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画存在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面对传统观念和多元社会的冲突,学院派的教学应更具当代的视野和判断。对师徒相承——临摹——写生——创作这一自古被视为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的模式的重新审视,对此种模式下衍生出的“艺术”的重复,甚至“艺术家”的重复这一奇怪现象的自我考问都要求对中国画的学习方式有更为科学的研究及论证。
【关键词】中国画 写生 临摹
学院派的中国画教学现状
艺术院校的中国画课程教学,教师无一例外先教线描:发给学生历代经典白描稿若干,告知学生国画品评标准“六法”,讲“骨法用笔”,讲学会用笔是画好国画的前提。学生欣赏完毕后,遂练习画线:一张宣纸一种线条,横线画完画竖线,竖线画完画波浪线,要求每根线条挺拔、浑圆,每张纸上线条排列整齐均匀,画完线的纸从远处看去是一片灰色,绝无丝毫变化。线条练好了再临摹白描作品,白描临摹好了再临摹工笔;学写意也是如此:先临摹、再写生、再创作。
由于重视临摹,重视技法练习,苦练日久后,古人前辈之皴擦便也出于我辈之笔下,古人之须眉便也长于我之面目。然而,在对千百年前经典传统顶礼膜拜的同时,大多画者却对自己所处的大千世界熟视无睹:比笔力、比墨色、比构图、比符号、比程式,唯独不比感受。更有甚者即便到了写生时也要在琳琅满目的繁华世界中找出古人的皴法线条来!学画先临摹导致了重线而忘形、重法而忘意。然而,“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1]多数人在对景写生时不是束手无策,就是生搬硬套,对眼前鲜活的生活物象仍用皴、擦、点、染等手法来堆积。
“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具古以化,未见人也。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2]绘画,是包罗万象多变之大法,是表现山川形势之精华,是古今造物之陶冶,是阴阳气度之流行,是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作自我性情之陶泳。必须从写生入手才能一开始便培养学生对自然独立观察的能力,由此才可能引发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目前,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不足:空洞、虚弱,正是源于对自然的写实能力的欠缺。
写生
什么是“写生”,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写生是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景写生不能用眼前的景物去印证传统,重要的是要对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技法问题可以慢慢地自己完善,自己没办法解决,再去前人、古人那里取经不迟。但没有了感受,没有了情感那我们表达什么?面对丰富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刚开始拙劣,刚开始会失败,但那是允许的,因为那是艺术探索中可贵的一步,相比重复使用别人的所谓“技巧”,失败的意义则更积极。而且,写生的过程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所谓“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3]。这就是感受与认识的关系,对写生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感受在先,认识在后。假如先有“认识”再去感受,就不是纯粹的感受了。就这一点来说,临摹得过多,弊端就越明显。
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是心灵的反映。王希孟18岁时完成了《千里江山图》长卷,石鲁40岁时画出了《转战陕北》,他曾对学生说过:“什么叫传统,你只要画得好,别人跟着学,就叫传统。”虽然石鲁的传统观还有待商榷,但他的这种 “敢抒真情,大胆发挥个性,为生活传精神”的作画理念是很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张仃、吴冠中二人均以西画起家,终以国画写生成名,在其文章传记中都很难找到苦临传统的影子。
邯郸学步的现象在学画中是屡见不鲜的,此法炮制的画家多是足不出户在画室中翻翻画册便搞创作的人。对此陈子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画者每每想把某家学像以后再来变,这种考虑是错误的,事实上真正学像以后就变不了了。学吴昌硕的人很多,凡学得“像”的,没有一个人是后来变了的。齐白石学吴昌硕,闭户三年,没一张画得像吴昌硕,他是在从吴昌硕画里找自己的路。吴用复笔,齐创单笔,吴浑融而朴拙,齐雄强而器宇轩昂,因而面貌精神完全不相同[4]。
笔墨
学画者写生过程中对生活对物象有了切身体验,接下来便会有表现问题,便会有如何将这些感受应用于创作的问题。如何表现呢?中国画有自己的特殊的媒介,即借助笔墨。笔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毛笔、墨、水、纸等工具材料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一般来讲,笔墨的临摹有 “对临”、“背临”、“意临”三种方式。其中,对临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临摹方式,这种学习的好处在于很好地提升用笔、用墨的能力。能提升运腕、线条的点、染、皴、擦的“功力”,对于造型也会有所帮助,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临摹往往是先针对某一家,那么前人在作画中所形成的浓缩、概括的程式化语言也常会在临摹者学习时一并继承。一味的因袭导致“程式”就很容易变成“公式”,从“学”进而变成了“似”。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起初在学时目的只是为了学习艺术规律,但很多人用临摹的方法往往只得到了艺术的表皮,这就是对临摹学习目的性不强而催生大批的没有自己艺术语言的后果。此时应该强调“对临”学习的目的性。切不可将“对临”变成“死临”。规律可以借鉴,语言还需要去生活中找寻。
背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特点是从大处着眼,注重整体。大处着眼的意思是要从作品的意境出发,要先”读画”,理解画意与笔意之间的关系。中国画讲“意在笔先”、“笔未到处气已吞”,都是在讲经典名作绝非偶然为之,是深思熟虑才产生的。临画虽是学习笔墨,但一定要先明白了此种笔墨的成因后方才能学到精髓,这便是“师其迹”先要“师其心”的原因。读画很重要,读完默记、默写,目师心授便是“背临”。
意临是最高层次的临摹方法。它是在掌握了临本的基本笔墨特征、语汇,在能够背临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它的学习目的已经超出了笔墨的范畴,进而融入了构图、程式、意境等多种元素,这种临习方式摆脱了对临时的形象的束缚,表现上更为自由,只是取临本的精华之处为我所用,更大地体现了学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感悟,于所临作品只是一个参照,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作的成分,这种临摹是一种介乎于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学习方法,它更能够提升学画者对于绘画的认识与理解。多做练习必然会受益匪浅,学习效率也相对来说较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总之,笔墨的“临”法也应该是先有感受,后有认识,然后融认识于感受之中,以表达有血有肉的生活。
结语
艺术史证明,任何艺术的独创风格都不是空中楼阁。中国画发展至今已形成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不了解中国画写意性的艺术观,不知道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不明白中国画“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观念,不明白中国画的形式构成,不知道中国画以程式为意匠的技术手段,不明白于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追求,仅靠满腔热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会远远背离中国画的宗旨,而沦为不伦不类,不中不西。[5]
中国画的学习是向生活学习,向书法学习,向中国传统审美取向和艺术理论学习,其学习过程应结合对传统文学、戏曲、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借鉴从而达到绘画精神的自由表现。学习过程中既不能过早的带上传统的有色眼镜,也不可以抛弃中国画的理法肆无忌惮地随意涂抹。只有时刻注重情感的培育与表达,洞悉中国画自身的表现规律,熟练地驾驭笔墨语言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画人常有“废纸三千”的说法。学画也只有处处留心,不妄下一笔,不枉费一纸,持之以恒才会在绘画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读石涛话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4.
[2]徐复观.游心太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转引自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陈子庄口述.陈冬滞整理.石壶论画语要[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
[5]韩玮.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中国画 写生 临摹
学院派的中国画教学现状
艺术院校的中国画课程教学,教师无一例外先教线描:发给学生历代经典白描稿若干,告知学生国画品评标准“六法”,讲“骨法用笔”,讲学会用笔是画好国画的前提。学生欣赏完毕后,遂练习画线:一张宣纸一种线条,横线画完画竖线,竖线画完画波浪线,要求每根线条挺拔、浑圆,每张纸上线条排列整齐均匀,画完线的纸从远处看去是一片灰色,绝无丝毫变化。线条练好了再临摹白描作品,白描临摹好了再临摹工笔;学写意也是如此:先临摹、再写生、再创作。
由于重视临摹,重视技法练习,苦练日久后,古人前辈之皴擦便也出于我辈之笔下,古人之须眉便也长于我之面目。然而,在对千百年前经典传统顶礼膜拜的同时,大多画者却对自己所处的大千世界熟视无睹:比笔力、比墨色、比构图、比符号、比程式,唯独不比感受。更有甚者即便到了写生时也要在琳琅满目的繁华世界中找出古人的皴法线条来!学画先临摹导致了重线而忘形、重法而忘意。然而,“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1]多数人在对景写生时不是束手无策,就是生搬硬套,对眼前鲜活的生活物象仍用皴、擦、点、染等手法来堆积。
“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具古以化,未见人也。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2]绘画,是包罗万象多变之大法,是表现山川形势之精华,是古今造物之陶冶,是阴阳气度之流行,是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作自我性情之陶泳。必须从写生入手才能一开始便培养学生对自然独立观察的能力,由此才可能引发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目前,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不足:空洞、虚弱,正是源于对自然的写实能力的欠缺。
写生
什么是“写生”,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写生是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景写生不能用眼前的景物去印证传统,重要的是要对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技法问题可以慢慢地自己完善,自己没办法解决,再去前人、古人那里取经不迟。但没有了感受,没有了情感那我们表达什么?面对丰富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刚开始拙劣,刚开始会失败,但那是允许的,因为那是艺术探索中可贵的一步,相比重复使用别人的所谓“技巧”,失败的意义则更积极。而且,写生的过程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所谓“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3]。这就是感受与认识的关系,对写生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感受在先,认识在后。假如先有“认识”再去感受,就不是纯粹的感受了。就这一点来说,临摹得过多,弊端就越明显。
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是心灵的反映。王希孟18岁时完成了《千里江山图》长卷,石鲁40岁时画出了《转战陕北》,他曾对学生说过:“什么叫传统,你只要画得好,别人跟着学,就叫传统。”虽然石鲁的传统观还有待商榷,但他的这种 “敢抒真情,大胆发挥个性,为生活传精神”的作画理念是很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张仃、吴冠中二人均以西画起家,终以国画写生成名,在其文章传记中都很难找到苦临传统的影子。
邯郸学步的现象在学画中是屡见不鲜的,此法炮制的画家多是足不出户在画室中翻翻画册便搞创作的人。对此陈子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画者每每想把某家学像以后再来变,这种考虑是错误的,事实上真正学像以后就变不了了。学吴昌硕的人很多,凡学得“像”的,没有一个人是后来变了的。齐白石学吴昌硕,闭户三年,没一张画得像吴昌硕,他是在从吴昌硕画里找自己的路。吴用复笔,齐创单笔,吴浑融而朴拙,齐雄强而器宇轩昂,因而面貌精神完全不相同[4]。
笔墨
学画者写生过程中对生活对物象有了切身体验,接下来便会有表现问题,便会有如何将这些感受应用于创作的问题。如何表现呢?中国画有自己的特殊的媒介,即借助笔墨。笔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毛笔、墨、水、纸等工具材料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一般来讲,笔墨的临摹有 “对临”、“背临”、“意临”三种方式。其中,对临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临摹方式,这种学习的好处在于很好地提升用笔、用墨的能力。能提升运腕、线条的点、染、皴、擦的“功力”,对于造型也会有所帮助,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临摹往往是先针对某一家,那么前人在作画中所形成的浓缩、概括的程式化语言也常会在临摹者学习时一并继承。一味的因袭导致“程式”就很容易变成“公式”,从“学”进而变成了“似”。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起初在学时目的只是为了学习艺术规律,但很多人用临摹的方法往往只得到了艺术的表皮,这就是对临摹学习目的性不强而催生大批的没有自己艺术语言的后果。此时应该强调“对临”学习的目的性。切不可将“对临”变成“死临”。规律可以借鉴,语言还需要去生活中找寻。
背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特点是从大处着眼,注重整体。大处着眼的意思是要从作品的意境出发,要先”读画”,理解画意与笔意之间的关系。中国画讲“意在笔先”、“笔未到处气已吞”,都是在讲经典名作绝非偶然为之,是深思熟虑才产生的。临画虽是学习笔墨,但一定要先明白了此种笔墨的成因后方才能学到精髓,这便是“师其迹”先要“师其心”的原因。读画很重要,读完默记、默写,目师心授便是“背临”。
意临是最高层次的临摹方法。它是在掌握了临本的基本笔墨特征、语汇,在能够背临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它的学习目的已经超出了笔墨的范畴,进而融入了构图、程式、意境等多种元素,这种临习方式摆脱了对临时的形象的束缚,表现上更为自由,只是取临本的精华之处为我所用,更大地体现了学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感悟,于所临作品只是一个参照,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作的成分,这种临摹是一种介乎于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学习方法,它更能够提升学画者对于绘画的认识与理解。多做练习必然会受益匪浅,学习效率也相对来说较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总之,笔墨的“临”法也应该是先有感受,后有认识,然后融认识于感受之中,以表达有血有肉的生活。
结语
艺术史证明,任何艺术的独创风格都不是空中楼阁。中国画发展至今已形成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不了解中国画写意性的艺术观,不知道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不明白中国画“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观念,不明白中国画的形式构成,不知道中国画以程式为意匠的技术手段,不明白于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追求,仅靠满腔热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会远远背离中国画的宗旨,而沦为不伦不类,不中不西。[5]
中国画的学习是向生活学习,向书法学习,向中国传统审美取向和艺术理论学习,其学习过程应结合对传统文学、戏曲、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借鉴从而达到绘画精神的自由表现。学习过程中既不能过早的带上传统的有色眼镜,也不可以抛弃中国画的理法肆无忌惮地随意涂抹。只有时刻注重情感的培育与表达,洞悉中国画自身的表现规律,熟练地驾驭笔墨语言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画人常有“废纸三千”的说法。学画也只有处处留心,不妄下一笔,不枉费一纸,持之以恒才会在绘画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读石涛话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4.
[2]徐复观.游心太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转引自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陈子庄口述.陈冬滞整理.石壶论画语要[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
[5]韩玮.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