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尤其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目前,有些农村教师口谈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旧观念、旧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应处理好“讲读课”、“阅读课”、“自读课”的关系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外乎采取“讲读型”和“串讲型”这两种授课模式,这样的课型模式,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参中课文评点,不打折扣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有些教师想图方便,自认为一套教法、终身受用,无须再去动脑研究教法,设计课型了,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正是语文教学的严重弊端。
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来看,无非就是讲读、阅读和自读三类课文,这些范文都适合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和创造能力。若一味地用一种模式去教读这三类课文,只会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着重教好讲读课,然后指导学生去学好阅读和自读课文。我在教讲读课文时,不局限于章法结构和写作特点上的讲解,要求他们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就圈点、勾画。觉得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就摘录下来,精彩的章节,段落就反复阅读、口味、体会其中之奥妙,吸取其中之营养。这样,学生既动了脑,动了口、也动了手,待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就会有兴趣去学习阅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凭着他们的好奇心去探索这些课文中的奥秘,去欣赏、评判作家的思想意境,他们的心灵自然而然会被感化,美德教育也寓于教学之中。
二、教学手段要更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活泼好动。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活动中,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势态。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要把科技信息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读时代文、明现代事、写现实文,自然会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可是,在农村中学,信息闭塞,学生见识孤浅,这就要求教师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信息,另外在“点子上”要下功夫,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题含义及有关概念界定“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和步骤,它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却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最终体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力求设计出最佳的课堂教学程序,尽量减少教师无重点、无层次的串讲串问和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以读为本,以学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有充足的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从而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独立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也是本课题实验的最终目标。二、实验假说及论证假说:在阅读教学中,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力求确立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主体参与阅读的机会,从而逐步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
三、双边活动要灵活
浓烈和谐的教学气氛既可以使师生双方同处在精神高度亢奋的状态之中,又可以把两者导入智慧的交流之中,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可是在农村中学,往往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等现象,这其实是双边活动做得不够,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舌战”。让每一位学生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看法,凡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活动,我们尽可采用。如:教师提问学生答疑,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学生之间的讨论,或是用幽默的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悦,也可以通过朗读的途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等等。这些都是活跃课堂气氛,搞好双边活动,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都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以消除学生厌学、畏难心理。
在目标上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对整堂课起统帅作用、导向作用。因此,优化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标优化,首先要考虑它的全面性,克服片面性。目标应包括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情感熏陶等方面;其次要考虑它的准确性、合理性,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位置和特点来考虑上述的各个方面。同一篇文章,编入不同年级不同单元,它在教材中的位置变了,目标也就不一样。要做到目标的优化,一是在钻研教材时要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中要有目标意识,围绕目标教学,对偏离目标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讲课结束时,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二、在内容上优化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标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就在于是不是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做到主次分明。教学重点的确定,主要根据教材而定,课后思考、练习中有明确规定的,一般就是重点;难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而定,超乎学生认识能力的知识点就是难点;运用旧知来学新知的,与旧知对应的新知就是难点。
上面所述,是我在多年教學中的一点体会。当然,我的观点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的看法仅供参考,教学中,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这样,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应处理好“讲读课”、“阅读课”、“自读课”的关系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外乎采取“讲读型”和“串讲型”这两种授课模式,这样的课型模式,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参中课文评点,不打折扣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有些教师想图方便,自认为一套教法、终身受用,无须再去动脑研究教法,设计课型了,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正是语文教学的严重弊端。
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来看,无非就是讲读、阅读和自读三类课文,这些范文都适合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和创造能力。若一味地用一种模式去教读这三类课文,只会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着重教好讲读课,然后指导学生去学好阅读和自读课文。我在教讲读课文时,不局限于章法结构和写作特点上的讲解,要求他们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就圈点、勾画。觉得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就摘录下来,精彩的章节,段落就反复阅读、口味、体会其中之奥妙,吸取其中之营养。这样,学生既动了脑,动了口、也动了手,待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就会有兴趣去学习阅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凭着他们的好奇心去探索这些课文中的奥秘,去欣赏、评判作家的思想意境,他们的心灵自然而然会被感化,美德教育也寓于教学之中。
二、教学手段要更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活泼好动。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活动中,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势态。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要把科技信息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读时代文、明现代事、写现实文,自然会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可是,在农村中学,信息闭塞,学生见识孤浅,这就要求教师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信息,另外在“点子上”要下功夫,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题含义及有关概念界定“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和步骤,它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却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最终体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力求设计出最佳的课堂教学程序,尽量减少教师无重点、无层次的串讲串问和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以读为本,以学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有充足的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从而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独立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也是本课题实验的最终目标。二、实验假说及论证假说:在阅读教学中,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力求确立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主体参与阅读的机会,从而逐步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
三、双边活动要灵活
浓烈和谐的教学气氛既可以使师生双方同处在精神高度亢奋的状态之中,又可以把两者导入智慧的交流之中,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可是在农村中学,往往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等现象,这其实是双边活动做得不够,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舌战”。让每一位学生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看法,凡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活动,我们尽可采用。如:教师提问学生答疑,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学生之间的讨论,或是用幽默的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悦,也可以通过朗读的途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等等。这些都是活跃课堂气氛,搞好双边活动,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都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以消除学生厌学、畏难心理。
在目标上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对整堂课起统帅作用、导向作用。因此,优化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标优化,首先要考虑它的全面性,克服片面性。目标应包括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情感熏陶等方面;其次要考虑它的准确性、合理性,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位置和特点来考虑上述的各个方面。同一篇文章,编入不同年级不同单元,它在教材中的位置变了,目标也就不一样。要做到目标的优化,一是在钻研教材时要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中要有目标意识,围绕目标教学,对偏离目标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讲课结束时,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二、在内容上优化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标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就在于是不是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做到主次分明。教学重点的确定,主要根据教材而定,课后思考、练习中有明确规定的,一般就是重点;难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而定,超乎学生认识能力的知识点就是难点;运用旧知来学新知的,与旧知对应的新知就是难点。
上面所述,是我在多年教學中的一点体会。当然,我的观点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的看法仅供参考,教学中,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这样,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