大门  公司大门是整个办公室的气流和能量出入口,座位正对着大门,会被入门的气场冲到,容易影响一个人
期刊
都说人一生的爱情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第二个让你刻骨铭心、第三个让你甘心终老。这样的经验之谈尽管缺乏数据支持,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例证,比如情人节:红色玫瑰送给了情窦初开、实用物件送给了眼中惟一、对表钻戒则送给了今生所依。尽管现实中也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为我们总希望能把最好的留给那个最对的人。  然而,“遇见”是一桩玄妙的事,特别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梵克雅宝的Po
期刊
密室逃脱的概念始于网络,最初是一些非常简单的Flash游戏,但很快便风靡全球。其中,“深红色房子”是最著名的版本,玩家要通过细心的观察找到关键物品并加以利用才能最终从密室逃脱。2007年,西班牙人将密室逃脱的概念搬上了大银幕,在《费马的房间》里,密室的概念被推向了一个极端,被困房间的人需要不断地回答问题,否则将会被所在的机械房间不断推进的四壁挤压至死。  当然,在豆瓣上可以找到的真人密室脱逃不会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