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海冰驱动的冰期北大西洋“电容器”效应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纪冰期的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Dansgaard-Oeschger Event (D-O)事件,一直是古气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数值模拟的研究发现,北大西洋副极地地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振幅在D-O事件中的冰阶冷期远大于间冰阶暖期,这一现象为理解该区域海温代理指标的气候学意义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其动力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海气耦合气候模型(COSMOS),通过模拟氧同位素(MIS)3阶段的一个典型D-O事件过程,探讨了冰阶冷期北大西洋气候变率的放大机制。结果显示,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的
其他文献
为提高跟踪算法在目标发生形变和被遮挡时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融合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和注意力模型的孪生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采用对ResNet残差模型改进后的CIR模型塑造孪生目标跟踪网络的骨干网络,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特征图,同时加深网络。其次,融入HOG特征,增强网络对图形几何变化的鲁棒性。再次,加入CBAM注意力模型,让网络能够在结合
期刊
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之后两年花生田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产量的影响,为通过耕作方法获得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花22号为材料,设旋耕(CK)、粉垄25 cm、粉垄40cm三个处理,于前茬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其他田间操作均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对土壤性状、作物根系发育和产量构成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粉垄40 cm处理土壤容重降低12%,土壤孔隙度增加17.20%,花生总根长、
期刊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并行化处理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近几年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成为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目前国内基于Transformer综述性文章的空白,对其在计算机视觉上的应用进行概述。文章回顾了Transformer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七个视觉任务上的应用,并对效果显著的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对Transform
期刊
针对人脸表情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人脸表情识别易受光照、姿势、遮挡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残差网络(deep multi-scale fusion attention residual network, DMFA-ResNet)。该模型基于ResNet-50残差网络,设计了新的注意力残差模块,由七个具有三条支路的注意残差学习单元构成,能够对输入图像进行并行多卷积操作,以获
期刊
为构建精准的离散元模型,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本文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取1024张不同灰度值的二维切片,采用图像滤波、图像分割等算法构建小麦籽粒的三维外轮廓模型;在EDEM中导入小麦外轮廓模型,构建了4种不同数量的填充球模型来拟合小麦籽粒的真实形状;通过休止角实际实验与EDEM仿真实验,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优化实验标定了小麦离散元仿真参数
期刊
针对视频分类使用三维卷积来同时获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信息需要高昂计算成本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一方面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的三维卷积,从而大幅减少卷积步骤中的参数量,达到简化网络参数、加快训练速度的效果;另一方面使用注意力机制,让网络学会关注重要区域,从而提升网络准确率。在公开的UCF101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与传统的3D卷积神经网络相比,模
期刊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与钨锡成矿。为了厘清花岗岩与钨锡成矿的时空关系,本文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矿田内多期次花岗岩岩体(脉)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锡田矿田发生了三期岩浆事件,分别为加里东期(435 Ma~441 Ma),印支期(220 Ma~230 Ma),燕山期(14
期刊
东大山地区双峰式岩浆岩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东部,处于华北板块北缘。岩体由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组成。本文对其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83 ± 1.6) Ma、(280 ± 2.9) Ma,形成于早二叠世;二者锆石Hf同位素组成整体较相似,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普遍较为古老(176
期刊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质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反映了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创新、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与源泉,决定了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力。在以密集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将来临之际,基础地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
期刊
针对如何全面地提取滑坡体的运动趋势,评估当前多重手段对滑坡的整治效果问题,该文以湖北巴东县黄土坡古滑坡为例,采用分年度提取PS点的方法,从哨兵雷达卫星时序数据中提取了黄土坡上残留建筑物、建筑物遗址、变电站等目标构成的强散射体点目标。通过2018年至今的哨兵雷达卫星时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滑坡前缘的两个子滑坡体的沉降速率从2018年的—15 mm/a,降至2019年之后的约—10 mm/a,表明滑坡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