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立案制度之构建与完善——兼议登记立案制度之功能

来源 :政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院立案似乎"宿命"般地承载了社会不同层面的期待。登记立案制度虽然明确了形式审查,但依然存在审查内容的争议与审查方法的不足。外加裁判权公信力不足、案件流量激增、当事人滥诉等诸多因素,也引发了对登记立案制度功能的探讨。诉权与裁判权的链接仍有欠"火候"。诉权的抽象性,限制了其解释力。而立案范围的确定离不开裁判权在宪政框架下的职责承担。纠纷所涉利益是诉权主张的基础,将诉权与裁判权二者"口径"统一起来,并回应了诉讼制度利益目的论。纠纷所涉利益是纠纷形成的"元点",当事人的行为均是围绕此点的"互动"。该要素的提炼便于纠纷的识别,界定裁判范围。补足纠纷所涉利益要素的识别,有利于明确诉权的具体权利形态,完善以诉权与裁判权为关系组合的结构,增强制度解决纠纷以及吸纳异议的能力,证明立案审查运营的正当性。总之,登记立案制度可以"立体"、"丰满"并"动"起来,通过制度结构的完善,利用制度内生的"能量",挖掘制度"潜能",不断提高制度运行的综合效果,以回应社会的期待。
其他文献
十九大报告要求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而贫困人口金融能力低下,难以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开展创新创业
针对某铝厂420 kA大型铝电解槽进行了全面的电、热场测试,对该槽型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测试了该电解槽阳极、阴极、母线等各部分的欧姆压降,并和设计值进行了比较。测试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