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社会发展和古代建筑保护与利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为实现高速度、高扩张,就会对古代建筑、古代遗址等文化遗产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冲击。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古代文化遗存,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人类遗存更好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以古代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用现代化手段更好解决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双赢的结果。清沈阳故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所保护和利用的古代建筑已经有390年的历史。如何在沈阳城市建筑中保护和利用好这座皇家宫廷遗址,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向往回归。对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也越来越关注。那么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古建筑,就要在实践的遵循与突破中寻求答案。
  一、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
  其一,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城市的扩展与建设中,视觉景观方面对古建筑、古遗址形成有着较大的冲击。在摩天大厦的映衬下,昔日高大辉煌的皇家宫廷建筑和其他古代建筑,均会变得渺小而破败,会失去古代文化遗存应有的历史地位与引人魅力。
  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后金天聪八年,即公元1634年,被皇太极下令改为盛京,又称“天眷盛京”,意即兴盛之城,由此揭开了沈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都城(陪都)的序幕。三百八十年来,盛京城以其辉煌的宫殿建筑群、恢宏的都城建设以及丰富的历史遗存,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沈阳故宫作为清王朝入关前营建的皇家宫殿,是满族崛起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其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沈阳故宫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市中心地带,古建筑周围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如何与现代化建筑构成和谐统一,如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好古建筑遗址,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令人堪忧的状态,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城市改造中,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古建筑被拆除,周围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传统街区被毁;有些地方为了建广场和绿地,拆掉了许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不仅是城市的文明景观,同时也体现城市的文明的程度。所谓的现代化城市不仅要有完善的市政建设、良好的生态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还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越是现代化城市,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就越高。拥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街区是现代化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
  其二,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形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环境污染会对宫廷建筑和其他古代文化遗存形成直接影响与破坏,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这些污染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使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存面临灭顶之灾。
  沈阳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受周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沈阳故宫作为宫廷遗址博物馆,古建筑也受到了腐蚀及损害。损害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化学过程,也可能有细菌侵蚀、虫蛀等。其中古建筑与化学物质作用是发生腐蚀和损害的重要因素,而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物的增加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大部分为酸性或强氧化性物质,对裸露在空气中的文物具有很大腐蚀性,特别是常年处于室外环境下的古建筑。常年暴露在被污染空气中,不断被氧化腐蚀或被雨水冲刷,损害日益加重,因此通过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古建筑已经刻不容缓。
  其三,现代社会发展促进和刺激旅游产业的提升,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旅游人流。这些游客如果不很好加以引导、控制和限制,将会对古建筑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作为宫廷遗址博物馆的北京故宫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十一假期都会迎来全年客流最高峰,尤其是10月2日这一天游客数量常会超过15万人。因此,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也采取了限流措施,设置日参观人数上限为8万人。同为宫廷遗址博物馆的沈阳故宫博物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沈阳故宫近几年的客流量也在逐步攀升(图1),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最多一天参观人数达到2万7千多人,年客流量达到116万人。
  这势必对古建筑和参观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客流量超限使文物古迹达到"不可承受之重"。其次环境污染、参观游客过多的接触和踩踏也会给文物造成影响。使历史古迹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宏观调控,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安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沈阳故宫为了迎接人流高峰,提前做好了安全预案,不仅全部开放8个售票窗口,而且加派工作人员进行疏导指挥,通过对客流量的预估,制定了日参观人数达到3万人的限流预案措施,以确保游客游览秩序和对古建筑的有效保护。
  其四,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雄厚的财经做后盾,而古建筑保护也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和维护。两者势必在经费使用上形成一定矛盾,如何做好发展与保护经费的分配,对社会经济和古代文化遗存都起到直接的作用。
  许多城市为了城市的发展大都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恰恰遗漏了古建筑的保护也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因此,在城市化的建设中,许多古建筑遗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以至于在经济发展过后,回头看那些已逝去的文化遗存而叹息。即使保护下来的古建筑需要修整之时,又拨不出专项维修经费,长时间得不到维护,而破败不堪。因此古建筑如何维护和利用,获得更高的价值也是有关部门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与管理,促进现代社会发展
  其一,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及各种现代媒体,充分宣传古建筑、古遗址的文化价值,使世人对古文化存在产生敬畏与关注,并从根本上做好其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   首先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近年来,沈阳故宫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把它作为事关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列入议事日程。为了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沈阳故宫博物院经常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古建筑的先进典型事例,并且及时曝光对古建筑破坏和违法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并且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和教育当地群众自觉保护古建筑。
  其二,要将古建筑、古遗址打造成现代人类的精神家园,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在精神上得到寄托,从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沈阳故宫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建筑艺术也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的建筑风格。金碧辉煌的琉璃屋顶,莹白无暇的玉石雕栏,殷红肃穆的宫墙殿柱,蔚为壮观,使人感慨不已、浮想联翩。古建筑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多得、无可替代,不仅具有影响力,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更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具有满清文化的沈阳故宫建筑群,守住文化的“筋骨肉”,传承文化的精神气,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其三,在充分保护好皇家宫殿和古遗址的前提下,要做好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划,使之与古代建筑达到更完美的和谐与平衡。
  增强规划意识,明确保护利用目标。以沈阳故宫建筑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为例,沈阳故宫自1625年创建至1783年西路宫殿建成,经历了清入关前和入关后两个时期,至今已有390年的历史。2007年7月25日,当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和中共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同志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对沈阳市“一宫两陵”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和古建筑修缮保养,并且提出要彻底解决古建筑群外观破旧的现象,决定投资3.5亿元用于古建筑保养维修和周边建筑拆迁等工作,这不仅体现省市领导对于古建保护的重视。更说明沈阳这座城市正向着高品质、高发展的文明城市迈进。
  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监控和整治,对影响古建筑重要性和独特性的关键因素有效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保护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准则和目标是“真实性”,同时在整理古建筑周边环境时,既要拆除不协调没有历史价值的现代建筑,以减轻历史建筑环境压力,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又要保留那些有一定价值,与古建筑已经融合为一体的后期添建的建筑。
  此外古建筑的开发与利用,会推动旅游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进步,这必将从经济和文化角度带动现代社会、现代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沈阳故宫文创产业部于2014年正式成立,一年来始终以研发沈阳故宫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打造沈阳故宫品牌形象为原则。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进销售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重要是要自主研发带有景区文化品味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创产业部的核心支柱是文创产品,具有特殊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为了打造沈阳故宫品牌形象,文创产业部以“永福文化”为中心,相继开发了“大政殿系列、八旗系列、皇后驾到系列、仿古制品系列”等文创产品。
  而且在文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上采用了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物、文物藏品以及器物、清宫服饰上的吉祥纹饰等,使产品本身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能体现出文化内涵。到目前为止,研发的各个系列的文创产品共400多种,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文创产品的研发始终秉承着让沈阳故宫“深藏在禁宫中的古建筑和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真诚服务广大社会民众、努力促进沈阳故宫文化传播,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沈阳故宫文化发扬,挖掘藏品蕴含的文化价值,把文化元素植入到现代时尚的工艺品中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地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和喜爱沈阳故宫文化。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文化的载体,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合理的利用这些文化遗存,主动对遗产进行维护,深层次的发掘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尤其对富有艺术、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有效的利用和维护,不仅能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繁荣,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陈旭、李小涛,《北京先农坛研究与保护修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含钾岩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钾岩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概述  桦甸市桦郊乡含钾岩石矿位于桦甸市190°方向直距约12km,行政区隶属桦甸市桦郊乡蘑菇园子村。交通方便。  2、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矿山产品及需求状况  该矿开采的矿种为含钾岩石,主要用于陶瓷工业中做陶瓷坯体配料,陶瓷釉料的用量占30%,其余用于化工、玻璃
期刊
【摘要】为更好发挥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战略性、统筹性,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本文围绕创新规划工作、统筹全域格局、提高要素配置等方面对阜蒙县空间规划编制进行了前期探索。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多规合一;空间格局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16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
期刊
【摘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日益受到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目前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涉及的主要理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归纳与分析,认为社会效益定量评价指标的选取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应侧重于合理建立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客观确定指标理想值等方面。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方向法规及标
期刊
【摘要】从三万多年前人类居住在洞穴到今天住在万丈高楼,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进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生活体验,但也由于设备越来越多,材料越来越单薄、施工技术越来越简化导致噪声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建筑隔声能力大不如前,因此本文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主要功能房间隔音提出的明确要求,以某电信基地一期土建项目为例具体说说当代建筑的噪音和隔声技术。  【关键词】噪音;隔声;当代建筑  【
期刊
【摘要】在城市人口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当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兴建高层建筑是一个可行的方式,而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就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经济效益和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  【DOI】10.12334/j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电站工程建设的发展,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工程是电站建设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分项,相关各系统一般由各类型空调、风机、风管、风阀、百叶等设备设施组成,其中风机的安装涉及类型多、范围广,是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某电站汽轮机厂房暖通工程施工实践,对风机安装监督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机;安装监督;设备就位  【DOI】10.12334/j.issn.1
期刊
【摘要】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规范以及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基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对房地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风险管理;宏观调控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
期刊
【摘要】要解决保障房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但由于我国保障房物业管理沟通机制发展较晚,立法不完善,至今还存在沟通障碍、沟通主体缺少话语权和沟通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保障房物业管理沟通机制存在的问题,采用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其运行现状及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希望基于有效沟通等原则,从物业公司、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方面,完善我国保障房物业管理沟通机制。  
期刊
【摘要】“新常态”时期,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着转型提质的要求。经济增速下降、人口转型以及行业生命周期的内在动力促使房地产企业加速转型,呈现出“多元化”、“服务化”、“证券化”、“产业化”等趋势特征。本文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寻求转型的特征及趋势,并提出引导房地产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方向。  【Abstract】Real Estate firms should deal with the
期刊
【摘要】道路空间隐含着一个小城镇的文化信息,演绎着百胜的生活万千,是小城镇特征的集中体现。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能否满足人们对空间活动的要求是道路设计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功能空间;景观设计  1.小城镇道路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我们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明程度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