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而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结合我院探讨了飞机制造技术的专业定位、专业建设内容、专业成果。因此,专业建设探讨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质量;飞机制造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54-01
航空制造业由于航空格局的变化对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的要求在不断拓展,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大型船舶舰载机的需求,军用航空飞机需求的数量不断扩大,民用航空飞机需求数量呈倍增的态势。湖南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航空装备制造业建设。
一、专业定位
新的形势要求专业定位、服务面向不断动态调整,对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出新的任务,新的形势要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心理素质,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为对接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环境与工作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院于2008年开办了飞机制造技术专业。
二、专业建设内容
飞机制造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飞机钣金、部(组)件装配、飞机总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中航工业飞机制造集团公司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校企互利共赢机制
利用学院作为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有力条件,成立了由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航空企业的技术专家、人力资源专家为主的飞机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家型企业家担任委员会主任,制定了委员会职责和章程,每年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讨论专业建设重大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监控和指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定期对企业进行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到企业现场走访、企业来校招聘等途径,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跟踪人才市场对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把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论证,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适时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校企“双课堂、双导师、订单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构建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使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模拟仿真教学与生产现场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双课堂”;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双导师”制;采取灵活教学组织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双课堂、双导师、订单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素质、高技能”一体的“部件(产品)制造型”课程体系
通过对航空制造企业的调研,剖析其生产和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出飞机制造技术方向毕业生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岗位行动领域,并将岗位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出与飞机制造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结合我院实际,考虑到专业布局及就业面向,确定我院飞机制造技术方向,毕业生主要在钣金工、装配钳工、铆接装配工等典型工作岗位,从事钣金成形、部件装配的“部件(产品)制造型”工作。
(四)专业教学资源
建设了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无论师生在课堂还是业余时间,都能得到学习支持。
按照飞机制造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与航空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工艺案例、机械加工实训、机械制造实训、企业复杂产品加工4个项目资源库,为学生自主与个性化学习、实习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等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
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集团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点建设《钣金成形技术》《飞机制造工艺》《飞机装配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等多门院级精品课程、多门优质核心课程。以精品课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包含课程标准、课件、素材、仿真软件、项目资源库等内容。
三、专业建设成果
飞机制造技术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教学常规管理。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以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不仅打造了高职教育的品牌,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深受中航工业的青睐,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探索出了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宋新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探讨[J].职业,2013(4):117.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质量;飞机制造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54-01
航空制造业由于航空格局的变化对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的要求在不断拓展,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大型船舶舰载机的需求,军用航空飞机需求的数量不断扩大,民用航空飞机需求数量呈倍增的态势。湖南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航空装备制造业建设。
一、专业定位
新的形势要求专业定位、服务面向不断动态调整,对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出新的任务,新的形势要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心理素质,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为对接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环境与工作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院于2008年开办了飞机制造技术专业。
二、专业建设内容
飞机制造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飞机钣金、部(组)件装配、飞机总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中航工业飞机制造集团公司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校企互利共赢机制
利用学院作为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有力条件,成立了由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航空企业的技术专家、人力资源专家为主的飞机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家型企业家担任委员会主任,制定了委员会职责和章程,每年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讨论专业建设重大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监控和指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定期对企业进行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到企业现场走访、企业来校招聘等途径,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跟踪人才市场对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把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论证,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适时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校企“双课堂、双导师、订单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构建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使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模拟仿真教学与生产现场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双课堂”;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双导师”制;采取灵活教学组织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双课堂、双导师、订单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素质、高技能”一体的“部件(产品)制造型”课程体系
通过对航空制造企业的调研,剖析其生产和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出飞机制造技术方向毕业生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岗位行动领域,并将岗位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出与飞机制造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结合我院实际,考虑到专业布局及就业面向,确定我院飞机制造技术方向,毕业生主要在钣金工、装配钳工、铆接装配工等典型工作岗位,从事钣金成形、部件装配的“部件(产品)制造型”工作。
(四)专业教学资源
建设了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无论师生在课堂还是业余时间,都能得到学习支持。
按照飞机制造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与航空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工艺案例、机械加工实训、机械制造实训、企业复杂产品加工4个项目资源库,为学生自主与个性化学习、实习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等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
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集团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点建设《钣金成形技术》《飞机制造工艺》《飞机装配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等多门院级精品课程、多门优质核心课程。以精品课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包含课程标准、课件、素材、仿真软件、项目资源库等内容。
三、专业建设成果
飞机制造技术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教学常规管理。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以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不仅打造了高职教育的品牌,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深受中航工业的青睐,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探索出了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宋新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探讨[J].职业,201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