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内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今后要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一、中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
近年来,中部地区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快增长。一是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6—2010年,中部地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218亿美元,年均增长23%,比全国同期增速高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35亿美元,年均增长21.1%,比全国同期增幅高5.4个百分点;进口总额53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比全国同期增幅高9.4个百分点。二是对外贸易质量不断提高。在外贸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中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逐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部6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速比全部出口增速高11.4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较200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速比全部出口增速高13.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较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方式不断优化。2010年6省加工贸易出口161亿美元,2006—2010年间年均增长28%,高于全部出口年均增幅5.9个百分点。三是利用外资成效显著。中部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6省外商投资企业共39732家,投资总额1093亿美元。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多投向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多投向民生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多投向环保产业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四是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2006—2010年累计对外投资49.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6.4亿美元。对外投资领域日益多元化,从过去以贸易服务和小型加工为主,逐步扩大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家电轻纺等加工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中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仅体现在对外经济贸易的较快增长,更表现为积极融入东部地区产业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利共赢的分工格局,进一步增强与国际市场的经济联系。一方面,中部地区通过产业链跨区域合作,间接参与国际竞争。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较好,为东部地区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6省2010年平板玻璃、水泥、粗钢、成品钢材等主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均为20%左右;山西省外运煤炭5.1亿吨,外运量占原煤产量的比重达68.9%,煤炭外调量占全国省际外调量的80%。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6省在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09—2010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9950个,实际到位资金达6680亿元;其中从长三角引进项目14792个,实际到位资金4336亿元。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2010年实际引进省外资金增幅均超过2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冲击迅速从东部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增速迅速回落,2009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幅度分别为4.6%、4.5%和3.0%。其中,山西省200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年GDP增速回落幅度分别为20.6、17、11.1和2.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是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最大的;河南省回落幅度位居31个省(区、市)前列。这表明,通过直接发展对外贸易和间接利用东部平台两种途经,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已经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二、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日益加剧,中部地区继续稳定和拓展市场需求面临较大困难。同时,中部地区也存在着利用外资规模偏小、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偏低、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等突出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开放政策,优化开放环境,推动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推动“沿海接单、中部加工”和“中部接单、中部加工”等新型加工贸易发展,继续开展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培育和认定工作,促进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增值链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建设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若干服务外包基地。在出口配额和出口资质分配上给予中部地区适当倾斜,支持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强大通关建设,全面优化通关和行政环境,推进“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探索建立沿长江大通关模式。
(二)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生态环保、集中布局原则,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能源矿产开发与加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等优势特色产业。设立产业转移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标准厂房给予一定补助。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与东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形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与东部地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
(三)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全面落实《中国中部地区外商投资促进规划》,加大对中部地区外贸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继续放宽对外商投资中部地区的限制,以“三基地、一枢纽”建设为重点,引导外资投向能源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中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
(四)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进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和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利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中部地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业务进行补贴。继续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鼓励中部各省建立外派劳务基地,打造外派劳务品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一、中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
近年来,中部地区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快增长。一是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6—2010年,中部地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218亿美元,年均增长23%,比全国同期增速高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35亿美元,年均增长21.1%,比全国同期增幅高5.4个百分点;进口总额53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比全国同期增幅高9.4个百分点。二是对外贸易质量不断提高。在外贸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中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逐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部6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速比全部出口增速高11.4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较200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速比全部出口增速高13.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较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方式不断优化。2010年6省加工贸易出口161亿美元,2006—2010年间年均增长28%,高于全部出口年均增幅5.9个百分点。三是利用外资成效显著。中部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6省外商投资企业共39732家,投资总额1093亿美元。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多投向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多投向民生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多投向环保产业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四是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2006—2010年累计对外投资49.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6.4亿美元。对外投资领域日益多元化,从过去以贸易服务和小型加工为主,逐步扩大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家电轻纺等加工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中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仅体现在对外经济贸易的较快增长,更表现为积极融入东部地区产业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利共赢的分工格局,进一步增强与国际市场的经济联系。一方面,中部地区通过产业链跨区域合作,间接参与国际竞争。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较好,为东部地区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6省2010年平板玻璃、水泥、粗钢、成品钢材等主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均为20%左右;山西省外运煤炭5.1亿吨,外运量占原煤产量的比重达68.9%,煤炭外调量占全国省际外调量的80%。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6省在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09—2010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9950个,实际到位资金达6680亿元;其中从长三角引进项目14792个,实际到位资金4336亿元。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2010年实际引进省外资金增幅均超过2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冲击迅速从东部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增速迅速回落,2009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幅度分别为4.6%、4.5%和3.0%。其中,山西省200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年GDP增速回落幅度分别为20.6、17、11.1和2.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是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最大的;河南省回落幅度位居31个省(区、市)前列。这表明,通过直接发展对外贸易和间接利用东部平台两种途经,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已经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二、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日益加剧,中部地区继续稳定和拓展市场需求面临较大困难。同时,中部地区也存在着利用外资规模偏小、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偏低、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等突出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开放政策,优化开放环境,推动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推动“沿海接单、中部加工”和“中部接单、中部加工”等新型加工贸易发展,继续开展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培育和认定工作,促进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增值链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建设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若干服务外包基地。在出口配额和出口资质分配上给予中部地区适当倾斜,支持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强大通关建设,全面优化通关和行政环境,推进“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探索建立沿长江大通关模式。
(二)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生态环保、集中布局原则,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能源矿产开发与加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等优势特色产业。设立产业转移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标准厂房给予一定补助。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与东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形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与东部地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
(三)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全面落实《中国中部地区外商投资促进规划》,加大对中部地区外贸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继续放宽对外商投资中部地区的限制,以“三基地、一枢纽”建设为重点,引导外资投向能源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中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
(四)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进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和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利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中部地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业务进行补贴。继续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鼓励中部各省建立外派劳务基地,打造外派劳务品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