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化蛹茧对茧质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蚕桑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提前收购未化蛹茧对蚕茧质量所造成的危害,通过对浙江海宁、湖州两个庄口不同时期的蚕茧进行切剖、解舒实验,判定化蛹情况,测定茧层量、解舒性能等.研究发现:提前收取未化蛹蚕茧会导致较高的蛹体病死率,影响上车茧数量,若不及时进行烘燥处理,后期烂茧、油茧比例将会升高.未化蛹茧茧层量普遍偏少,解舒率、解舒丝长、出丝率出现较大降幅,生丝纤度无明显变化.海宁庄口采茧适期为上蔟后7 d(168 h),湖州庄口为上蔟后8 d(192 h).未化蛹茧的茧质性能受庄口、茧季、品种等因素影响,但所受到的危害性一致,因此仍需加大对未化蛹茧的管控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共识,重点提升蚕茧生产品质.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地区主栽果桑品种性状,推进果桑产业多元化发展,选取浙江省主栽的8个果桑品种的桑果农艺性状调查与加工品质性状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桑果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桑果品种桑果的各项性状存在较大的差异,21个农艺与品质性状当中,有20个变异系数大于1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578%,可以反映原21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品质排名前3的品种为“台湾长果桑”“109”和“大10”,白色果系的“红玛瑙”和“桂花蜜”排名后2位.
以中亚热带(湖南和江西)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应用FORECAST模型,探讨了连续4个轮伐期的好中差3种立地杉木林分生长和生态系统过程对N、P、N+P混合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与N肥相比,使用P肥对杉木林分生长(如树高、胸经)和生态系统过程(土壤腐殖质、林分凋落物、土壤N和P储量等)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与较好立地相比,在较差立地林分施肥具有更好的效果;在4个轮伐期中,前一个轮伐期施肥后一个轮伐期林分仍具有明显影响,显示了施肥效果的累积性.这些结果对杉木人工林经营、低效林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采取农村面上饲养调查和定点饲养调查两种方式,对现行两个家蚕抗性品种“苏豪×钟晔(抗)”和“华康3号”在如皋市秋季相对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苏豪×钟晔(抗)”蚕体大、茧型大,全茧量大于“华康3号”;“华康3号”抗血液型脓病的优势较为明显,死笼率、发病率均低于“苏豪×钟晔(抗)”,虫蛹率高于“苏豪×钟晔(抗)”.同时通过对两个调查点养蚕农户的用药习惯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养蚕用药,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贯穿到养蚕全过程,才能更好的发挥抗性蚕品种的优良特性.
为探明固定沙丘粒度特征及小尺度空间差异,以宁夏河东沙区典型固定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法布点采样,分析研究该区域土壤粒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颗粒组成以中沙和细沙为主.不同地貌部位的颗粒组成不同,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部位的粉沙体积分数、极细沙体积分数依次减小,细沙体积分数依次增加,背风坡的中沙、粗沙体积分数高于迎风坡.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相似,均在主峰处差距最大.在粒径小于200μm时,丘间地的体积分数累积量高于背风坡、迎风坡的累积量,且细沙、中沙的累积量最多,曲线斜率最大.研究区
桐乡桑苗生产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晋书》,晋代初年已经有桑苗运销外地.桐乡桑苗以其育苗方法先进、品种优良、成活率高、生产量大而闻名全国,是全国桑苗繁育、供应中心.本世纪初高峰期,生产面积曾达2667 hm2,年产桑苗近10亿株,约占浙江省总量的75%,是闻名全国的“桑苗之乡”.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桑苗生产逐年萎缩,近几年稳定保持在1万亩上下,主要销往广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湖北等地,少量出口.目前,桑苗产业仍是桐乡市部分核心产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市场行情影响
期刊
如皋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江苏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桑产业作为农村重要的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8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蚕种“放管服”要求后,本市就如何做好蚕种高质量管理服务,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蚕种管理服务的新模式,现介绍于后.
期刊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发源地,桑树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20世纪中期,江浙蚕区专业桑园大多种植嫁接桑品种,种植密度200株/667 m2~300株/667 m2;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海宁县云龙大队推广“四增”高产桑园经验,种植密度提高到400株/667 m2~500株/667 m2;1981年,浙江省推广700株/667 m2~1000株/667 m2的种植模式.树形也随着密植化而从中高干逐渐变成中干偏低养成,一般经过3年养成后,桑拳离地高50 cm~70 cm.
期刊
以云杉-松-冷杉(SPF)和重组竹为材料,制作18根试验梁(2850mm×150mm×50mm),普通胶合木梁和置换率为1/6、2/6的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各6根;采用三分点对称逐级加载方式进行加载试验;测试不同置换率时胶合木梁跨中净挠度、不同加载比例时胶合木梁跨中净挠度、试验梁破坏形态、试验梁极限荷载、试验梁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分析置换率和加载比例对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长期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置换率一定时,随着加载比例的增大,梁初始挠度及蠕变变形值均增大,且在高加载比例时,蠕变变形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针对家蚕天然彩色茧品种“金秋×初日”在试繁育中少数蚕种场出现日系“初日”不产卵雌蛾较多影响制种系数的情况,通过试验设计探讨“初日”不产卵蛾发生的原因,发现“初日”的雌蛾成熟较为缓慢,通过增加感光和交配时长可以显著减少“初日”不产卵蛾发生频率、增加单蛾产卵量,但与不受精卵发生没有相关性.特别是感光时长增加到5h左右可以达到良好控制“初日”不产卵蛾发生的比例,在制种时“初日”雌蛾早感光、迟交配是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
以锯切木材平台的仿人工送料姿态为研究对象,依据神经网络的实时更新算法估计轮廓误差,并结合改进的猫群算法对PID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多轴联动的运动控制策略,按照规定指令做出更加精准送料动作,补偿送料平台的系统误差;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矩阵实验室(MATLAB)进行建模仿真,分析补偿前传统PID优化算法与改进后优化算法的差异,检验改进后优化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优化算法优化过的系统,最大轮廓误差从4.5 mm缩小至1.5 mm;与进给方向垂直方向(x轴方向)的跟踪误差从0.6 m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