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聚集红色故事,培根铸魂,筑牢红色阵地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的革命诗篇《七律·长征》,它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今天,在乌蒙山下金沙江畔仍然活跃这样一群人,他们熔铸红色基因,不怕困难,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这群人就是昭一中人。
  昭通,滇东北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川贵搭界接壤,当年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扎西会议就在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召开。今日之昭通一中,传承着这历史的神韵,书写着奋进的传奇;集聚着发展的势能和裂变的力量,焕发着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昭通一中,百年名校,古韵悠长。她历经沧桑,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绵长悠久的革命文化,又使她构筑了浑厚的红色底蕴。近年来,昭一中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弘扬新长征精神,努力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红色传统的守护人。
  一.红色基因融入校园血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这一重大历史契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校长党委书记吴天炜在中层干部会议上强调。昭通一中依托扎西红色资源, 聚焦红色故事和英烈模范革命事迹,筑起红色教育阵地。
  开展“革命先驱”“重温革命经典”“重走长征路”“英雄的召唤”等一系列活动,完善红色资源学习链。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动漫革命歌曲活动游戏等,上好学生的“革命思想大课”。开展周一升旗演讲仪式,由老师和学生演绎红色故事,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学生会组织学生排演红色文化节目,推出《智斗》《最后一次讲演》以及情景大剧《梦想与奋斗》等。用现代讲述演绎激活历史情景,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革命情怀。学生会干部虎旭在故事创作中多次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盏灯。”学生会主席刘淑影如是说。“红色故事,让我重新点燃了青春!”团支部书记胡锦成感慨地说。
  2019年夏天,一个老人在路上摔倒,老人身材偏重,他的女儿有点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少年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把老人扶上了出租车,一起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后,就悄然离去了。老人女儿凭借模糊的印象和校服上的“一中”字样,最终找到了昭通一中高二学生邱子涵。这位羞涩的少年说,自己“只是做了昭通一中学生该做的事情。”如今这位学生已被清华大学录取。
  昭通一中通过发掘以“扎西会议”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不断引红色革命的活水浇灌学生的心灵,筑牢初心之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二.传统文化融入红色基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文化体现了一些基本精神核心精神。昭通一中致力于发挥红色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红色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昭通一中,以“革命、红色、经典”为基调,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目标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学习活动,深受师生喜爱。读书沙龙、学术讲座、道德讲堂专题研讨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文化,传统文化,是学校的根基,红色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内在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正所谓“朱提之成虽苍凉,昭明之风亦久长。”浓郁的文化氛围熏染着寻常的一切。昭通一中将这种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焕发传统文化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传承下去。
  比如开展“中华诗词”“墨香班级”“书香班级”等一系列活动,赋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浩然正气”“上善若水”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新时代影响和鼓舞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性光辉,闪耀乌蒙。“扎西精神”已成为一种红色基因融入昭通一中党员干部的血液。昭通一中领导班子,特别讲忠诚,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昭通一中领导班子旗帜鲜明,敢作敢为,挺起了共产党人的脊梁。党委书记校长吴天炜表示,中国共产党人要“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上走。”真正做到关心帮助一线基层教师,真正关心爱护学生。
  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庆,2010年云大毕业,她放弃了留在昆明的机会,主动请求来到了昭一中。昭通地处山区,当时,山里的百姓还比较贫穷,很多家庭靠吃洋芋度日,学校离家又远,最为有名的就是媒体报道的鲁甸县的“冰花男孩”,所以很多家长不愿送娃上学读书。王庆在上课之余,经常深入山村学生家里家访,做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宣传学习的重要性。鲁甸县新民镇村民钟锐说:“如果没有王庆老师的执着,我们村的孩子可能都辍学打工去了。”最近两年,他们村连续走出了三名大学生,这都是王庆老师的功劳。
  王庆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昭通人,如果我不留在昭通,更没有人会愿意留下来了。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邓晓燕,从踏进昭通一中大门的那一天起,就发誓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党委副书记胡慧芳说,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教学理念,时刻把师生装在心上,把更多精力放在多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舒畅地来到学校,陪学生早操,伴学生读书。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乌蒙大地,金沙江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根铸魂,播种信仰,耕耘希望。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昭一中人,他们深爱着这片圣洁的土地,每天都在创造着昭通一中“故事”。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教材中总是不缺英雄人物的故事,哪怕过去了很多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每一篇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班长把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给小战士们吃、自己却饿死的故事;有《丰碑》中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故事;有《桥》中在洪水来临时党支书不徇私情、最后牺牲的故事;有13岁的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最后死在敌人的刺刀下的故事……为什么我能记得这么清楚,这些文章并没有华
期刊
7个月的他在襁褓中,稚嫩的小手左右晃着,竖着耳朵,隐隐约约听见大人们的欢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我们可以当家作主了!”懵懂的他只是流着口水,傻傻地笑。  7岁的他走在乡间小路上,下完雨后的清新空气让他禁不住要像那脱缰的小骏马肆意狂奔。但,脚下,泥泞洼地,寸步难行。公社学堂遥不可及,但是他仍赤着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向前方。  11岁那年,太阳毒辣地烧灼着,人似乎身處火炉之中。在简陋的茅
期刊
引言: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也是伟大祖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第一年。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激励全体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为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聚人心,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紫石花文学社组织了“我为党旗添光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紫气
期刊
2021年年初,一部描绘西海固地區人民奋进脱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戈壁滩、沙尘暴、涌泉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勾起了我对腾格里沙漠边缘村庄的回忆,那里也有戈壁、沙漠,也有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党员。  我的姥爷沈嘉道,是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下润村的普通村民,年少时经历饥馑、贫穷,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36岁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下润村位于腾格里沙漠边
期刊
春风十里,校园芬芳,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宝鸡市第一中学组织全体七年级教师积极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教育活动,一张张与国旗的合影照片、一句句对祖国的祝福纷至沓来,晒出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美好真挚的祝愿。  此次“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是2022届年级部对学校德育体系化、序列化安排的具体实施,也是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积极探索。在党史教育中,爱国
期刊
爷爷奶奶总说,那时候的日子刻骨铭心。  爷爷6岁时,日军途经爷爷的家乡,村民们得知后,匆匆忙忙地收拾财物,躲到村子的后山里。烈日灼烧着村民们的心,蚊虫又是如此的密集,孩子们饿得放声大哭,妇女们也常常聚在一起怨天尤人,那些精壮的男人们则爬上高树观察村里的情况。  一连好几天都不见日寇,带上山的粮食被吃了个精光,几个胆大的男人决心一同下山,其中就有我的曾祖父。他们专挑正午时分下山,寻思日寇不会讨这份罪
期刊
那年盛夏,我和父母一同回到老家,同时跟我们一起回来的还有我在北京参加朗诵比赛获得特等奖的喜讯。  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爷爷奶奶,将这个的好消息告诉他们。  还没等我把行李放稳,我就急急地拿出获奖证书,兴高采烈地朝家的方向叫道:“爷爷奶奶,我回来啦!”伴随着一阵急切的脚步,远远地就看见,门打开了,映入眼帘的仍然是那个熟悉的小木屋,但是只能看到奶奶的身影,越发苍老的身影。  “奶奶,您看!这是我
期刊
延安的黄土地,传承着  轩辕大帝江山的基因  黎民百姓的血统  窑洞站出来  给二万五千里长征打结  宝塔山站起来  吹响号角  黄土地长大的小米  骨质里凝聚着信仰  黄土地长大的高粱红枣花生  斗志昂扬  小油灯  照亮窑洞,照亮黑夜  结出的火花  叫真理与曙光  一粒红土  就是一张脸谱  一粒紅土  就是一部史诗  轻轻的翻动她  抖落一地中国的疼痛
期刊
每当我吃饭磨蹭、挑食的时候,奶奶总会给我讲她年轻时候的事情。  奶奶说,她们那会儿每个人吃饭都是很快的,因为粮食少人多,加上吃的是集体食堂,稍微去得晚了可能就没饭了。至于吃的东西,无非是小米饭配上一锅飘着星星点点的油的白菜汤,大米一年根本吃不上几次。  奶奶说,那个时候她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村子里放电影,要早早地去占座。黑白的电影画面并不清晰,声音还是通过喇叭放出来的,噪音很大
期刊
小时候,外公总爱给我讲故事,或是就着夏天的螢火,或是伴着冬天的暖炉。但他讲的故事我常常听不明白,就比如我无法理解,人是如何能把树皮嚼烂并往肚子里咽的,也实在想象不到赤着双脚走过雪山草地究竟是怎样的景象。那时候,我常常想,外公大概曾经生活在另一个国度里,而他口中的“信仰”大概是生活的蜜糖吧?不然他干吗总说:“人,失去了信仰就不能好好活着了。”  虽说外公讲的有些故事晦涩难懂,但他偶尔也说起些浅显易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