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经常遇到钻孔漏浆甚至塌孔埋钻现象,不但影响勘察质量和工期,而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塌孔主要原因为:地层岩土性质、钻机速度、泥浆稠度、施工机具及工艺等,往往忽略了地下水类型和特点的影响。本工程在实施勘察钻探过程中出现地下水位附近砂层渗漏严重,塌孔,采用调整泥浆稠度、控制钻速等措施均无果。经过对场区地形地貌、地层特征、地下水特点的分析,证明本次渗漏塌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水压力造成孔壁发生“流土”破坏失稳,并成功指导后期勘察钻探工作,也为今后桥梁桩基成孔提供建议。
关键词:钻探塌孔;土拱效应;动水压力
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概况
拟建分离立交桥设计孔数及孔径:2x79 m,上部采用转体T型钢构,下部拟采用柱式墩、桩基础。
桥位区位于滦河一级阶地,属于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40.7 m~41.2 m,相对高差0.5 m。场区及附近地貌条件较简单,受地质构造影响,出现孤山包,呈“串珠”状分布,山体高度小于100 m,孤立分布。本项目路线跨越山包南侧山嘴,均采用桥梁跨越方式。(见图1)
2 地层条件
2.1 地层结构
根据区域资料调查,场地地层主要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Q4al+pl)、上更新统(Q3al+pl)冲洪积粉土、黏性土、粉细砂及碎石土,下伏元古界长城群大红峪组(Pt21chd)白云岩(中厚层状燧石条带或团块质白云岩夹白云质泥灰岩,调绘层理产状为240°~280°∠30°~40°)、薄层石英砂岩;山嘴东侧下伏太古界(Ar)变质闪长岩与白云岩呈不整合接触。
根据现场条件展开桥位区地质勘察钻探工作,依次由B区逐步进入A区。
2.2 地下水
勘察期间,山嘴东侧地下水埋藏于粉质黏土层,埋深一般在11.0 m~11.5 m。山嘴西侧地下水埋藏于粉细砂层中,埋深一般14.0 m~14.5 m。(见图2)
3 钻孔坍塌原因分析
钻探作业进入A区时候,采用跨墩法进行钻探施工。首次在钻孔24、2、9出现下部漏浆,并在不足10分钟时间内出现坍塌埋钻现象。经现场校核事故发生部位,发现均发生在初见水位处,即④层饱和粉细砂层中。挪移孔位后,增加泥浆稠度,在事故附近位置开始降低钻速,待钻进该层饱和粉细砂一定深度后,孔内液面开始降低,且速度逐步加快,仍然出现了塌孔埋钻。
根据以上现象的分析塌孔埋钻主要原因。
(1)地层特点。砂土层地层为主,孔隙大、中密-密实状态为主是该地层的特点。地下水位以上损耗一定量泥浆,液面略降低,只有不断补浆才能顺利循环作业,事故发生部位主要为④层饱和粉细砂层,渗漏加剧致使塌孔。
(2)地下水位特征。经调查,并结合本次部分勘察孔量测水位分析发现,山嘴东侧(B区)稳定地下水较西侧(A区)水位高出3.0 m~4.0 m。距离120 m~150 m左右,存在水头差。
(3)原因分析。钻探成孔时,由于“卸载”作用破坏了原始地层初始应力平衡状态,圆形断面的径向应力状态会很快调整为环形分布,形成封闭的应力拱。最大主应力方向由原来的竖向转变为水平环向。拱效应半径几乎在土性不变情况下,仅随着钻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1]。
钻探卸荷继续,随着泥浆和钻具对饱和砂层孔壁共同作用,瞬时间,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由于山嘴东侧与西侧存在近3%左右的水力坡降,故在西侧饱和砂层中会产生渗透力。砂土中的渗透水流在水头差作用下,力的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有使土颗粒向前运动的趋势,其值等于土粒对水流的阻力。
icr--临界水力梯度,γw--地下水重度,σψ-砂土体孔隙比,Gs--比重。
由于AB区存在水头差,在B区出现向上渗流。当水力坡降达到临界水力坡降克服掉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导致颗粒趋于“悬浮”状态。σ值减小,icr也在减小,当i>icr饱和土发生流土破坏。也即初始渗流作用将颗粒间细粒逐渐带走,颗粒间的有效摩擦力减小,加之,超孔隙水压力在砂土中的消散时间效应很短[2]。双重作用下,导致孔壁颗粒发生位移持续发展,孔壁稳定性逐渐减弱。
在动水压力形成的渗透力作用下,加速孔壁失稳破坏,水流将泥浆部分颗粒带走,稀释浆液,孔内泥浆液面迅速降低。当发生动水压力大于浮容重时,“流土”或“流沙”現象发生,孔壁四周失去底部支撑发生坍塌,导致钻具被埋。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最终采用钢套管护壁措施,要求套管底端穿过④层饱和粉细砂层底不少于3.0 m。杜绝了钻探塌孔事故的发生,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对本场地勘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建议桩基施工前,施工现场建设用水井在山嘴东侧设置,降低上游水头。由于A区上部地层砂土及粉土比重大,且土体干燥,施工时必须设置护筒,防止坍塌。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唐高德,李治忠.基于拱效应的钻探塌孔机理分析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2):71-77.
[2]姜朋明,胡中雄,刘建航.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时空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03):338-342.
关键词:钻探塌孔;土拱效应;动水压力
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概况
拟建分离立交桥设计孔数及孔径:2x79 m,上部采用转体T型钢构,下部拟采用柱式墩、桩基础。
桥位区位于滦河一级阶地,属于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40.7 m~41.2 m,相对高差0.5 m。场区及附近地貌条件较简单,受地质构造影响,出现孤山包,呈“串珠”状分布,山体高度小于100 m,孤立分布。本项目路线跨越山包南侧山嘴,均采用桥梁跨越方式。(见图1)
2 地层条件
2.1 地层结构
根据区域资料调查,场地地层主要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Q4al+pl)、上更新统(Q3al+pl)冲洪积粉土、黏性土、粉细砂及碎石土,下伏元古界长城群大红峪组(Pt21chd)白云岩(中厚层状燧石条带或团块质白云岩夹白云质泥灰岩,调绘层理产状为240°~280°∠30°~40°)、薄层石英砂岩;山嘴东侧下伏太古界(Ar)变质闪长岩与白云岩呈不整合接触。
根据现场条件展开桥位区地质勘察钻探工作,依次由B区逐步进入A区。
2.2 地下水
勘察期间,山嘴东侧地下水埋藏于粉质黏土层,埋深一般在11.0 m~11.5 m。山嘴西侧地下水埋藏于粉细砂层中,埋深一般14.0 m~14.5 m。(见图2)
3 钻孔坍塌原因分析
钻探作业进入A区时候,采用跨墩法进行钻探施工。首次在钻孔24、2、9出现下部漏浆,并在不足10分钟时间内出现坍塌埋钻现象。经现场校核事故发生部位,发现均发生在初见水位处,即④层饱和粉细砂层中。挪移孔位后,增加泥浆稠度,在事故附近位置开始降低钻速,待钻进该层饱和粉细砂一定深度后,孔内液面开始降低,且速度逐步加快,仍然出现了塌孔埋钻。
根据以上现象的分析塌孔埋钻主要原因。
(1)地层特点。砂土层地层为主,孔隙大、中密-密实状态为主是该地层的特点。地下水位以上损耗一定量泥浆,液面略降低,只有不断补浆才能顺利循环作业,事故发生部位主要为④层饱和粉细砂层,渗漏加剧致使塌孔。
(2)地下水位特征。经调查,并结合本次部分勘察孔量测水位分析发现,山嘴东侧(B区)稳定地下水较西侧(A区)水位高出3.0 m~4.0 m。距离120 m~150 m左右,存在水头差。
(3)原因分析。钻探成孔时,由于“卸载”作用破坏了原始地层初始应力平衡状态,圆形断面的径向应力状态会很快调整为环形分布,形成封闭的应力拱。最大主应力方向由原来的竖向转变为水平环向。拱效应半径几乎在土性不变情况下,仅随着钻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1]。
钻探卸荷继续,随着泥浆和钻具对饱和砂层孔壁共同作用,瞬时间,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由于山嘴东侧与西侧存在近3%左右的水力坡降,故在西侧饱和砂层中会产生渗透力。砂土中的渗透水流在水头差作用下,力的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有使土颗粒向前运动的趋势,其值等于土粒对水流的阻力。
icr--临界水力梯度,γw--地下水重度,σψ-砂土体孔隙比,Gs--比重。
由于AB区存在水头差,在B区出现向上渗流。当水力坡降达到临界水力坡降克服掉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导致颗粒趋于“悬浮”状态。σ值减小,icr也在减小,当i>icr饱和土发生流土破坏。也即初始渗流作用将颗粒间细粒逐渐带走,颗粒间的有效摩擦力减小,加之,超孔隙水压力在砂土中的消散时间效应很短[2]。双重作用下,导致孔壁颗粒发生位移持续发展,孔壁稳定性逐渐减弱。
在动水压力形成的渗透力作用下,加速孔壁失稳破坏,水流将泥浆部分颗粒带走,稀释浆液,孔内泥浆液面迅速降低。当发生动水压力大于浮容重时,“流土”或“流沙”現象发生,孔壁四周失去底部支撑发生坍塌,导致钻具被埋。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最终采用钢套管护壁措施,要求套管底端穿过④层饱和粉细砂层底不少于3.0 m。杜绝了钻探塌孔事故的发生,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对本场地勘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建议桩基施工前,施工现场建设用水井在山嘴东侧设置,降低上游水头。由于A区上部地层砂土及粉土比重大,且土体干燥,施工时必须设置护筒,防止坍塌。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唐高德,李治忠.基于拱效应的钻探塌孔机理分析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2):71-77.
[2]姜朋明,胡中雄,刘建航.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时空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03):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