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孩子情绪的航线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情绪的“俘虏”
  
  孩子的喜怒哀乐通常是很真实的,也很强烈,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行为。一件在成人看来是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常常可以引发孩子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起情绪的“海啸”,使孩子的表情、声调、手势和姿态发生变化。
  与成年人相同,孩子的情绪也有消极和积极情绪之分。大约1岁左右,孩子的情绪开始分化,2岁时出现各种基本情绪,即愤怒、惧怕、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和愉快、喜悦、欢乐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能起促进作用,有助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挥,消极的情绪则可能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甚至影响他的人格建构。
  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于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理解、认识和评价,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境的理解、认识和评价会越多地取决于其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可以因为妈妈不给他一颗糖果而大哭,或者因为得到糖果而破涕为笑,这在成人眼里,多少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情绪不宜堵
  
  对孩子来说,产生情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当一个成人发脾气的时候,旁观者常会知趣地离去,或者以好言相劝。然而,当一个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他受到的可能却是训斥,甚至会因此而挨打,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孩子在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应以适当的方式得以宣泄。情绪一旦产生,宜疏导而不宜堵截。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疏泄对维护心态平衡的作用,他认为,讲出一切来,能减轻精神上的症状。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感受到不愉快时,让他能不受压抑地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减轻他心理上的压力。
  哭是孩子情绪疏泄的一条重要渠道。几乎没有孩子没用过哭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很多情况下,哭使孩子在紧张状态中变得轻松了一点。有人说过,最残忍的事莫过于不让孩子眼眶里的泪水往下淌。这句话并不哗众取宠,因为在这种情境下,孩子只能强行压抑自己,其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会变得更加强烈,积压的能量只能伤害其自身。
  哭是孩子情绪宣泄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孩子情绪的自然流露,但绝不是唯一的渠道,而且也不是最好的渠道。因为用这种方式疏泄情绪,往往不会引起周围人的同情和理解,相反,常会使人感到烦躁不安,这样,成人就会运用压抑的方式加以堵截。
  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些哭以外的合理的宣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和技能是很重要的。这些方法和技能是以既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是社会行为规范所允许或倡导的。
  倾诉,这是一种合理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在遇到冲突或挫折时将事由或心中的感受告诉他人,以寻得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孩子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成人对孩子表现出的同情或宽慰会缓解甚至清除孩子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孩子倾诉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也要耐心地听下去,至少保持沉默,等待孩子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他细作理论。
  转移也是合理宣泄情绪的良好途径。要让孩子学习遇到冲突和挫折时,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境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例如,孩子为了玩玩具而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可让他到室外去踢一会儿球,在剧烈运动中将积累的情绪能量发散到其他地方。
  
  不要消极应付情绪
  
  有些孩子会自觉地借助一些消极的心理防备机制去应付压力。排泄消极的情绪,偶尔地运用一些较少歪曲现实的心理防备机制,能暂时缓解孩子的心理紧张和不安,但是,如果不适当地运用一些严重歪曲现实的心理防备机制,则会使孩子陷入更深的心理漩涡中去,造成他适应社会不良,从而影响他人格的健康成长。
  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的一个男孩,平时经常暗中欺负其他孩子,大家都惧怕他,对他敢怒而不敢言。一天,老师让大家集体创作《百猴图》,那个专门欺负别人的男孩画了一个孙悟空,十分得意地贴在了墙上。那些常受他欺负的孩子不约而同地都画了手拿金箍棒、大刀的孙悟空,个个怒目而视,杀气腾腾,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把所画的孙悟空剪贴在那个小男孩的图画周围。当大家看到这一场景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借助孙悟空的手,“报复”了平时欺负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们的“报复”所选择的是替代对象,但也会像报复原来的对象一样,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孩子们因平时所受的欺负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发泄或表现出来,当他们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对象“移置”到了一个合适的替代对象的时候,这种做法就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同样的心理防备机制,如果运用得不适当,或者过多地运用,往往会带来消极的结果。例如,一个受到家长严厉责骂的孩子,当着家长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可是一离开家长,他就可能通过破坏玩具或欺负同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由于他“移置”的发泄对象不适当,尽管他的做法使他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是,他的态度和行为也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并且有可能使他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要十分注意孩子是如何应付各种心理压力,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的。如果发现孩子经常运用压抑、投射作用,自我惩罚、幻想等方式去解脱情绪的困扰,就应及时纠正,教导他以积极的方式去替代那些被动的、消极的方式。这样做对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这人向来比较好动。可能是受到爸爸的影响吧,乒乓球、篮球、网球、足球等一系列球类运动我都喜欢。除了运动,我还喜欢音乐,可能与爱好运动有关,我平时听的音乐不是饶舌就是摇滚,家里总是被我闹得“不得安宁”,这也没啥不对的,好动向来是男孩的天性嘛。  现在开始讲讲我成长的故事。  在我6岁那年,我就被父母扯去少年宫学绘画。也不知我是在这方面没有天赋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我每次的作业都只能得五六十分,好
期刊
有一位朋友,他有个5岁的女儿,不是亲生的。朋友待她极好,教她知识,给她买她想要的东西,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小女孩慢慢认可了他,但朋友却总感觉,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隔阂。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女孩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朋友日夜守候在医院的病床边,一刻也不曾离开。出院回到家,朋友问她:孩子,你想吃点什么?爸爸给你做。小女孩犹豫了好久,说出这样一句话:爸爸,我什么都不想吃,我,我只要你亲我一下。朋友
期刊
您认为如何培养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广州南洋英文幼儿园琶洲分园董事长林经嘉认为,应该采取“哪壶先开烧哪壶”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的天才潜能,使之“顺势而长”。  为此,该园为每个孩子设立了一本“家园直通车”,记录孩子每天的学习状况、自选兴趣活动表现、趣闻轶事等,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翻开钢钢小朋友的“家园直通车”,自选兴趣活动一栏记录了这样一些情况:星期一,钢钢选了乒
期刊
我是鹰潭第九中学的体育老师,在儿子的培养教育问题上,我与妻子颜雯很重视对他进行AQ(即逆境情商)教育,培养他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  我从儿子会摆弄玩具开始,就对他进行“逆境情商”的训练。  我给儿子买了一列电动小火车的玩具,刚开始,3岁的儿子见小火车“呜呜呜”地在“铁轨”上速跑,他高兴地叫起来。就在儿子为自己的高超技术得意时,我趁他去喝奶茶,故意把组合式铁轨中间的一段衔接头错位分离。  过了片刻,
期刊
周一上数学班,周二上美术班,周三上形体课,周四上象棋班,周五上钢琴班,周末上午爸爸带我去写生,下午妈妈带我去学英语。周日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因为这天我去上游泳班……  这样形容一个学龄前儿童的生活或许有些残酷和夸张,但确实有很多孩子的生活与此相差不远。据对1500名学龄前儿童调查,有94%以上的孩子参加一二个特长教育兴趣班,有43%的孩子参加过四五个特长教育兴趣班……    现 状  5岁的彤彤在幼
期刊
锦囊一过年,让孩子如意地吃    过年了,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孩子一旦贪嘴,就会打破日常进食习惯和规律,导致积食,肠胃蠕动功能减弱,消化液供给不足。据权威统计,春节期间,患伤食症的孩子占就诊人数的30%~40%。  因此,节日期间,家长除了要注意孩子饮食的卫生,还要对孩子的饮食作适量的节制,并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不要贪食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含脂肪多,不易消化,易伤脾胃,稍
期刊
案 例:  读小学一年级的朱明明,原本从小就是个聪明、活泼、懂事的孩子,是家里人的掌上明珠,也是家里人未来的希望。  在明明上小学后,父母就规定了明明要做的事,除了正常的功课外,明明每天晚上还要练习书法2小时,周六上午到少年宫上剑桥儿童英语,下午到一个老师家里求教书法;周日上午到少年宫参加小主持人的培训,下午休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业余生活就被父母无情地占有了。  明明每天都觉得很累。本来明明的
期刊
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偏好分成三种: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身为家长,如果能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偏好,当孩子收到您精心为他挑选的礼物时,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场 景:  林林妈到幼儿园接儿子。刚走进小班,迎面走过来儿子的好朋友倩倩:“阿姨,看我的新裙子!漂亮吗?”倩倩学着模特的姿势走了几下猫步。  “阿姨好!”邻居的小女孩佳佳又截住了她:“阿姨您知道今天早上出了什么事吗?我现在就告诉您……”  这
期刊
任冠宇现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读高二。他的爸爸任硕是个普通干警,妈妈海明珍在北京市绢花厂工作,是个普通工人。冠宇小时候是个淘小子,喜欢玩,特别对于车模,更是爱不释手。在任硕和海明珍的保护下,冠宇的这一爱好,渐渐成为兴趣,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曾获得全国第三届奥迪杯四驱车模比赛全能冠军、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个人冠军,被推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并被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任硕说:“
期刊
宝宝对客人没礼貌  艾子:  我儿子4岁,每当家里来了客人,让他到自己房间玩时,他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是,答应了却不做,不是大喊大叫,就是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我训也训过打也打过,却没什么效果。  湖北武汉小李  小李读者:  4岁的孩子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招待客人,令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于是就有了种种引起别人注意的举动。让他自己去玩的做法是不妥的,家长首先应该承认孩子的存在。比如,让他帮助招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