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治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内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肝脏相关的肿瘤均可引起肝脏的损伤,因而在临床表现上往往相似,但是这些肿瘤在病理学、形态学、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诊断肝内胆管癌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关于肝内胆管癌的分子诊断有了很大的突破,发现IDH1/2、BAP1、p53、KRAS、FGFR等都与肝内胆管癌有着显著的关系。不少生物分子都有希望作为胆管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内胆管癌的分子诊断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颅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在基层医院治疗较少 ,作者在乡镇医院期间曾收治 1例 ,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顺利治愈。对此颇有感触 ,现报告并浅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史资料
目的 总结采用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护理对策.方法 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全程观察治疗过程所出现的护理问题,记录并总结其要点.结果 3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顺利度过化疗期,心理表现也正常.结论 护士熟悉药物的特性和毒性反应,及早预防、及时处理和加强毒性反应护理,才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细胞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细胞黏附是首先发生的生物学行为,对后续发生的迁徙、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改善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特性,自然成为目前组织
冷凝集素病是一种以发生在肝脏的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惰性疾病.血清中冷凝集素以κ限制性IgM为主,滴度高、温幅宽,骨髓中的B细胞具有克隆性增殖特征.笔者就其流行病学、免疫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手段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但仍有约1/3的患者治疗无效或者复发.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的治疗方案和新药也不断问世,治疗效果也显著进步.血小板生成素可以促进PLT再生,有效提高患者PLT的水平;利妥昔单抗能够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减少抗PLT抗体的产生,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酶酚酸酯、环孢素等已成为I
开普拓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药物之一,对5-FU不敏感的病例仍有效;48%病人病情稳定,利于改进病人的生命质量,故作为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1].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共有20例患者应用该方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已经很成熟,但术后抗凝仍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目前对于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精准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术后常规的抗凝药物选择及其原理、抗凝时监测的指标,抗凝出血时的补救措施等,其中抗凝的具体方法及停药时间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有效的抗凝对脾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均有获益。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逐一观察出血时间、出血量等,并给予相应护理及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 23例鼻出血患者得到有效控制并痊愈出院,5例好转.结论 加强放疗后并发症出血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出血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髓外浆细胞瘤(EMP)为起源于骨以外软组织的浆细胞肿瘤,好发于头颈部、消化道.表现为局部肿块及相关浸润、压迫症状.依发病部位不同可以选择局部放疗或手术.EMP是所有浆细胞肿瘤中预后最好的,10年生存率达到60%.现就EMP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成人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腹股沟疝急诊手术患者具有老年化、男性为主的腹股沟直疝和斜疝、女性为主的股疝、高病死率等特征。腹股沟疝病史、临床表现、疝专科体检、影像学检查是快速准确诊断成人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所必需的前提。传统疝手术、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急诊手术中常用的术式,本文旨在围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