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探究,构建“重复”概念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重复’的奥妙”。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创造规律、运用规律。
  【课前互动】
  猜物游戏——课件出示被信封遮住的,只露出一小部分特征的兔子、大象、老鼠、钟、圆形、三角形等小图片,让学生开展猜物游戏。在游戏中,教师有意渗透本课所需的观察、分析、推理、猜测等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教师悄然无声地把本节课所需要的重要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为即将开始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串了一条漂亮的手链。(课件出示:被遮住部分的彩色水晶手链,其水晶珠子排列颜色为:红黄红黄红黄……)猜一猜——我串的第三颗水晶珠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师:接着猜,我串的第四颗水晶珠子又可能是什么颜色的?(需要求说出猜测的理由)
  师:你怎么这么肯定?你有什么发现?
  师:哦,真是个有趣的重复,那重复的奥妙在哪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重复”的奥妙。(板书课题——“重复”的奥妙)
  【设计意图】当学生还沉浸在课前游戏的兴奋中时,继续开展“猜水晶手链”的游戏,让学生及时地用上课前的学习方法发现本课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活动,理解规律
  1.独立发现规律。
  师:像这样的现象生活中还有许多。瞧,在这个热闹的节日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这样的现象?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相应的内容。
  以彩旗为例,教师应注重从如下几方面引导。
  生:发现规律……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观察的作用。并板书:按顺序。
  生:我观察到它是红红蓝红红蓝红红蓝……
  师:原来你是从左往右仔细观察的。看来,我们要按着一定的顺序观察,才有助于思考和发现。
  师:谁再来大声地按顺序把它的排列规律说出来?
  师:谁能让我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引导学生按规律组说)
  师:孩子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刚才规律中重复出现的部分是什么?
  师:棒极了!小旗就是这样按红红蓝,3个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
  师:你还发现其他哪些物体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谁能像刚才那些同学一样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规律,并且引导学生完整表达)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规律,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并按重复组的形式描述重复现象,这有利学生理解“重复”这一数学概念。
  2.引导表示规律。
  师:我们同学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规律,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些规律呢?(以灯笼为例,课件展示)
  师:我们先看一看灯笼的排列规律,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把灯笼的排列规律表示出来,让人一眼就看明白呢?来,试试看,把你想到的方式记录在这张纸上。
  (1)学生动手尝试写一写、画一画。
  (2)展台展示作品,集体品读作品。(板书:画图、文字、图形、符号……)
  (3)对比优化。
  师:这么多种表示方式,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师:比较这几种方式,你愿意用哪一种方式表示,为什么?
  (4)小结:大家通过画图、文字、图形这些方式表示,规律的呈现方式就更加简洁。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刚刚发现了那么多的规律,可是我们只表示了灯笼的重复规律,现在请你们任选一种重复现象自己动手表示它的规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5)展示交流表示的方法。
  展台出示学生作品。
  师:猜一猜表示的是什么?
  师:老师发现大家已经能用几种方式表示规律了,怎样的方法更简洁,为什么?(体会简洁性)
  (6)教师出示符号表示法:√√××√√××√√(课件展示)。
  师:你能从主题图中找出老师用这些符号表示哪些物体的重复规律吗?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符号不仅可以表示花盆的规律,还可以表示花盆里的花的规律。
  (7)师:“112 112”又表示的是什么呢?采取什么方式?(数字)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环节,通过“泛放”,即不经任何指引,仅凭学生自己的经验表示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到“交流对比”,了解不同的表示方法,并感受到符号、数字的简洁美;再到“引放”,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最优的方法加以表达;最后还用了“猜测”,再次理解重复的表示方法。在这样“放”与“收”之间,学生在教师无痕地引导下逐步认识了重复的规律,学会了表示重复规律的方法。
  3.交流理解规律。
  (1)拍手游戏放松一下。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思考:拍手活动和刚刚发现的这些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重复)
  师: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拍吗?
  (2)看一看花盆图是怎样重复?再摆下去会是什么颜色呢?旗子呢?同桌说一说。(课件展示)
  小结:我们发现了规律就可以根据规律推断出后面是什么了。
  (3)猜一猜。
  师:笑笑看到了老师的手链,也串了一条,猜猜看她串的第三颗珠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课件依次出示手链上的珠子:珠子颜色为——红、黄、红、黄、蓝、红……
  学生再依次猜第四、第五颗,当猜测到第五颗时出示的珠子颜色为蓝色,而没延续前面的规律为红色,在此,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复一定次数才可以确定规律,重复次数太少不能确定规律。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概括与内化的环节,有了前面的学习与探索,学生对有规律的重复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在此,设计了“猜笑笑手链”环节,使知识冲突产生,再次完善学生对重复概念的建构,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用。
  4.创造内化规律。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大家已经会表示规律,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创造一组规律吧!老师这里有若干个三角形、正方形与圆形的图片,你会创造一组规律来吗?
  学生独立创作,全班欣赏台上展示的品读作品。
  师:如果老师想像这位同学(台上展示的学生作品)这样排列出六组重复的规律,算一算,老师需要准备多少片三角形、正方形,或是圆形图片?
  师:猜一猜,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50个图片应是什么形状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创作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交流与欣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拓展延伸,运用规律
  1. 了解生活中的规律。(课件展示:星期、四季、属相)
  2.课后延伸。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和其中隐藏的奥妙。
  【设计意图】课始,我们便从生活中的手链发现数学,课末我们再次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探究奥妙。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规律存在的广泛性,再次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 福建省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一、主题或专题复习,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经验  总复习中可以针对某几个单元,也可以针对某个专题。就如三年级中的计算、解决问题等可以列为小专题,再进行复习。我们强调,复习课不是单纯地疏通知识点,而是需要将“点”连成“片”,在“回顾”的基础上更强调整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习的方法。复习课也不是练习课,不应为练习而练习,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活动经验在积累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设主题或专题进行复习时
期刊
复习以“老面孔”方式呈现,以“炒冷饭”步子走,学生就没有“新鲜感”,学得索然无味。复习应该省时高效,既“温故”又“知新”,学生就会学得快乐主动。笔者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重组复习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共八个单元,复习时可以打破单元的框架,从横向入手,关注课文、关注课后练习、关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从整体把握各部分复习内容。通过整理,本册复习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语文
期刊
大自然美妙神奇,有声有色,有情有意。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自然,领略万象生物的无限风采,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抒发情感。重点指导学生按参观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在自由表达的同时通过身临其境,激励学生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关爱生命、呵护地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以一次记参观活动的作文指导过程为例,谈如何让学生做到观有序、引有理、抒有感。
期刊
总复习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复习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在系统掌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复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因此,复习时,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期刊
一、经历“动手实践”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课堂上学生开展的折、摆、拼等学具的操作,量、剪、画等工具的使用,观察、演算、推导等推理活动,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都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常用手段。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抽象为数学问题,再通过动手实践直观地再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扎实,更具有人文性;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更丰富,更富含生命意
期刊
一、建立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数感  1.突出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反映了部分与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小数概念与整数概念相比,具有更大的抽象性,为了切实帮助学生建立小数的概念,教材利用直尺图直观展示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具体讲,一是利用直尺展示分米与米的关系,引出分母是10的分数和一位小数,让学生感受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内在联系;而后
期刊
纵观当前,学生词不达意、词汇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我们对词语教学的忽视不无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打破词语教学的陈旧模式,优化词语教学策略,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因“文”而异,善于因“材”施教  1.整合词串,感知文章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设计整合,将文本中有内在联系的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发现词组所蕴藏的文本信息,将词语教学与文本理解有机融合。例如,围绕《桃花心木》
期刊
2014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非常特别的好书——《新教育的一年级》。  文如其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灵自传。而《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首先是作者童喜喜本人的生命传奇。童喜喜,一位富有灵性、充满爱心的作家,中国作协会员,80后作家,奥运火炬手,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童书育人。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童书恐怕是与教育最为紧密相关的一种。如何在可读性与思想性上并驾齐驱,是一
期刊
近年来,新师竞聘、职称评聘、教师技能竞赛等多以片段教学为考核方式。笔者常常以参与者和评判者的身份亲临其境,深深感到,小学英语片段教学若能在导入环节设计上独具匠心,必然能够让听众眼前一亮,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导入环节要具短、平、快的特点。教师如能用一至两分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加速进入主要学习任务的教学,就能够为片段教学增色不少。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描述:“
期刊
一、按内容选择复习方式,着力促进目标达成  (一)主体与主导相融,渗透整理方法  复习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块,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形成整体。低年级学生学力较弱,自主整理出知识脉络比较困难。对于知识点多的复习模块,教师可设计综合性例题,采用“理练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不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整理,最终形成系统。  “数与运算”一课,是“总复习”的第1题(P114),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