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涯教育能让同学们在步入高中后,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定位,规划自己的未来,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定位。
【关键词】职业教育 生涯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46-02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公开课,主题是“氯的性质”,在课题引入中,他播放了一段德国在战场上使用氯气战的视频,场面惨烈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谈“氯”色变。接着该教师讲解:因为氯气有较强毒性,所以我们今天不在课室演示氯气的化学性质。随后,整个课题就是多媒体演示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动画。听完这节课后,我在想几个问题:难道氯气就只有做毒气弹的功能吗?有毒我们就不用演示实验吗?看似成功的一堂课,却没有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以致用。很难想象会有学生选择跟氯气相关的职业了。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人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要完成,其中成长期(4-14岁)和探索期(15-24岁)正是高中教育所承担义务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职业生涯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后在日本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就国内的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大多数关注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为主,对基础教育中如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少之甚少。生涯发展教育(又称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是马兰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他认为生涯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校所进行的以学生终生发展为目的的一切课程和教育活动;狭义是指为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确立生涯目标、选择生涯角色、尋求最佳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与活动”。
二、化学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的方法
1.对知识点多正面引导,强调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尽早确立生涯目标
在教学中我发现,提到化学学生会提到有毒、污染等字眼,在高考后选择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的同学很少。调查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认为化学工作的危险性、污染性较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造成学生普遍存在这种思想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是因为新闻媒体曝光很多化学污染事件,也有的是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度强调化学的危害性而忽略了它的使用意义,这些都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引导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基于此我个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氯气的性质”的学习中,同时消除学生因氯气有毒而产生畏惧心理,对于新课的引入我做了以下改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氯碱工业”,今天上课之前大家猜个谜语,“我总是穿着黄绿色的外衣,走到哪里都能被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大家因为我有毒而畏惧我。我对你们的生活作出多少贡献,你们可曾知道在自来水厂是我奋不顾身跳进水里,把水消毒之后送出;在化工制造上更少不了我,橡胶轮胎的制造需要我,塑料桶等不少塑料制品的制造也有我的功劳。其实,我早已在你们身边了。”大家知道是什么气体?接下来学生会充满好奇、正确地走近“氯气世界”,热爱化学。
2.将知识融入生活,培养职业意识
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记得讲“铝热反应”应用的时候,我提到了建筑物的定向爆破,该反应产生大量热会熔断钢筋,然后通过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估算铝热剂用量等使建筑物定向倒塌。若干年后,有次师生聚会的时候,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现在的专业是定向爆破方面,就是那次课让他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需要的是先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了解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将这种思想和精神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教学中,那么学生拥有的就不是几个知识点了,他们拥有的将是驾驭未来的能力和智慧,这种境界才是最强大的!
3.组织学生去工厂、企业参观,深化职业体验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企业,了解工厂生产的原理和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通过参观考察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社会,感受了生活,更深化了职业体验。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工业制备硫酸,可以让学生扮演厂长、设备维修员、材料采购员、安全员等从不同的角色定位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生产流程让生产效益最大化等等。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萌发职业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萌发职业兴趣。记得有个学生这样跟我说过:“小时候在医院输液,医生扎针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让我忘记了病痛。当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要做一名医生”。其实在学生职业规划中,老师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表情,就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点。在讲“有机合成”时,以达菲这种药物为例,谈到有机药物的前瞻性,最后以鼓励语言“如果在座的哪位能研制出一种治疗艾滋病或癌症的药物,那么你就会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勉励学生,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后来还真有些同学选择了制药、药学等专业。一旦学生对某个知识感兴趣了,即使再枯燥专业,他也会觉得是有意义的专业了。另外可以给学生介绍知识的历史背景,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丰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未来才有可能选择相关的职业。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教师只有真正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和方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发展为能力、找平台兑现价值、用价值强化兴趣,将职业生涯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2]李淑艳,时惠敏.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关键词】职业教育 生涯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46-02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公开课,主题是“氯的性质”,在课题引入中,他播放了一段德国在战场上使用氯气战的视频,场面惨烈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谈“氯”色变。接着该教师讲解:因为氯气有较强毒性,所以我们今天不在课室演示氯气的化学性质。随后,整个课题就是多媒体演示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动画。听完这节课后,我在想几个问题:难道氯气就只有做毒气弹的功能吗?有毒我们就不用演示实验吗?看似成功的一堂课,却没有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以致用。很难想象会有学生选择跟氯气相关的职业了。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人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要完成,其中成长期(4-14岁)和探索期(15-24岁)正是高中教育所承担义务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职业生涯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后在日本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就国内的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大多数关注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为主,对基础教育中如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少之甚少。生涯发展教育(又称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是马兰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他认为生涯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校所进行的以学生终生发展为目的的一切课程和教育活动;狭义是指为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确立生涯目标、选择生涯角色、尋求最佳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与活动”。
二、化学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的方法
1.对知识点多正面引导,强调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尽早确立生涯目标
在教学中我发现,提到化学学生会提到有毒、污染等字眼,在高考后选择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的同学很少。调查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认为化学工作的危险性、污染性较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造成学生普遍存在这种思想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是因为新闻媒体曝光很多化学污染事件,也有的是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度强调化学的危害性而忽略了它的使用意义,这些都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引导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基于此我个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氯气的性质”的学习中,同时消除学生因氯气有毒而产生畏惧心理,对于新课的引入我做了以下改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氯碱工业”,今天上课之前大家猜个谜语,“我总是穿着黄绿色的外衣,走到哪里都能被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大家因为我有毒而畏惧我。我对你们的生活作出多少贡献,你们可曾知道在自来水厂是我奋不顾身跳进水里,把水消毒之后送出;在化工制造上更少不了我,橡胶轮胎的制造需要我,塑料桶等不少塑料制品的制造也有我的功劳。其实,我早已在你们身边了。”大家知道是什么气体?接下来学生会充满好奇、正确地走近“氯气世界”,热爱化学。
2.将知识融入生活,培养职业意识
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记得讲“铝热反应”应用的时候,我提到了建筑物的定向爆破,该反应产生大量热会熔断钢筋,然后通过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估算铝热剂用量等使建筑物定向倒塌。若干年后,有次师生聚会的时候,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现在的专业是定向爆破方面,就是那次课让他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需要的是先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了解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将这种思想和精神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教学中,那么学生拥有的就不是几个知识点了,他们拥有的将是驾驭未来的能力和智慧,这种境界才是最强大的!
3.组织学生去工厂、企业参观,深化职业体验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企业,了解工厂生产的原理和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通过参观考察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社会,感受了生活,更深化了职业体验。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工业制备硫酸,可以让学生扮演厂长、设备维修员、材料采购员、安全员等从不同的角色定位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生产流程让生产效益最大化等等。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萌发职业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萌发职业兴趣。记得有个学生这样跟我说过:“小时候在医院输液,医生扎针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让我忘记了病痛。当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要做一名医生”。其实在学生职业规划中,老师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表情,就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点。在讲“有机合成”时,以达菲这种药物为例,谈到有机药物的前瞻性,最后以鼓励语言“如果在座的哪位能研制出一种治疗艾滋病或癌症的药物,那么你就会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勉励学生,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后来还真有些同学选择了制药、药学等专业。一旦学生对某个知识感兴趣了,即使再枯燥专业,他也会觉得是有意义的专业了。另外可以给学生介绍知识的历史背景,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丰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未来才有可能选择相关的职业。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教师只有真正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和方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发展为能力、找平台兑现价值、用价值强化兴趣,将职业生涯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2]李淑艳,时惠敏.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