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还应该具备完美的表达形式,比如:适当的体裁选择、结构安排、表现手法等等。其中,新闻语言运用得如何,对新闻作品能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无论从表现新闻作者审美创作意图,还是从新闻作品本身的客观传播效果来看,新闻语言都必须要有其独特的魅力展现。
不少新闻作品常常被一些“老掉牙”的“官腔”所充斥着,有的概念表述模糊化,有的遣词造句庸俗化,有的行文结构程式化……如是种种,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少了些可感性、新鲜性、生动性。会议报道,无非是“XX强调、XX指出、XX要求”;工作报道,无非就是“为了什么什么,所以怎么怎么的”;经验报道,常见的就是“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这样的新闻语言,太公式化、太呆板、太陈旧,很难贴近读者。读来枯燥乏味,简直让人无法卒读。
不可否认,语言作为新闻作品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反映新闻事实时应遵循新闻写作的普遍规律,如语言表述既要真实、准确,又要贴切、简炼等等,但也不能因此降低对新闻语言个性化的要求。新闻语言只有彰显不同的个性色彩,才能使新闻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不然所有的人物都千人一面,所有的事实都千篇一律,如此这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何恰当地运用个性化语言能动反映新闻事实,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些体会。
一、多用自己的语言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在我们写作中,有时较多的融进自己独特的语言成分,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新鲜感。常见新闻报道中有一种通病,照抄文件、照搬材料、照套领导讲话,翻来覆去的几句官话、大话、套话,形成“文件味”、“材料化”、“机关腔”。相反,个性化的语言则会打动读者。
今年5月19日—21日是全国的哀悼日。21日《安徽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是《真爱涌巴蜀、悲情恸江淮》,导语中首句是“巍巍大别山肃穆,滔滔江淮水呜咽”;在正文中的有两个段落里,作者又分别用“朵朵白花寄哀思”和“白烛摇曳传真情”这两句起首,真实反映了蚌埠职工和休宁群众举行追悼活动的场景。文中作者不仅用自己的语言把主题提炼的这么深刻,而且两段行文以“朵朵白花寄哀思”和“白烛摇曳传真情”两句“点睛之笔”,把心灵无界、举国同悲”这种感情色彩表现的酣畅淋致,读来令人感动。就标题制作而言,试想,如果不用自己的语言锤炼,把标题写成“安徽各地群众深切哀悼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就会显得平淡无华。
二、善用群众性语言
群众语言作为一种口头语言,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然朴实。那些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读来琅琅上口,容易使人接受,增强亲切感,产生共鸣,是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金钥匙。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等等,那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语言地地道道来自群众之口。
但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要慎用方言。方言是某个地方所使用的语言,就某地方报纸而言,在一定的发行范围内,报纸是办给这一特定地区的读者群看的,恰当地运用方言能比较有效地贴近本地群众。但对于发行范围广的报纸来讲,方言用的过多会给有些地区的受众阅读增加难度,产生不必要的疏远感。
其次要符合人物身份。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语言,有些作者为了有意拔高群众语言,往往弄巧成拙,将一些闪光的语言强加给被采访者身上,使新闻作品失去真实性,人为地阻碍了作品与读者的交流。
第三,要忌防流行语言陌生化。流行语言大多也来自群众语言,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活跃版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黑洞”,原指一种天体现象,现常比作某些业务经营中的赔损、亏空;“粉丝”,原指一种薯类食品,现常比作一些明星的追捧簇、崇拜者。这些词语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时代感。如果滥用流行语言,如“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二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看还敢卖“流口野”》等,这里的“CIOFF”、“流口野”、等都是什么意思?“新鲜”得让读者不知所云。
三、巧用文学手法表达语境
语境对表现新闻的个性、增强新闻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有其特别的优势。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法美化语言表现语境,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力度。如有一篇报道《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军人长城情结素描》是这样开头的,“金戈铁马绝尘去,皓首英华品墨来。残垣无语雄魂在,长城不倒赋情怀。”8月下旬,由中国长城学会主办的《不倒的长城,中国当代老军人书画精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展。这篇新闻开头运用文学笔调描写了一段符合当时气氛和特征的诗词,就比单一用记叙手法进入正题要优雅得多,既不违背新闻写作的要求,还可以把读者带入一种独特的意境。
此外,就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一些原则仍值得注意,比如: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给读者一种轻松感。
多些细节描写,少些废话套话,增强可读性。■
(作者单位:当涂县广播电视台)
不少新闻作品常常被一些“老掉牙”的“官腔”所充斥着,有的概念表述模糊化,有的遣词造句庸俗化,有的行文结构程式化……如是种种,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少了些可感性、新鲜性、生动性。会议报道,无非是“XX强调、XX指出、XX要求”;工作报道,无非就是“为了什么什么,所以怎么怎么的”;经验报道,常见的就是“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这样的新闻语言,太公式化、太呆板、太陈旧,很难贴近读者。读来枯燥乏味,简直让人无法卒读。
不可否认,语言作为新闻作品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反映新闻事实时应遵循新闻写作的普遍规律,如语言表述既要真实、准确,又要贴切、简炼等等,但也不能因此降低对新闻语言个性化的要求。新闻语言只有彰显不同的个性色彩,才能使新闻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不然所有的人物都千人一面,所有的事实都千篇一律,如此这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何恰当地运用个性化语言能动反映新闻事实,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些体会。
一、多用自己的语言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在我们写作中,有时较多的融进自己独特的语言成分,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新鲜感。常见新闻报道中有一种通病,照抄文件、照搬材料、照套领导讲话,翻来覆去的几句官话、大话、套话,形成“文件味”、“材料化”、“机关腔”。相反,个性化的语言则会打动读者。
今年5月19日—21日是全国的哀悼日。21日《安徽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是《真爱涌巴蜀、悲情恸江淮》,导语中首句是“巍巍大别山肃穆,滔滔江淮水呜咽”;在正文中的有两个段落里,作者又分别用“朵朵白花寄哀思”和“白烛摇曳传真情”这两句起首,真实反映了蚌埠职工和休宁群众举行追悼活动的场景。文中作者不仅用自己的语言把主题提炼的这么深刻,而且两段行文以“朵朵白花寄哀思”和“白烛摇曳传真情”两句“点睛之笔”,把心灵无界、举国同悲”这种感情色彩表现的酣畅淋致,读来令人感动。就标题制作而言,试想,如果不用自己的语言锤炼,把标题写成“安徽各地群众深切哀悼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就会显得平淡无华。
二、善用群众性语言
群众语言作为一种口头语言,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然朴实。那些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读来琅琅上口,容易使人接受,增强亲切感,产生共鸣,是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金钥匙。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等等,那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语言地地道道来自群众之口。
但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要慎用方言。方言是某个地方所使用的语言,就某地方报纸而言,在一定的发行范围内,报纸是办给这一特定地区的读者群看的,恰当地运用方言能比较有效地贴近本地群众。但对于发行范围广的报纸来讲,方言用的过多会给有些地区的受众阅读增加难度,产生不必要的疏远感。
其次要符合人物身份。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语言,有些作者为了有意拔高群众语言,往往弄巧成拙,将一些闪光的语言强加给被采访者身上,使新闻作品失去真实性,人为地阻碍了作品与读者的交流。
第三,要忌防流行语言陌生化。流行语言大多也来自群众语言,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活跃版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黑洞”,原指一种天体现象,现常比作某些业务经营中的赔损、亏空;“粉丝”,原指一种薯类食品,现常比作一些明星的追捧簇、崇拜者。这些词语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时代感。如果滥用流行语言,如“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二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看还敢卖“流口野”》等,这里的“CIOFF”、“流口野”、等都是什么意思?“新鲜”得让读者不知所云。
三、巧用文学手法表达语境
语境对表现新闻的个性、增强新闻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有其特别的优势。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法美化语言表现语境,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力度。如有一篇报道《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军人长城情结素描》是这样开头的,“金戈铁马绝尘去,皓首英华品墨来。残垣无语雄魂在,长城不倒赋情怀。”8月下旬,由中国长城学会主办的《不倒的长城,中国当代老军人书画精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展。这篇新闻开头运用文学笔调描写了一段符合当时气氛和特征的诗词,就比单一用记叙手法进入正题要优雅得多,既不违背新闻写作的要求,还可以把读者带入一种独特的意境。
此外,就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一些原则仍值得注意,比如: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给读者一种轻松感。
多些细节描写,少些废话套话,增强可读性。■
(作者单位:当涂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