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憾”,典型的形声字,同时也兼会意,“憾”就是“心”头有“感”。那究竟是什么“感”呢?一般是“失望,不满足”之感,但最初应该是“怨恨”之感。
  《论语》里子路表示“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孟子》里孟子说合理发展生产则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两个“憾”说成“遗憾”就不妥,说成“怨恨”才对,成语“抱憾终生”的“憾”也是这样。倒是“恨”可以表示“遗憾”,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恨晨光之熹微”的“恨”就是。
  可以这么说,古文里,有些时候“憾”是“恨”,“恨”却是“憾”。
  当然,我们今天说“憾”,一般是说“失望,不满足”,常用的双音节词“遗憾”“缺憾”就是这样。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业内业外人都这么说。是的,一部电影创作完成,总有令人觉得遗憾的地方,总有令人失望的所在。其实,不论时间的艺术,如音乐,还是空间的艺术,如绘画,都是这样,乃至任何创作、任何事情都会有遗憾。可以说,“遗憾”不期待有,但又往往是不期然而然的。
  我家有女初长成,已是及笄,阳光可爱,令人欣喜,却不料复课后,在体育课上打羽毛球时,由于想去救一个边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使得髌骨脱位,医院诊断为“支持韧带断裂”,必须手术。医生告知接下来会是艰难漫长的康复训练。这时“如果”就来了:如果之前加强体育锻炼,如果打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果……或许就不至于此。可是,如果只能是如果,徒留遗憾。这个手术主要是重建韧带,选择“异体”韧带还是“自体”韧带?各有利弊,总会有遗憾。一下子遭遇两个“遗憾”,前者让人防不胜防,后者让人难以定夺,怎么办?咱不能执着于遗憾,只能放眼长远,祝福未来。
  多年以前,在老家,听人把“遗憾”说成“贵感”,故意去掉了两个字的部首。当时只觉好笑,现在想来,却觉得不一般。遗憾其实不可弥补,甚至不可避免,但不要一直带着遗憾“走”,也不要过于用“心”,或者说不要老放在“心”头,这样就可以让“遗憾”成为“贵感”了。
  这“遗憾”就好比一个茧,你执着于它,执念太深,就是作茧自缚;你放下它,着眼于长远,就可以化茧成蝶,轻盈起舞。比如一不小心受伤了——不管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短时间的执着,缚成“遗憾”之“茧”,没有什么不可以,甚至还是必经的、有益的。可以忧虑,可以沉思,可以冷静,可以总结教训,可以重新规划未来。接下来,不是長久“遗留”,而要让“遗憾”走远,告别过去;不是“用心”了再“用心”,而是感悟感奋,着眼未来——套用一句俗不可耐的话,“是机遇也是挑战”。须知,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可以变成一种财富,就看你怎么去“经”,怎么去“历”。这可真的是一种“宝贵的感悟”,简缩一下,可不就是“贵感”了吗?
  原来,一句玩笑的“贵感”,也大有玄机,也是藏着自嘲的豁达和自信的智慧的。
  你从街边走过,蓦然看见台阶上躺着一溜的人,个个灰头土脸,个个睡得正香,你会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强烈地觉得这是美丽城市文明城市的“遗憾”?可是,你和我一起来感受一下,地铁修到了家门口,大约还有一个月就可以下楼乘地铁去远行了,多方便多快捷多轻盈,那是让人觉得美滋滋的吧。是的,你我负责“貌美如花”,可是总要有人负责“丑陋不堪”啊!眼前这些人就是。他们是修地铁的工人,也自然包括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干了半天活,扒拉了一份快餐后,短暂避开中午暴晒的阳光,借阴凉的台阶打个盹,养精蓄锐,下午还要接着干活。这样设身处地地想想,应该不只会觉得他们也太难了,而且会油然而生一种感激、一种敬意——给予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甚或更进一步,一座文明美好的城市就应该有这种包容和崇敬的气度。当然你和我可以进而理性地呼吁:这座文明美好的城市应该为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再做点什么。
  果如此,对于文明的“遗憾”是不是也就成了一种“尊贵的感受”?简单地说,也就是一种“贵感”吧!
其他文献
关于1982、1983年间的那些记忆,就像遥远宇宙里几千万年前消失了的一颗星球的光线,尽管仍旧在太空里漫游,其实已是所剩无几了。时间既在构成记忆,也在淹没记忆。之所以还能偶尔想到那个时段,还会在内向的视野里浮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残屑,固然与那种抑郁的经历所留下的气息有关,但我却更愿意把一个少年的明朗形象当作那时的标识。他就仿佛是被透过茂密树冠的细碎阳光照亮的一枚新鲜银币,质地坚硬地闪着金属光泽,轻
期刊
食指的“相信”到北岛的“不相信”,代表着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巨大跨越——从“知天命”到理性思考个人、社会、国家的存在。在历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思潮的洗礼,又迎来了二十一世纪消费主义的席卷。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但是我要说,怀疑的时代里仍然需要信仰。  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信仰,我们仍然需要信仰拼搏、挑战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曾经看见过很多人在微博里抱怨这是一个“拼爹”不拼才的时代,拥有知识不如
期刊
“不动笔不读书”,要知道语文老师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奥秘就藏在他们的读书笔记之中。这里有他们原始阅读状态的直观呈现,你可尽情地从他们的视野中汲取养分。  心里不安。在家闷着。台里给我开了一个两会的博客,我看看留言。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人,母亲有精神病,不能干活,父亲把他带大,一九九五年,他高中毕业,放弃上大学,打工赚钱,在城市基本安了家,把父亲也接来。日子还没过上多久,父亲就得了重型肝炎,可以换肝
期刊
請神仙让我瘦下来吧!
期刊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古代章回小说,尤其是描写战争的章回小说里,常常可以读到如下文字:两军对阵,一方将领在阵前横刀立马,辱骂搦战,另一方将领拍马上前,与之交手;一时战鼓轰鸣,军士齐声喝彩,两将马上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鼓声正急时,一将拨马回走,另一将追赶,前
期刊
说起树,你想到的是什么?  有一句不知何时流行起来的话:“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棵树。”  树在人们心中应该是坚韧、挺拔、包容和可以依靠的形象。想起树的时候,脑海里似乎就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光线将树叶的影子投射在泥土地上,随风摇动,散发出阵阵清香。  外公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樟树,一棵是酸枣树,冠盖如云,是外公在结婚的那一年种下的。那一年,外公26岁,外婆18岁。他们是村里人介绍结婚的,结婚之前只
期刊
我很慌,学生拿了一本《局外人》来问我的看法。他说:  兰姐,我在高一刚入学时有幸拜读过此书,因为当时我意识到生的可贵,但又厌烦于生的琐碎,正值痛苦之际。此书和后来契诃夫的《六号病房》都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感到默尔索和叶菲梅奇医生如此像我,仿佛我就该成为他们。虽然是为了升学,但我深切感到,如果我真的要像《德米安》里所说发现自我,成为自己,就不能不承受思考死亡的痛苦来读好《局外人》。  首先,我以
期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予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祜二年(1057)中进士,曾任凤翔府签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论其文,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诗,它与黄庭坚
期刊
沈苇,1965年生于浙江湖州,大学毕业后进疆30年,现居杭州。著有诗集《沈苇诗选》、散文集《新疆词典》、诗学随笔集《正午的诗神》等20多部。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刘丽安诗歌奖等。  为白杨而作  绿洲的银柱,到冬天  更加挺拔、简约、尖锐  白茫茫大地进入木刻时光  积雪掩盖疯汉胡须般的麦茬  将光秃秃的树身变成  刺向天空的长矛和利剑  大地已停顿、沦陷  像一只深藏的墨水
期刊
在北方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的记忆中,有一个“世界生命树”和“宇宙中心树”的概念。这些民族长期生活在北方原始森林中,崇拜苍天、高山和树木,认为树是天空的支柱、神灵的居所,也是男性的象征、通往上界的天梯。许多民族神话传说中,树是人类的始母。哈萨克族的创始祖迦萨甘,在大地中心栽下一棵“生命树”。树长大后结出茂密的灵魂,每一片树叶都代表一个人的灵魂。新生命诞生就会长出一片新叶;有人死去,一片树叶便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