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文化交际,就是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沟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跨文化意识应该是教师素养中必备的。对外汉语教学,教的是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文化是根植于语言背后的心理上的社会习惯及社会民俗。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其一就是使得学习者与母语为汉语的人交流的顺畅、得体与自然。不仅仅是语法层面的准确才能保持交流沟通的顺畅,其背后要拥有一定的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无法脱离文化教学,还应该将其放在重中之重,因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习得者的兴趣,还能够辅助语言理解。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意识;教师
一、教师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一)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具有不同的目的性。但是目的性有强弱,学习的积极程度也有高低。如果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是觉得很难或者是有抵触情绪,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不同国别的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固有的文化背景下,或多或少会产生很多偏差和疑问。跨文化意识也体现在,很多问题不只是中国人的习惯,它的背后是有一定渊源的。而让同学们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与理解从而进行顺畅的交际。进行了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进一步就会提高教学质量。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当地的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趣的带有文化色彩的小短片,或者是运用交际活动游戏来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常用的场景模拟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语言对话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大家接受。不仅仅是像春节这些典型的节日文化,在其他成语或者词语教学都可以进行引申。
(二)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增強课堂管理效果
不同国家的上课状态、松紧程度、师生关系各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对于老师的要求也不相同。举例说明,首先在泰国,老师要穿正装上课,特定的日期要换不同颜色的衣服。而在中国教师着装相对随意,虽然也有约束,但相对于很多国家要求并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或者其他原因就可能对教课老师产生误解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跨文化意识要求老师要首先想到这样的情况,提前进行规范。其次,中国课堂相比欧美等国家纪律要求高,老师更注重整体学生的情况。所以如果缺乏跨文化意识就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误解,老师也会觉得很莫名。
所以在第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就应先立好规矩。这样不仅可以慢慢使得同学理解,而且课堂纪律也好管理,课堂活动的质量也会提高。相对于年龄层次小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坐、起立、谢谢(老师)、举手等一系列课堂用语都是可以第一节课进行教授的。举手相当于学生的体态语。所以其实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在进行着一些跨文化交流。
(三)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度过文化适应期
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发展过程。跨文化交际要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不同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的差异形成交际障碍, 引发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造成交际失败。不同国家,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文化碰撞, 在面对这些差异时, 由于陌生和不熟悉而产生迷茫、害怕心理, 甚至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逃避。所以如果不能在交际过程中排除文化障碍, 则会导致交际失败, 无法顺利进行教学。
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有效的排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尽快度过“文化休克”阶段。可以使得学生对于一些事情虽然仍然不喜欢,但是可以接受和理解,可以对文化的差异持有更客观、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愿意也能够与当地人交流,也有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对自己应对新环境的能力更有信心了,失望、焦虑的心情也会渐渐消失。
二、如何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一)文化差异意识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要首先认识到文化之间是有从差异的,并将这种意识贯彻到跨文化交际中去。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就会造成交际上的障碍。如果没有这个差异意识,在发现学生的一些文化和自己不同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失望、抵触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仅在教学内容上师生会进行交际,在日常交流中也会涉及到很多跨文化的问题。我们不能认为与我不同的文化就是错的不对的,比如欧美文化过于开放,我们认为这不对,相反,我们要去尊重不同的文化。在交际开始前,我们把差异意识牢记在心,就会避免一些交际困难。在本能的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对方的做法的时候就难免会产生一些交际障碍。
除此之外,有差异意识的同时,也是要求我们去平等的对待各个国家的一些文化,也就是“平视”。不因自国文化而盲目自大也不要因为国力等等而自贬,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文化本就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理性对待。但是我们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自信,也要努力传播。
(二)“多文化”汉语教师
成为一个“多文化”的汉语教师,是跨文化意识存在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要对本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要有对“异文化”的敏感度和关注。首先就是自己的学生国源。这样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或其他标准,还有禁忌等等。从了解到理解再适应,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和进行着文化融合。”在生活的时时处处接触异文化。在接触与运用中,要以“平视”的态度去理解该文化中与自己母语文化相异的表现,以达到适应的目标。从“了解”到“理解”,再到“适应”,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通俗地说,适应就是“见怪不怪”。我们必须适应学生或环境的异文化,否则无法进行教学活动和正常生活。“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该是双维度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又能够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和所在国的人们产生互动性影响,这就是一种文化融合的态度。”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入手,在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增强课堂管理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度过文化适应期。接着提出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这种跨文化意识不仅仅要应用到教学上,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应用到。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交际,1998(1).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关系[J].汉语学习,1993(3).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意识;教师
一、教师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一)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具有不同的目的性。但是目的性有强弱,学习的积极程度也有高低。如果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是觉得很难或者是有抵触情绪,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不同国别的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固有的文化背景下,或多或少会产生很多偏差和疑问。跨文化意识也体现在,很多问题不只是中国人的习惯,它的背后是有一定渊源的。而让同学们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与理解从而进行顺畅的交际。进行了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进一步就会提高教学质量。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当地的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趣的带有文化色彩的小短片,或者是运用交际活动游戏来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常用的场景模拟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语言对话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大家接受。不仅仅是像春节这些典型的节日文化,在其他成语或者词语教学都可以进行引申。
(二)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增強课堂管理效果
不同国家的上课状态、松紧程度、师生关系各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对于老师的要求也不相同。举例说明,首先在泰国,老师要穿正装上课,特定的日期要换不同颜色的衣服。而在中国教师着装相对随意,虽然也有约束,但相对于很多国家要求并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或者其他原因就可能对教课老师产生误解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跨文化意识要求老师要首先想到这样的情况,提前进行规范。其次,中国课堂相比欧美等国家纪律要求高,老师更注重整体学生的情况。所以如果缺乏跨文化意识就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误解,老师也会觉得很莫名。
所以在第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就应先立好规矩。这样不仅可以慢慢使得同学理解,而且课堂纪律也好管理,课堂活动的质量也会提高。相对于年龄层次小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坐、起立、谢谢(老师)、举手等一系列课堂用语都是可以第一节课进行教授的。举手相当于学生的体态语。所以其实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在进行着一些跨文化交流。
(三)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度过文化适应期
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发展过程。跨文化交际要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不同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的差异形成交际障碍, 引发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造成交际失败。不同国家,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文化碰撞, 在面对这些差异时, 由于陌生和不熟悉而产生迷茫、害怕心理, 甚至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逃避。所以如果不能在交际过程中排除文化障碍, 则会导致交际失败, 无法顺利进行教学。
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有效的排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尽快度过“文化休克”阶段。可以使得学生对于一些事情虽然仍然不喜欢,但是可以接受和理解,可以对文化的差异持有更客观、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愿意也能够与当地人交流,也有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对自己应对新环境的能力更有信心了,失望、焦虑的心情也会渐渐消失。
二、如何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一)文化差异意识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要首先认识到文化之间是有从差异的,并将这种意识贯彻到跨文化交际中去。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就会造成交际上的障碍。如果没有这个差异意识,在发现学生的一些文化和自己不同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失望、抵触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仅在教学内容上师生会进行交际,在日常交流中也会涉及到很多跨文化的问题。我们不能认为与我不同的文化就是错的不对的,比如欧美文化过于开放,我们认为这不对,相反,我们要去尊重不同的文化。在交际开始前,我们把差异意识牢记在心,就会避免一些交际困难。在本能的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对方的做法的时候就难免会产生一些交际障碍。
除此之外,有差异意识的同时,也是要求我们去平等的对待各个国家的一些文化,也就是“平视”。不因自国文化而盲目自大也不要因为国力等等而自贬,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文化本就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理性对待。但是我们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自信,也要努力传播。
(二)“多文化”汉语教师
成为一个“多文化”的汉语教师,是跨文化意识存在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要对本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要有对“异文化”的敏感度和关注。首先就是自己的学生国源。这样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或其他标准,还有禁忌等等。从了解到理解再适应,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和进行着文化融合。”在生活的时时处处接触异文化。在接触与运用中,要以“平视”的态度去理解该文化中与自己母语文化相异的表现,以达到适应的目标。从“了解”到“理解”,再到“适应”,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通俗地说,适应就是“见怪不怪”。我们必须适应学生或环境的异文化,否则无法进行教学活动和正常生活。“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该是双维度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又能够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和所在国的人们产生互动性影响,这就是一种文化融合的态度。”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入手,在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增强课堂管理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度过文化适应期。接着提出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这种跨文化意识不仅仅要应用到教学上,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应用到。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交际,1998(1).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关系[J].汉语学习,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