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恩施州加大了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了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位需求,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并且教师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密切了家校关系。但是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也还面临优质师资引进困难,教师非教学任务繁重,乡村基础教育被双重边缘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提高教师待遇、打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以及树立教学优先理念来解决。
关键词:精准扶贫;基础教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2-0031-06
乡村基础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脱贫评估检查的核心指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1]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基本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中简称“恩施州”)处在湖北省西南部,所辖8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并被纳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8年末,全州总人口402.04万人,常住人口33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1.54万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44.86%。[2]
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获得较快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建档立卡家庭的适龄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资助水平得到提升,还有乡村整体的基础教育环境和条件保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一、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成效
(一)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数量基本稳定,基本满足了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
2000年至2013年是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乡村小学的数量急剧减少。恩施州小学的削减幅度比全国平均幅度更大,由1944所减至580所,仅保留了29.84%。[3]2014年和2015年,虽然恩施州的小学数量又有较大幅度削减,由580所减至483所,降幅为16.72%,但2015年之后维持了小学数量的基本稳定。这些被削减的小学主要分布在乡村。削减之后,恩施州为了满足乡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还保留了部分乡村教学点作为乡村基础教育的补充。截止2018年4月,恩施州还有586个乡村教学点。
2016年,在恩施州的471所小学中,339所分布在城镇以外的乡村,这些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在校学生有10.7万人,在26.33万小学生中占比40.64%;132所城镇小学有在校学生15.63万人,占比59.36%。在城镇小学就读的小学生占比远高于当年恩施州41.88%的城镇化率,表明很多乡村生源流入了城镇。从目前来看,很多乡村中小学的生源不足,稳定生源是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比较缺乏的是幼儿教育资源。2018年底,恩施州有幼儿园549所,在园幼儿人数10.3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4%,与规划的2019年底达到85%的毛入学率还有较大差距;有小学467所,在校学生26.4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能够达到100%;普通中学170所,在校学生19.45万人。
(二)乡村居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对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与外界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教育的认识也有了根本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读书无用论,转向了读书有用论。近年来,初高中学生的升学率有了较大提升,2018年恩施州的初升高升学率达到91.79%,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接近40%。并且农民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了文化水平与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乡村居民现在较为普遍地认为读书是有用的。二是从女儿不读书,转向了儿女都要读书。以前很多人认为“女儿反正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门的水”,不愿意送女儿读书,很多家庭以中断女儿的学业来保障对儿子的供给。现在,很多农村的父母年老以后实际上获得女儿在情感上的慰籍和物质上的帮助更多,也就改变了整个乡村对女儿读书的看法。三是对子女的教育从顺其自然转向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很多人外出务工的目的就是挣更多的钱来供子女读书,不少家庭将子女送到乡镇、送到城市读书即是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的体现。
乡村居民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表现在:一是加大对学生的生活投入,在保障学生的吃饭开销外还给零花钱;二是增加对学生的学业辅导投入,除了购买学习资料外,有的每个月还花500到1000元钱请人帮忙辅导孩子;三是有的家庭安排专人在城镇陪读。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到集镇上学之后,家庭的年度教育支出达到2万多元,到县城及以上的城市入学的家庭年度教育支出达到4万多元。教育投入的增加也是乡村居民教育观念转变,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体现。
(三)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乡村基础教育投入,乡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有所改观
“办好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根本在投入。”[4]2013年以来,中央、省及州本级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恩施州的教育总投入从2013年的42.0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3.09亿元,五年期间投入的总经费超过31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从2013年的35.78亿元,增加到2017年74.12亿元,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从85.1%增加到8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6.48%增加到9.25%。
教育投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一批教育重点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实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即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对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办学硬件条件的改善较为明显。2013年至2017年,恩施州在实施该项目的过程中,累计启动723所中小学校的校园建设项目1492个,完成校舍建筑面积75.11万平方米,为984所中小学校购置生活设施17.47万台(件)、图书87.49万册、课桌椅6.49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等211.19万台(件),累计投入的资金达到17.04亿元。[5]2011年以来,恩施州通过各级各类项目新建、改建的校舍面积超过289万平方米。恩施州乡村中小学的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办学硬件设施有了基本的保障。并且,20人以上的教学点和所有的中小学都接入了互联网,中小学生能够在学校接触到互联网资源。 (四)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增加,教师能力素质稳步提升
近几年来,恩施州在中央及省财政的支持下,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其补充教师的渠道主要有:
一是通过公开招聘,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2012年到2016年,恩施州通过公开招聘向乡村中小学补充教师4653名,2017年、2018年又分别招聘了864名、660名,2019年计划招聘607名,8年间补充的教师数量达到了6784名,乡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有所改观。
二是开展定向培养。为了进一步补充和稳定乡村基础教育队伍,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恩施州人民政府出台了《恩施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及公办幼儿园教师定向委培方案》。根据该方案,州政府每年根据各县市的需求计划,按照“指标到县、分配到校、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合格聘用”的培养模式,每年从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中,定向招录定点校(园)所在地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家庭子女,到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专科学习。目前,已经招录3批共1196人定向委托培养学生,2016年招聘的首批298名学生已经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三是通过临时聘用和退休返聘解决师资不足。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仅有1至3个外聘教师,但在一些学生人数增长较快的学校还存在大规模临时聘用教师的现象。如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553人,仅有35名在编教师,2019年有临时聘用代课教师23名。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恩施州通过国家、省及州、县等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加强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据了解,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3至5年内会获得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另外,恩施州还通过加强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落实经济待遇等措施稳定乡村教师队伍。2014年以来,恩施州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一样,可以额外发放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5项奖励性补贴。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恩施州全体教师的平均收入略高于公务员。恩施州还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生活条件保障工作,积极争取项目为乡村教师建设周转房。
待遇提升和条件保障到位后,乡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得到明显提升,岗位的考录比逐年增加,录取的教师的学历层次也过渡到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和专科为辅,乡村教师离岗现象也在逐年减少。
(五)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乡村教师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恩施州的教育系统和教师个人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首先,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承担来自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帮扶和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工作。目前,恩施州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的全覆盖,每个学生每年可以获得125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于脱贫出列的家庭也执行脱贫不脱帮扶,不减资助的政策,每年仍然可以获得资助,未脱贫的家庭每年还可以另外获得400元的交通补助费。
其次,乡村教师参与到学校驻地周边乡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虽然恩施州组织的精准扶贫“尖刀班”中有部分乡村教师脱岗扶贫,但他们承担得更多的是对定点帮扶对象的帮扶。很多乡村教师都负责了3到9个建档立卡家庭的帮扶工作。他们每個月去探访一次帮扶家庭,宣传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及填写精准扶贫各种表格。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虽然有的工作不是直接面向乡村基础教育,但对乡村基础教育环境的改善,对乡村基础教育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二、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受到高度重视,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受自然生态所限,投入需求较大,历史欠账较多,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
(一)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过重,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首先,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学生管理任务重。一方面是留守儿童以及来自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占比较高,这些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和家长的关爱,需要老师对他们有更多的生活关心和情感关爱;另一方面是恩施州的很多偏远乡村中小学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住校,住校学生的年龄小,需要老师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及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学生住校以后一日三餐都要在学校的食堂吃,虽然学校可以外聘厨师承担饭菜的烹饪工作,但需要抽调老师承担蔬菜采购及饮食安全管理工作。如巴东县大支坪镇中心小学目前有972个学生,其中296人来自建档立卡家庭,住校的学生有118人。学校为了抓好安全保卫及饮食安全工作,在外聘2名保安外,还安排了1名管安全的副校长和3名老师专职来负责相关工作。这些专职管理安全工作的老师不承担教学任务。而从编制情况来看,该校仅有44个在编教师,为了开齐基本的课程,还外聘了7名临时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工作。
其次,乡村基础教育教师承担基层政府和工作部门摊派的工作任务较多。现在基层政府和工作部门以各种名目进校园的活动太多。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准备活动计划,进行工作过程记录和活动总结等,活动的材料繁多,甚至很多活动需要中断教学工作来完成。
再次,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需要接受的检查考评过多。一些乡村小学除了要迎接县教育局的一月一督导检查,还要迎接中心学校、食药监局等单位的检查,并且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任务也有上级部门来检查。由于承担的非教学任务太多,很多乡村教师都感叹教学成了他们的副业,学校没有一个安静的讲台。
(二)乡村基础教育正在被双重边缘化,发展前景堪忧
首先,乡村基础教育正在被学生家长边缘化。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只要家庭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家长都要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集镇或者县城以及州府上学,主动抛弃了乡村基础教育。乡村的适龄儿童进入城市以后,城区的各种基础教育设施和师资配备没有同等规模增加,带来城市的超级大班现象。前几年,恩施市城区小学各年级超级大班现象普遍存在。近两年,通过严格划片招生,控制起始年级的招生人数,化解了超级大班现象。但这种方法化解的结果是很多从乡村进城的孩子失去了就读公立学校的机会,把他们推向了城区的私立学校,或者推回了乡镇。城区私立学校得以快速发展,可谓是家长主动边缘化乡村教育和这些政策作用的共同结果。 其次,乡村基础教育也在被乡村教师边缘化。近几年,虽然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水平有所提升,教师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乡村教师成为对大学毕业生有吸引力的职业,但是在岗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强,年轻老师职业晋升的途径和渠道不畅。恩施州通过改革虽使教师从“单位人”变成了“系统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可以在全县范围内的乡村学校流动,但很难进入城区学校任教,且有的县市规定乡村教师进入城区任教后,职称要降为起点职称。各县市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也分为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两个类别,几乎固化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身份,从而无法实现乡村基础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缺乏上升渠道和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一些老师认为,反正成绩好的学生都转到了县城上学,留在乡村的都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学工作努力与不努力都无所谓,也许努力了也见不到效果,因此主动边缘化教学工作。
按照目前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乡村人口将进一步减少,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将进一步减少,一批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将面临没有学生可教的局面。2016年前,恩施州内女方为农村户口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胎,2016年执行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生育二孩,以至出生人口的二孩占比有所提高,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不升反降。2018年,恩施州新出生的3.9万人中,有1.93万人是二孩,二孩占比49.49%,但是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降,并且近五年的人口出生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提高,也表明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全州整体的自然增长率要低,并且,随着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人数会不断减少。
(三)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困难,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恩施州有小学生264554人,初中学生121996人,小学教师13607人,初中教师9140人,小学的师生比接近1:19,初中的师生比接近1:13。從整体师生比来看,恩施州基础教育的教师并不少,但由于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少,年级多,很多教师还要脱离教学岗位承担其它行政工作,教师仍然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点,几个年级的学生还要合并班级上课,仍需加大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之后,能够招聘到一般学校的本专科毕业生来任教,但鲜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应聘乡村学校教师,很多毕业生应聘乡村教师只是把它当作最后的职业选择。并且在招聘的教师中,具有师范专业背景的占比不高,虽然上岗前经过短期职业培训,但很多人还是在短期内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6],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恩施州各县市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重点保障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教学,其他科目都被学校称为副课,随意指派老师兼任。而即使招聘进来的一些优秀人才,由于在乡村基础教育系统内缺乏晋升的途径和渠道,也跳槽到其他单位工作或者被私立学校挖走,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占比较高,寄宿学生年龄偏小,教育工作复杂
调查发现,恩施州很多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有高达70-80%的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由于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老师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并且由于家长生活在外地,老师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难以建立家校互动,需要老师独立面对,增加了乡村基础教育的难度。
乡村小学实行寄宿制之后,也增加了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复杂程度。一方面是老师要照顾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小学生年龄较小,家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日常生活照料工作都交给了学校;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安全管理复杂,这些安全包括学生的饮食、人生安全等各个方面,仅饮食安全一项学校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饮食安全只要把控好食物的源头和加工过程,一般不会出问题,但人生安全却难以把控。虽然各个学校都将学生的人生安全工作抓得很紧,但在现有工作体制和机制之下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校园霸凌现象还时有出现。并且,学校在学生安全方面实际上承担了无限责任。
三、新时代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规划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
虽然社会舆论和研究专家对上一轮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大规模撤并和调整多有批评,认为撤并的学校过多,乡村中小学校的密度降低,学生上学路途更远,增加了上学的困难,但是如果深入乡村基础教育一线调研会发现,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出行方式的改变,空间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而很多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教师配备不齐、不强,有的教学点一两个老师教二三十个学生,但这些学生分布在两三个年级,老师不得不将几个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起上课。这些学校或者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安全保障也存在不足和隐患。乡村基础教育的公平更应该注重教育结果的公平,要让每个乡村的孩子都在功能齐备、安全舒适的校园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2018年底,恩施州各县市下辖乡镇、街道办事处88个,办有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140所,大多数乡镇都只办了一所初中,初中学校的在校生的平均规模为871人。现在,恩施州应该适当增加县市城区初中学校的数量,减小班级学生规模,杜绝超级大班现象,稳定乡村初中的数量。
乡村小学的布局应该根据人口密度、人口出生率和城镇化速度来合理安排。未来5到10年,学生人数能够稳定在90人以上的乡村小学应该继续开办,并办成完全小学,60到90人的小学可以设置5年左右的过渡期,60人以下的小学和教学点应该撤并。如果从乡村居民数量和学校的配比来看,对于人口密度较低的高山或者二高山地区3000人左右,人口密度较高的低山地区5000人左右配建一所乡村小学比较合适。课题组最近几年在鹤峰县潼泉小学的调研中发现,潼泉小学的辐射范围涵盖了湄坪、潼泉、陈家、雉鸡、红鱼5个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行政村。目前,这5个村有居民918户3162人,小学阶段的适龄儿童有200多人,即使有一半左右的家长将孩子送到集镇或者县城就读以后,该校的学生规模也还能稳定在90人左右,如果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将有一部分学生回流。 (二)制定乡村基础教学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标准,推进教育均等化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均等化,缩减城乡、区域基础教育差距。以基础教育标准化为抓手来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一是要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均等化,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配置按照功能齐备,满足基本的教学和育人工作需求,并按照城乡统一的标准进行配备。二是师资配备的均等化,包括班师比的均等化和师资能力素质的均等化。由于乡村基础教学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学生人数普遍偏少,要按照开齐课程的要求进行师资均等化的配备,更多地考虑班师比,而不仅仅是师生比。三是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均等化。教学内容的均等化要求乡村基础教育学校与城镇学校一样开齐基本的课程,开展基本的课外活动。教学效果的均等化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达到最低的学习要求,可以分别在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春季学期结束时组织全县范围内的教学效果检测,对检测不达标的学生由学校安排教师进行专门辅导。
(三)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打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首先是待遇,其次是职业晋升的通道。2014年,恩施州执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乡村基础教育教育教师的工资和绩效津贴有了大幅度提升,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扣除“五险一金”之后一年的工资收入超过6万元。从这之后,新招录的教师主动离职的比例大幅减少。现在,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岗位对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有一定吸引力,一些本科生为了考取相关岗位,毕业后宁愿拿着每月2000元的工资也要在乡村学校代课提高教学技能,备考相关岗位。只有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维持在整个社会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才能维持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才能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
人才引进来以后,仅有较高的工资还不足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工作的动力,还要为这些人才打通职业晋升的通道。一是打通他们进入公务员系统的通道。政府机关可面向他们定向招考或者选调一定数量的公务员。恩施州很多现任的县市长及其他县处级以上领导都有教学工作经历,表明优秀的教师也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并且,近年恩施州定向村支两委招考乡镇公务员之后,对村支两委的建设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应该推广这一经验。二是打通他们向县城流动的通道。各县市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要废止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的区别,今后城镇学校的教师补充应该主要从乡村学校选调,让乡村教师有进城的机会,城镇的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也必须有乡村学校的任教经历。三是打通他们职称晋升的通道。由于职数的限制,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工作一辈子也难以获得副高级职称。因此要合理设置乡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职称的结构比例,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破除唯资历、唯学历的倾向,要以教学业绩为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破格评审职称。
(四)树立教学优先理念,严格审核各项临时性工作进入校园
乡村学校应该树立教学优先的工作理念,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优先工作来展开。一是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安排展开教学工作,教师不得随意调停课,不得整堂课安排学生自习或者观看录像。二是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不承担教学任务的管理干部不得挤占副高以上职称的职数,且要激活职称评审的激励机制,破除按资排辈惯例,以教学业绩为职称评审、评优表先的主要依据。三是要严格审核各项临时性摊派的工作进入校园。对教学工作促进不大及與学生成长无关的活动不得进入校园;经审批进入校园的活动要安排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或者与活动相关的课程时间段举行,不得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四是树立学校的最大政治任务就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他任务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五是大幅减少对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检查考评,减轻检查考评活动对教学的干扰,归并检查事项,并将检查考评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上。
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任重道远,它关系着未来乡村发展潜力和发展面貌,目前正在乡村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是10到20年后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尽管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还面临不少问题。今后,应该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以乡村基础教育为突破口,积蓄乡村发展的潜力,培养乡村振兴的人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注:文中所用统计数据均来源于恩施州统计局发布的各年度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恩施州教育局。)
注 释:
[1] 《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
[2] 《2018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http://tjj.enshi.gov.cn/2019/0422/ 716281.shtml。
[3] 祝志芬:《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州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4] 戴小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在教育——武陵山片区一所偏远乡村小学的调查与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5] 数据来源: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
[6] 赵鑫:《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向华武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与精准扶贫关系研究”(2017-GMG-044)。
作者简介:杨洪林(1980-),男,湖北咸丰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欧阳庆(1994-),女,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陵地区历史文化。
关键词:精准扶贫;基础教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2-0031-06
乡村基础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脱贫评估检查的核心指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1]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基本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中简称“恩施州”)处在湖北省西南部,所辖8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并被纳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8年末,全州总人口402.04万人,常住人口33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1.54万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44.86%。[2]
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获得较快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建档立卡家庭的适龄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资助水平得到提升,还有乡村整体的基础教育环境和条件保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一、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成效
(一)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数量基本稳定,基本满足了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
2000年至2013年是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乡村小学的数量急剧减少。恩施州小学的削减幅度比全国平均幅度更大,由1944所减至580所,仅保留了29.84%。[3]2014年和2015年,虽然恩施州的小学数量又有较大幅度削减,由580所减至483所,降幅为16.72%,但2015年之后维持了小学数量的基本稳定。这些被削减的小学主要分布在乡村。削减之后,恩施州为了满足乡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还保留了部分乡村教学点作为乡村基础教育的补充。截止2018年4月,恩施州还有586个乡村教学点。
2016年,在恩施州的471所小学中,339所分布在城镇以外的乡村,这些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在校学生有10.7万人,在26.33万小学生中占比40.64%;132所城镇小学有在校学生15.63万人,占比59.36%。在城镇小学就读的小学生占比远高于当年恩施州41.88%的城镇化率,表明很多乡村生源流入了城镇。从目前来看,很多乡村中小学的生源不足,稳定生源是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比较缺乏的是幼儿教育资源。2018年底,恩施州有幼儿园549所,在园幼儿人数10.3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4%,与规划的2019年底达到85%的毛入学率还有较大差距;有小学467所,在校学生26.4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能够达到100%;普通中学170所,在校学生19.45万人。
(二)乡村居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对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与外界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教育的认识也有了根本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读书无用论,转向了读书有用论。近年来,初高中学生的升学率有了较大提升,2018年恩施州的初升高升学率达到91.79%,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接近40%。并且农民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了文化水平与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乡村居民现在较为普遍地认为读书是有用的。二是从女儿不读书,转向了儿女都要读书。以前很多人认为“女儿反正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门的水”,不愿意送女儿读书,很多家庭以中断女儿的学业来保障对儿子的供给。现在,很多农村的父母年老以后实际上获得女儿在情感上的慰籍和物质上的帮助更多,也就改变了整个乡村对女儿读书的看法。三是对子女的教育从顺其自然转向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很多人外出务工的目的就是挣更多的钱来供子女读书,不少家庭将子女送到乡镇、送到城市读书即是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的体现。
乡村居民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表现在:一是加大对学生的生活投入,在保障学生的吃饭开销外还给零花钱;二是增加对学生的学业辅导投入,除了购买学习资料外,有的每个月还花500到1000元钱请人帮忙辅导孩子;三是有的家庭安排专人在城镇陪读。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到集镇上学之后,家庭的年度教育支出达到2万多元,到县城及以上的城市入学的家庭年度教育支出达到4万多元。教育投入的增加也是乡村居民教育观念转变,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体现。
(三)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乡村基础教育投入,乡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有所改观
“办好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根本在投入。”[4]2013年以来,中央、省及州本级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恩施州的教育总投入从2013年的42.0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3.09亿元,五年期间投入的总经费超过31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从2013年的35.78亿元,增加到2017年74.12亿元,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从85.1%增加到8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6.48%增加到9.25%。
教育投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一批教育重点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实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即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对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办学硬件条件的改善较为明显。2013年至2017年,恩施州在实施该项目的过程中,累计启动723所中小学校的校园建设项目1492个,完成校舍建筑面积75.11万平方米,为984所中小学校购置生活设施17.47万台(件)、图书87.49万册、课桌椅6.49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等211.19万台(件),累计投入的资金达到17.04亿元。[5]2011年以来,恩施州通过各级各类项目新建、改建的校舍面积超过289万平方米。恩施州乡村中小学的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办学硬件设施有了基本的保障。并且,20人以上的教学点和所有的中小学都接入了互联网,中小学生能够在学校接触到互联网资源。 (四)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增加,教师能力素质稳步提升
近几年来,恩施州在中央及省财政的支持下,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其补充教师的渠道主要有:
一是通过公开招聘,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2012年到2016年,恩施州通过公开招聘向乡村中小学补充教师4653名,2017年、2018年又分别招聘了864名、660名,2019年计划招聘607名,8年间补充的教师数量达到了6784名,乡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有所改观。
二是开展定向培养。为了进一步补充和稳定乡村基础教育队伍,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恩施州人民政府出台了《恩施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及公办幼儿园教师定向委培方案》。根据该方案,州政府每年根据各县市的需求计划,按照“指标到县、分配到校、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合格聘用”的培养模式,每年从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中,定向招录定点校(园)所在地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家庭子女,到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专科学习。目前,已经招录3批共1196人定向委托培养学生,2016年招聘的首批298名学生已经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三是通过临时聘用和退休返聘解决师资不足。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仅有1至3个外聘教师,但在一些学生人数增长较快的学校还存在大规模临时聘用教师的现象。如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553人,仅有35名在编教师,2019年有临时聘用代课教师23名。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恩施州通过国家、省及州、县等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加强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据了解,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3至5年内会获得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另外,恩施州还通过加强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落实经济待遇等措施稳定乡村教师队伍。2014年以来,恩施州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一样,可以额外发放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5项奖励性补贴。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恩施州全体教师的平均收入略高于公务员。恩施州还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生活条件保障工作,积极争取项目为乡村教师建设周转房。
待遇提升和条件保障到位后,乡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得到明显提升,岗位的考录比逐年增加,录取的教师的学历层次也过渡到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和专科为辅,乡村教师离岗现象也在逐年减少。
(五)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乡村教师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恩施州的教育系统和教师个人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首先,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承担来自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帮扶和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工作。目前,恩施州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的全覆盖,每个学生每年可以获得125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于脱贫出列的家庭也执行脱贫不脱帮扶,不减资助的政策,每年仍然可以获得资助,未脱贫的家庭每年还可以另外获得400元的交通补助费。
其次,乡村教师参与到学校驻地周边乡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虽然恩施州组织的精准扶贫“尖刀班”中有部分乡村教师脱岗扶贫,但他们承担得更多的是对定点帮扶对象的帮扶。很多乡村教师都负责了3到9个建档立卡家庭的帮扶工作。他们每個月去探访一次帮扶家庭,宣传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及填写精准扶贫各种表格。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虽然有的工作不是直接面向乡村基础教育,但对乡村基础教育环境的改善,对乡村基础教育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二、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受到高度重视,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受自然生态所限,投入需求较大,历史欠账较多,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
(一)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过重,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首先,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学生管理任务重。一方面是留守儿童以及来自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占比较高,这些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和家长的关爱,需要老师对他们有更多的生活关心和情感关爱;另一方面是恩施州的很多偏远乡村中小学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住校,住校学生的年龄小,需要老师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及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学生住校以后一日三餐都要在学校的食堂吃,虽然学校可以外聘厨师承担饭菜的烹饪工作,但需要抽调老师承担蔬菜采购及饮食安全管理工作。如巴东县大支坪镇中心小学目前有972个学生,其中296人来自建档立卡家庭,住校的学生有118人。学校为了抓好安全保卫及饮食安全工作,在外聘2名保安外,还安排了1名管安全的副校长和3名老师专职来负责相关工作。这些专职管理安全工作的老师不承担教学任务。而从编制情况来看,该校仅有44个在编教师,为了开齐基本的课程,还外聘了7名临时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工作。
其次,乡村基础教育教师承担基层政府和工作部门摊派的工作任务较多。现在基层政府和工作部门以各种名目进校园的活动太多。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准备活动计划,进行工作过程记录和活动总结等,活动的材料繁多,甚至很多活动需要中断教学工作来完成。
再次,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需要接受的检查考评过多。一些乡村小学除了要迎接县教育局的一月一督导检查,还要迎接中心学校、食药监局等单位的检查,并且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任务也有上级部门来检查。由于承担的非教学任务太多,很多乡村教师都感叹教学成了他们的副业,学校没有一个安静的讲台。
(二)乡村基础教育正在被双重边缘化,发展前景堪忧
首先,乡村基础教育正在被学生家长边缘化。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只要家庭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家长都要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集镇或者县城以及州府上学,主动抛弃了乡村基础教育。乡村的适龄儿童进入城市以后,城区的各种基础教育设施和师资配备没有同等规模增加,带来城市的超级大班现象。前几年,恩施市城区小学各年级超级大班现象普遍存在。近两年,通过严格划片招生,控制起始年级的招生人数,化解了超级大班现象。但这种方法化解的结果是很多从乡村进城的孩子失去了就读公立学校的机会,把他们推向了城区的私立学校,或者推回了乡镇。城区私立学校得以快速发展,可谓是家长主动边缘化乡村教育和这些政策作用的共同结果。 其次,乡村基础教育也在被乡村教师边缘化。近几年,虽然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水平有所提升,教师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乡村教师成为对大学毕业生有吸引力的职业,但是在岗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强,年轻老师职业晋升的途径和渠道不畅。恩施州通过改革虽使教师从“单位人”变成了“系统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可以在全县范围内的乡村学校流动,但很难进入城区学校任教,且有的县市规定乡村教师进入城区任教后,职称要降为起点职称。各县市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也分为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两个类别,几乎固化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身份,从而无法实现乡村基础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缺乏上升渠道和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一些老师认为,反正成绩好的学生都转到了县城上学,留在乡村的都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学工作努力与不努力都无所谓,也许努力了也见不到效果,因此主动边缘化教学工作。
按照目前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乡村人口将进一步减少,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将进一步减少,一批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将面临没有学生可教的局面。2016年前,恩施州内女方为农村户口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胎,2016年执行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生育二孩,以至出生人口的二孩占比有所提高,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不升反降。2018年,恩施州新出生的3.9万人中,有1.93万人是二孩,二孩占比49.49%,但是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降,并且近五年的人口出生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提高,也表明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全州整体的自然增长率要低,并且,随着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人数会不断减少。
(三)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困难,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恩施州有小学生264554人,初中学生121996人,小学教师13607人,初中教师9140人,小学的师生比接近1:19,初中的师生比接近1:13。從整体师生比来看,恩施州基础教育的教师并不少,但由于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少,年级多,很多教师还要脱离教学岗位承担其它行政工作,教师仍然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点,几个年级的学生还要合并班级上课,仍需加大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之后,能够招聘到一般学校的本专科毕业生来任教,但鲜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应聘乡村学校教师,很多毕业生应聘乡村教师只是把它当作最后的职业选择。并且在招聘的教师中,具有师范专业背景的占比不高,虽然上岗前经过短期职业培训,但很多人还是在短期内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6],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恩施州各县市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重点保障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教学,其他科目都被学校称为副课,随意指派老师兼任。而即使招聘进来的一些优秀人才,由于在乡村基础教育系统内缺乏晋升的途径和渠道,也跳槽到其他单位工作或者被私立学校挖走,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占比较高,寄宿学生年龄偏小,教育工作复杂
调查发现,恩施州很多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有高达70-80%的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由于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老师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并且由于家长生活在外地,老师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难以建立家校互动,需要老师独立面对,增加了乡村基础教育的难度。
乡村小学实行寄宿制之后,也增加了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复杂程度。一方面是老师要照顾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小学生年龄较小,家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日常生活照料工作都交给了学校;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安全管理复杂,这些安全包括学生的饮食、人生安全等各个方面,仅饮食安全一项学校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饮食安全只要把控好食物的源头和加工过程,一般不会出问题,但人生安全却难以把控。虽然各个学校都将学生的人生安全工作抓得很紧,但在现有工作体制和机制之下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校园霸凌现象还时有出现。并且,学校在学生安全方面实际上承担了无限责任。
三、新时代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规划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
虽然社会舆论和研究专家对上一轮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大规模撤并和调整多有批评,认为撤并的学校过多,乡村中小学校的密度降低,学生上学路途更远,增加了上学的困难,但是如果深入乡村基础教育一线调研会发现,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出行方式的改变,空间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而很多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教师配备不齐、不强,有的教学点一两个老师教二三十个学生,但这些学生分布在两三个年级,老师不得不将几个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起上课。这些学校或者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安全保障也存在不足和隐患。乡村基础教育的公平更应该注重教育结果的公平,要让每个乡村的孩子都在功能齐备、安全舒适的校园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2018年底,恩施州各县市下辖乡镇、街道办事处88个,办有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140所,大多数乡镇都只办了一所初中,初中学校的在校生的平均规模为871人。现在,恩施州应该适当增加县市城区初中学校的数量,减小班级学生规模,杜绝超级大班现象,稳定乡村初中的数量。
乡村小学的布局应该根据人口密度、人口出生率和城镇化速度来合理安排。未来5到10年,学生人数能够稳定在90人以上的乡村小学应该继续开办,并办成完全小学,60到90人的小学可以设置5年左右的过渡期,60人以下的小学和教学点应该撤并。如果从乡村居民数量和学校的配比来看,对于人口密度较低的高山或者二高山地区3000人左右,人口密度较高的低山地区5000人左右配建一所乡村小学比较合适。课题组最近几年在鹤峰县潼泉小学的调研中发现,潼泉小学的辐射范围涵盖了湄坪、潼泉、陈家、雉鸡、红鱼5个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行政村。目前,这5个村有居民918户3162人,小学阶段的适龄儿童有200多人,即使有一半左右的家长将孩子送到集镇或者县城就读以后,该校的学生规模也还能稳定在90人左右,如果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将有一部分学生回流。 (二)制定乡村基础教学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标准,推进教育均等化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均等化,缩减城乡、区域基础教育差距。以基础教育标准化为抓手来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一是要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均等化,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配置按照功能齐备,满足基本的教学和育人工作需求,并按照城乡统一的标准进行配备。二是师资配备的均等化,包括班师比的均等化和师资能力素质的均等化。由于乡村基础教学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学生人数普遍偏少,要按照开齐课程的要求进行师资均等化的配备,更多地考虑班师比,而不仅仅是师生比。三是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均等化。教学内容的均等化要求乡村基础教育学校与城镇学校一样开齐基本的课程,开展基本的课外活动。教学效果的均等化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达到最低的学习要求,可以分别在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春季学期结束时组织全县范围内的教学效果检测,对检测不达标的学生由学校安排教师进行专门辅导。
(三)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打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首先是待遇,其次是职业晋升的通道。2014年,恩施州执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乡村基础教育教育教师的工资和绩效津贴有了大幅度提升,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扣除“五险一金”之后一年的工资收入超过6万元。从这之后,新招录的教师主动离职的比例大幅减少。现在,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岗位对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有一定吸引力,一些本科生为了考取相关岗位,毕业后宁愿拿着每月2000元的工资也要在乡村学校代课提高教学技能,备考相关岗位。只有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维持在整个社会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才能维持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才能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
人才引进来以后,仅有较高的工资还不足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工作的动力,还要为这些人才打通职业晋升的通道。一是打通他们进入公务员系统的通道。政府机关可面向他们定向招考或者选调一定数量的公务员。恩施州很多现任的县市长及其他县处级以上领导都有教学工作经历,表明优秀的教师也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并且,近年恩施州定向村支两委招考乡镇公务员之后,对村支两委的建设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应该推广这一经验。二是打通他们向县城流动的通道。各县市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要废止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的区别,今后城镇学校的教师补充应该主要从乡村学校选调,让乡村教师有进城的机会,城镇的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也必须有乡村学校的任教经历。三是打通他们职称晋升的通道。由于职数的限制,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工作一辈子也难以获得副高级职称。因此要合理设置乡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职称的结构比例,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破除唯资历、唯学历的倾向,要以教学业绩为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破格评审职称。
(四)树立教学优先理念,严格审核各项临时性工作进入校园
乡村学校应该树立教学优先的工作理念,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优先工作来展开。一是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安排展开教学工作,教师不得随意调停课,不得整堂课安排学生自习或者观看录像。二是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不承担教学任务的管理干部不得挤占副高以上职称的职数,且要激活职称评审的激励机制,破除按资排辈惯例,以教学业绩为职称评审、评优表先的主要依据。三是要严格审核各项临时性摊派的工作进入校园。对教学工作促进不大及與学生成长无关的活动不得进入校园;经审批进入校园的活动要安排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或者与活动相关的课程时间段举行,不得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四是树立学校的最大政治任务就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他任务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五是大幅减少对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检查考评,减轻检查考评活动对教学的干扰,归并检查事项,并将检查考评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上。
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任重道远,它关系着未来乡村发展潜力和发展面貌,目前正在乡村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是10到20年后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尽管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还面临不少问题。今后,应该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以乡村基础教育为突破口,积蓄乡村发展的潜力,培养乡村振兴的人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注:文中所用统计数据均来源于恩施州统计局发布的各年度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恩施州教育局。)
注 释:
[1] 《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
[2] 《2018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http://tjj.enshi.gov.cn/2019/0422/ 716281.shtml。
[3] 祝志芬:《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州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4] 戴小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在教育——武陵山片区一所偏远乡村小学的调查与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5] 数据来源:恩施州教育局的统计数据。
[6] 赵鑫:《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向华武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与精准扶贫关系研究”(2017-GMG-044)。
作者简介:杨洪林(1980-),男,湖北咸丰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欧阳庆(1994-),女,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陵地区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