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的合作教学理论开始逐步盛行。该理论的核心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观念引入教学,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必须贯彻合作观念,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现代合作观念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 教学 高中语文 应用
所谓“合作”就是双方为了共同目的互相配合完成某项任务一起磋商、学习、工作的过程。“合作教学”就是为了达到师生教与学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把师生教与学的“各自为是”转变为师生教与学的“真诚合作”,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而达到教学相长。
一、出示学习问题
出示的学习问题一般可以包括知识类、能力类、品格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类就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字的读写、文章的朗读诗文的背诵等)。能力类就是词句的用法、内容的理解、文章的写法等。品格类就是指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
出示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要求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超出提纲、超出教材、超出学生实际水平而作过高要求,课堂学习问题不能太多,一般3至4个为宜。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一些整体性理解课文的问题,且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问题的设计不要太乱,太碎,否则易使学生思维紊乱,讨论不起来。问题的设计是本堂课的重点和关键。
二、科学分组、小组讨论
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采取的是“组内异质、组见同质”的分组原则。即每个各做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它以学习问题明确之后,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问题进行学习与交流。笔者在小组讨论这一环节采用以下散步调动学生学习器官:
第一步,学生个人自学。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首先按学习问题要求,自己读课文,自己思考理解,并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为小组讨论打下基础。在这一步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只有读才能思,思了才能议。第二步,小组交流学习理解情况。在这一步中,要求组内每位同学都要谈看法,然后确定代表发言人,对本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根据学习问题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以准备代表本小组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代表发言人,不能只找一个人,要轮流去做,让全小组的学生都有锻炼提高的机会,一个人说得欠缺,别的同学可以补充,体现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人的思想。第三步,找出未理解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到学生中去,到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了解讨论情况,进行恰当指导,切忌包办代替,要让全体学生的所有学习器官都动起来。
三、进行课堂交流
这一环节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力培养效果的具体体现,是这一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小组内选的代表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发言交流。交流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交流一下对内容的理解;二是谈运用的方法;三是谈所受到的启发、教育。但是,这三方面内容不可能都在一课内进行,交流的内容还要根据课文特点、学生情况而定。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只相当于文艺演出的节目主持人,但是应注意在一些关键内容上,在比较重要的切入点上,要适当点拨;在感情引导上,要恰如其分、适当深化;在学习方法归纳上,要适当有度。要注意一切理解都来自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进行讲解。通过课堂交流,学生的各方面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尤其是在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上,让小组代表发言人谈看法、谈方法,其他同学认真听,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学习要注意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和测试成绩,安排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试,中等生与中等生一起分组测试,有时候测验的难度可以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与原属小组的总分挂钩,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落后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分值完全相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其贡献的做法,最终形成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受到奖励,取得进步,并由此走向成功。
总之,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实践、探索、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实际和要求,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郑海华,张志栋.语文合作教学实效性探究[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年5期.
[2]杨托雅.合作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J].青海教育.2006年11期.
【关键词】合作 教学 高中语文 应用
所谓“合作”就是双方为了共同目的互相配合完成某项任务一起磋商、学习、工作的过程。“合作教学”就是为了达到师生教与学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把师生教与学的“各自为是”转变为师生教与学的“真诚合作”,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而达到教学相长。
一、出示学习问题
出示的学习问题一般可以包括知识类、能力类、品格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类就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字的读写、文章的朗读诗文的背诵等)。能力类就是词句的用法、内容的理解、文章的写法等。品格类就是指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
出示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要求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超出提纲、超出教材、超出学生实际水平而作过高要求,课堂学习问题不能太多,一般3至4个为宜。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一些整体性理解课文的问题,且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问题的设计不要太乱,太碎,否则易使学生思维紊乱,讨论不起来。问题的设计是本堂课的重点和关键。
二、科学分组、小组讨论
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采取的是“组内异质、组见同质”的分组原则。即每个各做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它以学习问题明确之后,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问题进行学习与交流。笔者在小组讨论这一环节采用以下散步调动学生学习器官:
第一步,学生个人自学。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首先按学习问题要求,自己读课文,自己思考理解,并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为小组讨论打下基础。在这一步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只有读才能思,思了才能议。第二步,小组交流学习理解情况。在这一步中,要求组内每位同学都要谈看法,然后确定代表发言人,对本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根据学习问题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以准备代表本小组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代表发言人,不能只找一个人,要轮流去做,让全小组的学生都有锻炼提高的机会,一个人说得欠缺,别的同学可以补充,体现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人的思想。第三步,找出未理解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到学生中去,到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了解讨论情况,进行恰当指导,切忌包办代替,要让全体学生的所有学习器官都动起来。
三、进行课堂交流
这一环节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力培养效果的具体体现,是这一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小组内选的代表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发言交流。交流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交流一下对内容的理解;二是谈运用的方法;三是谈所受到的启发、教育。但是,这三方面内容不可能都在一课内进行,交流的内容还要根据课文特点、学生情况而定。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只相当于文艺演出的节目主持人,但是应注意在一些关键内容上,在比较重要的切入点上,要适当点拨;在感情引导上,要恰如其分、适当深化;在学习方法归纳上,要适当有度。要注意一切理解都来自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进行讲解。通过课堂交流,学生的各方面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尤其是在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上,让小组代表发言人谈看法、谈方法,其他同学认真听,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学习要注意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和测试成绩,安排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试,中等生与中等生一起分组测试,有时候测验的难度可以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与原属小组的总分挂钩,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落后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分值完全相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其贡献的做法,最终形成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受到奖励,取得进步,并由此走向成功。
总之,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实践、探索、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实际和要求,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郑海华,张志栋.语文合作教学实效性探究[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年5期.
[2]杨托雅.合作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J].青海教育.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