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肯每天很早就开始工作,8点钟,到吃早饭的时候,他已经工作了1个小时或1个多小时。早饭后,他又工作1小时,然后就准备接见来访者。”
美国著名的林肯研究专家本杰明·普·托马斯,在其所著的《林肯传》一书中,这样为人们描述了美利坚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一个“工作侧面”——
林肯的办公室在白宫南侧的一间大房子里,除了“一张罩着桌布的大橡木桌子”和“几张直背椅子”外,其他陈设极为简单。有一扇门通向客厅,仅有1个矮小的爱尔兰籍传递员把守在门口,“负责将来访者的名片送进办公室”。此外,偌大的办公区竟很少有警卫,“前来求见的人群可以自由出入所有的公共房间,毫无阻碍地到处走动。”白宫的警察总监曾告诫林肯,来访者中可能混有“偷听者和叛徒”,建议多增派一些精干的侦探。然而,直到1864年11月,也就是林肯遇刺身亡的半年前,才有4名便衣警察被派入白宫。
接见自然有先后顺序。首先是内阁成员,其次为参、众议员,之后是普通市民。军官们非经特许,不准来华盛顿。起初,林肯不愿限制受访时间,他认为等候接见的人“要求的不多,得到的也很少……我知道如果我处在他们的地位会怎样想”。结果,每天从上午10点~下午3点,虽然连续5个小时的接待,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求见愿望,相反,林肯的其他工作却因此而堆积了起来,他这才不得不同意把接待来访的时间缩限到下午1点。
来访者走进办公室时,林肯“从不说‘我很高兴见到你’之类的客套话”。他“只是愉快地点点头”,微笑着说“你好!”或“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后,便闪烁着那双深邃而又严肃的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的诉说。轮到自己说话时,林肯“很健谈,又爱在谈话中插进一些偶发小事、轶事和妙语”,并且“把穿插的话处理得十分巧妙”,使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美国正处于激烈动荡的南北战争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林肯日理万机,心力交瘁。但他每次会见来访者,总是保持“一种固有的泰然自若和不拘形式的尊严”,“对于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他的敌人,只要他们怀着诚意来见他,他一概以礼相待。”有一次,在谈话中说到某个政客,林肯气愤地脱口而出:“他是一个该死的流氓!”言毕,好像自己都有点吃惊,赶紧补充一句:“天晓得,我不知道以前在什么时候还骂过人。”
如果能在接见时答应谁的一个请求,那是林肯非常快慰的。但一班油嘴滑舌、虚伪邪诈之辈,则很难叫他让步,哪怕是再蛮横无理的人,“也会感觉到总统身上有一种从容的支配力量。”尽管有不少的政府官员与社会名流常常会在林肯办公室里“吃闭门羹”,可一旦林肯得知有某个焦急的老人或忧愁的妻子,甚或~名穿着士兵服的青年已经在白宫耐心地等候多日、想见他一面时,那他马上就会作出接见的安排;如果有必要,会见还会超过限时,直到他仔细听完对方的陈述。每天午后,当林肯办公室的大门终于关上时,他的秘书们总不难看出,总统已经“几乎是精疲力竭”了。
从1860年11月6日当选总统起,到1865年4月14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五”遇刺殉职止,年逾五旬的林肯在他4年多的总统任期内,日复一日地接待来访者,“身体不胜疲惫”,但“思想上和精神上却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他“借助这种活动”,贴近社会各界,“可以清晰地感知国民脉搏的跳动”,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行动“去配合那种变化着的脉搏”。林肯把这种会见,形象地比喻为“舆论沐浴”。而且,通过这一次次特殊的“沐浴”,他还得以及时地“发现和约束”政府人员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整治官僚主义的傲慢与冷漠”。
因此,“几乎数不清有多少次”,总统在听罢某个来访者的诉说之后,会“叫客人带上一封简短的但是具有权威性的信件”,去找国务卿或某个部的负责人。信上有时写道:“部长先生,请接见来人并听取他的意见。”或是“此事在某个环节上有错误。……不知××部长可否加以纠正?”或是“此案中可能有不公正之处,请进行调查,并向我说明问题出在何处。”有时还会紧跟着再加上一句:“请立马把问题解决吧。”
诸如此类的接见、批示,占去了林肯每天的整个上午。直至下午1点,他穿过白宫那依然挤满了人的走廊去住处休息时,还往往有一些大胆的来访者趁机上前拦住他讲话。这样,便将林肯的午餐时间也耽误了。每当这时,林肯往往“只吃一块饼干,或许加上一些应时的水果,再喝一杯牛奶”,然后又开始了他下午的工作。
马克思对亚伯拉罕·林肯这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有过极高的评价,认为“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如果说,当年林肯敢于废除黑奴制度、倡行《解放宣言》的伟绩,永远值得后人缅怀纪念,那末,他在国家执政岗位上曾经不遗余力、身体力行的“舆论沐浴”,是不是也可以引起后人的某种鉴思呢?
美国著名的林肯研究专家本杰明·普·托马斯,在其所著的《林肯传》一书中,这样为人们描述了美利坚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一个“工作侧面”——
林肯的办公室在白宫南侧的一间大房子里,除了“一张罩着桌布的大橡木桌子”和“几张直背椅子”外,其他陈设极为简单。有一扇门通向客厅,仅有1个矮小的爱尔兰籍传递员把守在门口,“负责将来访者的名片送进办公室”。此外,偌大的办公区竟很少有警卫,“前来求见的人群可以自由出入所有的公共房间,毫无阻碍地到处走动。”白宫的警察总监曾告诫林肯,来访者中可能混有“偷听者和叛徒”,建议多增派一些精干的侦探。然而,直到1864年11月,也就是林肯遇刺身亡的半年前,才有4名便衣警察被派入白宫。
接见自然有先后顺序。首先是内阁成员,其次为参、众议员,之后是普通市民。军官们非经特许,不准来华盛顿。起初,林肯不愿限制受访时间,他认为等候接见的人“要求的不多,得到的也很少……我知道如果我处在他们的地位会怎样想”。结果,每天从上午10点~下午3点,虽然连续5个小时的接待,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求见愿望,相反,林肯的其他工作却因此而堆积了起来,他这才不得不同意把接待来访的时间缩限到下午1点。
来访者走进办公室时,林肯“从不说‘我很高兴见到你’之类的客套话”。他“只是愉快地点点头”,微笑着说“你好!”或“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后,便闪烁着那双深邃而又严肃的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的诉说。轮到自己说话时,林肯“很健谈,又爱在谈话中插进一些偶发小事、轶事和妙语”,并且“把穿插的话处理得十分巧妙”,使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美国正处于激烈动荡的南北战争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林肯日理万机,心力交瘁。但他每次会见来访者,总是保持“一种固有的泰然自若和不拘形式的尊严”,“对于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他的敌人,只要他们怀着诚意来见他,他一概以礼相待。”有一次,在谈话中说到某个政客,林肯气愤地脱口而出:“他是一个该死的流氓!”言毕,好像自己都有点吃惊,赶紧补充一句:“天晓得,我不知道以前在什么时候还骂过人。”
如果能在接见时答应谁的一个请求,那是林肯非常快慰的。但一班油嘴滑舌、虚伪邪诈之辈,则很难叫他让步,哪怕是再蛮横无理的人,“也会感觉到总统身上有一种从容的支配力量。”尽管有不少的政府官员与社会名流常常会在林肯办公室里“吃闭门羹”,可一旦林肯得知有某个焦急的老人或忧愁的妻子,甚或~名穿着士兵服的青年已经在白宫耐心地等候多日、想见他一面时,那他马上就会作出接见的安排;如果有必要,会见还会超过限时,直到他仔细听完对方的陈述。每天午后,当林肯办公室的大门终于关上时,他的秘书们总不难看出,总统已经“几乎是精疲力竭”了。
从1860年11月6日当选总统起,到1865年4月14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五”遇刺殉职止,年逾五旬的林肯在他4年多的总统任期内,日复一日地接待来访者,“身体不胜疲惫”,但“思想上和精神上却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他“借助这种活动”,贴近社会各界,“可以清晰地感知国民脉搏的跳动”,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行动“去配合那种变化着的脉搏”。林肯把这种会见,形象地比喻为“舆论沐浴”。而且,通过这一次次特殊的“沐浴”,他还得以及时地“发现和约束”政府人员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整治官僚主义的傲慢与冷漠”。
因此,“几乎数不清有多少次”,总统在听罢某个来访者的诉说之后,会“叫客人带上一封简短的但是具有权威性的信件”,去找国务卿或某个部的负责人。信上有时写道:“部长先生,请接见来人并听取他的意见。”或是“此事在某个环节上有错误。……不知××部长可否加以纠正?”或是“此案中可能有不公正之处,请进行调查,并向我说明问题出在何处。”有时还会紧跟着再加上一句:“请立马把问题解决吧。”
诸如此类的接见、批示,占去了林肯每天的整个上午。直至下午1点,他穿过白宫那依然挤满了人的走廊去住处休息时,还往往有一些大胆的来访者趁机上前拦住他讲话。这样,便将林肯的午餐时间也耽误了。每当这时,林肯往往“只吃一块饼干,或许加上一些应时的水果,再喝一杯牛奶”,然后又开始了他下午的工作。
马克思对亚伯拉罕·林肯这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有过极高的评价,认为“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如果说,当年林肯敢于废除黑奴制度、倡行《解放宣言》的伟绩,永远值得后人缅怀纪念,那末,他在国家执政岗位上曾经不遗余力、身体力行的“舆论沐浴”,是不是也可以引起后人的某种鉴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