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唤起中国企业关注支持中国的绿色环保事业,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日前,在第十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中国著名企业在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名企《绿色宣言》签名活动。首钢总公司、伊利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等来自北京、内蒙古、上海、辽宁、山东、山西、江西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的69家企业代表踊跃在宣言上签名,倡导中国企业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定不移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张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内蒙古自治区人大陈瑞清副主任出席会议。国家相关部、委、办、局的领导、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300多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三年,它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制度的坚强支撑,才能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潘岳说,今后中国要构筑环境经济政策新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保总局已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合作,推行“绿色贷款”或“绿色政策性贷款”,建立起绿色资本市场。环保总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有关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两高”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
潘岳强调指出,不能因为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利益,而使有利于更大公共利益的政策实施受到阻碍。环境经济政策是以价格、财税、金融、保险等GDP手段调节各个市场主体,最终达到环境和经济共赢结果的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联合各方力量推动建立包括环境税、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七个方面内容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蒲长城指出,科学的、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是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标准体系是生产产品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国家质监部门将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制订科学严谨、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同时也为环保事业提供技术保障体系,将来在评价中国名牌产品的时候,环境保护的问题将作为“一票否决”的先决条件。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将构筑中国环境经济政策新体系简称为“环境新政”。他说,“环境新政”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只有把这四个创新融为一体,共同支撑“环境新政”这个总框架,中国的节能减排任务才能够真正地落实到工作当中去。
内蒙古伊利集团总裁潘刚代表企业家宣读了《绿色宣言》,并庄严承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护家园、改善环境的神圣使命。节约保护资源,加强污染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执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积极预防污染,完善环保体系;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持续发展。诚信为本、技术创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打造民族品牌,实现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为人民提供优质合格的绿色产品。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8年里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5的奇迹。但是,中国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创造的GDP仅是世界的4%,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占当年GDP的10%。中国国土面积的1/3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人民的健康。
中国有超过2600万家的大中小型企业,它们在成为世界工厂、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专家认为,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应当承担防治环境污染的第一责任。既不能实行“交费污染”,也不能实行“交税污染”。既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更要有企业的自觉防治。要真正解决环保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在于企业。
与会代表认为,相信通过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出一个绿色的“环境经济”。
参加宣言签名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绿色创建工作要成为长期机制,要扎实有序地长期开展下去,以此带动、唤醒更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张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内蒙古自治区人大陈瑞清副主任出席会议。国家相关部、委、办、局的领导、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300多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三年,它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制度的坚强支撑,才能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潘岳说,今后中国要构筑环境经济政策新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保总局已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合作,推行“绿色贷款”或“绿色政策性贷款”,建立起绿色资本市场。环保总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有关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两高”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
潘岳强调指出,不能因为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利益,而使有利于更大公共利益的政策实施受到阻碍。环境经济政策是以价格、财税、金融、保险等GDP手段调节各个市场主体,最终达到环境和经济共赢结果的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联合各方力量推动建立包括环境税、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七个方面内容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蒲长城指出,科学的、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是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标准体系是生产产品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国家质监部门将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制订科学严谨、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同时也为环保事业提供技术保障体系,将来在评价中国名牌产品的时候,环境保护的问题将作为“一票否决”的先决条件。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将构筑中国环境经济政策新体系简称为“环境新政”。他说,“环境新政”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只有把这四个创新融为一体,共同支撑“环境新政”这个总框架,中国的节能减排任务才能够真正地落实到工作当中去。
内蒙古伊利集团总裁潘刚代表企业家宣读了《绿色宣言》,并庄严承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护家园、改善环境的神圣使命。节约保护资源,加强污染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执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积极预防污染,完善环保体系;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持续发展。诚信为本、技术创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打造民族品牌,实现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为人民提供优质合格的绿色产品。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8年里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5的奇迹。但是,中国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创造的GDP仅是世界的4%,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占当年GDP的10%。中国国土面积的1/3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人民的健康。
中国有超过2600万家的大中小型企业,它们在成为世界工厂、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专家认为,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应当承担防治环境污染的第一责任。既不能实行“交费污染”,也不能实行“交税污染”。既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更要有企业的自觉防治。要真正解决环保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在于企业。
与会代表认为,相信通过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出一个绿色的“环境经济”。
参加宣言签名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绿色创建工作要成为长期机制,要扎实有序地长期开展下去,以此带动、唤醒更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