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应该等待化验结果吗?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是否应等待常规化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病例(包括缺血性卒中与非缺血性卒中病例).以首次化验指标中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结果为主要指标.分析总体人群与缺血性卒中亚组之间上述指标存在异常的患者比例,比较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亚组之间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并对化验指标异常的缺血性卒中病例未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具体原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 3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急诊血常规资料,3 278例(97.9%)有急诊血生化资料,1 742例(52.0%)有急诊凝血功能资料.总体人群与缺血性卒中亚组人群之间血小板计数< 100×109/L(1.3%对1.5%x2 =0.29,P=0.586)、APTT >36.5 s(3.8%对3.6%;x2=0.06,P=0.809)、PT>15 s(2.6%对2.8 %;x2=0.03,P=0.866)和INR>1.5(2.0%对2.0%;x2=0.01,P=0.970)的患者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共68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57例(8.3%)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平均血小板计数、APTT、PT和INR与总体缺血性卒中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例(5.1%)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主要指标结果异常,其中57.1% (28/49)同时存在既往相关疾病病史,而化验指标异常本身被作为静脉溶栓禁忌证主要考虑因素的患者仅占6.1% (3/49).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在缺乏相关疾病病史时)出现血液化验结果异常的比例很低,也较少作为静脉溶栓禁忌证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为等待化验结果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
其他文献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不仅引起胃十二指肠损害 ,还可引起小肠和大肠损害。NSAIDs小肠损害包括溃疡、穿孔、狭窄及NSAIDs肠病 ,以后者最为常见 ,表现为肠道失血、蛋白丢失及
对床旁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特别注意对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的护理.本组共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患者进行周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床旁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的关键。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赋形剂组和辛醇干预组,每组18只.应用改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类固醇激素的功能.已在多种靶细胞中发现了维生素D受体,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在脑内发挥神经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血清
Whipple术又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较大的手术,是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包括胆总管中下段癌、壶腹四周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胰头癌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手术复杂且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对术后的护理要求高.本文对我科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41例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防治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准确明确卒中病因学和机制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心源性卒中的长期复发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心脏栓子源的有力诊断工具.文章对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小胶质细胞与T细胞的交互作用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是不同于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且具有调节和免疫抑制功能的T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而丰富的侧支循环是判断卒中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文章主要阐述缺血性卒中后血管重塑过程的细胞学及分子机制,以期为
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越早治疗预后越好.CT扫描对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很低,通常认为梗死灶在发病12~24 h后才能在CT图像中呈现典型低密度改变.以下几种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