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原乡与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民居是文化之根、乡愁之源,与在地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自己的文化原乡。传统民居的文化原乡也体现营造民居的“初心”,具有三层文化形态:原乡的生态环境、原乡的生活空间、原乡的价值体系。作为宗族观念、家园意识的载体,蔡氏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因材施用保持原乡生态环境;其空间结构方式蕴含特定生活文化内涵,而特定的生活方式又反过来塑造着原乡生活空间;蔡氏传统民居修饰与审美体现闽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精髓的原乡价值体系。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需要守住“初心”,回归民居文化的原乡,深入汲取在地文化真正的滋养,把握经年累月的气质积淀。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活空间,重塑价值体系,从而提升民居内涵,传承地域文化,维系原乡情结,增强家园认同。
  【关键词】文化原乡;传统民居;蔡氏传统民居;原乡情结
  【作 者】丁智才,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意,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厦门理工学院文化振兴乡村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福建厦门,361024。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獻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4-0109-008
  一、问题与背景
  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因为其相对的稳定性和传统文化的保留而被誉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特别是那些具有文物价值的传统民居。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非常重视包括古厝民居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他在《〈福州古厝〉序》一文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1],并指出古厝的生态、人文环境要一并保护,这些重要论述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指明方向。
  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的难点是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传统民居的重要价值,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传统民居保护已由唤起重视进入良性保护的新阶段。在保护传统民居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值得关注,诸如修缮的破坏、异地重建等。随着传统民居价值的飙升,一些文物收藏者或商人大量收购传统民居,造成许多传统民居“背井离乡”。在传统民居存量较多的浙、闽、赣、皖一带,有价值的房子被买下来,整体拆迁至异地,散落各处。或存放于仓库,或打着保护的名义进行重建。有的建成收藏博物馆;有的以会所形式进行商业运营,被作为提升文化气息的装饰品;有的被文化企业或部门集中重建成旅游景点。这些并非真正意义的保护,背离了传统民居的文化原乡。
  传统民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首先是植根于在地的人地关系之中,是住民为了生活生产需要于当地营造出来的,既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这是其发生的基础;又与建造者的观念、审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这构成其发展和延续的条件。进一步讲,传统民居顽强的生命力来自在地社会和文化的涵养孕育。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近年来比较多,但大多集中在对其意义、价值、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的模式、路径的研究等,对传统民居本身的研究多着眼于建筑特色、空间布局、形象和构成等,从民居原乡文化角度研究较少,特别是从文化原乡的居住现象出发探讨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因素以及住民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民居及其保护传承的影响,缺乏较系统的论述。在当前传统民居保护的误区中,面临危机的不仅仅是民居的消失,更有不适宜的保护修缮、重建活动对居住文化、生活方式等传统民居原乡文化景观的破坏,开展这方面研究很有必要。
  我们认为,在地除了为传统民居提供自然环境、工艺材料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地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传统民居提供社会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传统民居文化原乡具体的历史传统、社会关系和文化伦理,才能理解传统民居何以能够产生并保存下来,也才能深入理解传统民居的内在变迁逻辑。把握原乡与民居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诸多本土传统民居的社会现象,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内涵与保护路径。
  基于此,本文拟将蔡氏传统民居群作为文本,通过文化原乡理论考察其原乡文化构成,并藉此诠释传统民居所意蕴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当前保护传承的误区及未来路径。
  二、文化原乡:传统民居的“初心”
  从人类学意义上讲,原乡指一个宗系之本乡,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即远离故土的移民族群的原始故乡,亦即祖先未迁移前居住的地方。因为故乡社会建构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所以在文化上“原乡”又不止于地理概念,而是赋予了多重文化符号意义。“一种对原始故乡的亲情、血缘,以及习俗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上的民族故土、文化故乡、精神家园;因此,原乡意味着对一种习俗、精神和文化的继承,并由此成为多元文化差异中的隐喻、一种象征。”[2]当原乡从生活变成记忆,从现实变成历史,便凝聚成一个个文化符号。传统民居作为在地社群文化的表现和创造,是原乡最典型的文化符号集合,其原乡意蕴更为丰厚。原乡意义上的传统民居更追求原真性的文化基因,作为在地社群基于地方的自然环境而建造,在长久的生活空间中产生的相对稳固而较小变动的社会结构及生存方式的居所,传统民居使寓居其中的住民获取相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认同根基而安居其所。传统民居的文化原乡表达和创造是一个三维文明体,它既有具象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系统,也有文化和社会景观可以探寻。自然的生态环境、住民的社会实践以及通过实践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意义,构成传统民居的原乡文化景观。传统民居的原乡文化景观创造和表现呈显为三层文化体形态,即原乡的生态环境、原乡的生活空间、原乡的价值体系。
  生态环境是传统民居生成和发展的背景和基础,并且融入传统民居的整体构成之中。传统民居是先民在原有的自然环境上进行改造并且成为原乡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先民通过营造建筑物首先满足族群生活上的需求,其次增加环境的景观价值。“因地制宜”是传统民居地域技术特性的核心,在尊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布局、组织空间结构、处理细微、选取建筑材料和决定工艺等。作为当地住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传统民居形成特殊的文化空间,是一种会呼吸的建筑,蕴藏着当地住民深沉的地域认同和族群情感,尤其是先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归属,体现了特定的文化特质及场所精神。每一种民居都有其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复杂的文化背景影响民居整体营造,体现住民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民居也反过来影响在地文化,反映一个时期的地域文化精神,反映当时的道德伦理规范与价值体系。   “人类的建造活动并不仅仅是为了操纵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物质环境的控制,来实现内心的社会和宗教环境——那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理想家园。”[3]156作为人类建造活动的典型代表,每一种传统民居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原乡,可以看做营造民居的“初心”,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从文化原乡来分析传统民居更具有整体观与现实意义。“地域的景观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确立的。”[4]11~38传统民居原乡文化景观不仅仅是鲜明的文化符号,而是具有更深层的地域精神和文化性格,可以成为认同感生成的依据。传统民居生命精神根植于原乡文化的深厚土壤,离开了文化原乡也就失去了生命的真谛。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问题凸显,特别是异地保护重建似是而非,从文化原乡的视角剖析传统民居保护传承问题,努力恢复保存传统民居原乡文化风貌,保全其自然与人文特质,可以增强族群后代的家乡观念、地域情感等原乡情结,增加家园认同与文化认同。
  本文之所以选取蔡氏传统民居作为研究案例,是因为其具有的典型性。首先,蔡氏传统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营造迄今近160年;其规模之大,是家族文化的代表。其次,蔡氏传统民居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典型,所在地曾经是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方特色浓厚,因其丰富的内涵被称作“闽南建筑大观园”“闽南小故宫”,也是闽南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永定土楼一起被称为福建民居的两朵奇葩。最后,蔡氏传统民居具有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并扩散至海外的文化双向传播印记,与海内外移民联系紧密,是原乡认同与家国意识的有效载体。
  三、个案分析:蔡氏传统民居的原乡文化景观
  蔡氏传统民居群座落在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由华侨蔡启昌先生及其子蔡资深兴建于清朝同治至宣统年间,目前存在较为完整的大厝共16座,房间近400间,总占地面积约100多亩。
  (一)蔡氏传统民居的原乡生态环境
  人类本源生命状态是与劳作、筑居联系一起的,与自然的形态息息相关。原乡生态环境是傳统民居建造的基础,也是其原乡文化的根源。蔡氏传统民居在因地制宜、因才施用方面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因地制宜,充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蔡氏传统民居所在地南安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度20.9℃,夏季较长但无酷暑,冬季较短而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为人类居住提供适宜环境。漳州寮自然村地处南安市中南部,村西北有五峰山作为屏障,主峰海拔552米,发源于此的双溪水流缓慢、平稳,蜿蜒向东注入泉州湾。蔡氏传统民居在山环水抱的中央地带选址,北、东、西三面均环绕着连绵不断的山峰,“背山面水,水流巽位,负阴抱阳”;且地势平坦,有一定坡度,藏风聚气,符合中国传统居住理念。远处眺望,民居所处地势及河流的空间格局形似琵琶,所以蔡氏传统民居建筑群亦有“琵琶”村的美誉。在民居群南北两侧分布果园,东西面置设农田。整个民居群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现存一些描写民居生态环境的匾额诗句印证了这一点,诸如“一片钟声回晓梦,五峰春色满晴窗”“物色常新,宝珠石悬一片寺;春光如画,壶冈彩映五峰山”“五峰呈秀”等[5]147~154。蔡氏传统民居还有许多顺应自然而成就其妙造绝伦之处,如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的特点,民居不是标准的坐北朝南,而是向南偏东15°,夏季可避开正午烈日入室,保证有充足的穿堂风;冬季又能抵挡北风进堂,保证室内温度,冬暖夏凉,使民居成为舒适居所。[6]
  因材致用,凸显民居地域性和工艺独特性。蔡氏传统民居将在地资源优势发挥淋漓尽致,是闽南红砖古厝的典型代表,突出体现在红砖和石材的大量使用上。闽南地区是我国独特的红砖文化区,闽南人喜欢象征喜庆、吉祥的传统红色,常常在建筑材料中使用红色砖,甚至有一种专门用来堆砌的红砖——“福伴砖”。相较其它在还原气氛炉窑中烧制的砖雕,这种红砖采用氧化方式烧制,过程相对简单。地处沿海的闽南拥有丰富的沉积海土和富含三氧化二铁的红土,能工巧匠们将两者混合,斜向整齐地堆放入窑内,用松枝烧出颜色鲜艳、表面光泽、内质坚硬的红砖,松枝灰烬散落在砖胚相叠露空的位置,熏出黑色的斑纹,烧制好的砖面呈现两三道黑色纹理,因此也被称为“烟炙砖”。这种红砖坚固、耐磨、防水性能好,适宜雕刻各种砖雕,也可以拼贴各种图案,是闽南传统民居常用的建筑材料。南安丘陵山体众多,盛产花岗岩石材,材质优良,强度高,开采便利,自古便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常被用来作建筑物底座、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墙裙、门窗框架等等。蔡氏传统民居广泛使用当地石材,庭院广铺石埕,石阶、石砛、天井、门框窗框、抱鼓石、柱础、栏杆等随处可见。不仅梁柱用石材,楼梯、门窗也用石材,不仅外墙用,内墙也用,而且不加饰面。石材应用既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又注重材料的质感和美学因素,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极具闽南特色。
  (二)蔡氏传统民居的原乡生活空间
  “传统民居与文物古迹相比较,与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它是活着的历史,具有丰富平实的生活性。”[7]蔡氏传统民居空间的形态、结构、布局,是闽南先民生活方式的结果,其空间结构方式蕴含特定生活文化内涵,而特定的生活方式又反过来塑造着民居的空间与结构。
  从功能组成与总体格局看,蔡氏传统民居建筑群整体布局严密、设计独特、气势宏伟。民居群外有围墙环绕,四角设有炮楼与哨门,用来防御外敌,保障民居的整体安全;内部采用穿斗式的设计结构,屋顶是硬山或卷棚,前后宅第之间铺设10米宽的石埕,两座山墙间空出2米宽的消防通道;还有集中营建的宗祠,既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又是家族宣传、执行族规族法和议事设宴场所,联系整个家族并在家族内部形成凝聚力和亲和力;另有分散设置的宗族食堂、灶火间和手工作坊等,用来满足族人日常所需。民居群外在防御性与内在秩序性兼备,严谨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体现以家族为中心组织、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延续发展了传统敬宗收族、养老扶幼的宗族观念。   蔡氏传统民居建筑群每一厝庭院的空间布局也颇为精巧:中心是稍大的天井,具有防晒与通风作用,半开敞的厅堂和主要房间环绕四周布置。厅堂供家庭聚会待客,主要房间布置在天井周边,空间通透。从上面俯瞰,庭院像一个大斗,象征五谷丰登、财源茂盛,五谷大斗小斗进屋来。这种基本的空间格局有多种变化形式:纵向延伸,一进院可以扩展到二进院;横向拓宽,可以另建东护厝、西护厝或者两边东西护厝。中间院落加护厝的空间格局是福建民居较为传统普遍样式,以天井为家庭生活中心,院落护厝环绕四周,拉近家庭成员的关系。经过巧妙设计的庭院和室内空间,内外相生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在生活空间中,除了家居功能,还包括教育、祭祀等功用,“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诸以联疏远”[8],将居住、家族教育、宗庙祭祀等生活空间三位一体,以期和谐共存,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三)蔡氏传统民居的原乡价值体系
  传统民居蕴涵着原乡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按照徐复观对传统文化层次的理解:“低次元的传统,即普通所说的风俗习惯,多表现在具体事象之上,成为大家不问理由,互相因袭的生活方式。高次元的传统,是形成一个民族精神的最高目的、最高要求,乃至人生的最高修养”[9]57~61。蔡氏传统民居植根于闽南先民的智慧创造和实践活动,其价值体系表现闽南近代民居的人文适应性,民居形象要素表达出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反映了“高次元”的传统,是闽南族群精神的最高目的、最高要求,成为海丝“文缘之根”的鲜活见证和无数海外华侨的心灵寄托。
  蔡氏传统民居装饰丰富,文化意蕴丰沛,但都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社会伦理为基础来构建文化,又极具闽南地域族群特征,最典型莫过于燕尾脊和丰富的雕刻。蔡氏传统民居采用闽南民居中常见的燕尾脊屋顶,屋顶的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轻盈灵巧,别具一格。这种“双燕归脊”设计,展现出生动的线条美,腾飞而起、积极向上,如同故乡的一抹剪影,寄予远在他乡的华侨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燕归巢,人归根。在海外华侨们心中,唐风宋韵犹存的燕尾脊,是根脉所系的精神家园,是美好愿望和乡愁的依托。蔡氏传統民居还有其他民居中很少见的石雕、木雕、砖雕,手法精湛、线条流畅、构图完美、色彩艳丽,内容包括民间传说、民俗风情、文学典故等,不仅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展示闽南人对忠义礼信等美好品格的尊崇。如蔡浅别馆的《稚子四箴》、启昌厝的“尊道德,礼仪明;存孝悌,惟明伦;积善家,家道成”、德梯厝的“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这些书体多样的家训格言,遍布在厅堂、墙壁、门窗,教导后人如何修身、治家和报国。“它们不仅是建筑表面为美观而下设之物,而且是一种建筑的视觉对象,一种具有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心态及情态意象等多功能、多向度的概念。”[10]
  蔡氏传统民居体现闽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精髓的融合,是海丝“文缘之根”的鲜活见证。南安曾一度是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闽南文化精神在蔡氏传统民居得到完美诠释。闽南商人信奉“爱拼才会赢”,富有大胆且敢于创新的精神。当闽南文化和外来文化发生碰撞时,闽南人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蔡氏传统民居反映闽南人雕刻吉祥图案求吉避凶、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既传承了中原的吉祥文化,也表现出闽南地域文化思想,展示多元文化的特征。在蔡氏传统民居中,建造者并不掩饰他们对崇高身份和地位的向往,建筑物选择红色作为基本色调,相比色调素淡的中原建筑物,鲜艳很多,少了中原文化那种含蓄,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开放。蔡氏家族常年在菲律宾经商,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民居有很多外来文化的装饰,如体现南洋文化的石雕鱼尾狮,体现西方建筑风格的承托斗拱力神,体现伊斯兰艺术的葱头形山花等。不同于其他地方西式建筑的文化移植或侵入,蔡氏传统民居对外来文化主动的吸收,将中外文化融为一体,展现不一样的艺术魅力,属于世界移民文化传播过程中少见的文化反射,体现兼收并蓄、创新包容的地域文化精神。
  四、问题探究:蔡氏传统民居原乡文化面临的挑战
  和其他传统民居一样,蔡氏传统民居以前遭受过自然及人为的破坏。2001年,蔡氏传统民居被国家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于其他异地迁建的传统民居,还算比较幸运,但在保护、修缮及开发过程中,也面临新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其一,自然生态的破坏。原来的蔡氏传统民居坐落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之中,路旁一块块绿色稻田和远处一团团树冠的果园交相辉映,清澈的溪流环绕四周。随着乡镇石材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古树枯死,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溪水污染严重。民居周边乱搭乱建,新的风格不一的建筑物、发展旅游而兴建的水泥路、大广场,破坏了民居的整体生态美。从建筑群本身来看,穿斗式木构架结构形式数年来饱受风吹日晒、空气湿度交替变化、热胀冷缩以及虫蚁的侵蚀等影响,开缝、断裂、糟朽、变形,导致木材表面的油漆装饰、彩画等出现龟裂、脱落;由于木质梁架结构的损坏,部分屋面失去支撑而坍塌,瓦片、瓦当、瓦滴也丢失严重;白石基阶石大多泛潮、风化、磨损,内墙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墙皮脱落、局部酥碱。有的民居外观虽然完整,但内部空间遭到破坏。特别是近年来的保护修缮过程中,用水泥和容易开裂的落叶松代替原有建筑材料白灰与杉木,和原来的材料工艺技艺大相径庭,造成新旧部分难以和谐相融,削弱了传统民居的原有魅力。
  其二,生活空间的消解。和大多数传统民居一样,人口外迁导致蔡氏传统民居空间异化和文化脉络逐渐中断。空间异化体现在居住空间日趋衰落,多数民居因无人居住而被抛弃。蔡氏传统民居大多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愿意在古厝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选择外出打工、买房定居。即使有人居住的宅第,因为生活要求而不规范的改建导致民居内部环境拥挤和杂乱,有的已经掩盖甚至改变原有的内部空间格局。变成文保单位后的蔡氏传统民居属文物局管理,很多大宅常年大门紧闭,无人居住的建筑虽有修缮,但没有住民在民居里生活,失去了生活性。人口特别是精英不断外流,有序的日常生活已被消解,民居聚落文化传统及环境均无法继承,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活动等难以延续下来。以前家家户户普渡时在自家古厝大门口摆酒菜、点香,在天井烧金,祭祀活动结束后邀请亲朋好友喝酒“吃普渡”,由于现在住民搬迁到楼房,祭祀、宴客场所受到局限,习俗已逐渐减少,传统民居文化的原真性与生活性逐渐消失,也就失去了特色与活力。   其三,价值体系的退化。在保护修缮过程中,蔡氏传统民居一些蕴涵深意的装饰被误解误用或异化。原有的燕尾脊形态从空中陡然下落,线条优美,寓意深刻,在修缮中多被改成各种风貌,曲线不美,寓意难存。一些新修缮的建筑没有了家风家训,却多了金壁辉煌的拜金色彩。体现蔡氏家族发展历史、展示良好家风也为后世子孙寻根问祖提供依据的族谱,由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住民外迁,特别是没有乡贤的号召,造成缺失和断层。祠堂、族谱等形态被形式化和演绎化,祭祀与修谱更多是一种召集族人的方式,而非凝聚与教育,宗族认同意识与教育功能大大降低。传统民居蕴含的历史文化在不断流失,一些当地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逢年过节在当地戏台表演的歌仔戏、南音、提线木偶等乡土娱乐节目,因为观赏的人越来越少已经取消。传统民居凝聚人心、教化住民、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日益淡化。
  五、守住“初心”:基于文化原乡的传统民居保护传承
  传统民居既要保护,更要将其活起来。守住“初心”,重视民居的原乡文化传承,才能使传统民居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一)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原真本色
  实施传统民居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按照生态整体观,依据传统民居的聚落肌理和自然景观原则,对传统民居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清理乱搭乱接与脏乱差现象;整改水泥路面,恢复原有道路铺装;将新建民居拆除或进行风格改造,保持民居风格整体协调,力求民居建筑、乡村美景和田园风光和谐统一。
  加强对传统民居整体保护和定期修缮。坚持“重点修复、防护加固、日常保养”的整治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对损毁比较严重的传统民居要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与旅游活动需求。为了尽可能还原传统民居整体风貌和格局特色,实现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协调和统一,对具有文物价值的传统民居要原汁原味地保存。“环境的改善、设施修复完善、利用当地材料、采用传统技法、强调因地制宜与因势利导,从形制、结构、材料、构造细部、传统工艺、原有建成环境、原有文化情感最大限度地维持传统民居各组成部分信息源的原真性”[11]。提倡“原乡规划”理念与方法,保持历史记忆、原真本色和原生态特征,用传统的技术和自然材料延续传统民居的修缮。限制过度的建设开发,保护原有的风貌意境与乡土本色,体现文化关怀。
  (二)坚持以人为本,恢复生活空间
  传统民居营造的初衷是满足住民的需求,保护修缮传统民居也要以人为本,恢复生活空间,融进人的情感,给传统民居新的生命。《马丘比丘宣言》强调:民居文化保护是为了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适应的建设过程,而不仅仅是修缮物质载体的过程。传统民居保护的核心问题是生活气息留存。有了生活气息,传统民居发展才有活力。在保护修缮原有的建筑等物质载体外,更要注重恢复民居生活空间,使传统民居成为“活”的民居,而不是只留下文物空壳。外在形态是传统民居的筋骨,住在里面的村民是其血脉,只有内外兼修,骨肉相连,血气相通,传统民居才有活力,文化传承才有支点,人们感受到的才是真的乡愁、活的乡愁。
  生活空间延续的前提需要有人,民居保护再好,多年没人住,也就没有生活气息,没有文化氛围。“任何社会生活的逻辑和规则都不会自行空转,倘若没有人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参与其中,没有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化’过程将这些逻辑和规则激活,没有人为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历程加以‘叙述转化’和‘解释重置’,文化也便无法得到传承和延续。”[12]尊重人对传统民居的历史情缘与文化情愫,从生活空间上彰显人的尺度。要对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与改造,满足住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台鼓励原居民返乡创业扶持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及经营帮扶;进行有限度的商业开发,增加传统生活活态传承展示与其他体验性产品和活动,创造多种条件吸引住民参与家园建设。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精神层面教育,对传统民居的住民进行引导,帮助文化水平较低的住民提高对传统民居的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努力复原传统人文风貌,营造鸡犬相闻,相邻守望的原生氛围,提升传统民居内在的审美情趣,激发住民诗意的想象力和更为深刻的凝聚力。
  (三)重塑价值体系,增强原乡认同
  传统民居的魅力,关键在于它与民族特别是族群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相吻合,凝聚着先民的信念、情感、价值、意义和对理想的追求,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成为支撑着地域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生命。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关键是让民居文化不褪色,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要重拾历史记忆,将传统民居的名人趣事、传闻典故、书法、砖雕、木雕图片等活化利用;提取相关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传承地域特色,传播民居文化。当地学校增加介绍传统民居的课程,讲述民居文化,提升现代人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建设规划传习、创作、交流及展示等中心,进行文化技能培训,将文化教育、旅游景观和居住生活功能融为一体,努力将传统民居建成原居民的美丽家园、文化原乡。
  在活动中重塑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认同。“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价值观是一致的,所形成的记忆都属于每个村民的集体记忆。”[13]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民居相关的民俗信仰活动,让活动成为维系住民原乡认同的情感纽带。特别是像蔡氏传统民居这样涉侨涉台的传统民居,族谱家训、祭祀拜祖、民俗活动等原乡意味浓厚的风俗和信仰,承载着、维系着台胞侨胞不可割断的家族血脉和宗族亲情。在传统民居举办寻根谒祖等各种交流活动,溯源探本、建宗立业,延续亲情、乡情,通过重塑传统民居文化价值观,提升传统民居内涵,维系原乡情结,增强家园认同。
  六、结语与讨论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民居有形,搭载文化丰润民心。传统民居丰厚的原乡文化意象,寄寓着原居民及其后代深厚的情感记忆,是建构原乡情结与家国认同的载体。文化原乡是传统民居的灵魂与初心,传统民居如果没有原乡文化作为内核,那就很难有鲜明特色与本土色彩。对传统民居的解读假如不深入触碰到其扎根土壤里真正的滋养,把握那种经年累月的底气,很多东西就会发生偏移。如果保护者只是单纯物质外形保护,割裂其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氣质个性、境界格调,最终会导致传统民居的肤浅与庸常。   在传统民居保护开发的热潮中,我们要守在初心,需要一种“原乡”精神,去追问传统民居生长的土地。“乡愁不是专给外人观看的肤浅的风景、不是现代喧嚣的旅游产地、不是生造臆想的、仿古做作的粗俗街市、旧屋、楼台亭阁。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14]保持良好的原乡文化生态是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满足住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为中心,恢复生活空间是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的关键;传承传统民居优秀文化和价值体系,是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的价值追求。通过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让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的我们,重新找到文化原乡的路。传统民居成为“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在乡愁”的精神家园,可以转化为吸引外来人员共建共享共融的驱动力,增强海内外宗族后裔原乡认同。
  本文基于蔡氏传统民居的考察,通过“扩展个案法”[15],把握传统民居地域条件与文化特征。提出传统民居文化原乡的概念,对传统民居保护现状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寻传统民居原乡文化内涵,解析传统民居与文化原乡的逻辑关系和机制,有助于对传统民居保护作出一个具有现实与乡土回应。当前,传统的家国文化创造的“乡愁”,最能唤起人心灵的最柔和的部分。在追求心灵契合的大背景下,传统民居原乡文化独特的符号意象,是联结海内外华人归属感的纽带。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民居原乡文化理论需要系统建构,影响传统民居原乡文化的因素很多,筛选提取贡献率较高的因子并合理确定量化标准,以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等研究工作复杂。以传统民居原乡文化系统为分析框架,从自然生态、文化型态、人文心态的结合统一,构建传统民居原乡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模型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论文虽初步提出概念、框架,其细化研究仍有待于深入实证区域展开并综合评价。在传统民居保护传承进程中,民居原乡文化的具体保持提升的方法、案例、评估的探索依然在路上,需要学界立足于本土化的细致研究以及政策实践上更加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福州古厝》序 [N].人民日报,2019-06-08(03).
  [2] 郑靖茹.一个语言原乡者的艰难跋涉——从《血脉》看阿来小说中的族际边缘人[J].中国藏学,2006(1).
  [3]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译.北京:中国建造工业出版社,2007.
  [4] [日]根本昭.文化遗产政策的意义[C]//川村恒明,等.文化遗产政策概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向.东京:日本东海大学出版会,2002.
  [5] 李辉良.蔡浅古民居家训诗文的内涵[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南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南安文史资料,1999.
  [6] 宁小卓.多元文化催生下的民居奇葩——闽南蔡氏古民居的成因探析与特征研究[J].中外建筑,2007(9).
  [7] 蒋励,马建梅,张悦.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J].艺术与设计,2016(9).
  [8] 张光玮.闽南红砖聚落的历史发展与地域文化内涵——以“南安蔡氏古民居”为例[C]//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9] 徐复观.徐复观文录(一)[M].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
  [10] 宁小卓.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意义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11] 徐辉,龚乐.中国古民居保护中的原真性思想诠释[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6).
  [12] 渠敬东.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J].社会,2019(1).
  [13] 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 杭州:浙江大学,2015.
  [14] 阮仪三.留住乡愁——新常态下文化原乡的回归[J].城乡建设,2015(9).
  [15]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dwellings are the root of culture and the source of homesickness. They have an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culture and have their own cultural origin.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also embodies the "initial intention" of building dwellings with three cultural form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rigin,the living space of the origin,and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origin. As the carrier of the concept of clan and homeland,the Chua ancient dwellings ar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materials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ir spatial structure contains specific lif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and the specific lifestyle in turn shapes the original living space. The Chua's traditional decoration and aesthetics of the folk house embody the original value system of the essence of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nd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requires keeping the "initial intention",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hometown of dwelling culture,deeply absorbing the true nourishment of local culture,and grasping the accumulation of temperament over the years. By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storing living space,and reshaping the value system,the contents of residential houses is improved,the local culture is inherited,the original rural complex is maintained,and the identity of the homeland is enhanced.
  Key words:cultural origin; traditional dwellings; Chua's traditional dwellings; hometown complex
  〔責任编辑:李  妍〕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三姐”歌谣不仅凸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蕴,更关联文化共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主题。基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定位的联结模式,“刘三姐”歌谣跨文化传唱可视为生成“同一个人、共同经验、共性记忆、共同情感”的意义链条,以完成情感共通和共同体形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以共性记忆构筑文化共享系统、以共同情感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以稳定文化基因铸牢共同体
期刊
【摘要】视觉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来源,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壮语中存在大量的视觉词,这些视觉词不仅是对身体经验的描述,更是壮族人民思维方式的体现。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索壮语视觉词的认知机制,进而挖掘壮族人民语言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语;视觉词;隐喻;认知  【作者】熊奥奔,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H218.94 【文献识别码】A
期刊
【摘 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说明没有良法就没有善治。在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一直独具特色,但相关的研究却是薄弱环节。本文主要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立法的实践中发现亮点与缺憾,剖析成因,进而提出改革路径。在党领导下推动上层规则改革和对立法机制设计改革相结合,促使广西地方立法体现公平正义并实现保障地方利益、民族利益的立法目的,提高立法的质量,推动广西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发展和社会
期刊
【摘要】民族习惯争议案件发生地裁判地遍及全国,呈逐年上升态势。司法案件中争议的民族习惯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的,极少数是汉族的。有的案件将民族习惯作为适用法律规定的事实依据或者认定为法定或者约定情形予以间接适用,也有的直接适用民族习惯不适用法律规定。有的案件认为民族习惯不属于法定情形,不符合证据规则或者没有法律依据不予适用。司法法治原则要求民族习惯司法适用的第一依据仍然应是法律法规,第二依据才是民族习
期刊
【摘 要】“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民族团结问题上非常重视人心的凝聚。人心是民族团结最大的政治,人心在,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荔波民族团结的经验,主要表现为红色基因筑牢人心促团结、生态文明滋润人心促团结、扶贫攻坚温暖人心促团结、全域旅游聚集人心促团结、多彩文化沟通人心促团结、教育为本养育人心促团结,集中到一点,就是聚人心、促团结。而且还走出去,迎进来,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情怀,天地从心,把
期刊
【摘要】南岭走廊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间有着频繁的交往交流,随着交往交流的深入,族际间共同性因素不断增多,民族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南岭走廊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与国家的民族政策、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深度交往基础上的民族交融以及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是南岭走廊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南岭走廊;和谐;民族关系;影响因素  【作者】袁丽红,广西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8。 
期刊
【摘 要】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记忆,因而历史的书写常常肩负建构国家、民族形象的重任。当代的壮族历史书写,也同样起到了建构壮族形象的作用,从其书写中我们大致能感受到六种较为鲜明的壮族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面对由此产生的壮族形象建构的新需求,当代的壮族史书写已经到了需要转型升级的时候了,在研究路径、史料挖掘、书写方法上都应作出适应性的改变和提升。  【关键词】当代;壮族历史书写;壮族形象;  【
期刊
【摘 要】中老之间跨国联通的道路在不同时期曾以马帮道路和跨国公路存在于两国边民社会,不久的将来跨国铁路将成为更加现代化的联通方式。老挝贺人的社会生活空间中,道路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本文以道路与族群发展关系的视角切入,考察老挝贺人从中国到老挝,从丰沙里(Phongsali)山区到乌多姆赛(Oudomxai)坝区的移民历史,探讨跨国道路对贺人生存发展和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以及贺人随路而迁
期刊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边界与国民:现代国家边疆建设中的双重型构/杨丽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86~91  从“根文化”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2~27  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一)/麻国庆,关凯,施爱东等//西北民族研究,-2020,(2).5~17  关系理性视角
期刊
【摘要】通过对广西靖西市距离越南边境3公里以内的7个乡镇(37个村)居民进行全样本调研,结合语言经济学理论对居民普通话、外语、方言及多语能力等语言技能与职业选择、收入之相關性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不仅普通话技能、越南语技能的掌握与居民收入水平呈相关关系,而且多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最后,就普通话推广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均衡性这一难题,提出兼顾普通话推广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