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漢字的形態和意義與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極其密切,以“國”字為例,其與一些相關字如“或”、“邦”、“家”的字義關聯及其演變,正反映了“國”字與遠古時代私有觀念的增強、奴隸社會分封制度的演變、封建社會家國意識的變遷等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本文試圖從以上角度探討“國”字的發展演變,旨在說明漢字源流及發展考察在文字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關键词:同源異形;分封制度;國家觀念
在近現代漢語中,“國”字往往意味著一種主權完整的政體形式,帶有莊嚴肅穆的政治意味。然而卻少有人知在大一統封建國家建立以前的分封社會,“國”字所表達的內涵卻僅指諸侯國的封地;追溯到更加久遠的奴隸社會,“國”字還與家天下的形成及私有觀念的萌發有著密切的關係。漢字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而又頗富意味,本文試以“國”字及其部分相關字字義演變淺析,梳理其發展歷程。
“國”與“或”:同源異形,意義分化
無論是《甲骨文字典》、《金文編》還是《戰國古文字典》,其中所列“國”字,都清晰明確地指向了其本字:“或”。在早期甲骨文中,“國”與“或”字字形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可見圖一《<甲骨文字典>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實際上“或”與“國”二字的甲骨文是可以通用的,本對比圖只是顯示《甲骨文字典》對其收錄編排的差異)。
<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QQ截图20151020164410.png>
圖一 《甲骨文字典》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
《甲骨文字典》中稱:“古國、或一字。”又云:“或,從戈從<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7.jpeg>。<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7.jpeg>本應作<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8.jpeg>。……<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8.jpeg>象城形,以戈守之,國之意也。”可知,甲骨文時代“國”與“或”字所表達的意義內涵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以“戈”“口”二個偏旁會意,“戈”喻武器,“口”象城池所在。顯然,持戈守護城邦土地,與奴隸制鼎盛時期,土地所有權在法律上屬於國王、人們的私有觀念已經基本定型、部落戰爭層出不窮是相吻合的。
而到了西周東周時期,金文“國”和“或”的寫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如圖二《<金文編>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所示,從橫向看,由於書寫材料和書寫器物的不同、文字發展和追求美觀的需要,表示“或”字的金文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變化,其中顯著的一點是“<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9.jpeg>”這個部件被均勻地安置在了“戈”字的一側,表現了為追求書法美觀對稱的“方塊字”結構出現了最初步的萌芽;有的乾脆使用了“<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10.jpeg>”這種全環繞疆界式的偏旁變體,更從側面說明瞭“口”這一部件表示守衛疆土意識的強化;而以“邑”字為偏旁的異體字,也同樣反映了這一點,《周禮·地官·封人》中稱:“凡封國,設其社稷之譴,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QQ截图20151020164453.png>
圖二 《金文編》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
很明顯地,在商代幾無差異的“或”與“國”于周代出現了一些字形上的變化,“國”字的金文字形明顯增添了“囗”或者“匚”作為偏旁,顯現出用本來已經表示守衛疆土的“或”字再添表示封域的形旁,用以進一步區分二字的區別。而更為確鑿的是,“或”字承擔了除“邦國”和“疆界”以外的其他意義,主要有兩個:表示“有”,如《尚書·微子》:“殷其弗或亂政四方”;表示“又”,如《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既立之監,或佐之史”。所以,原來的本義分化給了“國”,表示諸侯的封域領土。
“國”與“邦”:意義相近,避諱替代。
許慎《說文解字》常以相同意義的字互相解釋,與“國”字相關的解釋如:“國,邦也。”“或,邦也。”“邦,國也。”“邑,國也。”《說文解字》對“邑”字有更為詳細的解釋:“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明確地把“邑”界定為諸侯再分封給大夫的采邑;“或”是“國”的本字,周朝才將“或”字的部分含義給了“國”承擔,上文已做探討;而關於“邦”和“國”的意義探討,許慎沒有作出更詳細的說明,需要我們從更古老的甲骨文或金文去做探討。《金文常用字典》直接將“國”解釋為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這是不盡準確的,但《周禮·太宰》記載:“大曰邦,小曰國”就能很好地解釋“國”與“邦”的使用區別。据于省吾先生考证,《诗经》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一句很清楚地说明,所谓“四国”就是指京师,而“國”則是國都的象征,今人稱“國家”概念,當是從“國都”這一含義分化出去的。那麼“邦”呢?《金文常用字典》同樣作了確切的說明,說“國”即“邦”,並援引了《尚書·堯典》的例子:“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依據此句,“萬邦”才是指周天子統領的整個天下,而“邦”字才是真正意義上諸侯國的代稱。周朝所封“諸侯國”,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總是那樣遼闊的土地。《呂氏春秋·觀世》中曾經講:“周之初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按照周朝分封制的傳統,凡是周王室姬姓子孫都可以得到封地,不少附庸國所屬封地甚至低於25平方公里,不過相當於現代的一個鄉鎮,其範圍含義遠遠不及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但“邦”與“國”是如何越來越相近,乃至完全通用的呢?這是出於避諱的原因。古書中忌諱直接提到君、父或其他尊者之名而加以避諱,於是形成了一批在典籍中互相通用的字,如“國”之於“邦”,實為避漢高祖劉邦名諱而改稱。在《史記》中仍可找到十一處直接稱“邦”且表示周天子疆域的含義,足可見《史記》未有避漢高祖名諱。但到了《漢書》,在東漢朝廷支持下撰史的班固,則全部以“國”替“邦”,顏師古稱:“‘邦’之字曰‘國’者,臣下所避以相代也。”,為此作出瞭解釋。改“邦”為“國”,上至《漢書》援引《尚書·虞書·皋陶謨》“萬邦作乂”句時,改成“萬國作乂”,下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墓葬出圖文獻記載《詩經》“十五邦風”而非“十五國風”,很有可能《詩經》“國風”本就作“邦風”,漢代避“邦”諱流傳之廣,以致“邦風”幾乎沒有再出現在之後的文獻中。這也是造成後世“國”、“邦”意義混淆,幾乎不分的重要人為原因。
“國”與“家”:異字合流,組合成詞
如果說“國”在周代乃至漢初都表示分封制度下諸侯王的封地,那麼顯然“家”字(異體字“<E:\123456\速讀·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25.jpeg>”)與其有一定的差別。《金文常用字典》對“家”字的含義作出了一番解釋,批駁了《說文解字》的觀點,對“家”字提出了五個釋義:家族,邦族;國家;卿大夫的埰地食邑;指一戶;指人名。其使用文例較為駁雜,無法直接了當地明確“國”與“家”的組合歷程。據《漢字源流》稱,“國”與“家”首次組合使用當見於《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使事治國家而長百姓”,此時“國家”仍是代表諸侯采邑的意思。隨著“國”與“家”分別表示情況越來越複雜,所表示的義項越來越多,由兩個單音節詞固定組合成為雙音節詞,集中表現“諸侯采邑”這一義項,才能夠更有利於其使用,不至於意義不明。這也是漢語複音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那麼“國”字是如何走過了不斷演變的歷程,與“家”緊密結合在一起,並最終演化成政治意味上的統治區域單元呢?先看西漢李延年詩句:“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此時“國”字意思上還有一絲分封制的尾巴,有諸侯封地的含義;而曹植《白馬篇》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一句已經顯而易見地指向了整個神州大陸,超越了狹隘的割據政權範圍(儘管作者所處曹魏本身就是割據政權);唐朝張為“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已經展示了鮮明的民族自覺意識,報國觀念已經非常明確;明末清初顧炎武“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則又更進一步,視“國家”為完整的一體,並高於一個朝代的政權,超越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局限性。可以說,歷經漢、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統的帝制朝代,“國家”一詞被賦予了更多政治上、文化上的意味,並逐漸與“社稷”、 “天下”、“朝代”等詞相融合,在中華各類詩詞名句中呈現交融相通的文化意味。直至西學東漸時,將“國家”一詞用以翻譯state,才有了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可謂是古語詞承擔舶來義。現代“國家”觀念則更為嚴肅莊重,在馬克思眼中則為一種“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而在《辭海》裡“國家”有兩種闡釋:“①階級統治的工具,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主要由軍隊、員警、法庭、監獄等組成。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它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也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②指一個國家的整個區域。”即為現在通用的“國家”含義。
從遠古走來,“國”字呈現出的字義範疇演變,焉知不是奴隸制、封建制、現代社會演變的小小縮影?從“或”到“邦”再到“家”,“國”的本字、近義字、常用組合字,值得我們一再探索,不斷深思。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
[3]容庚.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5]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6]曾憲通,林志強.漢字源流[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
[7]董洪利.古典文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關键词:同源異形;分封制度;國家觀念
在近現代漢語中,“國”字往往意味著一種主權完整的政體形式,帶有莊嚴肅穆的政治意味。然而卻少有人知在大一統封建國家建立以前的分封社會,“國”字所表達的內涵卻僅指諸侯國的封地;追溯到更加久遠的奴隸社會,“國”字還與家天下的形成及私有觀念的萌發有著密切的關係。漢字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而又頗富意味,本文試以“國”字及其部分相關字字義演變淺析,梳理其發展歷程。
“國”與“或”:同源異形,意義分化
無論是《甲骨文字典》、《金文編》還是《戰國古文字典》,其中所列“國”字,都清晰明確地指向了其本字:“或”。在早期甲骨文中,“國”與“或”字字形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可見圖一《<甲骨文字典>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實際上“或”與“國”二字的甲骨文是可以通用的,本對比圖只是顯示《甲骨文字典》對其收錄編排的差異)。
<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QQ截图20151020164410.png>
圖一 《甲骨文字典》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
《甲骨文字典》中稱:“古國、或一字。”又云:“或,從戈從<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7.jpeg>。<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7.jpeg>本應作<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8.jpeg>。……<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8.jpeg>象城形,以戈守之,國之意也。”可知,甲骨文時代“國”與“或”字所表達的意義內涵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以“戈”“口”二個偏旁會意,“戈”喻武器,“口”象城池所在。顯然,持戈守護城邦土地,與奴隸制鼎盛時期,土地所有權在法律上屬於國王、人們的私有觀念已經基本定型、部落戰爭層出不窮是相吻合的。
而到了西周東周時期,金文“國”和“或”的寫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如圖二《<金文編>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所示,從橫向看,由於書寫材料和書寫器物的不同、文字發展和追求美觀的需要,表示“或”字的金文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變化,其中顯著的一點是“<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9.jpeg>”這個部件被均勻地安置在了“戈”字的一側,表現了為追求書法美觀對稱的“方塊字”結構出現了最初步的萌芽;有的乾脆使用了“<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10.jpeg>”這種全環繞疆界式的偏旁變體,更從側面說明瞭“口”這一部件表示守衛疆土意識的強化;而以“邑”字為偏旁的異體字,也同樣反映了這一點,《周禮·地官·封人》中稱:“凡封國,設其社稷之譴,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E:\123456\速读·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QQ截图20151020164453.png>
圖二 《金文編》收錄“國”字與“或”字對比
很明顯地,在商代幾無差異的“或”與“國”于周代出現了一些字形上的變化,“國”字的金文字形明顯增添了“囗”或者“匚”作為偏旁,顯現出用本來已經表示守衛疆土的“或”字再添表示封域的形旁,用以進一步區分二字的區別。而更為確鑿的是,“或”字承擔了除“邦國”和“疆界”以外的其他意義,主要有兩個:表示“有”,如《尚書·微子》:“殷其弗或亂政四方”;表示“又”,如《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既立之監,或佐之史”。所以,原來的本義分化給了“國”,表示諸侯的封域領土。
“國”與“邦”:意義相近,避諱替代。
許慎《說文解字》常以相同意義的字互相解釋,與“國”字相關的解釋如:“國,邦也。”“或,邦也。”“邦,國也。”“邑,國也。”《說文解字》對“邑”字有更為詳細的解釋:“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明確地把“邑”界定為諸侯再分封給大夫的采邑;“或”是“國”的本字,周朝才將“或”字的部分含義給了“國”承擔,上文已做探討;而關於“邦”和“國”的意義探討,許慎沒有作出更詳細的說明,需要我們從更古老的甲骨文或金文去做探討。《金文常用字典》直接將“國”解釋為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這是不盡準確的,但《周禮·太宰》記載:“大曰邦,小曰國”就能很好地解釋“國”與“邦”的使用區別。据于省吾先生考证,《诗经》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一句很清楚地说明,所谓“四国”就是指京师,而“國”則是國都的象征,今人稱“國家”概念,當是從“國都”這一含義分化出去的。那麼“邦”呢?《金文常用字典》同樣作了確切的說明,說“國”即“邦”,並援引了《尚書·堯典》的例子:“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依據此句,“萬邦”才是指周天子統領的整個天下,而“邦”字才是真正意義上諸侯國的代稱。周朝所封“諸侯國”,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總是那樣遼闊的土地。《呂氏春秋·觀世》中曾經講:“周之初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按照周朝分封制的傳統,凡是周王室姬姓子孫都可以得到封地,不少附庸國所屬封地甚至低於25平方公里,不過相當於現代的一個鄉鎮,其範圍含義遠遠不及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但“邦”與“國”是如何越來越相近,乃至完全通用的呢?這是出於避諱的原因。古書中忌諱直接提到君、父或其他尊者之名而加以避諱,於是形成了一批在典籍中互相通用的字,如“國”之於“邦”,實為避漢高祖劉邦名諱而改稱。在《史記》中仍可找到十一處直接稱“邦”且表示周天子疆域的含義,足可見《史記》未有避漢高祖名諱。但到了《漢書》,在東漢朝廷支持下撰史的班固,則全部以“國”替“邦”,顏師古稱:“‘邦’之字曰‘國’者,臣下所避以相代也。”,為此作出瞭解釋。改“邦”為“國”,上至《漢書》援引《尚書·虞書·皋陶謨》“萬邦作乂”句時,改成“萬國作乂”,下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墓葬出圖文獻記載《詩經》“十五邦風”而非“十五國風”,很有可能《詩經》“國風”本就作“邦風”,漢代避“邦”諱流傳之廣,以致“邦風”幾乎沒有再出現在之後的文獻中。這也是造成後世“國”、“邦”意義混淆,幾乎不分的重要人為原因。
“國”與“家”:異字合流,組合成詞
如果說“國”在周代乃至漢初都表示分封制度下諸侯王的封地,那麼顯然“家”字(異體字“<E:\123456\速讀·中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中打包定稿\Image\image25.jpeg>”)與其有一定的差別。《金文常用字典》對“家”字的含義作出了一番解釋,批駁了《說文解字》的觀點,對“家”字提出了五個釋義:家族,邦族;國家;卿大夫的埰地食邑;指一戶;指人名。其使用文例較為駁雜,無法直接了當地明確“國”與“家”的組合歷程。據《漢字源流》稱,“國”與“家”首次組合使用當見於《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使事治國家而長百姓”,此時“國家”仍是代表諸侯采邑的意思。隨著“國”與“家”分別表示情況越來越複雜,所表示的義項越來越多,由兩個單音節詞固定組合成為雙音節詞,集中表現“諸侯采邑”這一義項,才能夠更有利於其使用,不至於意義不明。這也是漢語複音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那麼“國”字是如何走過了不斷演變的歷程,與“家”緊密結合在一起,並最終演化成政治意味上的統治區域單元呢?先看西漢李延年詩句:“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此時“國”字意思上還有一絲分封制的尾巴,有諸侯封地的含義;而曹植《白馬篇》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一句已經顯而易見地指向了整個神州大陸,超越了狹隘的割據政權範圍(儘管作者所處曹魏本身就是割據政權);唐朝張為“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已經展示了鮮明的民族自覺意識,報國觀念已經非常明確;明末清初顧炎武“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則又更進一步,視“國家”為完整的一體,並高於一個朝代的政權,超越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局限性。可以說,歷經漢、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統的帝制朝代,“國家”一詞被賦予了更多政治上、文化上的意味,並逐漸與“社稷”、 “天下”、“朝代”等詞相融合,在中華各類詩詞名句中呈現交融相通的文化意味。直至西學東漸時,將“國家”一詞用以翻譯state,才有了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可謂是古語詞承擔舶來義。現代“國家”觀念則更為嚴肅莊重,在馬克思眼中則為一種“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而在《辭海》裡“國家”有兩種闡釋:“①階級統治的工具,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主要由軍隊、員警、法庭、監獄等組成。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它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也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②指一個國家的整個區域。”即為現在通用的“國家”含義。
從遠古走來,“國”字呈現出的字義範疇演變,焉知不是奴隸制、封建制、現代社會演變的小小縮影?從“或”到“邦”再到“家”,“國”的本字、近義字、常用組合字,值得我們一再探索,不斷深思。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
[3]容庚.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5]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6]曾憲通,林志強.漢字源流[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
[7]董洪利.古典文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