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桥梁工程的建设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工程建设的具体类型角度分析,桥梁工程的建设中,T梁结构是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見的一种施工技术,但这种结构的预制施工会遇到集中比较典型的外观质量问题,本文从不同问题的产生原因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外观质量问题的合理化控制措施,以期为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中的T梁预制施工质量的提升提出更有效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桥梁工程;T梁预制施工;外观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从T梁施工的程序上分析,可知,这种施工技术的实施,会受到其本身重量与规格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现场施工中,关于其预制和安装也有非常高的专业性要求。必须结合不同的施工阶段和环节,选取适当的施工技术方法,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考虑T梁施工在整体工程建设中的协同性,从而达到外观质量控制的目的。
一、桥梁工程T梁建设外观问题及成因研究
(一)气泡问题
从产生原因的角度分析,在T梁结构的外观表面出现气泡的问题,与之相关的是施工操作点为振捣操作。之所以会在T梁的外观表面产生气泡,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振捣环节实施时,振捣操作本身的持续时间不足,且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没有通过设计的搅拌配制和应用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1]。导致坍落度指标水平较低,另外,这种问题的产生还与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有一定的关系。从影响分层厚度的因素上分析,混凝土灌注程序的控制是造成分层厚度过大的主要原因。
(二)水痕问题
同气泡问题类似,水痕问题的产生也与振捣操作的实施和混凝土原材料的坍落度指标控制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于对振捣之间的控制力度不佳,使得振捣操作时间过长。另外,坍落度指标也存在过高的现象。关于坍落度过大,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的搅拌环节未严格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且搅拌操作的实施规范性也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三)蜂窝麻面问题
首先,麻面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指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面积不规则的凹点,另外由于受到抽拔管位置的限制以及锚固界面的钢筋密集度较高的限制,使得后续的振捣操作的顺利进行受到限制,另外,混凝土在经过搅拌浇筑入模板后,由于停留时间控制不力,使得部分混凝土在振捣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凝固。另外,麻面问题的产生与浇筑施工前,未对模板的施工操作做好湿润处理而引起的[2]。
其次,蜂窝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是砼表面无水泥浆,以及骨料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形成了蜂窝大小的孔洞。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砼施工的阶段,一方面,如施工时出现砼坍落度小的问题则有可能出现蜂窝,如此时激振力力度出现不足或者直接漏振则会加剧蜂窝问题的程度。另外,在砼浇筑的环节,如果浇筑操作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则也会导致蜂窝问题的出现,最后,关于砼施工环节蜂窝问题的产生,还与相关的搅拌振捣操作的规范性有直接的关系,容易造成局部区域的砂浆过少。
(四)梁结构烂根问题
这类问题的产生与模板施工环节有密切的关系,模板施工中,如出现拼缝严密性差或者接缝处无法达到良好的止浆效果,或者模板结构的下底边与台座包边结构的角结构处有钢结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则都有可能造成烂根(边)。另外,振捣操作中,振捣器若分布过密,使其与拼缝区域距离太近,也是造成烂根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解决预制外观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关于气泡问题的解决
要想解决好气泡问题,主要的施工程序是,在施工中做好前期的试验工作,并在混凝土搅拌环节,明确混凝土原材料易受到外部环境中温度因素影响的特点,在混凝土搅拌环节注意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对外部因素的控制。并且混凝土灌注和振捣的环节,注意控制好灌注操作本身的规范性以及振捣的频率和力度。
(二)关于水痕问题的解决
由于水痕问题和气泡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其主要方向也应当集中在振捣和混凝土原材料的建设质量上,其中,在振捣操作的环节中,应当注意把握好振捣操作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的进行振捣操作。另外,关于混凝土坍落度指标的控制,可通过混凝土配制和搅拌操作中提高其合理性,减小其实际应用时的坍落度[3]。并且在配制完成后注意开展抽样试验。
(三)关于麻面蜂窝问题的解决
从预防的角度来说,麻面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振捣操作的频率和时间来实现,例如,振动棒插入时间应当控制在20s,而插入深度不得超过10cm。另外,为了保证振捣操作顺利进行,则需要结合砼的具体情况,如新拌砼加入,则需要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的情况,在其初凝开始前进行振捣操作。浇筑砼时,应当注意无论应用哪种类型的模板,都应当保持其本身表面的充分湿润,但不得出现积水,浇筑前对模板拼缝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得出现漏浆现象。最后,针对模板表面做好清理工作,必要时应用隔离剂均匀涂刷在模板表面。关于蜂窝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来达到避免蜂窝产生的目的,另外,对于振捣操作的时间,也应当严格进行控制。最后,振捣方法上,应选择带浆下料和赶浆的方法进行振捣。并保持砼拌制操作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四)烂根(边)问题的解决
在施工接缝处应用加点海绵条或者无纺布达到止浆的目的,另外,从拼缝设计本身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将接缝设计为搭接企口缝来提高拼接缝的密实程度。另外,控制高砼浇筑技术的操作规范性,控制好浇筑顺序 ,另外,分层浇筑时,注意控制好振捣操作的力度和频率,保证拼缝两侧的振捣器在同一工作频率上施工作业。
三、T梁结构的养生
这个环节,是在整体的梁结构建设完成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养生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保存其投入应用后的功能和质量达到标准,现阶段常用的养生方法是智能喷淋养生法。在具体操作时,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控制好养生操作的时间,并随之关注养生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桥梁工程建设中,T梁施工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桥梁的外观质量存在一些现实的 问题,技术人员应当根据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相应的施工环节上进行改进,做好外观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姚胜利.T梁施工技术及施工质控要点之研究[J].建筑知识,2016(17):81-82..
[2]张振京.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5,15(9):77-78.
[3]蒲勇君.浅谈预应力T梁的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6(11):298-298.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桥梁工程;T梁预制施工;外观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从T梁施工的程序上分析,可知,这种施工技术的实施,会受到其本身重量与规格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现场施工中,关于其预制和安装也有非常高的专业性要求。必须结合不同的施工阶段和环节,选取适当的施工技术方法,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考虑T梁施工在整体工程建设中的协同性,从而达到外观质量控制的目的。
一、桥梁工程T梁建设外观问题及成因研究
(一)气泡问题
从产生原因的角度分析,在T梁结构的外观表面出现气泡的问题,与之相关的是施工操作点为振捣操作。之所以会在T梁的外观表面产生气泡,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振捣环节实施时,振捣操作本身的持续时间不足,且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没有通过设计的搅拌配制和应用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1]。导致坍落度指标水平较低,另外,这种问题的产生还与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有一定的关系。从影响分层厚度的因素上分析,混凝土灌注程序的控制是造成分层厚度过大的主要原因。
(二)水痕问题
同气泡问题类似,水痕问题的产生也与振捣操作的实施和混凝土原材料的坍落度指标控制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于对振捣之间的控制力度不佳,使得振捣操作时间过长。另外,坍落度指标也存在过高的现象。关于坍落度过大,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的搅拌环节未严格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且搅拌操作的实施规范性也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三)蜂窝麻面问题
首先,麻面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指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面积不规则的凹点,另外由于受到抽拔管位置的限制以及锚固界面的钢筋密集度较高的限制,使得后续的振捣操作的顺利进行受到限制,另外,混凝土在经过搅拌浇筑入模板后,由于停留时间控制不力,使得部分混凝土在振捣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凝固。另外,麻面问题的产生与浇筑施工前,未对模板的施工操作做好湿润处理而引起的[2]。
其次,蜂窝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是砼表面无水泥浆,以及骨料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形成了蜂窝大小的孔洞。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砼施工的阶段,一方面,如施工时出现砼坍落度小的问题则有可能出现蜂窝,如此时激振力力度出现不足或者直接漏振则会加剧蜂窝问题的程度。另外,在砼浇筑的环节,如果浇筑操作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则也会导致蜂窝问题的出现,最后,关于砼施工环节蜂窝问题的产生,还与相关的搅拌振捣操作的规范性有直接的关系,容易造成局部区域的砂浆过少。
(四)梁结构烂根问题
这类问题的产生与模板施工环节有密切的关系,模板施工中,如出现拼缝严密性差或者接缝处无法达到良好的止浆效果,或者模板结构的下底边与台座包边结构的角结构处有钢结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则都有可能造成烂根(边)。另外,振捣操作中,振捣器若分布过密,使其与拼缝区域距离太近,也是造成烂根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解决预制外观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关于气泡问题的解决
要想解决好气泡问题,主要的施工程序是,在施工中做好前期的试验工作,并在混凝土搅拌环节,明确混凝土原材料易受到外部环境中温度因素影响的特点,在混凝土搅拌环节注意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对外部因素的控制。并且混凝土灌注和振捣的环节,注意控制好灌注操作本身的规范性以及振捣的频率和力度。
(二)关于水痕问题的解决
由于水痕问题和气泡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其主要方向也应当集中在振捣和混凝土原材料的建设质量上,其中,在振捣操作的环节中,应当注意把握好振捣操作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的进行振捣操作。另外,关于混凝土坍落度指标的控制,可通过混凝土配制和搅拌操作中提高其合理性,减小其实际应用时的坍落度[3]。并且在配制完成后注意开展抽样试验。
(三)关于麻面蜂窝问题的解决
从预防的角度来说,麻面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振捣操作的频率和时间来实现,例如,振动棒插入时间应当控制在20s,而插入深度不得超过10cm。另外,为了保证振捣操作顺利进行,则需要结合砼的具体情况,如新拌砼加入,则需要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的情况,在其初凝开始前进行振捣操作。浇筑砼时,应当注意无论应用哪种类型的模板,都应当保持其本身表面的充分湿润,但不得出现积水,浇筑前对模板拼缝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得出现漏浆现象。最后,针对模板表面做好清理工作,必要时应用隔离剂均匀涂刷在模板表面。关于蜂窝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来达到避免蜂窝产生的目的,另外,对于振捣操作的时间,也应当严格进行控制。最后,振捣方法上,应选择带浆下料和赶浆的方法进行振捣。并保持砼拌制操作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四)烂根(边)问题的解决
在施工接缝处应用加点海绵条或者无纺布达到止浆的目的,另外,从拼缝设计本身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将接缝设计为搭接企口缝来提高拼接缝的密实程度。另外,控制高砼浇筑技术的操作规范性,控制好浇筑顺序 ,另外,分层浇筑时,注意控制好振捣操作的力度和频率,保证拼缝两侧的振捣器在同一工作频率上施工作业。
三、T梁结构的养生
这个环节,是在整体的梁结构建设完成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养生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保存其投入应用后的功能和质量达到标准,现阶段常用的养生方法是智能喷淋养生法。在具体操作时,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控制好养生操作的时间,并随之关注养生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桥梁工程建设中,T梁施工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桥梁的外观质量存在一些现实的 问题,技术人员应当根据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相应的施工环节上进行改进,做好外观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姚胜利.T梁施工技术及施工质控要点之研究[J].建筑知识,2016(17):81-82..
[2]张振京.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5,15(9):77-78.
[3]蒲勇君.浅谈预应力T梁的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6(11):298-298.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