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有一间不大的书房,宽敞的窗,阳光充足,室内植物鲜绿其间,藤蔓随书橱边缘婀娜逶迤,青枝摇曳,有乐音萦绕。坐在窗下,读音乐熏染的文字,满怀馨香。
爱读书,非一日之久了。很小的时候,以弟弟的小人书打发时日。小学升中学时,得到作家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两部书,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四大名著是必看的,只是人物繁杂,看起来吃力,倒是喜欢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也予我不少滋养。心灵,在保尔和冬妮娅懵懂的初恋中温暖,在主人翁身残志坚不屈奋争的故事中感动;还有阿廖沙眼中的冷暖世界,给了小小的我思辨丑美善恶的空间。读他们的故事,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了参照,生活中的自己也成了文中人。雨天下河淘米洗菜,跌倒了,那疼可是钻心的,一想到《红岩》中的江姐,十指被敌人竹穿仍不屈不挠,自己的意志也变得异常坚强,从地上一骨碌爬起,疼痛自消。多少年,工作生活若遇阻碍,从未退缩过,英雄不屈的精神影响鼓励我,克服困难,进取不止。
羡慕现在的孩子,读书可以专心。我们那时是做不到的,每天的家务由不得你悠闲从容地阅读,为课后看书,不知挨过多少训斥。“你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将来何以生活?”“一日三餐吃不得唐诗饮不得宋词,日后喝西北风去吧。”于是,我们悻悻然,将书藏于衫中或隐于竹篮,以干活的名义,寻一僻静处,借着日光读啊读,与书中人同喜同悲,同苦同乐。
现在书多了,但工作忙生活累,大部头的书没时间看了,便浏览报刊杂志网络短文,“心灵鸡汤”盛一碗,润润心房;哲理文章多看看,梳理繁杂心绪,读王蒙,读余秋雨,在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中感悟,把自己的思想情怀融汇到大时代洪流中,做有良心有责任的阅读者。是女人总有儿女情溢之时,悲悲戚戚柔柔弱弱间也读张爱玲。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有些伤感,还能回去吗?日子在我们的忙碌中无声无息地溜走,不经意间,人生已过半。回首曾有的岁月,坎坎坷坷一波三折,不容易啊,别人体会不到,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笑傲江湖,惆怅的青藤却在心田肆意疯长。于是,拿起笔,写自己,写生活中的感悟,记下人生可圈可点的点滴,不为别的,给自己一条回望的路,而后修整自己,再坚定地往前走。
其实我有一间书房,只是空间小了点,还有储藏杂物它用。现又装修新房,豪华简朴我不管,只留意书房格局,家中无墨香,纵然金玉满堂,精神上也是贫乏的。一房好书,抵得上万贯家财,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当然,读书人也绝非非书房不可,但有书房,总觉得是室中之魂,有栖身精读之境,精神支撑之实。
近日,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的文章《一世读书抵封侯》,不谈题目所表达的思想性,仅凭直感,文者说的是真话。“大红大紫非我有,满床满架复何求。人生百样各有得,一世读书抵封侯”。封侯在古代是何等的大喜啊,读书之乐有如封侯的快乐,不读之人对此终究是不能理解的,凡喜好读书的人,这种感触还是极深的。还是培根说的好:“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一本好书,如春日暖阳,夏日清风,中秋明月。释然心头郁结,不扰烦人俗事,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心被书沉淀,再多的不快与愤懑也挥然而去。
人生在世,需读书,读好书,拥有一个装满智慧的书房,甚好。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爱读书,非一日之久了。很小的时候,以弟弟的小人书打发时日。小学升中学时,得到作家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两部书,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四大名著是必看的,只是人物繁杂,看起来吃力,倒是喜欢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也予我不少滋养。心灵,在保尔和冬妮娅懵懂的初恋中温暖,在主人翁身残志坚不屈奋争的故事中感动;还有阿廖沙眼中的冷暖世界,给了小小的我思辨丑美善恶的空间。读他们的故事,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了参照,生活中的自己也成了文中人。雨天下河淘米洗菜,跌倒了,那疼可是钻心的,一想到《红岩》中的江姐,十指被敌人竹穿仍不屈不挠,自己的意志也变得异常坚强,从地上一骨碌爬起,疼痛自消。多少年,工作生活若遇阻碍,从未退缩过,英雄不屈的精神影响鼓励我,克服困难,进取不止。
羡慕现在的孩子,读书可以专心。我们那时是做不到的,每天的家务由不得你悠闲从容地阅读,为课后看书,不知挨过多少训斥。“你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将来何以生活?”“一日三餐吃不得唐诗饮不得宋词,日后喝西北风去吧。”于是,我们悻悻然,将书藏于衫中或隐于竹篮,以干活的名义,寻一僻静处,借着日光读啊读,与书中人同喜同悲,同苦同乐。
现在书多了,但工作忙生活累,大部头的书没时间看了,便浏览报刊杂志网络短文,“心灵鸡汤”盛一碗,润润心房;哲理文章多看看,梳理繁杂心绪,读王蒙,读余秋雨,在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中感悟,把自己的思想情怀融汇到大时代洪流中,做有良心有责任的阅读者。是女人总有儿女情溢之时,悲悲戚戚柔柔弱弱间也读张爱玲。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有些伤感,还能回去吗?日子在我们的忙碌中无声无息地溜走,不经意间,人生已过半。回首曾有的岁月,坎坎坷坷一波三折,不容易啊,别人体会不到,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笑傲江湖,惆怅的青藤却在心田肆意疯长。于是,拿起笔,写自己,写生活中的感悟,记下人生可圈可点的点滴,不为别的,给自己一条回望的路,而后修整自己,再坚定地往前走。
其实我有一间书房,只是空间小了点,还有储藏杂物它用。现又装修新房,豪华简朴我不管,只留意书房格局,家中无墨香,纵然金玉满堂,精神上也是贫乏的。一房好书,抵得上万贯家财,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当然,读书人也绝非非书房不可,但有书房,总觉得是室中之魂,有栖身精读之境,精神支撑之实。
近日,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的文章《一世读书抵封侯》,不谈题目所表达的思想性,仅凭直感,文者说的是真话。“大红大紫非我有,满床满架复何求。人生百样各有得,一世读书抵封侯”。封侯在古代是何等的大喜啊,读书之乐有如封侯的快乐,不读之人对此终究是不能理解的,凡喜好读书的人,这种感触还是极深的。还是培根说的好:“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一本好书,如春日暖阳,夏日清风,中秋明月。释然心头郁结,不扰烦人俗事,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心被书沉淀,再多的不快与愤懑也挥然而去。
人生在世,需读书,读好书,拥有一个装满智慧的书房,甚好。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