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改革开放的动因主要有:对当时我国恶劣经济状况反思,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对比,一九七八年的出国考察潮,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深刻认识,等等。
关键词:改革;开放;动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实行了改革开放。今天,认真探讨改革开放的动因,对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当时我国经济状恶劣况反思的结果
一九五七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这些“左”的错误实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加上自然灾害,全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一九六二年以后,虽然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国家经济状况有所恢复,但十年“文化大革命”又给我国带来新的巨大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更加恶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同志认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恶劣的经济状况。
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动因时,邓小平同志曾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造成的结果是“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他还举例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他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科技情落后状况来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1](P132)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间反复强调:“我们现在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美国科研队伍有120万人,苏联前年的资料是90万人,现在又增加了。我们是20多万人。”[1](P52)“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什么状况呢?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在这方面不用说落后一二十年,即使落后八年十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是很大的差距。”正是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引发了我们党的深刻反思。邓小平反思的结论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90)要摆脱贫困,就必须改革和开放。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2](P134)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他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后指出“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2](P223-224)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是对我国恶劣经济状况反思而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使中国必需选择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的重要背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生产与资本越来越国际化,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合作与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
改革的措施也部分地来源于对全球化的思考,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P6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P150)“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2](P138)实行对外开放,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P195)他还进一步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必要性:“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3](P150)尽管当今世界矛盾重重,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在日益密切地发展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只有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借鉴国外有效的管理经验,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对外开放是历史上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对比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如在世界上地位很高的汉唐时期,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自明朝以后我国开始闭关锁国,与国际社会相隔绝,不相往来,最终在鸦片战争以后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瓜分。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2](P90)落后就被动挨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2](P78-79)“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P64)历史证明,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与落后,就必须开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包括资金,才能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一九七八年的出国考察潮给对外开放决策的形成以巨大推力
一九七八年中国政府派出了众多代表团出国考察,考察团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大,对中国领导层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差距感和落后感十分强烈。邓小平说:“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4](P132)这种发展差距并没有使中共领导人气馁,反而信心更足了。在这个时候,日本和西欧等国家都争相表示愿意借钱给中国,急于同中国做生意,这是过去没有的有利时机,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迅速扩大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规模,下决心对外开放。
五、改革是革除弊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照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体制上也存在很多弊端: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统得太死,政治上过分集中,经济上缺乏活力,管理上缺乏效率等等。这些弊端都严重束缚了中国的发展。改革僵化的苏联模式,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已成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前提。
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P327)“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1](P333)他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中,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3](P287)如果不对旧体制进行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大家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考虑问题,甚至提到亡党亡国的高度,要大家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3](P397)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称改革“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3](P135),这场革命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把“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把上升到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的高度,[5](P4)提请全党同志高度重视。
六、改革是化解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
根据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矛盾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181-182)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6](P37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情况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它们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但相适应是基本方面,不适应的只是次要方面。这使得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6](P372)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就是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矛盾。
邓小平把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P138)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变革现行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方面,所谓发展生产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他还强调了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的手段,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2](P370)这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前进和发展,就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断改革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很重要的一条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2](P63)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2](P370)邓小平说:经济体制改革也好,政治体制改革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2](P370)总之,“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P134),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我们可以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环保问题,教育、医疗等,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今后的中国也必须坚定地继续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才能推动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关键词:改革;开放;动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实行了改革开放。今天,认真探讨改革开放的动因,对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当时我国经济状恶劣况反思的结果
一九五七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这些“左”的错误实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加上自然灾害,全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一九六二年以后,虽然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国家经济状况有所恢复,但十年“文化大革命”又给我国带来新的巨大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更加恶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同志认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恶劣的经济状况。
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动因时,邓小平同志曾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造成的结果是“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他还举例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他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科技情落后状况来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1](P132)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间反复强调:“我们现在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美国科研队伍有120万人,苏联前年的资料是90万人,现在又增加了。我们是20多万人。”[1](P52)“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什么状况呢?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在这方面不用说落后一二十年,即使落后八年十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是很大的差距。”正是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引发了我们党的深刻反思。邓小平反思的结论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90)要摆脱贫困,就必须改革和开放。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2](P134)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他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后指出“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2](P223-224)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是对我国恶劣经济状况反思而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使中国必需选择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的重要背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生产与资本越来越国际化,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合作与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
改革的措施也部分地来源于对全球化的思考,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P6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P150)“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2](P138)实行对外开放,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P195)他还进一步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必要性:“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3](P150)尽管当今世界矛盾重重,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在日益密切地发展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只有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借鉴国外有效的管理经验,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对外开放是历史上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对比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如在世界上地位很高的汉唐时期,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自明朝以后我国开始闭关锁国,与国际社会相隔绝,不相往来,最终在鸦片战争以后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瓜分。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2](P90)落后就被动挨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2](P78-79)“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P64)历史证明,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与落后,就必须开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包括资金,才能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一九七八年的出国考察潮给对外开放决策的形成以巨大推力
一九七八年中国政府派出了众多代表团出国考察,考察团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大,对中国领导层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差距感和落后感十分强烈。邓小平说:“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4](P132)这种发展差距并没有使中共领导人气馁,反而信心更足了。在这个时候,日本和西欧等国家都争相表示愿意借钱给中国,急于同中国做生意,这是过去没有的有利时机,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迅速扩大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规模,下决心对外开放。
五、改革是革除弊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照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体制上也存在很多弊端: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统得太死,政治上过分集中,经济上缺乏活力,管理上缺乏效率等等。这些弊端都严重束缚了中国的发展。改革僵化的苏联模式,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已成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前提。
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P327)“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1](P333)他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中,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3](P287)如果不对旧体制进行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大家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考虑问题,甚至提到亡党亡国的高度,要大家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3](P397)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称改革“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3](P135),这场革命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把“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把上升到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的高度,[5](P4)提请全党同志高度重视。
六、改革是化解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
根据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矛盾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181-182)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6](P37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情况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它们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但相适应是基本方面,不适应的只是次要方面。这使得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6](P372)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就是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矛盾。
邓小平把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P138)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变革现行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方面,所谓发展生产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他还强调了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的手段,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2](P370)这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前进和发展,就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断改革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很重要的一条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2](P63)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2](P370)邓小平说:经济体制改革也好,政治体制改革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2](P370)总之,“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P134),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我们可以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环保问题,教育、医疗等,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今后的中国也必须坚定地继续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才能推动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