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优势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其中瑶族干家峒文化便是这种伟大的文化力量之一。千家峒承载着瑶族历史上的光荣和梦想,千家峒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相联,千家峒文化魅力吸引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界和传媒的目光,引起所在地区党委、政府的重视,锁住了旅游开发商的眼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开发干家峒文化旅游资源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因此,和谐理念下的瑶族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瑶族社会;千家峒文化;文化旅游
人文优势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其中瑶族千家峒文化便是这种伟大的文化力量之一。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对瑶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这种作用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不可忽视和谐理念下的瑶族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深度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利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建立风貌独特的旅游景区,其中瑶族干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成果成为重点领域之一。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人精神需求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因而旅游的文化内涵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瑶族千家峒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对瑶族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人的生活习俗都产生相应的影响。其积极有益的成分和独特的和谐理念,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正是我们今天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千家峒文化,是瑶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瑶族形象,即通过文化使经济体的所有成员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行为与行为进行中文化的介入和新的经济文化的产生,彼此之间具有必然性。千家峒文化超越意识形态,走出偏见,根除歧视,引导人们认识社会是由各种和谐因素和合而成的。以往人们认为经济市场得靠经济的力量去拓展,其实不尽然。太平洋彼岸的瑶族同胞在不长的时间就能赢得西方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与尊敬;国际瑶族从实际出发,注重人文精神,开掘人文资源,弘扬人文优势,以有容乃大的胸襟善待竞争对手,以睦邻、安邻、富邻的和谐理念,加强与所在国国民的互利合作,使自己成为个性化的民族文化形象等,这都是瑶族文化的作用。瑶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吸引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特别是文化人;瑶族弘扬干家峒文化精神,以千家峒文化养成积极劳动、刻苦学习、与人为善、谋求发展,这种优良文化品质塑造了国际瑶族团队高度的凝聚力。千家峒,对瑶族而言,是个极重要的祖居圣地。瑶族创造了千家峒,千家峒也蕴育了一种人类公共的精神价值。千家峒文化在瑶族世世代代传承,这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瑶族历史上曾经建设的和谐、理想家园一千家峒。千家峒承载着瑶族历史上的光荣和梦想,它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联,它是历史中沉默的材料。瑶族千家峒文化遗迹,沉入时间的深处,在过去令今人难以想象的风雨岁月中,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地怀念千家峒,寻找千家峒,以至有了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千家峒、广西灌阳县韭菜岭瑶族千家峒、湖南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干家峒等发祥地。
从文化角度上说,千家峒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愿望,一种回到人类原始共产主义的愿望。有这样的朴素的愿望,蕴育一代又一代的瑶族人民勤劳、善良、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一代又一代的瑶族同胞提供一种胸怀,整和出一个和谐的、理想的瑶族社会一千家峒。千家峒文化所作用的、所带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瑶族人民与人为善、见善不欺、遇恶不怕的瑶族气概,才有瑶族发展成为国际民族的今天。
第二,千家峒文化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千家峒文化理念,表现出高度的社会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民族与经济发展是以和谐为基础的,与群体、社会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千家峒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瑶族是国际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南方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明、清以后,其中部分移居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20世纪70年代,又有少部分漂洋过海移居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此外,英国、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少数散居,人口总计300多万人,居住中国人口最多,有213万多人,其次是越南约5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瑶族的自称有90多种,他称有410种”,其中自称“敏”、“勉”、“门”即他称之盘瑶支系人口占瑶族人口60%以上,这60%的瑶族都笃信千家峒圣地,都一如既往地传播、传承千家峒文化。
在盘瑶传说中,有的说千家峒在海南岛,有的说千家峒在会稽山,有的说千家峒在南京,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省道县,有的说千家峒在广西石碧洞,有的说千家峒在广西灌阳境内韭菜岭,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江永县,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临湘龙窖山。尽管瑶族历史上的迁徙不停,千家峒的确切地域和位置迷失,但是瑶族人民自发地组织一次次的寻找千家峒行动,渴望重回千家峒。为此血流成河,仍然矢志不忘寻找千家峒。1831年,湖南省江华县瑶民赵金龙发动瑶族起义,万余起义军攻占了湘南桂北和粤北三省交界的十多个县,声势浩大地要“杀回千家峒”,当年瑶族起义军唱的《千家峒歌》至今流传在这三省交界的瑶山中。1933年,江华县湘江乡、高塘乡几百户瑶民自发集资400多银元,推举赵明碌等15人前往邓元珠在广西石河县(今河池市属地)的石碧洞千家峒垦荒种地,试想成功则随后大批同胞会聚。事与愿违后赵明碌及其先遣队员陆续回到江华。1941年阴历八月初一,广西大瑶山(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及附近十县瑶民,自发掀起武装回千家峒的斗争,瑶民肖成朝以盘王信仰作鼓动工作,他自称和“雷公、玉帝三兄弟带领瑶人回千家峒,瑶人出盘王了,瑶人都回祖先居住过的千家峒过好日子。”以团、营、连、排、班为建制祭盘王,过阴关炼飞虎,要飞回千家峒。寻乡队伍武装行动,冒着倾盆大雨,一路走一路找千家峒,被国民党桂系残酷镇压,肖成朝等寻乡队伍的领导们全部牺牲。以上两例武装寻找千家峒行动外,19世纪40年代,湖南省江华县瑶民邓元珠与亲友长途跋涉过广西到云南等地寻找千家峒。1957年,广西恭城、灌阳两县瑶族在周生隆、周昌和两位乡长组织下,派几十名代表外出寻找千家峒未果。20世纪60年代末,湖南省江永县大远乡瑶民赵顺德、赵顺旺兄弟借打猎,在湘南、两广北部走了几年,未寻到千家峒;云南省富宁瑶族自治县的盘瑶亦自发寻找千家峒。20世纪80年代中,广西荔浦县瑶民赵德标继承祖父和父亲之遗志,多次攀上都庞岭顶峰韭菜岭寻找千家峒。
瑶族一代代之所以前赴后继以生命和鲜血之代价去寻找千家峒,个中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外, 是因为千家峒传说的广泛流传的文化作用。千家峒山美水秀地肥,是天时地利的世外桃园。瑶族民间广泛流传:在瑶族先民建设的千家峒里,没有官衙,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歧视,没有人欺人、人吃人的丑恶,不交租贡赋,人们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平等相处。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家邻合睦,可以随兴祭盘王,坐歌堂,一年四季,莺歌燕舞,五谷丰登,无忧无愁,丰衣足食。千家峒与外面几乎隔绝,偶尔被人发现这个桃花源,因而官府派粮官进峒看究竟。热情好客的干家峒十二姓瑶民们,自发地轮番逐家宴请差官,千户还未轮完巳过一年多的时间,官府疑心以为差官被害,兴师兵戈千家峒,十二姓瑶族代表商议逃离千家峒,起誓:瑶民子孙后代不管漂泊到天涯海角,哪怕几百年上千年也要回千家峒。这样,十二姓瑶民离开千家峒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怀念千家峒,一代传一代地叙述千家峒,还编汇成汉字记瑶音的《千家峒歌》,男女老少传唱《千家峒歌》。《千家峒歌》使瑶族社会特别是盘瑶家喻户晓。千家峒对瑶族世世代代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作用。这种文化作用,使瑶族更加重民族、重血缘、重家族、重祖居地。千家峒传统文化影响并长期支配着瑶族人民的意识形态,成了瑶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史实和民俗生动地佐证了千家峒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千家峒文化深深熔铸在瑶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三,千家峒文化有助于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促进瑶族旅游经济的发展。
千家峒文化是一种长期存在瑶族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对瑶族的精神和生活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发展千家峒文化旅游就是要弘扬千家峒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使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焕发活力,彰显价值,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统一。在发达地区,旅游是仅次于吃、住之外的第三大消费项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瑶族地区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可后来者居上。一方面,瑶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融合,本身就会引起国际瑶胞的极大兴趣,加之瑶族学术研讨与交流,千家峒文化的研究成果的逐步应用,逐步提升千家峒文化的地位,这种潜力巨大的入境旅游消费市场,有助于瑶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千家峒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将形成热点旅游景区,如,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江永县大远瑶族干家峒、广西灌阳瑶族千家峒,等等,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带动瑶族旅产业的重要资源。千家峒这一瑶族独特的人文资源,对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千家峒文化应成为瑶族乃至中华民族旅游的特色项目之一。但从目的前来看,相比其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瑶族在这方面的开发深度远远不够,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千家峒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策划,准确定位,全盘布局,合理开发,把千家峒文化旅游与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结合起来,把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瑶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具有独立品牌的瑶族文化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使千家峒文化旅游成为瑶族旅游的亮点之一,带动瑶族旅游经济,促进瑶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传颂千家峒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要改变先前的偏狭眼界,有必要改变先前著述中的种种欠缺和谬误,换用新的眼界,即采用瑶族的先后千家峒,实事求是地考察和论证千家峒和千家峒历史文化情况,充分继承已有的成果为发展瑶族旅游经济服务。
关于千家峒文化的研究,中国的学术界发表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大致以湖南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江永县大远瑶族千家峒、广西灌阳瑶族千家峒的三个系统。就内容而言,三个系统三种论述都有各自合乎历史实际的合理成分,也都有各自的未全面、未真实反映历史实际的不合理欠缺以至谬误。其失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千家峒故事、传说作核心文化价值,偏置以至取代了历史、考古学文化与民族考古。这样的情况,不仅导致瑶族千家峒探源和千家峒文化研究在科学上的欠缺,也有损于国际瑶族对瑶族千家峒的认知和尊重。现在有必要改变先前的偏狭眼界,有必要改变先前著述中的种种欠缺和谬误,换用新的眼界,即采用瑶族的先后千家峒,实事求是地考察和述论千家峒和千家峒历史文化情况,充分继承已有的成果,用新的著述取代以往的欠缺和谬误,展示完整、可信的瑶族千家峒历史全貌的科学研究成果。
关于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就在湖南省临湘市龙源乡龙窖山,现已被考证。
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一处理想家园。龙窖山南到通城20公里,东到崇阳35公里,北到蒲圻35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地处三关九锁,自我封闭,环境幽静,山高皇帝远,犹如世外桃源。瑶族先民们曾在这里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丰衣足食的生活。瑶族离开千家峒后,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瑶胞怀着共同的心愿,寻找先民居住过的千家峒。千百年来的许多个世纪里,瑶族先民们“吃过一山又他徙”,有的迁徙后与定居地民族融合,大部分从北向南,入湘黔,越两广,岭南无山不有瑶。有的漂洋过海,飞越太平洋,成为跨国的国际民族。盘王子民300多万都向往发祥地千家峒,一代代的盘王子民中不少人历尽千难万险寻找千家峒之因,便是千家峒得天时地利人和,集瑶族12姓一家之亲和力,繁衍生息,经过数十代人们的努力发展成居户干家的家园。龙窖山瑶族先民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美好家园后,他们一往情深,个个怀念,代代传颂。千家峒成为理想圣地,瑶族的骄傲和凝聚力的基石。海内外300多万瑶胞的精神家园只有千家峒,千家峒成为瑶族独特的文化经典,影响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还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千家峒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千家峒文化。瑶族《千家峒歌》《千家峒的传说》《千家峒故事》《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过山榜》《盘王大歌》等瑶族民间文献在千家峒瑶族社会家喻户晓,传唱(说)不衰。每一社会,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而瑶族人民无论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什么时期,什么国家,都热衷千家峒文化。千家峒文化的瑶族性,瑶族代代相传,瑶族形式的发展,形成瑶族的传统。《千家峒歌》唱道:“京差入洞问粮行,蒋大官人发大兵,姊妹齐会商量好,齐齐退下外当行”。千家峒瑶民被迫放弃自己建设的家园,千户瑶家离开“一年耕种吃三春”的美好家园,到撰修弘治岳阳府志时才有十多户。瑶胞离开龙窖山千家峒的时间,刘炎祖著《龙窖山瑶史初探》考证为“1391年后数年内,为举族迁徙。分散居住在山极深远的各峒之内的上千户人家,没有现代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大军压境时不可能全部转移,至少有一些隐秘峒寨的人和许多老弱病残者留下来了。他们有些被血洗湖广的官兵杀害,有的躲回原来的高山石屋”。就是隐蔽下来的瑶民到明代也离开了龙窖山, 《大明一统志》和弘治岳阳府志反映的“山徭所居”就是这种史实,龙窖山瑶民离开后,远在江西等地的汉民陆续迁入龙窖山。瑶民离开龙窖山再没有机会回到千家峒,现在世界各地的瑶族同胞都渴望回祖居地寻根,寻找千家峒。由于海外传媒和中国央视、湖南卫视、广西卫视、广东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岳阳日报》《岳阳晚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东南文化》《南京明文化研究》等报刊杂的推介探讨,再加上多次国际瑶族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千家峒文化影响作用更是空前。
研究千家峒文化能为深度开发瑶族文化旅游发挥独特作用。
瑶族千家峒文化遗址,是瑶族先民的不朽创造和历史的见证。1984年湖南地图出版社编制的《湖南省地图》标有千家峒地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的各版本灌阳地图韭菜岭下都标有千家峒地名;1986年召开全国“瑶族千家峒故地座谈会”以后,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改名千家峒瑶族乡;在1998年5月5日“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瑶族发源地研讨会”上,湖南江永县的代表与广西灌阳的代表都据“图像为无言之史,谱牒为无文之书”来说明大远与韭菜岭是千家峒故地。大远的代表据《江永县志》第31篇第2章第3节中,《千家峒》《千家峒源流记》等古籍资料记载千家峒的树名、山名、水名、田名等32处,在大远瑶族乡找到30处,佐证大远是千家峒的结论;灌阳方面的代表宫哲兵教授用关于千家峒在都庞岭韭菜岭的最新著文和历代《灌阳县志》有关千家峒的内容,来肯定干家峒在灌阳县境内的韭菜岭。会前会后两地有关部门都在打千家峒遗址文化旅游这张王牌,各种传媒刊发千家峒的重头文章,书写过瑶族历史的千家峒文化正在引起旅游部门的重视。千家峒文化将与其他民族文化一起大放光彩,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
千家峒文化遗址不仅让盘瑶世代关注、寻找,而且也引起史学界不少专家学者关注,特别是民族史学专家们的考析、论证,撰文著书,围绕悬而未果的学术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后,进行相应考察、寻找千家峒遗址。其中,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湖南民族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省古藉办原主任李本高研究员,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宫哲兵教授1981年开始研究瑶族历史,从1982年到1998年,他几乎每年有几个月用在调查千家峒遗址上。宫教授在17年的艰苦调查中,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和资料,并根据这些证据和资料发表了论文,出版了著作。他的调查与研究结论:千家峒在都庞岭周边的灌阳县、道县、江永县。宫先生这个结论,对于千家峒文化的研究及开发桂北瑶族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学术界和旅游界的重视与关注。
李本高研究员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宫哲兵先生确认江永县大远瑶族乡为千家峒时,李本高先生曾提出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千家峒是后来人们摸拟传说中的千家峒而名,李本高和黄钰先生曾合写《瑶族“千家峒”故地辨析》,文中提出瑶族千家峒可能在洞庭湖沿岸的观点。之后李本高先生又发表《瑶族漂洋过海》一文,论证瑶族千家峒就在洞庭湖东岸的幕阜山中。为考证千家峒问题,给全世界瑶胞一个交待,2000年4月起,李本高先生先后几次进行实地考察,对临湘市龙源乡龙窖山境内的古塘、朱楼坡、漆波等地进行考察瑶族古井、古塘、埠头、石梯、石门、古坟、吊脚楼、石堤、埋狗坑遗迹,考察畲家山、鲁家山、竹铺沟、千家坪、胡家屋场等,发现了石墙屋、冲墙屋等瑶族文化遗迹,还找到了白石岭、三江口、九所三关等与《千家峒歌》所载相吻合的地名。然后写出《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考察报告》,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瑶族通史》主编奉恒高,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瑶族通史》顾问邓有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原副主任盘朝月,广西瑶学会张有隽会长作了专题汇报,建议针对龙窖山瑶族文化遗址召开“瑶族历史重大问题学术研讨会”,争取了湖南省民委、岳阳市、临湘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组织支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宫哲兵、李本高先生为弄清瑶族千家峒源地问题倾心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载入中华民族文化史册。
2001年9月25日至27日在湖南省临湘市召开的瑶族专题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市区的46位专家学者,在对临湘市龙窖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照《岳阳甲志》、《岳阳风土记,临湘篇》等古籍文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广西瑶学会会长、著名的瑶学家张有隽教授作总结发言时说:“与会代表多数认为龙窖山可确认为瑶族先民居住过的遗址,也可以看成瑶族历史上较早期的干家峒,而都庞岭千家峒可以看成是较晚期的千家峒”。(4)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章教授特别强调:“在瑶族成为单一民族后,龙窖山是有文献记载、且经过调查论证的瑶人历史上最早居住过的最北的地方。”全球300万瑶胞的“家”在哪?这个困扰了瑶胞和瑶学家多少年的大问题,如今已涣然冰释。2002年1月2日,临湘市政协收到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寄来的《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临湘市龙窖山能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意见书》特别指出:“龙窖山千家峒风光绮丽,生态环境良好,瑶族遗迹众多,规模宏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极其少见、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临湘市委书记陈国荣、市长宋爱华向临湘全市人民发出总动员令:大力保护龙窖山瑶族遗迹遗俗,大力宣传龙窖山千家峒,大力开发龙窖山这座文化经济“富矿”。设置了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千家峒文化研究方兴未艾,蔚为大观。史学者江应梁先生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其发展的过程,同时存在着三个方面:一是融合,二是迁徙,三是部分保留下来。(8)围绕瑶族千家峒问题,仅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持续不断地引发学术界的瑶学专家学者争论、探讨。即是说千家峒文化吸引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界和传媒体的目光,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招来了旅游部门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还将继续产生作用。千家峒文化是瑶族的“软实力”,是瑶族的灵魂,是推动瑶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已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发起了挑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正在悄然展开。千家峒文化作为瑶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升华了瑶族寻根文化。千家峒文化作为特色传统文化丰富了瑶族人民的思想内涵,发展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点,它被瑶族人民改造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有利思想武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千家峒文化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走进公众的视野。在全球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发展正在实现模式的多样化和品牌类型的创新,文化旅游空间延伸、功能泛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所以,对和谐理念下的瑶族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亟待关注。因此,希望拙文能抛砖引玉。
责任编辑:粟尚正
[关键词]瑶族社会;千家峒文化;文化旅游
人文优势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其中瑶族千家峒文化便是这种伟大的文化力量之一。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对瑶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这种作用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不可忽视和谐理念下的瑶族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深度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利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建立风貌独特的旅游景区,其中瑶族干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成果成为重点领域之一。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人精神需求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因而旅游的文化内涵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瑶族千家峒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对瑶族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人的生活习俗都产生相应的影响。其积极有益的成分和独特的和谐理念,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开发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正是我们今天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千家峒文化,是瑶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瑶族形象,即通过文化使经济体的所有成员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行为与行为进行中文化的介入和新的经济文化的产生,彼此之间具有必然性。千家峒文化超越意识形态,走出偏见,根除歧视,引导人们认识社会是由各种和谐因素和合而成的。以往人们认为经济市场得靠经济的力量去拓展,其实不尽然。太平洋彼岸的瑶族同胞在不长的时间就能赢得西方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与尊敬;国际瑶族从实际出发,注重人文精神,开掘人文资源,弘扬人文优势,以有容乃大的胸襟善待竞争对手,以睦邻、安邻、富邻的和谐理念,加强与所在国国民的互利合作,使自己成为个性化的民族文化形象等,这都是瑶族文化的作用。瑶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吸引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特别是文化人;瑶族弘扬干家峒文化精神,以千家峒文化养成积极劳动、刻苦学习、与人为善、谋求发展,这种优良文化品质塑造了国际瑶族团队高度的凝聚力。千家峒,对瑶族而言,是个极重要的祖居圣地。瑶族创造了千家峒,千家峒也蕴育了一种人类公共的精神价值。千家峒文化在瑶族世世代代传承,这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瑶族历史上曾经建设的和谐、理想家园一千家峒。千家峒承载着瑶族历史上的光荣和梦想,它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联,它是历史中沉默的材料。瑶族千家峒文化遗迹,沉入时间的深处,在过去令今人难以想象的风雨岁月中,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地怀念千家峒,寻找千家峒,以至有了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千家峒、广西灌阳县韭菜岭瑶族千家峒、湖南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干家峒等发祥地。
从文化角度上说,千家峒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愿望,一种回到人类原始共产主义的愿望。有这样的朴素的愿望,蕴育一代又一代的瑶族人民勤劳、善良、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一代又一代的瑶族同胞提供一种胸怀,整和出一个和谐的、理想的瑶族社会一千家峒。千家峒文化所作用的、所带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瑶族人民与人为善、见善不欺、遇恶不怕的瑶族气概,才有瑶族发展成为国际民族的今天。
第二,千家峒文化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千家峒文化理念,表现出高度的社会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民族与经济发展是以和谐为基础的,与群体、社会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千家峒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瑶族是国际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南方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明、清以后,其中部分移居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20世纪70年代,又有少部分漂洋过海移居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此外,英国、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少数散居,人口总计300多万人,居住中国人口最多,有213万多人,其次是越南约5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瑶族的自称有90多种,他称有410种”,其中自称“敏”、“勉”、“门”即他称之盘瑶支系人口占瑶族人口60%以上,这60%的瑶族都笃信千家峒圣地,都一如既往地传播、传承千家峒文化。
在盘瑶传说中,有的说千家峒在海南岛,有的说千家峒在会稽山,有的说千家峒在南京,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省道县,有的说千家峒在广西石碧洞,有的说千家峒在广西灌阳境内韭菜岭,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江永县,有的说千家峒在湖南临湘龙窖山。尽管瑶族历史上的迁徙不停,千家峒的确切地域和位置迷失,但是瑶族人民自发地组织一次次的寻找千家峒行动,渴望重回千家峒。为此血流成河,仍然矢志不忘寻找千家峒。1831年,湖南省江华县瑶民赵金龙发动瑶族起义,万余起义军攻占了湘南桂北和粤北三省交界的十多个县,声势浩大地要“杀回千家峒”,当年瑶族起义军唱的《千家峒歌》至今流传在这三省交界的瑶山中。1933年,江华县湘江乡、高塘乡几百户瑶民自发集资400多银元,推举赵明碌等15人前往邓元珠在广西石河县(今河池市属地)的石碧洞千家峒垦荒种地,试想成功则随后大批同胞会聚。事与愿违后赵明碌及其先遣队员陆续回到江华。1941年阴历八月初一,广西大瑶山(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及附近十县瑶民,自发掀起武装回千家峒的斗争,瑶民肖成朝以盘王信仰作鼓动工作,他自称和“雷公、玉帝三兄弟带领瑶人回千家峒,瑶人出盘王了,瑶人都回祖先居住过的千家峒过好日子。”以团、营、连、排、班为建制祭盘王,过阴关炼飞虎,要飞回千家峒。寻乡队伍武装行动,冒着倾盆大雨,一路走一路找千家峒,被国民党桂系残酷镇压,肖成朝等寻乡队伍的领导们全部牺牲。以上两例武装寻找千家峒行动外,19世纪40年代,湖南省江华县瑶民邓元珠与亲友长途跋涉过广西到云南等地寻找千家峒。1957年,广西恭城、灌阳两县瑶族在周生隆、周昌和两位乡长组织下,派几十名代表外出寻找千家峒未果。20世纪60年代末,湖南省江永县大远乡瑶民赵顺德、赵顺旺兄弟借打猎,在湘南、两广北部走了几年,未寻到千家峒;云南省富宁瑶族自治县的盘瑶亦自发寻找千家峒。20世纪80年代中,广西荔浦县瑶民赵德标继承祖父和父亲之遗志,多次攀上都庞岭顶峰韭菜岭寻找千家峒。
瑶族一代代之所以前赴后继以生命和鲜血之代价去寻找千家峒,个中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外, 是因为千家峒传说的广泛流传的文化作用。千家峒山美水秀地肥,是天时地利的世外桃园。瑶族民间广泛流传:在瑶族先民建设的千家峒里,没有官衙,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歧视,没有人欺人、人吃人的丑恶,不交租贡赋,人们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平等相处。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家邻合睦,可以随兴祭盘王,坐歌堂,一年四季,莺歌燕舞,五谷丰登,无忧无愁,丰衣足食。千家峒与外面几乎隔绝,偶尔被人发现这个桃花源,因而官府派粮官进峒看究竟。热情好客的干家峒十二姓瑶民们,自发地轮番逐家宴请差官,千户还未轮完巳过一年多的时间,官府疑心以为差官被害,兴师兵戈千家峒,十二姓瑶族代表商议逃离千家峒,起誓:瑶民子孙后代不管漂泊到天涯海角,哪怕几百年上千年也要回千家峒。这样,十二姓瑶民离开千家峒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怀念千家峒,一代传一代地叙述千家峒,还编汇成汉字记瑶音的《千家峒歌》,男女老少传唱《千家峒歌》。《千家峒歌》使瑶族社会特别是盘瑶家喻户晓。千家峒对瑶族世世代代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作用。这种文化作用,使瑶族更加重民族、重血缘、重家族、重祖居地。千家峒传统文化影响并长期支配着瑶族人民的意识形态,成了瑶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史实和民俗生动地佐证了千家峒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千家峒文化深深熔铸在瑶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三,千家峒文化有助于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促进瑶族旅游经济的发展。
千家峒文化是一种长期存在瑶族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对瑶族的精神和生活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发展千家峒文化旅游就是要弘扬千家峒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使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焕发活力,彰显价值,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统一。在发达地区,旅游是仅次于吃、住之外的第三大消费项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瑶族地区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可后来者居上。一方面,瑶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融合,本身就会引起国际瑶胞的极大兴趣,加之瑶族学术研讨与交流,千家峒文化的研究成果的逐步应用,逐步提升千家峒文化的地位,这种潜力巨大的入境旅游消费市场,有助于瑶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千家峒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将形成热点旅游景区,如,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江永县大远瑶族干家峒、广西灌阳瑶族千家峒,等等,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带动瑶族旅产业的重要资源。千家峒这一瑶族独特的人文资源,对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千家峒文化应成为瑶族乃至中华民族旅游的特色项目之一。但从目的前来看,相比其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瑶族在这方面的开发深度远远不够,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千家峒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策划,准确定位,全盘布局,合理开发,把千家峒文化旅游与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结合起来,把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瑶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具有独立品牌的瑶族文化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使千家峒文化旅游成为瑶族旅游的亮点之一,带动瑶族旅游经济,促进瑶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传颂千家峒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要改变先前的偏狭眼界,有必要改变先前著述中的种种欠缺和谬误,换用新的眼界,即采用瑶族的先后千家峒,实事求是地考察和论证千家峒和千家峒历史文化情况,充分继承已有的成果为发展瑶族旅游经济服务。
关于千家峒文化的研究,中国的学术界发表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大致以湖南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江永县大远瑶族千家峒、广西灌阳瑶族千家峒的三个系统。就内容而言,三个系统三种论述都有各自合乎历史实际的合理成分,也都有各自的未全面、未真实反映历史实际的不合理欠缺以至谬误。其失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千家峒故事、传说作核心文化价值,偏置以至取代了历史、考古学文化与民族考古。这样的情况,不仅导致瑶族千家峒探源和千家峒文化研究在科学上的欠缺,也有损于国际瑶族对瑶族千家峒的认知和尊重。现在有必要改变先前的偏狭眼界,有必要改变先前著述中的种种欠缺和谬误,换用新的眼界,即采用瑶族的先后千家峒,实事求是地考察和述论千家峒和千家峒历史文化情况,充分继承已有的成果,用新的著述取代以往的欠缺和谬误,展示完整、可信的瑶族千家峒历史全貌的科学研究成果。
关于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就在湖南省临湘市龙源乡龙窖山,现已被考证。
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一处理想家园。龙窖山南到通城20公里,东到崇阳35公里,北到蒲圻35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地处三关九锁,自我封闭,环境幽静,山高皇帝远,犹如世外桃源。瑶族先民们曾在这里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丰衣足食的生活。瑶族离开千家峒后,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瑶胞怀着共同的心愿,寻找先民居住过的千家峒。千百年来的许多个世纪里,瑶族先民们“吃过一山又他徙”,有的迁徙后与定居地民族融合,大部分从北向南,入湘黔,越两广,岭南无山不有瑶。有的漂洋过海,飞越太平洋,成为跨国的国际民族。盘王子民300多万都向往发祥地千家峒,一代代的盘王子民中不少人历尽千难万险寻找千家峒之因,便是千家峒得天时地利人和,集瑶族12姓一家之亲和力,繁衍生息,经过数十代人们的努力发展成居户干家的家园。龙窖山瑶族先民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美好家园后,他们一往情深,个个怀念,代代传颂。千家峒成为理想圣地,瑶族的骄傲和凝聚力的基石。海内外300多万瑶胞的精神家园只有千家峒,千家峒成为瑶族独特的文化经典,影响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还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千家峒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千家峒文化。瑶族《千家峒歌》《千家峒的传说》《千家峒故事》《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过山榜》《盘王大歌》等瑶族民间文献在千家峒瑶族社会家喻户晓,传唱(说)不衰。每一社会,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而瑶族人民无论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什么时期,什么国家,都热衷千家峒文化。千家峒文化的瑶族性,瑶族代代相传,瑶族形式的发展,形成瑶族的传统。《千家峒歌》唱道:“京差入洞问粮行,蒋大官人发大兵,姊妹齐会商量好,齐齐退下外当行”。千家峒瑶民被迫放弃自己建设的家园,千户瑶家离开“一年耕种吃三春”的美好家园,到撰修弘治岳阳府志时才有十多户。瑶胞离开龙窖山千家峒的时间,刘炎祖著《龙窖山瑶史初探》考证为“1391年后数年内,为举族迁徙。分散居住在山极深远的各峒之内的上千户人家,没有现代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大军压境时不可能全部转移,至少有一些隐秘峒寨的人和许多老弱病残者留下来了。他们有些被血洗湖广的官兵杀害,有的躲回原来的高山石屋”。就是隐蔽下来的瑶民到明代也离开了龙窖山, 《大明一统志》和弘治岳阳府志反映的“山徭所居”就是这种史实,龙窖山瑶民离开后,远在江西等地的汉民陆续迁入龙窖山。瑶民离开龙窖山再没有机会回到千家峒,现在世界各地的瑶族同胞都渴望回祖居地寻根,寻找千家峒。由于海外传媒和中国央视、湖南卫视、广西卫视、广东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岳阳日报》《岳阳晚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东南文化》《南京明文化研究》等报刊杂的推介探讨,再加上多次国际瑶族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千家峒文化影响作用更是空前。
研究千家峒文化能为深度开发瑶族文化旅游发挥独特作用。
瑶族千家峒文化遗址,是瑶族先民的不朽创造和历史的见证。1984年湖南地图出版社编制的《湖南省地图》标有千家峒地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的各版本灌阳地图韭菜岭下都标有千家峒地名;1986年召开全国“瑶族千家峒故地座谈会”以后,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改名千家峒瑶族乡;在1998年5月5日“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瑶族发源地研讨会”上,湖南江永县的代表与广西灌阳的代表都据“图像为无言之史,谱牒为无文之书”来说明大远与韭菜岭是千家峒故地。大远的代表据《江永县志》第31篇第2章第3节中,《千家峒》《千家峒源流记》等古籍资料记载千家峒的树名、山名、水名、田名等32处,在大远瑶族乡找到30处,佐证大远是千家峒的结论;灌阳方面的代表宫哲兵教授用关于千家峒在都庞岭韭菜岭的最新著文和历代《灌阳县志》有关千家峒的内容,来肯定干家峒在灌阳县境内的韭菜岭。会前会后两地有关部门都在打千家峒遗址文化旅游这张王牌,各种传媒刊发千家峒的重头文章,书写过瑶族历史的千家峒文化正在引起旅游部门的重视。千家峒文化将与其他民族文化一起大放光彩,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
千家峒文化遗址不仅让盘瑶世代关注、寻找,而且也引起史学界不少专家学者关注,特别是民族史学专家们的考析、论证,撰文著书,围绕悬而未果的学术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后,进行相应考察、寻找千家峒遗址。其中,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湖南民族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省古藉办原主任李本高研究员,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宫哲兵教授1981年开始研究瑶族历史,从1982年到1998年,他几乎每年有几个月用在调查千家峒遗址上。宫教授在17年的艰苦调查中,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和资料,并根据这些证据和资料发表了论文,出版了著作。他的调查与研究结论:千家峒在都庞岭周边的灌阳县、道县、江永县。宫先生这个结论,对于千家峒文化的研究及开发桂北瑶族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学术界和旅游界的重视与关注。
李本高研究员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宫哲兵先生确认江永县大远瑶族乡为千家峒时,李本高先生曾提出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千家峒是后来人们摸拟传说中的千家峒而名,李本高和黄钰先生曾合写《瑶族“千家峒”故地辨析》,文中提出瑶族千家峒可能在洞庭湖沿岸的观点。之后李本高先生又发表《瑶族漂洋过海》一文,论证瑶族千家峒就在洞庭湖东岸的幕阜山中。为考证千家峒问题,给全世界瑶胞一个交待,2000年4月起,李本高先生先后几次进行实地考察,对临湘市龙源乡龙窖山境内的古塘、朱楼坡、漆波等地进行考察瑶族古井、古塘、埠头、石梯、石门、古坟、吊脚楼、石堤、埋狗坑遗迹,考察畲家山、鲁家山、竹铺沟、千家坪、胡家屋场等,发现了石墙屋、冲墙屋等瑶族文化遗迹,还找到了白石岭、三江口、九所三关等与《千家峒歌》所载相吻合的地名。然后写出《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考察报告》,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瑶族通史》主编奉恒高,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瑶族通史》顾问邓有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原副主任盘朝月,广西瑶学会张有隽会长作了专题汇报,建议针对龙窖山瑶族文化遗址召开“瑶族历史重大问题学术研讨会”,争取了湖南省民委、岳阳市、临湘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组织支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宫哲兵、李本高先生为弄清瑶族千家峒源地问题倾心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载入中华民族文化史册。
2001年9月25日至27日在湖南省临湘市召开的瑶族专题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市区的46位专家学者,在对临湘市龙窖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照《岳阳甲志》、《岳阳风土记,临湘篇》等古籍文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广西瑶学会会长、著名的瑶学家张有隽教授作总结发言时说:“与会代表多数认为龙窖山可确认为瑶族先民居住过的遗址,也可以看成瑶族历史上较早期的干家峒,而都庞岭千家峒可以看成是较晚期的千家峒”。(4)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章教授特别强调:“在瑶族成为单一民族后,龙窖山是有文献记载、且经过调查论证的瑶人历史上最早居住过的最北的地方。”全球300万瑶胞的“家”在哪?这个困扰了瑶胞和瑶学家多少年的大问题,如今已涣然冰释。2002年1月2日,临湘市政协收到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寄来的《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临湘市龙窖山能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意见书》特别指出:“龙窖山千家峒风光绮丽,生态环境良好,瑶族遗迹众多,规模宏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极其少见、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临湘市委书记陈国荣、市长宋爱华向临湘全市人民发出总动员令:大力保护龙窖山瑶族遗迹遗俗,大力宣传龙窖山千家峒,大力开发龙窖山这座文化经济“富矿”。设置了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千家峒文化研究方兴未艾,蔚为大观。史学者江应梁先生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其发展的过程,同时存在着三个方面:一是融合,二是迁徙,三是部分保留下来。(8)围绕瑶族千家峒问题,仅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持续不断地引发学术界的瑶学专家学者争论、探讨。即是说千家峒文化吸引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界和传媒体的目光,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招来了旅游部门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还将继续产生作用。千家峒文化是瑶族的“软实力”,是瑶族的灵魂,是推动瑶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已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发起了挑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正在悄然展开。千家峒文化作为瑶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升华了瑶族寻根文化。千家峒文化作为特色传统文化丰富了瑶族人民的思想内涵,发展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点,它被瑶族人民改造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有利思想武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千家峒文化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走进公众的视野。在全球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发展正在实现模式的多样化和品牌类型的创新,文化旅游空间延伸、功能泛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所以,对和谐理念下的瑶族千家峒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亟待关注。因此,希望拙文能抛砖引玉。
责任编辑:粟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