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科技社会对现代生态环境的建构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个世界现处于生态危机中,千万年间的科技文明进程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自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的退化,传统的价值和教导以及关于人类共同体、自然以及生活的目的便是阻止了经济的生长。在早期的生活中,生态环境问题还未得到人类的密切关注,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就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等方向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观;环境;人与自然;科技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在人类最初的生活环境,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屈服,只有适应了大自然,人类才能得以生存。或者说,人类只能在大自然中寻求生活资料。然而,正是工业文明的兴起,开始引起人类自然环境的恶劣退化。工业化使快速的产品加工成为现实,资本主义的出现成功的“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达到了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指导人类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环境现状
  (一)现代科技的问题体现
  1、酸雨
  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现代科技开始逐渐成熟,从蒸汽机开始,锅炉烧煤,蒸汽的产生和火力发电厂的出现,燃煤的数量日益猛增。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敦市雨水的成分,发现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有碳酸钠;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有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了“酸雨”这一专有名词。[1]酸雨真正的名字是酸性沉降,它可以分为“湿沉降”和“干沉降”两种,前者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颗粒状污染物,随着雪、雨或冰雹等形态落至地面,后者则是指在没有雨的日子里,从空中落下来的粉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较高的煤而形成的。酸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是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改变了水中微元素的结构和水的PH值,导致鱼虾不能正常生活;第二,对陆地系统的危害主要在于农田和植物,使农田中的钙镁甲含量流失,使土壤贫瘠,植被生长不堪;第三是对人体的伤害,酸雨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随食物等进入体内容易导致各种重大疾病如老年痴呆、心梗塞等;最后,酸雨中PH值小于5.6呈酸性,对城市中建筑物材料等形成腐蚀,导致很多古迹被逐渐破坏。酸雨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同被认为是灾难性环境挑战,如果任其发展将会是人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无法弥补的灾难。
  2、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中小型城市污染的势头远大于城市污染,尤其是冬天,现在有一种新名词叫“雾霾”,人口过多的社会活动必然会导致大量细颗粒物(PM2.5)的产生,一旦排放超过大气的承载能力,这种细颗粒物浓度就加大扩散,所以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目前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是煤炭,大约占全部能源的四分之三。煤炭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高效能源,但是它其实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以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据。汽车尾气也是大气污染中较为严重的现象。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就成为人类生活中出行的主要工具,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免不了对环境造成破坏,那就是汽车的产物:“汽车尾气”。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刺鼻,而且令人作呕,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同时带来的“隐患”也是岌岌可危。
  3、农业环境污染
  我国重金属污染面积约2000万公顷,土质退化日益严重,农药污染面积占大约1500万公顷,导致土地松软,过度施肥使土壤中的有机物不断减少;垃圾肆意横放,占损的土地和农田面积将近200万亩,产生的气体污染也是非常严重,水源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家禽的粪便流入江河中并渗透到地下,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石油的使用也不容小觑,大部分纯生态田地被肆意妄为的侵害,有的地方都已“绝迹”;环境是大家的公共财产,理应受到大家的保护,而不是一味的夺取。农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秉持着绿色发展的决心,一边抓资源的保护,另一边抓住废弃物的治理,努力把农业环境问题常态化、简单化,把农业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在早期的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程度存在,但是都具有共同的性质,且危害也只是局部存在的。即使是轰动世界的污染现象,也都有其局限性和特殊性,并没有对全球造成危害。现代的工业发展、都市的车水马龙和人口的增长,使现代环境问题的弊端暴露在人类眼前。全球出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酸雨、温室效应、雾霾等,影响范围非常广,将导致全球性的污染蔓延、气候变暖等恶果。因此,当今的大多数污染是不分区界、国界的。所以,要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有关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合作治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
  2、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化
  早期的环境问题,污染对象只有農田,草地和森林、鱼和人类自己。但是现代环境问题的影响就比较广泛。现代科技成为人类创造和改造自然的催化剂,但同时也为人类摧毁和污染环境“立下战功”。所以在各种因素下,草原退化、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危害涉及人类生态、资源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所以解决现代环境问题还要从其他方面下手,全面结合与规划,否则将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结局。
  3、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化
  现在是信息时代的世界,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了,相互交往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人类之间的练习更加密切。与之产生的环境问题涉及城市、乡村、生产、消费乃至经济、政治、法律等层次。没有哪个区域能够和环境问题隔离开来。毫无疑问的,现代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全面改造,全面规划,全面布局,全面利用,保护环境并造福全人类。   (三)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
  1、人口压力
  国内的人口日益增多,乱占耕地现象严重,许多地区都已超负荷。但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就破坏众多植物,开发各种荒地,众多的人口的不合理超过了大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支出能力,受保护的区域变得特别脆弱。对某一区域,水循环的自然过程限制了该区域的用水量,在人口增加的同时,用水量也相应增大,同时污水量也日益剧增,所以人均水资源越来越少;世界的能源是固定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能源危机已经逐渐浮现在表面。在许多工业化的国家,移民人口的增长也对自然保护区的危害“势在必得”,随着移民人口的增长除了打破保护区目前的平和和恬静之外,也使异彩缤纷的自然界消失殆尽。
  2、现代科技化压力
  自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并且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想要发展、想要进步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进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业化是科学技术的一个主要代表,因为发展的起点比较低,但是面临着超过发达国家的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的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的后果。[2]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污水和气体等有害物质,会极大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容纳垃圾的总量以及对有害物质的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科学技术也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部科学技术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并了解自然的史籍。科学技术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现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现代生活的对照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3]人类“耕作——如果自发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会导致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4]马克思对自然物向人类有物转化的劳动过程给予了明确的解释,他一再强调“财富的源泉不应该是劳动而是大自然”。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几乎要完全依赖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是很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进步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着最超然的生态哲学观念。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打击,都会受到大自然的加倍报复。如果我们不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可能会流失掉几千年来积攒的文明。
  (二)治理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1、树立马克思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做的努力与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当今国内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以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为基础,指明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使我们牢记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
  2、利用现代化技术共创“和谐社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进行了探索,他们的共同思想积聚了正反两面的经验,包括了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和”与“外和”统一。“内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外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5]其中“人与社会”是条件,但是如果“外和”,其他一切和谐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科学技术虽然给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如果我們合理利用,也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对自然的完全依赖性,如风力和水流发点系统、杀虫剂的出现、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出现;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产物,也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工具。科技进步为人类文明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我们应正确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指导思想,将科学技术作为“武器”,为人类谋幸福。
  结语
  在面对和解决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时,人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思想的武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共同面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了广泛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指明道路,也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前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立足点,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解析。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李崇富,(2011),01-015-0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3]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注释
  [1] 《百度百科》,酸雨.
  [2] 《环境问题抉择论一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高中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6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86页.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郭爱芬,28页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果,其中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的娱乐方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本文根据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点;对策  引言:广播电视是指通过导线或者无线电波,将特定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其后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作出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治理  一、股权结构相关概念  由于股权的存在,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是存在不同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公司有控制性影响、对公司具有重大影响、以及对不具有重大影响的股东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开始日益加快,建筑环保设计领域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设计理念、材料、技术等层出不穷。各种建筑的造型和使用功能也更加趋向人性化、舒适化。与此同时,绿色环保、低碳建筑也逐渐得到了大力推广,这些所有都给建筑环保设计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设计院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措施,希望设计院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
期刊
摘 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德。孝子图像是对孝文化的一种图形表达。作为墓葬图像系统中的重要丧葬图像,孝子图像不仅具有多重意义而且在艺术表达方式上也丰富多彩,呈现出“艺术的自觉”,以非文字的形式来记录和表达着丧葬观念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孝文化;墓葬;孝子图像  一、孝文化与孝子像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德,传统道德的核心,在中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在我国第
期刊
摘 要:感恩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特质已受到广泛关注,国外早已展开对于感恩的相关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了感恩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归纳国内近10年有关感恩的研究,包括综述类,实证研究类以及相关的元分析。为未来的研究者更好的梳理文献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国内;感恩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期刊
鹿亭溪位于旺苍县高阳镇的温泉、宋江、枣树三村地界,自東向西汇入东河。平均海拔650米,长约7.8公里。在这三村的地界里,有着勤劳致富的村民,茂密的森林,健壮的牛羊,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和色彩斑斓的鸟雀,以及白芷、七叶一枝花等名贵药材。  从上游而下,鹿亭溪右边是四川四大温泉之一,驰名中外的鹿亭温泉。在此泡澡的游客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真是“鹿亭温泉好景点,一年四季都不闲,海外游客都说好,名扬天下不虚传”
期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将“疏解非首都功能”比作谋划首都未来的“牛鼻子”,可见疏解非首都功能对于北京建设的重要性。东西城作为核心区的,疏解的任务更重,如何有效地开展疏解工作,已经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规定与老办法  棚户区改造工作之前一直是核心城区疏解的重要手段,实施主体先对片区进行拆迁,之后将土地整理入市,通过建设商业或住宅平衡资金。同时棚改工作的贷款有相
期刊
摘 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客现事实信息的准确可靠与主观认识正确性的统一。本篇保障新闻作品的客观真实,立足于剖析虚假新闻的种种来源及其危害,提醒媒体采取有效的办法避免虚假新闻的出炉,在新闻行业树立敬业求真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虚假新闻;对策  新闻为什么会失实?虚假新闻何以屡禁不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里?如何從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寻找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办法?  一、虚假新闻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生产和商业模式越来越趋于虚拟化和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日趋成为企业经营中一项新的生产要素和商业资本,显著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亦必须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在各方面做出调整。在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改变,也对财务数据处理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阐释了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接着分析了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化,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并成为行业佼佼者,势必需要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但结合现状而言,我国各大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思政工作处于边缘化位置,大大影响了建筑企业向前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建筑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途径,以供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建筑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途径;  在我国经济日益新常态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