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是代表中国电影的“导演大师”,一个国内编剧的第一块金字招牌,但张艺谋名扬四海,邹静之却隐没在“纪晓岚”“槐花香”的幕后……
名导演和名编剧圈内地位的悬殊,是中国影视圈毋庸讳言的现状。张艺谋和邹静之的第一次合作是《千里走单骑》,合作过程中两人惺惺相惜,这两个相差不到两岁的同辈人,有着很多相似的见识。
共同话题
电影不是自传
《千里走单骑》张艺谋一共筹备了5年,先后请了十几个编剧,却没有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剧本,直到邹静之的出现。
与张艺谋合作之前,邹静之从没有遇到过他一再修改剧本的例子。《千里走单骑》却让他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光文件就立了36个,大纲写了19稿,剧本写了无数页。
张艺谋:跟邹静之合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有非常丰富的一面,对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很强,所以一定会写好东西。
邹静之:给张艺谋写戏我愿意。对我来说,不单是我,我想全中国很多人愿意给张艺谋写戏。我不怕内行改剧本,就怕外行。遇到内行,我改得乐此不疲,要不然19遍大纲一般人谁受得了?还是那句话:“你喜欢干的事养你,不喜欢干的事伤你。”
张艺谋对于大局观的把握,他的见识,那种宠辱不惊,让我佩服。你提供给他很多东西,他知道什么才是关键。比如这部戏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了,完全是他要求的,他说不想十几年后再重拍一个“秋菊”。
跟张艺谋合作,真是见识了一个工作狂,他跟你说一场戏,可以不吃不喝,后来我就自带饼干、巧克力,听他说饿了我就吃,他看着就乐了,说吃饭去,可吃饭的时候还在说。
对于合作我也有原则。所谓合作就是妥协和坚持,该妥协不妥协,玩性格什么事也干不成;该坚持不坚持,那叫“唯马首是瞻”,出来的东西肯定也不对。
看《千里走单骑》,很多人都哭了不止一次,就连从不在电影里掉眼泪的高仓健,也在片中流下了泪水。人们都说,张艺谋这次用了情,那两对父子之间被隔阂的情感,其实是他对自我的一次审视。
张艺谋:我不太愿意和大众分离我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手掌纹一样不会重复。当然,每个导演的处理感情戏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情感经验,但我更想表达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邹静之:我们家非常和谐,我女儿天天在家“镇压”我,我对我父亲也是至忠至孝。有人认为艺术作品就是创作者的经历,可千万别这么想。
电影的“道”与“术”
张艺谋:任何电影故事除了梦幻的视听享受外,感情始终是电影的生命力。好莱坞的电影对感情始终是不遗余力,电影要感动每个人,那才是最本质的商业元素。
邹静之:我们现在总喜欢用文艺片的视角来要求商业片,又用商业片的票房来要求文艺片。我认为这不对,就像对于一桌盛宴和家常菜的要求不一样的。
中国的商业片还在试验阶段,电影学院、影史上说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商业片几乎就是从《英雄》开始的,包括《无极》,现在没讲好故事很正常。因为现在认为“术”也就是拍摄的技巧才是关键,“道”被忽略了。而一部作品的好坏标准就是看谁占领的时间长,好比千年的李白。
我去美国的时候,当地华人跟我说中国的电视剧好看,什么韩剧、日剧都没有中国的电视剧势头大,中国的电影慢慢一定会解决“道”与“术”的问题。只有技术的电影观众以后不会爱看,不用太着急。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如今张艺谋被看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品牌价值1.4亿;邹静之称金牌编剧,有了他的名字,电视台就觉得收视率有保障,盛名之下。张艺谋和邹静之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张艺谋:我从不敢把自己当成某种代表人物,太把自己当回事,那只会对创作有害。我很庆幸自己从事导演这个职业,就像一个木匠喜欢自己的行当一样。因为职业的关系容易被大众注意,已经是自己的幸福,我不能把自己大化、神化,否则就不会再有创作的动力。
邹静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金牌编剧”,那都是别人在说,我自己从来没得过什么第一,直到《五月槐花香》才得了一个奖。
我这十几年没干什么,无非就是写戏,跟人合作,北大荒10年让我知道盐打哪头咸,醋打哪头酸。我享受工作本身的乐趣,不对工作呈现出来的结果太关心。播《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集的时候,我都想出城去,躲避那些热闹,赞美也好批语也好统统躲避。每次都希望这事能快点过去。
自说自话
张艺谋:没有儿子会恨父亲
“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对于父亲,张艺谋的印象最深的是在困难时期,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好不容易一年吃一顿面条,端起碗来时,他却调皮捣蛋把那碗面条洒了,碗也砸了,“父亲过来就给了一巴掌,但我从来恨他,因为没有儿子会恨父亲的。”
在张艺谋看来,他和他父亲性格太相像,家里的氛围一直就是严父慈母,“如果就我和父亲在家,两个人就是他看报我读书。他一直都不明白我怎么会干上电影这一行,但是我的每部电影他都会看,都是他在西安一个人看。他从不跟我交流看完电影的感受,但他会把关于我的剪报都收集起来,攒成一本,等我回去时拿我看。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挺难过,因为报上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担心父亲看了会难过。”
1997年,父亲逝世的时候,张艺谋正在意大利导演《图兰朵》。“当时父亲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撑不过一个礼拜,而我一去就得半个月,我去医院和他告别时,我说我走了,带上门的时候看见父亲的脸,一直朝我看着,他知道那就是永别了。直到现在,父亲望着我的样子还始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自己做了父亲以后,常常会想:我们中国人都习惯望子成龙,但真不知道父母心里竟是希望孩子成就一份事业成年不在身边,还是普普通通的常常在身边?我常年不在家,有时候一两年都见不着父母一面,每次回到家里,他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我说,可是我就只想睡觉、休息,对他们的心情体谅不够。”
张艺谋说他父亲“一生都活在很压抑的精神状态中,不如意”。好不容易等到张艺谋事业有成,父亲却连着几年卧病在床。也因此,现在无论在哪拍戏,张艺谋都带着母亲,“希望让她多走走多看看”。
作为父亲,张艺谋说自己并不合格,“给孩子的时间太少,所有的感情和精力都给了工作,我们常说'把一切奉献给电影',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如今女儿出嫁了,“其实是我劝她早点出嫁早点结婚,女孩子不能为事业损失太多,人生的各个阅历都应该早早体会。”
至于他自己,“现在这样了,工作需要我到处走,不能担当起对家庭的责任。这不是躲避,是了解自己”。
“当我们恋爱的时候不太会想着父母,但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发现最终还是血缘的亲情最亲。”回想他之前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一句真叫人感慨万千。
邹静之:从小就不安分
“艺谋说心思完全都放到了电影上,这句话我深有体会。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说对父亲的遗憾,有时候真是没有办法。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都有些志向,想尽自己所能做好喜欢的事,他比我大两岁,但却比我成熟很多……”
电影之于张艺谋,就如写作之于邹静之。
写作是身体的一部分
邹静之当初在《诗刊》当了十几年的编辑,如今转做编剧,“其实就是因为当年的两个朋友唐大年(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导演)和田壮壮一致认为我能写剧本。唐大年还在5分钟内教会了我分场等写剧本的常识。”
他说过话剧才是属于编剧的文本,问他做一个话剧编剧,成为曹禺、老舍那样的人,是不是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没有明说,答案却不言自明:“很多人想做,但想想还是老老实实做他们的电视剧编剧好了,而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他的最爱是诗,因为“诗歌更伟大,更困难”,但写诗还是写剧本他都无所谓,“我就是一个通过改变文体来体会写作乐趣的人。我还写过好多歌词呢,《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五月槐花香》的歌词都是我写的,没人知道。”
曾经有传言道,有人拿了20万元现钞在邹静之面前请他写剧本,他都不肯写。向他求证,他却说:“我写东西不单是为钱,如果想赚钱,那我捣腾旧家具最挣钱。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人就是爱写。要不然,话剧、歌剧写100场都不及写一集电视剧的,我干吗还老爱写?我就是沉迷写作,它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生理上的一部分。”
正常的时候,他每天白天都写上3个小时,“晚上不写了,五十多了,不能熬夜了。”
“不会再写电视剧”
如今,电视剧有了邹静之挂牌,收视率就有了保证,但没有想到邹静之却语出惊人:“以后除非特想写,才会再写电视剧。”
“这两年我写不了大的,身体不好。电视剧好比一个房地产工程,而写电影就像盖个四合院,劳动量没有那么大,可以想得多写得少,也可以有时间玩玩。况且,现在这时代节奏那么快,各领风骚也就三五天,不可能再写出比《五月槐花香》更好的了。”
不过,他和张国立的合作还会继续。“我俩合作了10年,总共10部戏。我的戏几乎全是为他写的。10年间,我们一起经过了很多事,我们是最默契的,我比他大两岁,他属马我属龙,我俩合在一起就是‘龙马精神’。他的敬业精神让我佩服,而且才智过人。《五月槐花香》能得奖都是得益于他的导演。我俩的关系已经没法分开,是朋友兼合作者,以后的合作也许就是电影。”
名导演和名编剧圈内地位的悬殊,是中国影视圈毋庸讳言的现状。张艺谋和邹静之的第一次合作是《千里走单骑》,合作过程中两人惺惺相惜,这两个相差不到两岁的同辈人,有着很多相似的见识。
共同话题
电影不是自传
《千里走单骑》张艺谋一共筹备了5年,先后请了十几个编剧,却没有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剧本,直到邹静之的出现。
与张艺谋合作之前,邹静之从没有遇到过他一再修改剧本的例子。《千里走单骑》却让他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光文件就立了36个,大纲写了19稿,剧本写了无数页。
张艺谋:跟邹静之合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有非常丰富的一面,对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很强,所以一定会写好东西。
邹静之:给张艺谋写戏我愿意。对我来说,不单是我,我想全中国很多人愿意给张艺谋写戏。我不怕内行改剧本,就怕外行。遇到内行,我改得乐此不疲,要不然19遍大纲一般人谁受得了?还是那句话:“你喜欢干的事养你,不喜欢干的事伤你。”
张艺谋对于大局观的把握,他的见识,那种宠辱不惊,让我佩服。你提供给他很多东西,他知道什么才是关键。比如这部戏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了,完全是他要求的,他说不想十几年后再重拍一个“秋菊”。
跟张艺谋合作,真是见识了一个工作狂,他跟你说一场戏,可以不吃不喝,后来我就自带饼干、巧克力,听他说饿了我就吃,他看着就乐了,说吃饭去,可吃饭的时候还在说。
对于合作我也有原则。所谓合作就是妥协和坚持,该妥协不妥协,玩性格什么事也干不成;该坚持不坚持,那叫“唯马首是瞻”,出来的东西肯定也不对。
看《千里走单骑》,很多人都哭了不止一次,就连从不在电影里掉眼泪的高仓健,也在片中流下了泪水。人们都说,张艺谋这次用了情,那两对父子之间被隔阂的情感,其实是他对自我的一次审视。
张艺谋:我不太愿意和大众分离我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手掌纹一样不会重复。当然,每个导演的处理感情戏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情感经验,但我更想表达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邹静之:我们家非常和谐,我女儿天天在家“镇压”我,我对我父亲也是至忠至孝。有人认为艺术作品就是创作者的经历,可千万别这么想。
电影的“道”与“术”
张艺谋:任何电影故事除了梦幻的视听享受外,感情始终是电影的生命力。好莱坞的电影对感情始终是不遗余力,电影要感动每个人,那才是最本质的商业元素。
邹静之:我们现在总喜欢用文艺片的视角来要求商业片,又用商业片的票房来要求文艺片。我认为这不对,就像对于一桌盛宴和家常菜的要求不一样的。
中国的商业片还在试验阶段,电影学院、影史上说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商业片几乎就是从《英雄》开始的,包括《无极》,现在没讲好故事很正常。因为现在认为“术”也就是拍摄的技巧才是关键,“道”被忽略了。而一部作品的好坏标准就是看谁占领的时间长,好比千年的李白。
我去美国的时候,当地华人跟我说中国的电视剧好看,什么韩剧、日剧都没有中国的电视剧势头大,中国的电影慢慢一定会解决“道”与“术”的问题。只有技术的电影观众以后不会爱看,不用太着急。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如今张艺谋被看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品牌价值1.4亿;邹静之称金牌编剧,有了他的名字,电视台就觉得收视率有保障,盛名之下。张艺谋和邹静之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张艺谋:我从不敢把自己当成某种代表人物,太把自己当回事,那只会对创作有害。我很庆幸自己从事导演这个职业,就像一个木匠喜欢自己的行当一样。因为职业的关系容易被大众注意,已经是自己的幸福,我不能把自己大化、神化,否则就不会再有创作的动力。
邹静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金牌编剧”,那都是别人在说,我自己从来没得过什么第一,直到《五月槐花香》才得了一个奖。
我这十几年没干什么,无非就是写戏,跟人合作,北大荒10年让我知道盐打哪头咸,醋打哪头酸。我享受工作本身的乐趣,不对工作呈现出来的结果太关心。播《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集的时候,我都想出城去,躲避那些热闹,赞美也好批语也好统统躲避。每次都希望这事能快点过去。
自说自话
张艺谋:没有儿子会恨父亲
“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对于父亲,张艺谋的印象最深的是在困难时期,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好不容易一年吃一顿面条,端起碗来时,他却调皮捣蛋把那碗面条洒了,碗也砸了,“父亲过来就给了一巴掌,但我从来恨他,因为没有儿子会恨父亲的。”
在张艺谋看来,他和他父亲性格太相像,家里的氛围一直就是严父慈母,“如果就我和父亲在家,两个人就是他看报我读书。他一直都不明白我怎么会干上电影这一行,但是我的每部电影他都会看,都是他在西安一个人看。他从不跟我交流看完电影的感受,但他会把关于我的剪报都收集起来,攒成一本,等我回去时拿我看。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挺难过,因为报上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担心父亲看了会难过。”
1997年,父亲逝世的时候,张艺谋正在意大利导演《图兰朵》。“当时父亲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撑不过一个礼拜,而我一去就得半个月,我去医院和他告别时,我说我走了,带上门的时候看见父亲的脸,一直朝我看着,他知道那就是永别了。直到现在,父亲望着我的样子还始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自己做了父亲以后,常常会想:我们中国人都习惯望子成龙,但真不知道父母心里竟是希望孩子成就一份事业成年不在身边,还是普普通通的常常在身边?我常年不在家,有时候一两年都见不着父母一面,每次回到家里,他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我说,可是我就只想睡觉、休息,对他们的心情体谅不够。”
张艺谋说他父亲“一生都活在很压抑的精神状态中,不如意”。好不容易等到张艺谋事业有成,父亲却连着几年卧病在床。也因此,现在无论在哪拍戏,张艺谋都带着母亲,“希望让她多走走多看看”。
作为父亲,张艺谋说自己并不合格,“给孩子的时间太少,所有的感情和精力都给了工作,我们常说'把一切奉献给电影',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如今女儿出嫁了,“其实是我劝她早点出嫁早点结婚,女孩子不能为事业损失太多,人生的各个阅历都应该早早体会。”
至于他自己,“现在这样了,工作需要我到处走,不能担当起对家庭的责任。这不是躲避,是了解自己”。
“当我们恋爱的时候不太会想着父母,但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发现最终还是血缘的亲情最亲。”回想他之前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一句真叫人感慨万千。
邹静之:从小就不安分
“艺谋说心思完全都放到了电影上,这句话我深有体会。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说对父亲的遗憾,有时候真是没有办法。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都有些志向,想尽自己所能做好喜欢的事,他比我大两岁,但却比我成熟很多……”
电影之于张艺谋,就如写作之于邹静之。
写作是身体的一部分
邹静之当初在《诗刊》当了十几年的编辑,如今转做编剧,“其实就是因为当年的两个朋友唐大年(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导演)和田壮壮一致认为我能写剧本。唐大年还在5分钟内教会了我分场等写剧本的常识。”
他说过话剧才是属于编剧的文本,问他做一个话剧编剧,成为曹禺、老舍那样的人,是不是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没有明说,答案却不言自明:“很多人想做,但想想还是老老实实做他们的电视剧编剧好了,而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他的最爱是诗,因为“诗歌更伟大,更困难”,但写诗还是写剧本他都无所谓,“我就是一个通过改变文体来体会写作乐趣的人。我还写过好多歌词呢,《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五月槐花香》的歌词都是我写的,没人知道。”
曾经有传言道,有人拿了20万元现钞在邹静之面前请他写剧本,他都不肯写。向他求证,他却说:“我写东西不单是为钱,如果想赚钱,那我捣腾旧家具最挣钱。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人就是爱写。要不然,话剧、歌剧写100场都不及写一集电视剧的,我干吗还老爱写?我就是沉迷写作,它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生理上的一部分。”
正常的时候,他每天白天都写上3个小时,“晚上不写了,五十多了,不能熬夜了。”
“不会再写电视剧”
如今,电视剧有了邹静之挂牌,收视率就有了保证,但没有想到邹静之却语出惊人:“以后除非特想写,才会再写电视剧。”
“这两年我写不了大的,身体不好。电视剧好比一个房地产工程,而写电影就像盖个四合院,劳动量没有那么大,可以想得多写得少,也可以有时间玩玩。况且,现在这时代节奏那么快,各领风骚也就三五天,不可能再写出比《五月槐花香》更好的了。”
不过,他和张国立的合作还会继续。“我俩合作了10年,总共10部戏。我的戏几乎全是为他写的。10年间,我们一起经过了很多事,我们是最默契的,我比他大两岁,他属马我属龙,我俩合在一起就是‘龙马精神’。他的敬业精神让我佩服,而且才智过人。《五月槐花香》能得奖都是得益于他的导演。我俩的关系已经没法分开,是朋友兼合作者,以后的合作也许就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