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从内涵立的视角思考指标破的方法,从全局立的视角思考局部破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思考破到立的过渡,从正本清源的视角回归内涵与度量关系,从统一多元的视角推动院系学科科技本原的回归。我们的实施途径是,用“一个明确”“四个转变”“三个还原”“三线叠加”的“立”来推动南京大学“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从而探索与实践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所谓“一个明确”就是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努力破解“人类何去何从”“民族振兴之梦如何实现”的时代之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探究“大学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本原问题,以适应、支撑与引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为核心,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位、内涵、精神、文化、结构、功能等;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支撑和引领大学的范式转变(Paradigmshift),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成就新时代的新一流。
所谓“四个转变”,就是按照“一个明确”的要求,以“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为价值导向,用“人才培养新体系、科学研究新模式、队伍建设新机制、学科建设新生态、开放办学新格局、治理体系新抓手、基础支撑新拓展、师生感受新提升”为表征的大学发展新范式来引领四个转变:“转变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做事方式”;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空气,优化学术生态。
所谓“三个还原”,就是以“一个明确”为主线,以大学发展新范式为指导,以“四个转变”为抓手,还原相关指标,如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所关联事物,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的本质内涵、重要外延、度量方式,在还原过程中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等,使各种指标回到其在各种事物场景中度量方式的辅助手段的位置。
所谓“三线叠加”,就是将度量方式的视角从只强调结果到强调结果与强调过程相结合,对评价要素转变为“卓越引领、转型提升、指标绩效”三线叠加,进而提出评价的新要素,如模式、机制、方法、效率、绩效、层次等,及其科学的组合方式,以此作为传统评价方式的替代路径。
(来源于新华报业网)
促进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论文评价协同转向,构建既有利于学术繁荣,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打破一味效仿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局面,合理吸收国际期刊办刊的先进做法,构建一套符合中国价值取向的评价方法、指标及工具。应加强顶层规划、合理布局,办好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学术期刊,吸引国际优秀学术成果在我国主办的中英文期刊上发表,不仅让更多的中国人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知晓最新的学术进展,而且让中文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占据重要地位。
今后,要用好国际学术数据库,使其为我国科技发展赋能助力,同时要立足需求,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更重要的是,要抓紧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指标和工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来源于《人民日报》)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目前“SCI至上”的问题关键,在于论文数量与资源配置挂钩。因此,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研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的核心是去功利化。破除“SCI至上”关键不仅是“破”,更是如何“立”。探索建立能够合理衡量贡献价值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衡量科研和学术价值的多元性,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制度是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种评价原则,有利于建设破除“SCI至上”后的评价体系。重点是要正确运用SCI论文的评价机制,不能简单使用SCI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指标对院系、学科、教师进行评价,形成一味追求热门、追求高被引、追求影响因子的导向。要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进行分类科研评价,结合代表作制度,区分论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的评价使用标准,同时还要强调解决基础研究重大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应用问题,并根据可及性、体现区分度的原则分别在职称晋升等长期评价和绩效核算等短期评价中应用。现有的专家同行评价,也应根据可跟踪、可追责的原则进行完善细化。
(来源于《人民日报》)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学者的职业精神问题。当前学术生态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会助长浮躁风气。但放眼未来,如果我们真想拥有一个有意义和价值、受人尊重的学术人生,更要求每位高校教师要力戒急功近利、围绕数字指标打转,遵从自己的内心,崇尚科学精神,回归教育本质,坚守学者原则,享受尊严人生。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系统性地扭转“SCI至上”的局面,需要在资源配置体系上动大手术。当然,校领导和教授们不能等待手术结束后再行动,因为即使在当前学术环境下,仍有很大改进空间。这需要大家拿出一点勇气,听从内心、无问西东、敢于独立思考、大胆突破,智慧地走出一条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从内涵立的视角思考指标破的方法,从全局立的视角思考局部破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思考破到立的过渡,从正本清源的视角回归内涵与度量关系,从统一多元的视角推动院系学科科技本原的回归。我们的实施途径是,用“一个明确”“四个转变”“三个还原”“三线叠加”的“立”来推动南京大学“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从而探索与实践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所谓“一个明确”就是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努力破解“人类何去何从”“民族振兴之梦如何实现”的时代之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探究“大学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本原问题,以适应、支撑与引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为核心,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位、内涵、精神、文化、结构、功能等;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支撑和引领大学的范式转变(Paradigmshift),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成就新时代的新一流。
所谓“四个转变”,就是按照“一个明确”的要求,以“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为价值导向,用“人才培养新体系、科学研究新模式、队伍建设新机制、学科建设新生态、开放办学新格局、治理体系新抓手、基础支撑新拓展、师生感受新提升”为表征的大学发展新范式来引领四个转变:“转变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做事方式”;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空气,优化学术生态。
所谓“三个还原”,就是以“一个明确”为主线,以大学发展新范式为指导,以“四个转变”为抓手,还原相关指标,如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所关联事物,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的本质内涵、重要外延、度量方式,在还原过程中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等,使各种指标回到其在各种事物场景中度量方式的辅助手段的位置。
所谓“三线叠加”,就是将度量方式的视角从只强调结果到强调结果与强调过程相结合,对评价要素转变为“卓越引领、转型提升、指标绩效”三线叠加,进而提出评价的新要素,如模式、机制、方法、效率、绩效、层次等,及其科学的组合方式,以此作为传统评价方式的替代路径。
(来源于新华报业网)
促进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论文评价协同转向,构建既有利于学术繁荣,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打破一味效仿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局面,合理吸收国际期刊办刊的先进做法,构建一套符合中国价值取向的评价方法、指标及工具。应加强顶层规划、合理布局,办好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学术期刊,吸引国际优秀学术成果在我国主办的中英文期刊上发表,不仅让更多的中国人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知晓最新的学术进展,而且让中文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占据重要地位。
今后,要用好国际学术数据库,使其为我国科技发展赋能助力,同时要立足需求,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更重要的是,要抓紧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指标和工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来源于《人民日报》)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目前“SCI至上”的问题关键,在于论文数量与资源配置挂钩。因此,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研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的核心是去功利化。破除“SCI至上”关键不仅是“破”,更是如何“立”。探索建立能够合理衡量贡献价值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衡量科研和学术价值的多元性,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制度是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种评价原则,有利于建设破除“SCI至上”后的评价体系。重点是要正确运用SCI论文的评价机制,不能简单使用SCI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指标对院系、学科、教师进行评价,形成一味追求热门、追求高被引、追求影响因子的导向。要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进行分类科研评价,结合代表作制度,区分论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的评价使用标准,同时还要强调解决基础研究重大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应用问题,并根据可及性、体现区分度的原则分别在职称晋升等长期评价和绩效核算等短期评价中应用。现有的专家同行评价,也应根据可跟踪、可追责的原则进行完善细化。
(来源于《人民日报》)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学者的职业精神问题。当前学术生态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会助长浮躁风气。但放眼未来,如果我们真想拥有一个有意义和价值、受人尊重的学术人生,更要求每位高校教师要力戒急功近利、围绕数字指标打转,遵从自己的内心,崇尚科学精神,回归教育本质,坚守学者原则,享受尊严人生。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系统性地扭转“SCI至上”的局面,需要在资源配置体系上动大手术。当然,校领导和教授们不能等待手术结束后再行动,因为即使在当前学术环境下,仍有很大改进空间。这需要大家拿出一点勇气,听从内心、无问西东、敢于独立思考、大胆突破,智慧地走出一条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