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书展界的老大哥。拿金庸先生的话说,那是天下玄门正宗。关于它的江湖传说,每一则都唬得小编一愣一愣的。
比如,你能想到的出版商都会出现。
比如,你想都想不到的作家也会冒出来和大家见面。
比如,六座三层楼高的展馆外加一个巨型广场,才能装下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参展机构……
到了法兰克福,小编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么大的会场,哪儿能全是一本正经卖书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到这儿来,都能有姓名。比如地铁上拿着书展门票,肩扛一把大刀的cosplay老兄……
这里有印在莎草纸上,古法装订的古埃及图册,有书页里长出花草山石的立体书,还有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的《妖怪们的妖怪书》。冒着被咬一口的危险飞快摸一下,触感逼真得让人心头发毛。话说回来,今年是《哈利·波特》出版二十周年。于是展馆里出现了熟悉的壁炉、扫把和巫师帽,还有德语版的《哈利·波特》全集。如果买书送壁炉,或者买书送死亡圣器,那也不是不能掏钱的。哈?老板要打人?不是,他真的在卖死亡圣器啊喂……
展馆的常驻贵客是一台古董印刷机,机身笨重,需要手工刷一层颜料,以人力扳动一根粗壮的拉杆才能印出一页书。机器背后的布展墙上,赫然印着一个汉字“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古腾堡印刷机。
中国早早地搞出了“书同文”这种好东西。但是在西方,大家各有各的土话,说出来不同,写出来也不同。直到15世纪,约翰·古腾堡把中国的印刷术琢磨改造一番,大规模生产相对廉价的书籍,让通用语顺势传播开来,才改变了这个状况,间接统一了许多国家。它对于现代欧洲的意义,相当于上帝说了一声“要有光”。为什么法兰克福书展能追溯到五百多年前?因为他们的印刷机是那个时候造出来的。
传统工匠打扮的老爷爷拿德文圣经的金属字块给大家现场表演。每印出来一页,旁边就有绘经师接过去,在文字周围画上花草鸟兽,用普通颜料上色一次,再用纯金的粉末填上空白。一套工序下来,一页经文的标价够让你买了之后喝半年西北风。更不用说各色鎏金大部头,饱完眼福后只能捏着信用卡瑟瑟发抖。大概这些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卖书,而是收集今年份的膝盖。
手绘经书加上金粉填色虽说珍贵,但贵得不声不响,不看价签就不会受到惊吓。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地方,精美图书可没有全都走这种风格。要看霸气侧漏的?没问题!隔着几十米就感受到前方狂拽酷炫屌,人称“书中法拉利”——啊不,今年再用这个称呼已经不合适了,因为法拉利亲自来参展了!他们带来的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汽车目录,珍藏了这个品牌70年的图文历史。480页大开本+手工全皮书封对它来说太低调了,必须配上未来感十足的铝制书盒,以及有着异形骨骼一样优美金属线条的书架。合在一起,就是一台长了大长腿的V12前置发动机。来到书展就要和别的出版人一样规规矩矩地做书?才不是呢!咱法拉利表示,该怎么拽还是怎么拽,汽油味儿变成油墨味儿,没在怕的。
前来凑热闹的还有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半机器人莫恩·瑞巴斯。听闻这么一号人物,小编和大家一样好奇得抓耳挠腮。赛博格啊!《蜘蛛侠》里的八爪鱼博士?《星战》里的格里弗斯将军?还是《零伯爵》里的女杀手?事实证明科幻看多了脑子容易脱缰。瑞巴斯小姐依然是普通人类的样子,只不过手肘处植入了一块地震传感器,让她能感觉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地震。作为特异功能算不上洋气,不过赛博格一族追求的并不是变身超人,获得超能力,而是自由增减或改变感官的权力。比如說,你觉得睁眼看世界太无聊,就可以安装一双机械眼,红外成像,X射线成像,矢量传感……选择多了去,还有豪华组合套餐。仔细想想,这其实更容易玩脱啊。走在神经机械学的最前沿,要添加和放大各种知觉简直易如反掌。大脑的信息处理区一不小心就过载了。人会不会像电脑一样卡顿死机,甚至出现蓝屏?
你问我为什么想到卡顿?因为一名叫Maya Kodes的虚拟歌手真的卡了一下,她立刻向大家道歉,说自己太紧张了。Maya只有在打开全息投影的时候才会蹦出来,跟着舞者的节奏唱歌,不时配合台前观众跳上两段。这么可爱的妹子要是多看点书,统治世界不是梦啊。既然会唱“我只是台原型机,教教我怎么和你玩”,就能把这里堆成无数座小山的书拿起来读一读。一旁的业界大佬正在谈大数据分析,那不正是会读书的AI吗?
今天我们每翻开一本书,都有可能有个AI在和你一起阅读,学习书的内容,记下你的好恶。很难想象就在几百年前,人们还围着古腾堡印刷机庆祝新生的图书业。这些AI读者对我们的把握只会越来越精确,统治世界不太可能,但若是变身超级人工智能了,精准投喂每一本书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大家都会被各自喜爱的作品包围,再也不用担心踩坑,摸到一本不合口味、不合三观、引起不适的书。不过,AI的学习能力大概永远赶不上人类的潜力。大刘教过我们,声带和耳朵这样脆弱的器官,才是文明传承的根本。或许再过几个世纪,当人和虚拟人一起来到法兰克福书展,我们会复兴古代游吟诗人的传统,用声音和感情,给电子墨显示的文字注入生命。
比如,你能想到的出版商都会出现。
比如,你想都想不到的作家也会冒出来和大家见面。
比如,六座三层楼高的展馆外加一个巨型广场,才能装下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参展机构……
到了法兰克福,小编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么大的会场,哪儿能全是一本正经卖书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到这儿来,都能有姓名。比如地铁上拿着书展门票,肩扛一把大刀的cosplay老兄……
这里有印在莎草纸上,古法装订的古埃及图册,有书页里长出花草山石的立体书,还有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的《妖怪们的妖怪书》。冒着被咬一口的危险飞快摸一下,触感逼真得让人心头发毛。话说回来,今年是《哈利·波特》出版二十周年。于是展馆里出现了熟悉的壁炉、扫把和巫师帽,还有德语版的《哈利·波特》全集。如果买书送壁炉,或者买书送死亡圣器,那也不是不能掏钱的。哈?老板要打人?不是,他真的在卖死亡圣器啊喂……
展馆的常驻贵客是一台古董印刷机,机身笨重,需要手工刷一层颜料,以人力扳动一根粗壮的拉杆才能印出一页书。机器背后的布展墙上,赫然印着一个汉字“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古腾堡印刷机。
中国早早地搞出了“书同文”这种好东西。但是在西方,大家各有各的土话,说出来不同,写出来也不同。直到15世纪,约翰·古腾堡把中国的印刷术琢磨改造一番,大规模生产相对廉价的书籍,让通用语顺势传播开来,才改变了这个状况,间接统一了许多国家。它对于现代欧洲的意义,相当于上帝说了一声“要有光”。为什么法兰克福书展能追溯到五百多年前?因为他们的印刷机是那个时候造出来的。
传统工匠打扮的老爷爷拿德文圣经的金属字块给大家现场表演。每印出来一页,旁边就有绘经师接过去,在文字周围画上花草鸟兽,用普通颜料上色一次,再用纯金的粉末填上空白。一套工序下来,一页经文的标价够让你买了之后喝半年西北风。更不用说各色鎏金大部头,饱完眼福后只能捏着信用卡瑟瑟发抖。大概这些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卖书,而是收集今年份的膝盖。
手绘经书加上金粉填色虽说珍贵,但贵得不声不响,不看价签就不会受到惊吓。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地方,精美图书可没有全都走这种风格。要看霸气侧漏的?没问题!隔着几十米就感受到前方狂拽酷炫屌,人称“书中法拉利”——啊不,今年再用这个称呼已经不合适了,因为法拉利亲自来参展了!他们带来的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汽车目录,珍藏了这个品牌70年的图文历史。480页大开本+手工全皮书封对它来说太低调了,必须配上未来感十足的铝制书盒,以及有着异形骨骼一样优美金属线条的书架。合在一起,就是一台长了大长腿的V12前置发动机。来到书展就要和别的出版人一样规规矩矩地做书?才不是呢!咱法拉利表示,该怎么拽还是怎么拽,汽油味儿变成油墨味儿,没在怕的。
前来凑热闹的还有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半机器人莫恩·瑞巴斯。听闻这么一号人物,小编和大家一样好奇得抓耳挠腮。赛博格啊!《蜘蛛侠》里的八爪鱼博士?《星战》里的格里弗斯将军?还是《零伯爵》里的女杀手?事实证明科幻看多了脑子容易脱缰。瑞巴斯小姐依然是普通人类的样子,只不过手肘处植入了一块地震传感器,让她能感觉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地震。作为特异功能算不上洋气,不过赛博格一族追求的并不是变身超人,获得超能力,而是自由增减或改变感官的权力。比如說,你觉得睁眼看世界太无聊,就可以安装一双机械眼,红外成像,X射线成像,矢量传感……选择多了去,还有豪华组合套餐。仔细想想,这其实更容易玩脱啊。走在神经机械学的最前沿,要添加和放大各种知觉简直易如反掌。大脑的信息处理区一不小心就过载了。人会不会像电脑一样卡顿死机,甚至出现蓝屏?
你问我为什么想到卡顿?因为一名叫Maya Kodes的虚拟歌手真的卡了一下,她立刻向大家道歉,说自己太紧张了。Maya只有在打开全息投影的时候才会蹦出来,跟着舞者的节奏唱歌,不时配合台前观众跳上两段。这么可爱的妹子要是多看点书,统治世界不是梦啊。既然会唱“我只是台原型机,教教我怎么和你玩”,就能把这里堆成无数座小山的书拿起来读一读。一旁的业界大佬正在谈大数据分析,那不正是会读书的AI吗?
今天我们每翻开一本书,都有可能有个AI在和你一起阅读,学习书的内容,记下你的好恶。很难想象就在几百年前,人们还围着古腾堡印刷机庆祝新生的图书业。这些AI读者对我们的把握只会越来越精确,统治世界不太可能,但若是变身超级人工智能了,精准投喂每一本书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大家都会被各自喜爱的作品包围,再也不用担心踩坑,摸到一本不合口味、不合三观、引起不适的书。不过,AI的学习能力大概永远赶不上人类的潜力。大刘教过我们,声带和耳朵这样脆弱的器官,才是文明传承的根本。或许再过几个世纪,当人和虚拟人一起来到法兰克福书展,我们会复兴古代游吟诗人的传统,用声音和感情,给电子墨显示的文字注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