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调查以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导师制实施状况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指导内容不够规范、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文章提出本科生导师制要实现指导方式多样化,加强针对性指导;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罗国基(1965- ),男,江西乐安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公共行政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省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JG06-10-2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52-03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在我国,长期以来导师制是针对研究生设置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扩大和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下降并稳步提高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我院从2005年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了解导师制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我们特做此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运用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导师问卷。我们对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04级和05级法学、中文和艺术三个系的学生与本科生导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在法学系发放46份、中文系发放27份、艺术系发放27份,共计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3%。本科生导师问卷发放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为87.5%。
二、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本调查由调查对象的构成、导师的指导状况、导师制的作用及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部分组成。为求得比较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我们的分析将通过生师问卷比较的方式进行。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见下表)
(二)导师的指导状况
导师的指导状况是本调查中的主要内容,是衡量导师制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查:
1.指导人数、频度。(1)问题1:“你认为导师指导多少学生为宜?”52%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人数为6人最佳,26%的学生认为4人为宜,而14%的学生认为2人最合适,还有8%的学生更倾向于10人配备一位导师。而53%的导师选择10人以下,27%的导师认为6人以下。这反映了绝大多数师生都希望导师指导的学生越少越好。但实际上对于我院而言,低师生比的问题比较严重,指导老师人数有限,而学生人数又相对过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这是我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导师制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2)问题2:“你认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频度?”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导师交流周期的最大吻合度是一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19%和17%;其次是半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28%和34%;而最短为一周1次;最不吻合的是两个月和不固定两个选项,分别相差31%和24%。从学生问卷来看,41%的学生认为老师两个月见面1次。而导师问卷结果表明,指导学生不固定占36%。这表明,导师在指导周期上参差不齐,近半数师生之间没有能够固定地指导、交往,与学院要求差距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导师制的运行效果。
2.指导途径。(1)问题1:“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你更倾向于哪种指导?”有58%的学生更倾向于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而36%的学生认为导师需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剩下6%的学生希望在集体中找到交流的感觉。在导师问卷中,52%的导师选择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48%的导师选择集体指导的方式。这表明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生师问卷的吻合度较高。同时也反映了对部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所忽视及对集体指导的不认同。(2)问题2:“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主要的方式方法?”选择“由导师召集进行交流”的学生人数占62%,30%的学生选择“由导师非定期召集”,而选择“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学生仅占2%。在导师问卷中,选择“由导师定期召集”和“不定期主动召集”进行交流的各占50%。可见,导师与学生交流大部分并无规律性,且学生显得相对比较被动。
3.指导内容。(1)问题1:“你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什么?”52%的学生认为导师应把导学、导研、指导适应大学生活、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融为一体,综合进行指导。04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设计学生职业生涯中,所占比例为13%。而在导师问卷中,25%的导师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导学,31%的导师认为是指导大学生活,34%的导师选择了根据不同年级有所侧重,另有10%的导师认为应把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上。显然,对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不仅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侧重点迥异,而且师生之间差异更大。导师指导侧重点的不同必然影响学生的多样化实际利益需求,进而又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运行效果。(2)问题2:“你更倾向于何种类型的导师?”63%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更适合,11%的学生认为行政管理人员更适合做他们的导师。这表明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更受学生认可,其优势是可更专业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为这样对于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3)问题3:“导师主要采取什么方法指导学生?”51%的导师和43%的学生选择言传身教,40%的导师和38%的学生选择共同探讨,另有7%的导师和12%的学生选择专题发言。这表明,言传身教和共同探讨两种方法师生均比较认可。
4.指导效果。(1)问题1:“你担任学生导师的动机与目的?”在我们所设计的“向学生展示自身形象”“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为评职称职务做准备”和“获取一定报酬”四个选项中,所有的导师均选择了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导师在回答“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你认为担任导师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时,74%的导师认为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启发;另有26%的导师认为忙不过来,投入的精力较少。这表明导师的动机和目的是纯洁和明确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担任学生导师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产出不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导师在回答关于导师制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时,73%的导师认为导师制评价机制不合理,而仅有18%的导师认为投入与报酬基本合理。而下面的实施效果调查也从反面表明,愿望与过程、结果并不总是具有一致性。(2)问题2:“你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5%的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很满意,47%的学生对导师制的效果不太满意,还有19%的学生对于我院实行的导师制非常不满意。虽然我们师生的互相熟悉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调查显示,72%的导师认为比较了解所指导的学生。但来自学生的结果并不乐观,71%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导师的教学、科研及个人品质仅有一点了解,6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了解一般。这反映出不少师生之间的沟通还比较缺乏。可见,导师制从效果上看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再看学生对导师的评价,3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导师很认真负责,履行职责,32%的学生认为导师没有认真履行职责,37%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且无具体规划和措施意见。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就学生信任度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一般都找同学倾诉或帮助解决,这一比例高达70%,而仅有5%的学生会在困惑时寻求导师的帮助,这表明由于导师与学生之间了解与交流较少,学生对导师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
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
[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
[2]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罗国基(1965- ),男,江西乐安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公共行政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省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JG06-10-2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52-03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在我国,长期以来导师制是针对研究生设置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扩大和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下降并稳步提高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我院从2005年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了解导师制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我们特做此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运用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导师问卷。我们对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04级和05级法学、中文和艺术三个系的学生与本科生导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在法学系发放46份、中文系发放27份、艺术系发放27份,共计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3%。本科生导师问卷发放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为87.5%。
二、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本调查由调查对象的构成、导师的指导状况、导师制的作用及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部分组成。为求得比较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我们的分析将通过生师问卷比较的方式进行。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见下表)
(二)导师的指导状况
导师的指导状况是本调查中的主要内容,是衡量导师制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查:
1.指导人数、频度。(1)问题1:“你认为导师指导多少学生为宜?”52%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人数为6人最佳,26%的学生认为4人为宜,而14%的学生认为2人最合适,还有8%的学生更倾向于10人配备一位导师。而53%的导师选择10人以下,27%的导师认为6人以下。这反映了绝大多数师生都希望导师指导的学生越少越好。但实际上对于我院而言,低师生比的问题比较严重,指导老师人数有限,而学生人数又相对过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这是我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导师制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2)问题2:“你认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频度?”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导师交流周期的最大吻合度是一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19%和17%;其次是半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28%和34%;而最短为一周1次;最不吻合的是两个月和不固定两个选项,分别相差31%和24%。从学生问卷来看,41%的学生认为老师两个月见面1次。而导师问卷结果表明,指导学生不固定占36%。这表明,导师在指导周期上参差不齐,近半数师生之间没有能够固定地指导、交往,与学院要求差距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导师制的运行效果。
2.指导途径。(1)问题1:“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你更倾向于哪种指导?”有58%的学生更倾向于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而36%的学生认为导师需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剩下6%的学生希望在集体中找到交流的感觉。在导师问卷中,52%的导师选择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48%的导师选择集体指导的方式。这表明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生师问卷的吻合度较高。同时也反映了对部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所忽视及对集体指导的不认同。(2)问题2:“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主要的方式方法?”选择“由导师召集进行交流”的学生人数占62%,30%的学生选择“由导师非定期召集”,而选择“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学生仅占2%。在导师问卷中,选择“由导师定期召集”和“不定期主动召集”进行交流的各占50%。可见,导师与学生交流大部分并无规律性,且学生显得相对比较被动。
3.指导内容。(1)问题1:“你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什么?”52%的学生认为导师应把导学、导研、指导适应大学生活、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融为一体,综合进行指导。04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设计学生职业生涯中,所占比例为13%。而在导师问卷中,25%的导师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导学,31%的导师认为是指导大学生活,34%的导师选择了根据不同年级有所侧重,另有10%的导师认为应把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上。显然,对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不仅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侧重点迥异,而且师生之间差异更大。导师指导侧重点的不同必然影响学生的多样化实际利益需求,进而又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运行效果。(2)问题2:“你更倾向于何种类型的导师?”63%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更适合,11%的学生认为行政管理人员更适合做他们的导师。这表明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更受学生认可,其优势是可更专业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为这样对于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3)问题3:“导师主要采取什么方法指导学生?”51%的导师和43%的学生选择言传身教,40%的导师和38%的学生选择共同探讨,另有7%的导师和12%的学生选择专题发言。这表明,言传身教和共同探讨两种方法师生均比较认可。
4.指导效果。(1)问题1:“你担任学生导师的动机与目的?”在我们所设计的“向学生展示自身形象”“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为评职称职务做准备”和“获取一定报酬”四个选项中,所有的导师均选择了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导师在回答“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你认为担任导师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时,74%的导师认为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启发;另有26%的导师认为忙不过来,投入的精力较少。这表明导师的动机和目的是纯洁和明确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担任学生导师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产出不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导师在回答关于导师制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时,73%的导师认为导师制评价机制不合理,而仅有18%的导师认为投入与报酬基本合理。而下面的实施效果调查也从反面表明,愿望与过程、结果并不总是具有一致性。(2)问题2:“你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5%的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很满意,47%的学生对导师制的效果不太满意,还有19%的学生对于我院实行的导师制非常不满意。虽然我们师生的互相熟悉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调查显示,72%的导师认为比较了解所指导的学生。但来自学生的结果并不乐观,71%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导师的教学、科研及个人品质仅有一点了解,6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了解一般。这反映出不少师生之间的沟通还比较缺乏。可见,导师制从效果上看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再看学生对导师的评价,3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导师很认真负责,履行职责,32%的学生认为导师没有认真履行职责,37%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且无具体规划和措施意见。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就学生信任度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一般都找同学倾诉或帮助解决,这一比例高达70%,而仅有5%的学生会在困惑时寻求导师的帮助,这表明由于导师与学生之间了解与交流较少,学生对导师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
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
[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
[2]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