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80年代那个辉煌但又青涩的文学年代,张贤亮显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将他淡忘。直到他逝世,忽然又唤起了人们对于文学以及那个时代的记忆。
张贤亮最初是以一名青年诗人崭露才情,后因《大风歌》被打成右派,在遭遇近二十年的生活磨难之后,年龄由青年变为中年,写作由抒情性变为叙事性。青春期的狂热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转为沉痛的理性反思,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变迁。不过,张贤亮的抒情性并未完全消退。在他同时代人的小说中,其抒情性和热烈亢奋的东西,算是保存得最多的了。等到他平反复出,便以《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土牢情话》《肖尔布拉克》等小说,引起文坛的轰动。他的小说充满激情,又不乏理性的沉思,在那个时代,显得出类拔萃。
在盛名之下,他及其文学,也充满了传说和误解。他本人及其热情的读者都是如此。张贤亮曾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但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肯定不是他。最晚也可上溯至唐代。当代中国第一个写性的是不是他,这要看文革手抄本是不是可以纳入文学范畴来考察了。不过,在文革后新时期文学里,他确实是最早涉及性描写的一位了。在当时来看,确实是够大胆的。写中学生早恋,写城市改革,这些是不是第一,没有太大意义。写饥饿和写劳改队,他可能是第一个。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张贤亮是“最早描写文革的”,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但这些个表达并不准确。以反思批判的立场描写文革,在文革期间的手抄本中就有了,大约可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诗歌则更早一些。即便不说手抄本,公开刊物发表的相关作品自1978年至1980年,这两年的时间是“伤痕文学”的高潮时期。而张贤亮相关作品则基本上发表在1980年之后,显然不是最早的。再说,张贤亮的作品主要成就也不在描写文革,而是1950年代末至文革前的反右、饥荒和劳改农场生活。
至于说他是不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这个问题也值得商榷。不能说题材相近就可以划等号。同样描写“古拉格”或“劳改营”,索尔仁尼琴笔下呈现出来的是制度的残忍、人性的荒漠,一派地狱景观。而张贤亮则是“绿化树”,他是到人性荒漠中搞绿化来了。这在伦理上的动机是好的,但在文学上、在美学震撼力方面、在批判的彻底性方面,就要大打折扣。文学有时是一场冒险,惟有进入到最幽深的黑暗当中,才可以看到真理之光。不然,只能收获廉价的慰籍。
《绿化树》显然是张贤亮最重要的作品,他声称这部作品是他拟写的《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他本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其实,他这个主题还是比较简单的。他所要反思的是当时主导性的意识形态基础——辨证唯物论。正统的唯物论往往割裂了物质与精神,往往夸张精神力量,而让物质限于匮乏。但“物质—精神”的对立问题是否可以用来代替“灵与肉”的问题,不一定准确。不过,作为一位小说家能思考这些,在当时已属不易。其实,《绿化树》中还引出了一个爱欲和情感的问题,这比简单化了的“灵与肉”问题更有意义。
1985年张贤亮出版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作品是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作品,曾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 对“性”的描写也是张贤亮作品最引人注目也备受争议的部分。性描写问题在当时是一大禁区,性禁忌跟政治禁忌,是人类文化最难以突破的两大禁忌。
张贤亮曾经雄心勃勃,要写一个庞大“唯物论者启示录”系列。但很遗憾,1980年代末,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所思考的问题,他的那一套写法,已经过去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因为性描写,很是吸引了一批在“性压抑”环境中长大的读者。他在性问题上的思考和描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可是,第二年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译本出版,张贤亮的作品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不再吸引人了。
到了1990年代,唯物论者所得到的启示就是去“经商、赚钱”,而不是坐在书斋里沉思。在商海里,唯物论者的一切难题(物质的、欲望的……)都迎刃而解。在我看来,张贤亮这一次的选择是明智的,让我们得以在日后看到漂亮的影视剧外景,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启示录”式的作品。也避免了像他的同时代人的一些人那样,继续在写作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勉为其难,甚至难免出丑。
张贤亮本人就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也注意到,张贤亮的戏剧人生很大一部分呈现在了他的小说作品中,他也曾说他小说中的每个男性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作家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作家,生活和写作都富于戏剧性;有一种作家,生活富于戏剧性,写作却平淡无奇;还有一种作家,生活平淡无奇,写作却惊心动魄。我想,张贤亮应该属于第一类。对于写作者而言,有时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会赢得读者和观众的关切,拍个电影会很好看。但这未必是件好事,生活太传奇化了,会干扰写作者对写作本身的关注,也会妨害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
一个好的作家,时代会拣选他成为其代言人。一个一般的作家,则始终在努力追赶时代。1980年代初中期,时代塑造了张贤亮。1990年代之后的张贤亮,则试图追赶时代。虽然就其个人而言,有可能写得比以前更好,比如《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但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了。
然而,一个伟大作家则创造时代。这样的作家,当代中国还没有。
张贤亮最初是以一名青年诗人崭露才情,后因《大风歌》被打成右派,在遭遇近二十年的生活磨难之后,年龄由青年变为中年,写作由抒情性变为叙事性。青春期的狂热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转为沉痛的理性反思,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变迁。不过,张贤亮的抒情性并未完全消退。在他同时代人的小说中,其抒情性和热烈亢奋的东西,算是保存得最多的了。等到他平反复出,便以《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土牢情话》《肖尔布拉克》等小说,引起文坛的轰动。他的小说充满激情,又不乏理性的沉思,在那个时代,显得出类拔萃。
在盛名之下,他及其文学,也充满了传说和误解。他本人及其热情的读者都是如此。张贤亮曾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但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肯定不是他。最晚也可上溯至唐代。当代中国第一个写性的是不是他,这要看文革手抄本是不是可以纳入文学范畴来考察了。不过,在文革后新时期文学里,他确实是最早涉及性描写的一位了。在当时来看,确实是够大胆的。写中学生早恋,写城市改革,这些是不是第一,没有太大意义。写饥饿和写劳改队,他可能是第一个。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张贤亮是“最早描写文革的”,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但这些个表达并不准确。以反思批判的立场描写文革,在文革期间的手抄本中就有了,大约可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诗歌则更早一些。即便不说手抄本,公开刊物发表的相关作品自1978年至1980年,这两年的时间是“伤痕文学”的高潮时期。而张贤亮相关作品则基本上发表在1980年之后,显然不是最早的。再说,张贤亮的作品主要成就也不在描写文革,而是1950年代末至文革前的反右、饥荒和劳改农场生活。
至于说他是不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这个问题也值得商榷。不能说题材相近就可以划等号。同样描写“古拉格”或“劳改营”,索尔仁尼琴笔下呈现出来的是制度的残忍、人性的荒漠,一派地狱景观。而张贤亮则是“绿化树”,他是到人性荒漠中搞绿化来了。这在伦理上的动机是好的,但在文学上、在美学震撼力方面、在批判的彻底性方面,就要大打折扣。文学有时是一场冒险,惟有进入到最幽深的黑暗当中,才可以看到真理之光。不然,只能收获廉价的慰籍。
《绿化树》显然是张贤亮最重要的作品,他声称这部作品是他拟写的《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他本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其实,他这个主题还是比较简单的。他所要反思的是当时主导性的意识形态基础——辨证唯物论。正统的唯物论往往割裂了物质与精神,往往夸张精神力量,而让物质限于匮乏。但“物质—精神”的对立问题是否可以用来代替“灵与肉”的问题,不一定准确。不过,作为一位小说家能思考这些,在当时已属不易。其实,《绿化树》中还引出了一个爱欲和情感的问题,这比简单化了的“灵与肉”问题更有意义。
1985年张贤亮出版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作品是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作品,曾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 对“性”的描写也是张贤亮作品最引人注目也备受争议的部分。性描写问题在当时是一大禁区,性禁忌跟政治禁忌,是人类文化最难以突破的两大禁忌。
张贤亮曾经雄心勃勃,要写一个庞大“唯物论者启示录”系列。但很遗憾,1980年代末,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所思考的问题,他的那一套写法,已经过去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因为性描写,很是吸引了一批在“性压抑”环境中长大的读者。他在性问题上的思考和描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可是,第二年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译本出版,张贤亮的作品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不再吸引人了。
到了1990年代,唯物论者所得到的启示就是去“经商、赚钱”,而不是坐在书斋里沉思。在商海里,唯物论者的一切难题(物质的、欲望的……)都迎刃而解。在我看来,张贤亮这一次的选择是明智的,让我们得以在日后看到漂亮的影视剧外景,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启示录”式的作品。也避免了像他的同时代人的一些人那样,继续在写作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勉为其难,甚至难免出丑。
张贤亮本人就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也注意到,张贤亮的戏剧人生很大一部分呈现在了他的小说作品中,他也曾说他小说中的每个男性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作家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作家,生活和写作都富于戏剧性;有一种作家,生活富于戏剧性,写作却平淡无奇;还有一种作家,生活平淡无奇,写作却惊心动魄。我想,张贤亮应该属于第一类。对于写作者而言,有时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会赢得读者和观众的关切,拍个电影会很好看。但这未必是件好事,生活太传奇化了,会干扰写作者对写作本身的关注,也会妨害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
一个好的作家,时代会拣选他成为其代言人。一个一般的作家,则始终在努力追赶时代。1980年代初中期,时代塑造了张贤亮。1990年代之后的张贤亮,则试图追赶时代。虽然就其个人而言,有可能写得比以前更好,比如《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但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了。
然而,一个伟大作家则创造时代。这样的作家,当代中国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