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作一全景式探析,在归因理论指导下,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成败,客观理智地对待在择业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归因理论科学择业观心理调适大学生
[作者简介]袁贵勇(1970- ),男,新乡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河南新乡45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7-GH-095)和新乡医学院科研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7YJA5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25-02
一、归因理论概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创建了归因理论。人们探索行为和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了解自己、他人的行为,控制外部环境,确定行为目标并实现目标。维纳(B.Weiner)在研究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时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内在和外在的方面进行归因,同时还要考虑原因的稳定性与否。他把个体的成败归因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个体把自己的成败归于何种类型,对其将来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或能力差),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1.归因风格。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倾向于作出怎样的解释。归因风格包括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四个维度。归因风格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对他人及自己的评价。归因风格不同,造成个体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的认识不同,而这种认识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2.归因偏差。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常常会出现归因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和性别偏差三种。
认知性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处于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角色,使得着眼点和信息来源不同。另外,信息的显著性和获得性也会引起认知性归因偏差。动机性偏差最主要的表现是自我服务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将消极结果归因于环境或他人。有时人们也会采用自我设阻和不恰当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一种错误的归因,以达到降低心理上的不平衡感的目的。美国学者道克思(Deanx,1976)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归因时存在着性别偏差。
3.归因训练。所谓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隋光远(1991)的研究证明,学生的归因方式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作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大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这不仅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而且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归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除高校连年大幅扩招造成的相对就业人数积压,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性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择业。
1.盲目从众心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失去判断力,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于是跟风盲从,使其无法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归因判断,影响其就业乃至今后的发展。目前,盲从心态在考研热和考公务员热两个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没有对自我进行合理的分析,而是选择了“人云亦云”。
2.迷茫困惑心态。大学毕业生中不能确定自己毕业去向的比例较过去有所提高。社会由快速发展进入到转型时期,使当代大学生们成为“迷茫的一代”,不知该何去何从。许多毕业生择业时顾虑重重,难以决断,对自己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表示担忧,择业时表现出举棋不定、进退维谷。
3.自负高就心态。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除了与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有极大关系外,上大学成本的日益提高也迫使大学生产生寻求高额回报的心理。所以,一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的传统心理优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合理、实际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
4.自卑低就心态。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下,部分学生或因迷茫焦虑的心态,或因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负担,或因屡屡求职碰壁,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低就心理。不少大学生过高地估量了就业压力,过低地评价了自我价值,妄自菲薄,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就业前景。
三、从归因理论的视角看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
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而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结合高校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归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现象归因不准确。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反差,毕业生的情绪受到影响,部分毕业生把择业失败单纯归因为社会不公平、不合理。如果大学生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懂得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往往也会影响到自身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其择业必然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2.对自我归因不准确。归因按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他人的归因和对自我的归因,即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进而推测判断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毕业生大多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造成了择业的困惑。具体而言,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不能正确地了解,或仅仅因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而改变对自己的全部看法,这势必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的选择。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或符合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外界,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3.对择业中的成败归因不准确。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情境归因,这两种不同的归因倾向都可能导致归因偏差。面对择业的成败,有些大学生会因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单纯地从个人喜好出发,完全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超强所致,这就是性格归因。而有些大学生却将失败归结为社会或外界不能给自己提供发展的机遇,自己运气总是很差,因此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这就是情境归因。在择业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归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
四、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择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有很大关系。正确择业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
1.教育引导,进行正确归因。由于大学生存在信息不足、社会认知较少等问题,可能造成归因误差,影响就业期望、动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第一,要对归因理论进行研究。学校要了解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为纠正大学生的归因提供参考。大学生也要明确自我的归因缺陷,纠正错误与偏向。第二,进行就业教育,更新就业理念。就业指导者要积极进行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就业困难时期,尤其要引导他们更新就业理念,打破传统意义上“一锤定音”的择业观和价值观。第三,营造健康的就业氛围,国家和学校要把营造健康的社会就业氛围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2.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不论属于何种归因风格,都明确地认识到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就有必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要全面发展自己。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专业领域,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始终胜人一筹。另一方面,要完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识。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正确认识自己,以冷静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来面对各种就业机会,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3.自我调适,完善就业归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对就业的正确归因认知,能使他们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期望值。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境遇,大学生很有必要进行自我调适。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经程序。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各种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做好正确归因,以迎接随后的挑战与就业。
4.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培养。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通常大学生在择业时易出现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心理障碍。针对大学生的特殊表现,应有意识地运用归因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自利性归因”的矫正,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可能产生成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适时进行归因训练。适时进行归因训练对矫正大学生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择业动机的端正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除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力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学会从机遇、努力、目标难度、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适时调整自己。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应用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
[关键词]归因理论科学择业观心理调适大学生
[作者简介]袁贵勇(1970- ),男,新乡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河南新乡45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7-GH-095)和新乡医学院科研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7YJA5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25-02
一、归因理论概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创建了归因理论。人们探索行为和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了解自己、他人的行为,控制外部环境,确定行为目标并实现目标。维纳(B.Weiner)在研究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时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内在和外在的方面进行归因,同时还要考虑原因的稳定性与否。他把个体的成败归因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个体把自己的成败归于何种类型,对其将来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或能力差),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1.归因风格。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倾向于作出怎样的解释。归因风格包括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四个维度。归因风格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对他人及自己的评价。归因风格不同,造成个体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的认识不同,而这种认识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2.归因偏差。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常常会出现归因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和性别偏差三种。
认知性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处于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角色,使得着眼点和信息来源不同。另外,信息的显著性和获得性也会引起认知性归因偏差。动机性偏差最主要的表现是自我服务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将消极结果归因于环境或他人。有时人们也会采用自我设阻和不恰当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一种错误的归因,以达到降低心理上的不平衡感的目的。美国学者道克思(Deanx,1976)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归因时存在着性别偏差。
3.归因训练。所谓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隋光远(1991)的研究证明,学生的归因方式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作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大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这不仅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而且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归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除高校连年大幅扩招造成的相对就业人数积压,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性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择业。
1.盲目从众心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失去判断力,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于是跟风盲从,使其无法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归因判断,影响其就业乃至今后的发展。目前,盲从心态在考研热和考公务员热两个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没有对自我进行合理的分析,而是选择了“人云亦云”。
2.迷茫困惑心态。大学毕业生中不能确定自己毕业去向的比例较过去有所提高。社会由快速发展进入到转型时期,使当代大学生们成为“迷茫的一代”,不知该何去何从。许多毕业生择业时顾虑重重,难以决断,对自己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表示担忧,择业时表现出举棋不定、进退维谷。
3.自负高就心态。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除了与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有极大关系外,上大学成本的日益提高也迫使大学生产生寻求高额回报的心理。所以,一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的传统心理优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合理、实际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
4.自卑低就心态。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下,部分学生或因迷茫焦虑的心态,或因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负担,或因屡屡求职碰壁,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低就心理。不少大学生过高地估量了就业压力,过低地评价了自我价值,妄自菲薄,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就业前景。
三、从归因理论的视角看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
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而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结合高校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归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现象归因不准确。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反差,毕业生的情绪受到影响,部分毕业生把择业失败单纯归因为社会不公平、不合理。如果大学生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懂得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往往也会影响到自身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其择业必然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2.对自我归因不准确。归因按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他人的归因和对自我的归因,即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进而推测判断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毕业生大多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造成了择业的困惑。具体而言,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不能正确地了解,或仅仅因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而改变对自己的全部看法,这势必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的选择。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或符合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外界,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3.对择业中的成败归因不准确。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情境归因,这两种不同的归因倾向都可能导致归因偏差。面对择业的成败,有些大学生会因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单纯地从个人喜好出发,完全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超强所致,这就是性格归因。而有些大学生却将失败归结为社会或外界不能给自己提供发展的机遇,自己运气总是很差,因此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这就是情境归因。在择业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归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
四、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择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有很大关系。正确择业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
1.教育引导,进行正确归因。由于大学生存在信息不足、社会认知较少等问题,可能造成归因误差,影响就业期望、动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第一,要对归因理论进行研究。学校要了解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为纠正大学生的归因提供参考。大学生也要明确自我的归因缺陷,纠正错误与偏向。第二,进行就业教育,更新就业理念。就业指导者要积极进行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就业困难时期,尤其要引导他们更新就业理念,打破传统意义上“一锤定音”的择业观和价值观。第三,营造健康的就业氛围,国家和学校要把营造健康的社会就业氛围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2.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不论属于何种归因风格,都明确地认识到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就有必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要全面发展自己。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专业领域,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始终胜人一筹。另一方面,要完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识。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正确认识自己,以冷静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来面对各种就业机会,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3.自我调适,完善就业归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对就业的正确归因认知,能使他们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期望值。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境遇,大学生很有必要进行自我调适。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经程序。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各种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做好正确归因,以迎接随后的挑战与就业。
4.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培养。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通常大学生在择业时易出现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心理障碍。针对大学生的特殊表现,应有意识地运用归因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自利性归因”的矫正,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可能产生成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适时进行归因训练。适时进行归因训练对矫正大学生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择业动机的端正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除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力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学会从机遇、努力、目标难度、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适时调整自己。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应用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