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马上要从幼儿园毕业,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快乐的日子要到头了!”公交车上,一位妈妈对着身边的朋友感叹道。“你让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了吗?听说如果没上过,孩子到小学会跟不上的!”接下来的话题就转入了“辅导班频道”。作为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研究工作且从没让孩子上过幼小衔接班的母亲,这类谈话总会触动我的神经。的确,很多家长会因孩子即将入学而焦虑万分,除了像这位妈妈一样关切幼小衔接辅导班之外,有的甚至希望直接把幼儿园变成“小学预演班”,为孩子上小学提供“实实在在”的准备。
我的女儿今年小学毕业,我也经历过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目睹了她如何一步步适应这个新环境中的生活和学习,如何克服学习上的难题、掌握小学各科学习要领的过程。我也跟其他家长一样,既为孩子喜爱和擅长某些科目而喜悦,也为孩子逃避和拙于另一些科目而忧心。虽然有波折,但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正常,就像成人搬家到陌生的城市或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一样,所以我从来没有因此怀疑甚至责怪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不够到位。也许正是因为持有这样的“平常心”,我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过程,耐心地帮助孩子平稳过渡、不断进步。话说回来,小学的教育看上去的确跟幼儿园不一样,那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呢?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准备在哪里?想明白这些,也许能帮助小学教师和家长更从容地面对孩子在过渡时期的表现,也能使幼儿园教师更明确自己所设计和组织的活动对孩子长远发展的意义吧。
一、聊天、看图画书与拼音学习
小学各科的学习内容都有一个序,拿语文来说,无论是哪一版的教材,开篇都是学拼音加识字。认识汉字意味着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字音,并能与自己已掌握的口头语言相联系,从而推知汉字符号的意义。汉字音形分离,要想不依赖成人而了解字音,就得学习拼音。
拼音本身是一套具有表音功能、形式类似字母的符号系统,孩子需要了解每个不同形态的符号所规定的读音,掌握两三个注音符号组合在一起的发音规则,更要能意识到这些符号的用途,这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拼音”,才可能利用拼音辅助自己实现独立阅读。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图、字、拼音一并呈现,就是想使拼音符号与它的意义一并呈现出来(如图1)。
因此,学习拼音也需要几方面的铺垫:一是有口头语言积累,这样才能把发音与有意义的词句联系起来,推知词句的意义;二是能意识到“符号或图形可以表达意思或具有某种功能”,这样才能有兴趣探索拼音这套注音符号。失去这两方面的铺垫,即使让孩子反复背诵拼音符号所对应的发音,也达不到帮助孩子运用拼音去独立阅读、理解书面文本意思的目的。
事实上,幼儿园的活动为孩子学习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准备:在游戏和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口语理解和表达经验,在丰富他们见闻的同时也构建起他们理解词句、辨别读音的经验;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和其他书籍,组织看图书、讲图书的活动,帮助孩子积累了大量“图画与符号连贯起来可表达意思”的体验……有了这些铺垫,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作为“表音符号”的用途,这样才能减轻孩子“糊里糊涂背符号发音”的迷茫感,让拼音学习真正为孩子阅读课文和其他文字材料服务。
二、拼图、搭积木与几何学习
一谈到数学,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加减乘除”,其实,几何图形也是小学数学课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哪一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都有比较长短、大小、高矮、粗细,认识事物形状,描述物体位置的内容。一年级下学期还会有图2这样的任务。
这些都需要孩子的“形状与空间感知”经验作为基础。试想,如果孩子缺乏用眼睛辨别“不同形状物体的轮廓是方正的、尖锐的还是圆滑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某种物体的边缘可以嵌入到同种轮廓的容器中而无法嵌入到另一种轮廓的容器中”“圆滑的物体比方正的物体更容易滚动起来”“弯腰低头把自己的身体缩小才能钻过比较小的圈而不碰到圈的边缘”“长方体积木不够用时可以用两块小的正方体积木或两片薄的长方体积木拼起来代替”等种种经验,他们在认识和熟记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名称及其特性时,以及在做类似上面这样的图形题时,就可能会感到迷茫吧。
幼儿园的游戏和运动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准备,只是没有像小学里那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而已。平面的从玩形状屋、七巧板到难度各异的拼图,立体的从玩积木、乐高插粒到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等。除了上面这些静态的形状与空间感知经验外,还有对动态空间关系的感知经验,如骑小车时感知车身与车把的角度与车行驶方向的关系(感知位置的变化),感知以怎样的速度骑行才不至于撞墙(感知距离与速度的关系),等等。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举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可见,这些经验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
三、听讲、参与课堂活动和做作业
“坐不住”“不认真听讲”“不把作业放在心上”是令小学一年级教师忧心且常常与家长沟通的“学习习惯问题”,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影响孩子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一些小学非常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进小学之初就专门进行“入学教育”,让孩子明白学校的要求,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極举手发言,倾听别人发言,参与课堂活动,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也正因为小学在教学方式、班级人数及其课堂组织形式(桌椅摆放方式)、教室环境、教师人数等方面都与幼儿园有差异,特别是每天都增加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业,所以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都会为孩子“捏把汗”,甚至会把入小学形容为“收骨头”;而接收了一班“小豆包”的小学教师也常常“严阵以待”,希望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在班级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于是,原本期望孩子自己“逐渐适应新环境”的从容心态被面对“断崖”的紧张感所取代。
事实上,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小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过程。每个环境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员、常规活动、物质环境和规则,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减少冲突、让自己在不同环境中从容做事。只要孩子不惧怕离开旧环境、接触“新人新事”,乐意参与新环境中的活动,就一定能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所以,家庭和幼儿园如果已经帮助孩子与成人和同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对与成年人和同伴交往有信心、不至于惧怕,就已经为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适应环境的过渡期中,旧环境中的“熟人”帮助孩子了解新环境“新”在哪里并引导他们积极对待,新环境中的“陌生人”允许和鼓励孩子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因苛求而造成的“适应不良”。在这方面,“幼小衔接”的三方——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需要相互了解和沟通。很多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开展的“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一些小学在每年开学后的前三个月开展的“入学适应期”活动,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科学观念:要用连续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的女儿今年小学毕业,我也经历过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目睹了她如何一步步适应这个新环境中的生活和学习,如何克服学习上的难题、掌握小学各科学习要领的过程。我也跟其他家长一样,既为孩子喜爱和擅长某些科目而喜悦,也为孩子逃避和拙于另一些科目而忧心。虽然有波折,但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正常,就像成人搬家到陌生的城市或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一样,所以我从来没有因此怀疑甚至责怪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不够到位。也许正是因为持有这样的“平常心”,我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过程,耐心地帮助孩子平稳过渡、不断进步。话说回来,小学的教育看上去的确跟幼儿园不一样,那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呢?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准备在哪里?想明白这些,也许能帮助小学教师和家长更从容地面对孩子在过渡时期的表现,也能使幼儿园教师更明确自己所设计和组织的活动对孩子长远发展的意义吧。
一、聊天、看图画书与拼音学习
小学各科的学习内容都有一个序,拿语文来说,无论是哪一版的教材,开篇都是学拼音加识字。认识汉字意味着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字音,并能与自己已掌握的口头语言相联系,从而推知汉字符号的意义。汉字音形分离,要想不依赖成人而了解字音,就得学习拼音。
拼音本身是一套具有表音功能、形式类似字母的符号系统,孩子需要了解每个不同形态的符号所规定的读音,掌握两三个注音符号组合在一起的发音规则,更要能意识到这些符号的用途,这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拼音”,才可能利用拼音辅助自己实现独立阅读。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图、字、拼音一并呈现,就是想使拼音符号与它的意义一并呈现出来(如图1)。
因此,学习拼音也需要几方面的铺垫:一是有口头语言积累,这样才能把发音与有意义的词句联系起来,推知词句的意义;二是能意识到“符号或图形可以表达意思或具有某种功能”,这样才能有兴趣探索拼音这套注音符号。失去这两方面的铺垫,即使让孩子反复背诵拼音符号所对应的发音,也达不到帮助孩子运用拼音去独立阅读、理解书面文本意思的目的。
事实上,幼儿园的活动为孩子学习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准备:在游戏和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口语理解和表达经验,在丰富他们见闻的同时也构建起他们理解词句、辨别读音的经验;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和其他书籍,组织看图书、讲图书的活动,帮助孩子积累了大量“图画与符号连贯起来可表达意思”的体验……有了这些铺垫,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作为“表音符号”的用途,这样才能减轻孩子“糊里糊涂背符号发音”的迷茫感,让拼音学习真正为孩子阅读课文和其他文字材料服务。
二、拼图、搭积木与几何学习
一谈到数学,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加减乘除”,其实,几何图形也是小学数学课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哪一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都有比较长短、大小、高矮、粗细,认识事物形状,描述物体位置的内容。一年级下学期还会有图2这样的任务。
这些都需要孩子的“形状与空间感知”经验作为基础。试想,如果孩子缺乏用眼睛辨别“不同形状物体的轮廓是方正的、尖锐的还是圆滑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某种物体的边缘可以嵌入到同种轮廓的容器中而无法嵌入到另一种轮廓的容器中”“圆滑的物体比方正的物体更容易滚动起来”“弯腰低头把自己的身体缩小才能钻过比较小的圈而不碰到圈的边缘”“长方体积木不够用时可以用两块小的正方体积木或两片薄的长方体积木拼起来代替”等种种经验,他们在认识和熟记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名称及其特性时,以及在做类似上面这样的图形题时,就可能会感到迷茫吧。
幼儿园的游戏和运动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准备,只是没有像小学里那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而已。平面的从玩形状屋、七巧板到难度各异的拼图,立体的从玩积木、乐高插粒到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等。除了上面这些静态的形状与空间感知经验外,还有对动态空间关系的感知经验,如骑小车时感知车身与车把的角度与车行驶方向的关系(感知位置的变化),感知以怎样的速度骑行才不至于撞墙(感知距离与速度的关系),等等。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举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可见,这些经验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
三、听讲、参与课堂活动和做作业
“坐不住”“不认真听讲”“不把作业放在心上”是令小学一年级教师忧心且常常与家长沟通的“学习习惯问题”,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影响孩子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一些小学非常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进小学之初就专门进行“入学教育”,让孩子明白学校的要求,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極举手发言,倾听别人发言,参与课堂活动,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也正因为小学在教学方式、班级人数及其课堂组织形式(桌椅摆放方式)、教室环境、教师人数等方面都与幼儿园有差异,特别是每天都增加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业,所以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都会为孩子“捏把汗”,甚至会把入小学形容为“收骨头”;而接收了一班“小豆包”的小学教师也常常“严阵以待”,希望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在班级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于是,原本期望孩子自己“逐渐适应新环境”的从容心态被面对“断崖”的紧张感所取代。
事实上,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小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过程。每个环境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员、常规活动、物质环境和规则,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减少冲突、让自己在不同环境中从容做事。只要孩子不惧怕离开旧环境、接触“新人新事”,乐意参与新环境中的活动,就一定能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所以,家庭和幼儿园如果已经帮助孩子与成人和同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对与成年人和同伴交往有信心、不至于惧怕,就已经为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适应环境的过渡期中,旧环境中的“熟人”帮助孩子了解新环境“新”在哪里并引导他们积极对待,新环境中的“陌生人”允许和鼓励孩子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因苛求而造成的“适应不良”。在这方面,“幼小衔接”的三方——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需要相互了解和沟通。很多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开展的“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一些小学在每年开学后的前三个月开展的“入学适应期”活动,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科学观念:要用连续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