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障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差异和内在潜能.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高低不同要求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听障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获.只有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规律,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浅”的,进一步掌握“深”的.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各自较高的层次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听障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由浅入深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的听障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高低不同要求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听障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最大的收获.只有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规律,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浅”的,进一步掌握“深”的.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各自较高的层次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学上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目标层次化
以听障高中生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听障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以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为指标.在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课堂问题设计层次化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变成了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也就是心理学里的“最近发展区”.
3.课堂习题设计层次化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组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练的方法多种多样:记忆定义、板演、集体练习,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对于板演较难的可以让C层学生做,简单的题可以让A层听障学生做,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辅导学生层次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从而增强其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适时有效地进行分类指导.对C层的听障学生,以“放”为主,多给这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次的学生,则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和探究,当遇到困难时,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对A层次的学生,则实施以“扶”为主的策略,在教师耐心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抱着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心态辅导C层的学生.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名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名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归纳推理,通过自己实践来掌握知识.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
1.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辅导和关注,因此,以往那种在课堂上听不懂,没事干的“陪读”的现象不见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逐渐习惯自主学习,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每名学生在数学课上都有所收获.
3.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
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名学生都学得“痛快”“尽兴”,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促进老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听障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由浅入深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的听障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高低不同要求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听障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最大的收获.只有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规律,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浅”的,进一步掌握“深”的.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各自较高的层次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学上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目标层次化
以听障高中生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听障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以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为指标.在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课堂问题设计层次化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变成了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也就是心理学里的“最近发展区”.
3.课堂习题设计层次化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组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练的方法多种多样:记忆定义、板演、集体练习,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对于板演较难的可以让C层学生做,简单的题可以让A层听障学生做,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辅导学生层次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从而增强其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适时有效地进行分类指导.对C层的听障学生,以“放”为主,多给这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次的学生,则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和探究,当遇到困难时,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对A层次的学生,则实施以“扶”为主的策略,在教师耐心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抱着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心态辅导C层的学生.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名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名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归纳推理,通过自己实践来掌握知识.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
1.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辅导和关注,因此,以往那种在课堂上听不懂,没事干的“陪读”的现象不见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逐渐习惯自主学习,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每名学生在数学课上都有所收获.
3.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
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名学生都学得“痛快”“尽兴”,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促进老师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