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众向你倾诉生活艰难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5日,马英九前往屏东科技大学与学生座谈,有同学大吐苦水,抱怨便当缩水吃不饱。同学说一个五六十块钱的便当,饭菜原本很多,可是现在菜色就少,根本吃不饱。
  网络上有传言,马英九当时的回答是:“怎么不吃第二个便当?”
  这一传言随即在网络上疯传,网民甚至把他拿来与晋朝那个不知民间疾苦,被臣下告知人民正饱受饥荒煎熬甚至活活饿死时,在同情之余却大惑不解,问“何不食肉糜”的千古庸君晋惠帝相提并论,戏称他为“晋惠帝第二”、“马惠帝”。
  这个讨论在网络上炒得火热,反过来又引起更多媒体注意,再加以报道。
  马政府反应算快,惊觉事态可能愈描愈黑,发言人范姜泰基赶忙在5月6日出来澄清,马英九当时是问:“吃不饱?那你需要再多吃一个便当,还是就忍着饿?”发言人解释那是马关心物价波动对学生的影响,并想了解他们如何解决这个困境。他批评少数媒体引用网络不实传言,未经查证,错误报道,对此表示遗憾。
  即使网络的传言并不正确,这条新闻也显示,当生活艰难、民生困苦的时候,倘若政治领袖被质问到是否了解民间疾苦时,要格外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不留神,哪怕是无心快语,也可能迅速发酵,引发一场政治风波。
  这让我想起发生在香港的一个类似故事。
  去年,当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其财政预算案后,翌日(2月24日)他出席电台节目,主持明显有心考考他,问他一盘粟米斑块饭(在香港十分普遍的平民饮食)要多少钱,不料他真的被难住,无言以对,沉默了近三秒后才说:“我最近没吃过这个。”
  之后,曾俊华同样遭到一些舆论批评,揶揄他不知民间疾苦,甚至出现部分激进人士以粟米斑块饭来投掷官员的情况。
  还有更为糟糕的例子。2003年,香港受到经济不景气以及“非典”等打击,资产大贬值,失业率高企,市面一片萧条,民众生活艰难。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3月6 日出席电台节目《烽烟》,遭到市民打电话来大吐苦水,他们怨气滔天,诉说种种政府的不是。
  梁锦松尝试为政府辩护,说经济不景气主要是因为外围经济转坏,以及97回归前酿成的泡沫经济破灭所造成,之前楼价如此高,完全不合理,因此资产贬值是正常的。梁还脱口而出一句:“有咁耐风流,有咁耐折堕。”(编者注:大意相当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此言一出,更是火上加油,市民怒火中烧,纷纷群起而攻之。4个月之后,梁锦松黯然下台。
  那么,面对民众有关生活艰难的当面投诉、大吐苦水,政治领袖是否有一些应对较为得体、可供参考的例子呢?
  我想起一个,美国总统奥巴马。
  2009年2月24日,当奥巴马出席一个群众集会时,61 岁的黑人妇女休斯拿起麦克风,声音颤抖着恳求奥巴马:“我和儿子都无家可归,我们现在就需要帮忙……我有急切需要,我没工作也没房子,只有一辆非常小的车子让我一家人栖身……房屋部门(的交楼时间)要等两年。我们需要自己的厨房和自己的浴室,请帮忙。”这位老妇眼睛泛着泪光,向奥巴马道出困境。
  原来休斯的37 岁儿子戈利,原本是信息科技分析员,但数年前因经济大环境差而遭解雇,母子俩努力找工作不果,最后连房钱也支付不了,失去住所,只能在狭小的车子里住宿,过着“游牧”生活。这是很多基层美国民众过去几年生活的写照。
  你猜奥巴马如何回应?
  听到这位老妇的陈情后,他随即越过保镖,走上前,揽住并安慰她,还亲吻她的脸颊保证说:“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你,但像你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一个身体语言,胜过千言万语。
  这也是个中关键,当民众向你倾诉生活困苦时,他们希望得到你的关怀,体会和分担他们的苦痛,而不想看到你赶忙为政府的政策辩护,也不愿听到你冰冷地读出一组数字或者政府政策,更不希望你沉默不语、无言以对,或者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听上去让人心寒的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