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趋成为关注的焦点,心理疾病也困扰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通过学生打架事件,勾连出学生心理疾病,试图说明在学生浅层矛盾背后,暗藏学生心理危机隐患,分析原因,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关爱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李冲(化名)是大一新生,入学一年有余。李冲家庭复杂,父母离异,有一姐姐。李冲自幼就身患罕见疾病,为此父母四处求医,不过治疗效果欠佳,这对于李冲心理冲击不小。自入大学以来,李冲生活积极向上,平时性格谦和,学习成绩较好;同时在学校,也交了女朋友。然而在入学一年后一天,他的情绪却失控了。事情发生在一次晨读到课率检查中,当时学生干部正在检查学生早自修学习情况,李冲突然情绪失控,扑向一位检查中的学生干部孙杰(化名),两人扭打在一起。据了解,该名学生干部在事发之前,检查过李冲女朋友班级,因其女朋友未带校牌,被该干部记下。李冲女朋友曾将此事告诉过李冲。笔者赶到现场时,两人已被同学分开,李冲面部表情狰狞,眼神锐利,气喘不停。打架事件后,李冲因手被磨破,要求孙杰赔偿,并且报警。笔者认为本次事件不能简单处理为打架事件。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分析
首先,了解前因后果。因为事发现场,学生情绪激动,双方都各执一词。笔者将双方安排在不同地方,由学生干部安抚情绪,同时笔者对当事人进行逐个交谈。与李冲的对话中,笔者注意到两点:其一、李冲描述事件时,时而亢奋,时而低沉。其二、李冲知道自己有错,却又想对方道歉。笔者在对事发在场人员调查时候,发现孙杰除打架外并无过错,李冲行为却表现为异常。
其次,科学分析原因。本事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学生之间产生的冲突,另一方面则关联学生心理的健康。从时间上说,李冲打架事件发生符合“二年级低落”现象,即从大二开始学生学习体验陷入低谷。[1] 但李与孙之前没有任何语言对峙过程,不足以如此突然造成打架事件。事实在于,该生的心理危机,也就是之后被确诊的双相情感障碍,原因如下:生理方面,身患罕见疾病,无法得到根治;家庭方面,家人关心不够;社交方面,除了与女朋友交流外,较为独来独往。
最后,实施解决方案。其一要化解两位同学的矛盾,是首要之事。对于本次打架事件,起因错在李冲,但是双方打架则都存在错误;其二、让同学如何与自己的疾病相处,缓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情,是问题的关键;其三、通过同学互帮及激励机制,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长久之策。
(二)处理过程
1.分期事件经过。基于此事件双重性,第一部分为打架事件,起因是李冲过激行为,先错在李,而双方互殴,则两者都有责任。因此劝说李冲先向孙杰道歉,同时孙杰也向李冲道歉,双方言和。第二部分为李冲心理问题处置,需要通过联系家长、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
2.联系李冲家长。在学校心理中心对李冲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学校应该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入学以来的具体情况,以及本次事件来龙去脉和学校采取的相关措施。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将学生缺少家庭关爱,内心较为孤独,这一情况告知父母,并且让父母要对孩子定期关爱,同时将家庭问题对孩子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积极治疗心理疾病。面对李冲的情况,需要极其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逐步治疗,所以建议家长及时带李冲看心理医生,并且建立医院和学校二级观察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观察和积极治疗。
4.积极发挥朋辈关怀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密切注意其心理与行为异常,并及时通报。考虑到特殊的家庭情况,发动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与关爱。鼓励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快乐和温暖。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抓早:心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要早早排查
其一、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安排心理疾病预防专题讲座或者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3],通过讲座、教学等方式,让大学生能够转变学习生活习惯,适应大学生活。其二、学校应该进行心理排查。每年心理排查中,都能够了解到一些学生有心理疾病,对此更加要对症下药,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其三、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学院层面应该设立心理辅导站,配合学校心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形成有序的工作流程。在班级还要真正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真正将心理健康覆盖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心理疾病的发生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
(二)抓细:润物细无声,关键在日常
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大多数性格较为孤僻、内向,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心事,同时不爱运动,平时独来独往。同时即便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在运动量较少,个人空间膨胀的现代社会,也会产生新的心理疾病。所以学校应该依托第二课堂、班级管理、团学组织等活动,让每一位的同学“动起来”,尤其是患有心理疾病同学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一方面能够转移聚焦于心理疾病的注意力,放松自己的心情,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学生自我表露。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2] 而活动正是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表露平台。
(三)抓准:建立心理危机跟踪机制
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随时都会出现突发性状况,所以对进行全方位关爱的同时,也要全方位掌握其情况,而这就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跟踪机制,涉及人员需要覆盖方方面面,如学校、家庭、寝室、同学以及学生干部等,通过二级学院心理中心或者心理辅导站专业教师这一联结点,将信息汇总,定期汇总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给学生治疗提供辅佐材料,让专业医生能够实现对症下药,尽快让学生能够脱离疾病的阴影,在美好大学生活中,看到阳光,心生希望。
参考文献:
[1] 吕素香:大二低潮现象原因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0):56-58
[2] 朱朝光.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心理月刊,2020,15(06):69.
[3] 王旭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13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关爱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李冲(化名)是大一新生,入学一年有余。李冲家庭复杂,父母离异,有一姐姐。李冲自幼就身患罕见疾病,为此父母四处求医,不过治疗效果欠佳,这对于李冲心理冲击不小。自入大学以来,李冲生活积极向上,平时性格谦和,学习成绩较好;同时在学校,也交了女朋友。然而在入学一年后一天,他的情绪却失控了。事情发生在一次晨读到课率检查中,当时学生干部正在检查学生早自修学习情况,李冲突然情绪失控,扑向一位检查中的学生干部孙杰(化名),两人扭打在一起。据了解,该名学生干部在事发之前,检查过李冲女朋友班级,因其女朋友未带校牌,被该干部记下。李冲女朋友曾将此事告诉过李冲。笔者赶到现场时,两人已被同学分开,李冲面部表情狰狞,眼神锐利,气喘不停。打架事件后,李冲因手被磨破,要求孙杰赔偿,并且报警。笔者认为本次事件不能简单处理为打架事件。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分析
首先,了解前因后果。因为事发现场,学生情绪激动,双方都各执一词。笔者将双方安排在不同地方,由学生干部安抚情绪,同时笔者对当事人进行逐个交谈。与李冲的对话中,笔者注意到两点:其一、李冲描述事件时,时而亢奋,时而低沉。其二、李冲知道自己有错,却又想对方道歉。笔者在对事发在场人员调查时候,发现孙杰除打架外并无过错,李冲行为却表现为异常。
其次,科学分析原因。本事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学生之间产生的冲突,另一方面则关联学生心理的健康。从时间上说,李冲打架事件发生符合“二年级低落”现象,即从大二开始学生学习体验陷入低谷。[1] 但李与孙之前没有任何语言对峙过程,不足以如此突然造成打架事件。事实在于,该生的心理危机,也就是之后被确诊的双相情感障碍,原因如下:生理方面,身患罕见疾病,无法得到根治;家庭方面,家人关心不够;社交方面,除了与女朋友交流外,较为独来独往。
最后,实施解决方案。其一要化解两位同学的矛盾,是首要之事。对于本次打架事件,起因错在李冲,但是双方打架则都存在错误;其二、让同学如何与自己的疾病相处,缓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情,是问题的关键;其三、通过同学互帮及激励机制,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长久之策。
(二)处理过程
1.分期事件经过。基于此事件双重性,第一部分为打架事件,起因是李冲过激行为,先错在李,而双方互殴,则两者都有责任。因此劝说李冲先向孙杰道歉,同时孙杰也向李冲道歉,双方言和。第二部分为李冲心理问题处置,需要通过联系家长、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
2.联系李冲家长。在学校心理中心对李冲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学校应该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入学以来的具体情况,以及本次事件来龙去脉和学校采取的相关措施。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将学生缺少家庭关爱,内心较为孤独,这一情况告知父母,并且让父母要对孩子定期关爱,同时将家庭问题对孩子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积极治疗心理疾病。面对李冲的情况,需要极其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逐步治疗,所以建议家长及时带李冲看心理医生,并且建立医院和学校二级观察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观察和积极治疗。
4.积极发挥朋辈关怀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密切注意其心理与行为异常,并及时通报。考虑到特殊的家庭情况,发动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与关爱。鼓励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快乐和温暖。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抓早:心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要早早排查
其一、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安排心理疾病预防专题讲座或者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3],通过讲座、教学等方式,让大学生能够转变学习生活习惯,适应大学生活。其二、学校应该进行心理排查。每年心理排查中,都能够了解到一些学生有心理疾病,对此更加要对症下药,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其三、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学院层面应该设立心理辅导站,配合学校心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形成有序的工作流程。在班级还要真正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真正将心理健康覆盖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心理疾病的发生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
(二)抓细:润物细无声,关键在日常
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大多数性格较为孤僻、内向,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心事,同时不爱运动,平时独来独往。同时即便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在运动量较少,个人空间膨胀的现代社会,也会产生新的心理疾病。所以学校应该依托第二课堂、班级管理、团学组织等活动,让每一位的同学“动起来”,尤其是患有心理疾病同学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一方面能够转移聚焦于心理疾病的注意力,放松自己的心情,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学生自我表露。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2] 而活动正是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表露平台。
(三)抓准:建立心理危机跟踪机制
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随时都会出现突发性状况,所以对进行全方位关爱的同时,也要全方位掌握其情况,而这就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跟踪机制,涉及人员需要覆盖方方面面,如学校、家庭、寝室、同学以及学生干部等,通过二级学院心理中心或者心理辅导站专业教师这一联结点,将信息汇总,定期汇总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给学生治疗提供辅佐材料,让专业医生能够实现对症下药,尽快让学生能够脱离疾病的阴影,在美好大学生活中,看到阳光,心生希望。
参考文献:
[1] 吕素香:大二低潮现象原因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0):56-58
[2] 朱朝光.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心理月刊,2020,15(06):69.
[3] 王旭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