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要提高,必须先创设问题情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实事求是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教学,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见解供参考,希望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世纪的数学教育愈来愈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问题着手,选准突破口,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师生双边民主和谐的活动,让课堂焕发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提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就是希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课内研究不完,课外的延续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也随机确立起来,让问题进入每名学生的头脑,对学生进行有意、有针对性的提问训练,既强化了学生问题意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宋代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告诫我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但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常常以严师的身份来扼杀学生的质疑、提问,不允许他们在教学中有半点的怀疑,对于言传身教的老师这是最不可取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对学生的质疑、提问要恰当地鼓励,把提问这个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科学地、艺术地架设给学生,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永葆绿色的生机,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进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然后在“问题解决”中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质疑的行为,组织,指导他们辩论或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二、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实事求是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即“教无定法”,教师通过反复的仿效和领悟,将各类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自己的教学风格,掌握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因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创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现代的教学模式有导学讨论式、启发诱导式、自学交流式、当堂达标式等,这些模式都有不同的条件要求,对于习题课教学要注意“成片开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问题由点构成线:引导学生一题多变。让问题由点构成面;引导学生一题多用,让问题由点构成体,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我们部分老师穷于应付繁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解题教学只是就题论题,孤立求解,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模仿力与复制力,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解题教学中所举的例子应是最一般,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出《大纲》的要求和重点的题目,然后由题目出发,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自我建构,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作为教师应不断追求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过去的应试教育把人脑当成固定的容器,教师生硬地向其灌输知识,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理解程度上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成长的多样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创新传统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进行民主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外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比传统教育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有些方法是从某一角度或方式着手开发出新的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径,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有鉴于此,创新教育方法,应在继续发挥那些经过证明确定是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和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就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生个体,选择最优化的教育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弥补陈旧教育方法之不足,消除传统教育方法带来的弊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采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
有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创新精神的内涵可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和创新情感,为此课堂教学要解放思想,形成浓厚的切磋气氛;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会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运用和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创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问和有奇思妙想,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的创新欲望,应最大限度地采用现代教学法手段,应用直观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在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愿望
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反馈,它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和绩效的有利因素,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索创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为此,提出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展,如求Sn=a1 a2 …… an的值,把次序倒过来,Sn=a1 a2 …… a2 aS1两式相加求得最Sn=n×(a1 an,在总结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有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就以武侠小说的招式命名,先乾坤大挪移,而后双剑合璧,干脆叫斗转星移寻合璧,”一下子引起了哄堂大笑,这是一种赞同的笑,领悟的笑,数学课堂教学,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1 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是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
2 实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知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展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个性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2002年2月西方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查,在谈到为获得事业成功时,这些富翁几乎没有一个人把成功归于才华,他们总结的成功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和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等人格因素,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他们均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高尚的灵魂,不仅需要生存,更需要创新和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应当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不仅是学生个性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是学生创新人格形成的前提,教育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肯定学生的个性价值,并帮助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六、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创设教学情景相结合,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多彩、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热情大方的教态和激情形象的动作,投入情感,投入智慧,把数学课上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使数学课产生巨大的学习感召力,科学感应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由于学科目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学科内容的规范化和体系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和模式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普遍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效果化和技术化。它是含有很多科学因素的学科,为了突出其科学的严密性,往往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抽象枯燥,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需要艺术性,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以严密的科学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相辅相成,和谐一致,艺术性的载体运载着科学性飞入学生稚嫩的心田,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吮吸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见解供参考,希望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世纪的数学教育愈来愈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问题着手,选准突破口,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师生双边民主和谐的活动,让课堂焕发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提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就是希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课内研究不完,课外的延续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也随机确立起来,让问题进入每名学生的头脑,对学生进行有意、有针对性的提问训练,既强化了学生问题意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宋代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告诫我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但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常常以严师的身份来扼杀学生的质疑、提问,不允许他们在教学中有半点的怀疑,对于言传身教的老师这是最不可取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对学生的质疑、提问要恰当地鼓励,把提问这个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科学地、艺术地架设给学生,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永葆绿色的生机,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进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然后在“问题解决”中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质疑的行为,组织,指导他们辩论或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二、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实事求是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即“教无定法”,教师通过反复的仿效和领悟,将各类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自己的教学风格,掌握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因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创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现代的教学模式有导学讨论式、启发诱导式、自学交流式、当堂达标式等,这些模式都有不同的条件要求,对于习题课教学要注意“成片开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问题由点构成线:引导学生一题多变。让问题由点构成面;引导学生一题多用,让问题由点构成体,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我们部分老师穷于应付繁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解题教学只是就题论题,孤立求解,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模仿力与复制力,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解题教学中所举的例子应是最一般,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出《大纲》的要求和重点的题目,然后由题目出发,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自我建构,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作为教师应不断追求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过去的应试教育把人脑当成固定的容器,教师生硬地向其灌输知识,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理解程度上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成长的多样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创新传统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进行民主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外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比传统教育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有些方法是从某一角度或方式着手开发出新的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径,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有鉴于此,创新教育方法,应在继续发挥那些经过证明确定是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和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就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生个体,选择最优化的教育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弥补陈旧教育方法之不足,消除传统教育方法带来的弊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采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
有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创新精神的内涵可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和创新情感,为此课堂教学要解放思想,形成浓厚的切磋气氛;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会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运用和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创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问和有奇思妙想,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的创新欲望,应最大限度地采用现代教学法手段,应用直观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在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愿望
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反馈,它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和绩效的有利因素,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索创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为此,提出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展,如求Sn=a1 a2 …… an的值,把次序倒过来,Sn=a1 a2 …… a2 aS1两式相加求得最Sn=n×(a1 an,在总结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有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就以武侠小说的招式命名,先乾坤大挪移,而后双剑合璧,干脆叫斗转星移寻合璧,”一下子引起了哄堂大笑,这是一种赞同的笑,领悟的笑,数学课堂教学,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1 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是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
2 实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知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展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个性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2002年2月西方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查,在谈到为获得事业成功时,这些富翁几乎没有一个人把成功归于才华,他们总结的成功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和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等人格因素,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他们均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高尚的灵魂,不仅需要生存,更需要创新和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应当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不仅是学生个性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是学生创新人格形成的前提,教育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肯定学生的个性价值,并帮助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六、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创设教学情景相结合,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多彩、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热情大方的教态和激情形象的动作,投入情感,投入智慧,把数学课上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使数学课产生巨大的学习感召力,科学感应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由于学科目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学科内容的规范化和体系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和模式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普遍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效果化和技术化。它是含有很多科学因素的学科,为了突出其科学的严密性,往往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抽象枯燥,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需要艺术性,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以严密的科学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相辅相成,和谐一致,艺术性的载体运载着科学性飞入学生稚嫩的心田,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吮吸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