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习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和推广是值得研究的,思考怎样在技工院校推广扎染工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以及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关键词】 扎染艺术;传统文化;社团教学;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117-02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捆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2006年扎染正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又赋予其现代的质感?怎样在技工院校中推广扎染手工艺?创新扎染社团怎样开展?是文章需要讨论的问题。结合扎染工艺衍生品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独创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民族手工艺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学生能够欣赏扎染,进行扎染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把扎染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扎染的创新与创造。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一、扎染艺术解读
扎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被古人称之为绞结或绞染,它是用线、绳或者木棍、有形状的小木板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之后再染液中进行浸染,使织物染色,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出现意想不到的彩色花纹,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简单易学, 20世纪80年代,扎染在中国非常流行,国家为了让这个民间工艺传承下去,还专门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保护是一种行为,真正要发扬光大,还是要从教育抓起,让扎染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和象征之一。
二、扎染工艺传承的必要性
扎染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会扎染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扎染图案民族特色浓厚、时尚感欠缺、实用性欠佳,专门的扎染从业者大多年龄偏大,扎染工艺也慢慢的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怎样更好地传承推广扎染工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扎染并且动手制作扎染手工艺品是传承的关键,在传统扎染技法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多的扎染衍生品对传统扎染进行创新,开展传播、推广扎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扎染工艺可以后继有人。
三、社团活动的作用与意义
扎染在很多高校是有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在技工院校是没有专门的一门课程教授扎染。学校开设的传统课程数量与内容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社团课则弥补了这些必修课的不足。另一方面,社团课也是对传统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拓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强化了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课進行联系。开设扎染社团课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魅力,将艺术应用到生活中,让更多年轻的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为扎染这项传统工艺注入年轻的血液。
从传承的角度,在技工院校开展扎染社团课是古老传统工艺获得现代新生命的释放,是一种传承模式,这是最切实可行的在年轻人中传承扎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扎染技法的同时对传统手工艺制品进行创新和融合,设计制作出更多与现代生活、设计密切相关的扎染手工制品,在学习的同时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对它们进行推广、创新、传承。
四、社团活动怎样开展扎染教学
扎染社团课面向岭南艺术产业系全体学生开展的,每周一次两节课。既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艺术修养,也能够有实用性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供铺垫。例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将图案构成、图形创意等课程与扎染制作相结合,设计制作出具有创新图案、色彩的扎染艺术品,扎染的图案设计以图案基础内容中的图案构成为基础知识,图案基础设计用手工扎染来表现效果也是别具一格,可设计单独式纹样、连续式纹样等。室内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软装课程学习的知识,将自己设计的扎染作品制作成一系列具有扎染元素的扎染软装饰品,结合室内设计软装课程进行相关设计、搭配,例如:抱枕、台灯、扎染装饰画、桌布、小玩偶摆件等扎染小制作用于装饰室内空间。同学生专业与兴趣相结合,为学生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做好更多的铺垫,在扎染创新社团课中,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
(一)课堂教学技能实训
在课堂上讲解基本的捆扎方法、缝制的方法以及扎染的各种材料、媒介,为学生讲解不同的捆扎技法,在学习技法的同时给予学生不同的载体进行扎染实践活动。同学们分组或个人进行扎染创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扎染作品,畅谈扎染的体会。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扎染布料的再创作,衍生出更多的扎染手工艺品、文化创意品。
扎染社团课同学们一听见可以自己染布,还可以染衣服就已经非常开心、感兴趣了。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对扎染越来越感兴趣,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多种技法捆扎出的扎染作品打开后都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每次作品打开后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毕业或者已经实习的学生在闲谈中也常常会聊起扎染社团课,这说明同学们真正的喜欢扎染、感受到了扎染这个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二)社会实践传播文化
除了日常的学校技能教学外,扎染社团课还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扎染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推广扎染这项传统工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具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感。例如: 1.去到广州市第二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上一堂“非遗文化进校园——扎染体验课”,让社团课的同学们作为主讲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扎染的制作技法,协助小朋友们进行扎染实践。此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开展推广传统文化扎染工艺,开启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点,以兴趣为导向,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
2.去泰康之家养老院参加重阳节“爱老敬老”活动,同学们细心、耐心的教老人们体验扎染工艺,老人们看着自己染出的一件件扎染作品,别提有多开心,很多老人家还想多染几个作品送给自己的小孙子。看着老人们参与扎染活動开心的样子,同学们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3.参加义卖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小制作义卖活动,将自己课堂上扎染制作的物品,例如:扎染围巾、扎染T恤、扎染抱枕、扎染布袋等去义卖集市上进行义卖,为扎染工艺做推广的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每卖出一件作品同学们都特别开心,自己的扎染作品能够被人认可、喜欢,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课堂上的教学无法给与的。
(三)创新扎染参与竞赛
除推广的了传承之外,扎染工艺需要长久发展,也需要不断求变,与时俱进,追求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染料色彩、扎染材料以及扎染的载体上进行创新研发设计,指导学生参加工美菁英比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通过赛事的打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
1.学生作品《扎染软装饰品》获得广东省小制作小发明三等奖。作品是在传统扎染中加以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扎染文创衍生品。一改传统扎染的蓝、白的,在色彩上调制了多种色彩进行扎染,用传统扎染工艺加以艺术创新的手法研发的灯具、抱枕、桌布、装饰画等,用在软装中再合适不过了,作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运用多种扎染技术表达出对传统手工艺创新的理解,它既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手工工艺,又是具有很高实用和欣赏价值的印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研究了如何扎结、花纹、配色以及材料的挑选,思考怎样将传统的扎染加以创新和二次加工,让扎染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2.学生作品《蓝染》获得广东省小制作小发明二等奖、广州工艺美术大学生作品展第五届“工美菁英”奖银奖。该作品选择采用板蓝根植物染,保留了扎染传统的湛蓝色,布匹在染料中浸泡时间的长短出现渐变的蓝色,使作品增加层次感。
3.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得广东“众创杯”优胜奖。学生整合我院非遗工艺大师、学校合作企业、社团核心成员一起组成“非遗创客工坊”团队,一起商讨、研究怎样让非遗作品更具有商业价值,推广扎染工艺。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学生将扎染与岭南非遗文化广绣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背包、汽车内饰等作品,将两种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扎染作品设计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传承非遗工艺,创新工艺技术之外还利用现在流行的淘宝直播,用互联网流量在线上推广扎染工艺。
五、结语
扎染,是非遗文化里永不褪色的工艺;非遗,是人类文明里永不褪色的精华文化。让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走进技工院校社团生活,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使同学们不仅在扎染技艺的学习中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为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添彩,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
参考文献:
[1]蒋才坤.扎染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闪秀桂.扎染艺术设计[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1.
[3]朱医乐.染缬艺术创作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刘科,女,汉族,重庆人,助理讲师,大学本科,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技法教育教学。
【关键词】 扎染艺术;传统文化;社团教学;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117-02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捆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2006年扎染正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又赋予其现代的质感?怎样在技工院校中推广扎染手工艺?创新扎染社团怎样开展?是文章需要讨论的问题。结合扎染工艺衍生品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独创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民族手工艺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学生能够欣赏扎染,进行扎染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把扎染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扎染的创新与创造。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一、扎染艺术解读
扎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被古人称之为绞结或绞染,它是用线、绳或者木棍、有形状的小木板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之后再染液中进行浸染,使织物染色,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出现意想不到的彩色花纹,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简单易学, 20世纪80年代,扎染在中国非常流行,国家为了让这个民间工艺传承下去,还专门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保护是一种行为,真正要发扬光大,还是要从教育抓起,让扎染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和象征之一。
二、扎染工艺传承的必要性
扎染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会扎染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扎染图案民族特色浓厚、时尚感欠缺、实用性欠佳,专门的扎染从业者大多年龄偏大,扎染工艺也慢慢的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怎样更好地传承推广扎染工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扎染并且动手制作扎染手工艺品是传承的关键,在传统扎染技法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多的扎染衍生品对传统扎染进行创新,开展传播、推广扎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扎染工艺可以后继有人。
三、社团活动的作用与意义
扎染在很多高校是有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在技工院校是没有专门的一门课程教授扎染。学校开设的传统课程数量与内容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社团课则弥补了这些必修课的不足。另一方面,社团课也是对传统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拓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强化了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课進行联系。开设扎染社团课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魅力,将艺术应用到生活中,让更多年轻的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为扎染这项传统工艺注入年轻的血液。
从传承的角度,在技工院校开展扎染社团课是古老传统工艺获得现代新生命的释放,是一种传承模式,这是最切实可行的在年轻人中传承扎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扎染技法的同时对传统手工艺制品进行创新和融合,设计制作出更多与现代生活、设计密切相关的扎染手工制品,在学习的同时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对它们进行推广、创新、传承。
四、社团活动怎样开展扎染教学
扎染社团课面向岭南艺术产业系全体学生开展的,每周一次两节课。既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艺术修养,也能够有实用性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供铺垫。例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将图案构成、图形创意等课程与扎染制作相结合,设计制作出具有创新图案、色彩的扎染艺术品,扎染的图案设计以图案基础内容中的图案构成为基础知识,图案基础设计用手工扎染来表现效果也是别具一格,可设计单独式纹样、连续式纹样等。室内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软装课程学习的知识,将自己设计的扎染作品制作成一系列具有扎染元素的扎染软装饰品,结合室内设计软装课程进行相关设计、搭配,例如:抱枕、台灯、扎染装饰画、桌布、小玩偶摆件等扎染小制作用于装饰室内空间。同学生专业与兴趣相结合,为学生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做好更多的铺垫,在扎染创新社团课中,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
(一)课堂教学技能实训
在课堂上讲解基本的捆扎方法、缝制的方法以及扎染的各种材料、媒介,为学生讲解不同的捆扎技法,在学习技法的同时给予学生不同的载体进行扎染实践活动。同学们分组或个人进行扎染创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扎染作品,畅谈扎染的体会。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扎染布料的再创作,衍生出更多的扎染手工艺品、文化创意品。
扎染社团课同学们一听见可以自己染布,还可以染衣服就已经非常开心、感兴趣了。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对扎染越来越感兴趣,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多种技法捆扎出的扎染作品打开后都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每次作品打开后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毕业或者已经实习的学生在闲谈中也常常会聊起扎染社团课,这说明同学们真正的喜欢扎染、感受到了扎染这个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二)社会实践传播文化
除了日常的学校技能教学外,扎染社团课还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扎染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推广扎染这项传统工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具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感。例如: 1.去到广州市第二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上一堂“非遗文化进校园——扎染体验课”,让社团课的同学们作为主讲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扎染的制作技法,协助小朋友们进行扎染实践。此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开展推广传统文化扎染工艺,开启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点,以兴趣为导向,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
2.去泰康之家养老院参加重阳节“爱老敬老”活动,同学们细心、耐心的教老人们体验扎染工艺,老人们看着自己染出的一件件扎染作品,别提有多开心,很多老人家还想多染几个作品送给自己的小孙子。看着老人们参与扎染活動开心的样子,同学们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3.参加义卖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小制作义卖活动,将自己课堂上扎染制作的物品,例如:扎染围巾、扎染T恤、扎染抱枕、扎染布袋等去义卖集市上进行义卖,为扎染工艺做推广的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每卖出一件作品同学们都特别开心,自己的扎染作品能够被人认可、喜欢,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课堂上的教学无法给与的。
(三)创新扎染参与竞赛
除推广的了传承之外,扎染工艺需要长久发展,也需要不断求变,与时俱进,追求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染料色彩、扎染材料以及扎染的载体上进行创新研发设计,指导学生参加工美菁英比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通过赛事的打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
1.学生作品《扎染软装饰品》获得广东省小制作小发明三等奖。作品是在传统扎染中加以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扎染文创衍生品。一改传统扎染的蓝、白的,在色彩上调制了多种色彩进行扎染,用传统扎染工艺加以艺术创新的手法研发的灯具、抱枕、桌布、装饰画等,用在软装中再合适不过了,作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运用多种扎染技术表达出对传统手工艺创新的理解,它既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手工工艺,又是具有很高实用和欣赏价值的印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研究了如何扎结、花纹、配色以及材料的挑选,思考怎样将传统的扎染加以创新和二次加工,让扎染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2.学生作品《蓝染》获得广东省小制作小发明二等奖、广州工艺美术大学生作品展第五届“工美菁英”奖银奖。该作品选择采用板蓝根植物染,保留了扎染传统的湛蓝色,布匹在染料中浸泡时间的长短出现渐变的蓝色,使作品增加层次感。
3.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得广东“众创杯”优胜奖。学生整合我院非遗工艺大师、学校合作企业、社团核心成员一起组成“非遗创客工坊”团队,一起商讨、研究怎样让非遗作品更具有商业价值,推广扎染工艺。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学生将扎染与岭南非遗文化广绣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背包、汽车内饰等作品,将两种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扎染作品设计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传承非遗工艺,创新工艺技术之外还利用现在流行的淘宝直播,用互联网流量在线上推广扎染工艺。
五、结语
扎染,是非遗文化里永不褪色的工艺;非遗,是人类文明里永不褪色的精华文化。让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走进技工院校社团生活,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使同学们不仅在扎染技艺的学习中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为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添彩,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
参考文献:
[1]蒋才坤.扎染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闪秀桂.扎染艺术设计[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1.
[3]朱医乐.染缬艺术创作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刘科,女,汉族,重庆人,助理讲师,大学本科,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技法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