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供一种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闲暇时间愉快地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各种人生体验。在设计基础课《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课程中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中坚持学习,包括如何学习的能力以及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构成教学;学生中心;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1.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育模式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只是有时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不及时,一部分不幸的年轻人并没有得到所需的教育,从而无法拥有缤纷多彩的未来,这样的教育体制往往会浪费年轻人十年甚至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因此,反思当下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方法,升级教育理念,从课堂环境、学习内容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把握当下的教育模式。
1.1课堂环境的机械化
有人在印度的贫民窟里边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台电脑带着鼠标镶嵌在一个贫民窟的墙里边。没有人留下任何话,旁边架了一个摄像头观察,然后就发现贫民窟的小孩都来玩电脑。半个月之后,当他们再来调查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电脑。他们会很熟练地打开网页、打开文件或播各种音频、视频。根本不需要像我们上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一步步该干什么,但是他们的熟练程度是跟我们认真在学校学过的差不多。
当下的教学环境中,过度要求考勤和课堂纪律,可以说,如果没有点名考核制度,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将寥寥数人。大学课堂的环境不能通过机械的条理来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群体大部分都已经成年,有了自己对课程的价值判断,对于这样的老师和课程,他们大多表现反感和抵制。因此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束缚即是改变机械的课堂环境。
1.2学习内容处于低级阶段
学习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但是传统本科教育却把大把时间用在信息传递方面,少量时间用在传播知识,理解和智慧就自然不足了。比如太多时间在讲述这门课程的历史缘起与背景知识,给到专业的内容学习与理解的时间分配较少。不仅如此,忽略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一枚追求教学进度和填鸭式教学也是传统本科教育的短板。
学习者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效果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但是,支撑近150年来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观点是:动力一定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因而教师通过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1.3僵化的师生关系
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层次,在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个体权利可言。他们在学校里做的所有事情,几乎完全和考试与分数挂钩,他们被教导要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这些成绩都是被需要他尊重的人打出来的。而且学生们会被“你还小,你不懂”、“我们都是为你好”的各种名义挟持,几乎看不到在教学中的主导与个性。
人是内生的,教育是其外在表现。跟我们内心发现的自然相比,我们从别处得来的帮助是机械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前者学到的东西令人愉悦,而且效果长存的。既然现代社会为理想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呢?
2.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
教学目标分类是對教学结果的一种评价。说明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下对知识领悟的程度,并不是对某个教学环节。基于以上的分析与论证,教学的设计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有效衔接。
2.1学生分组
分组(图3)方法是以人数均匀,自由组合,组员分工,组长负责的方式协同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组员的工作安排,锻炼学生合作协同以及思考与讨论的思维方式。
2.2多任务主题
通过二维构成、色彩构成和三位构成的教学安排,我们将小组作业的主题结合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而派生了以形态训练,色彩训练和材料训练的三次小组作业的项目主题,通过海报绘制和立体构成作业的制作形成最后的小组作品。
2.3翻转课堂
在某个教学时段,每组安排一位小组成员上台总结演讲,通过将自己小组在完成小组作业中的灵感与联想,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材料准备,加工工艺和最后的经验心得链接在PPT当中。通过讲述的方式总结在完成小组作业中的困难与心得。
2.4汇报展览
展览是总结小组成果的集中的展现方式。通过对小组作业的作品的展示来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教学目标。从咱俩作品的挑选,展位的选择,展览位置的确定,安排布展,调整光线,调整展览细节。这一切的流程下来,同学们对于在策展过程中的一些流程和经验也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2.5作品评价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小组作品要及时评价,通过各组选派每组的代表共同批改小组作业,首先将作品进行分档,分成优秀作品和一般作品两类,然后再从优秀作品当中挑出更优秀的作品。通过将优秀作品进行分享从而激励其他同学尽力向优秀作品靠拢。每次打分过程中全程公开透明,分数及时公示。通过在教学反馈中的及时有效的进行,让同学们感受到教学的环节的节奏感和紧凑性。
3.结束语
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课程体系从《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群热爱设计、愿意为其进行创造性设想的年轻人,而不是只会套用过去作品的“设计搬运工”,作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希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能够成为今后本科教学的主要标准,只有从教育体制的核心位置进行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才能走出一片宽阔大道。当然,对于设计教学改革,我们依然不断反思与调整,在动态地改革中探索越来越符合设计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44.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7.
【关键词】构成教学;学生中心;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1.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育模式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只是有时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不及时,一部分不幸的年轻人并没有得到所需的教育,从而无法拥有缤纷多彩的未来,这样的教育体制往往会浪费年轻人十年甚至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因此,反思当下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方法,升级教育理念,从课堂环境、学习内容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把握当下的教育模式。
1.1课堂环境的机械化
有人在印度的贫民窟里边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台电脑带着鼠标镶嵌在一个贫民窟的墙里边。没有人留下任何话,旁边架了一个摄像头观察,然后就发现贫民窟的小孩都来玩电脑。半个月之后,当他们再来调查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电脑。他们会很熟练地打开网页、打开文件或播各种音频、视频。根本不需要像我们上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一步步该干什么,但是他们的熟练程度是跟我们认真在学校学过的差不多。
当下的教学环境中,过度要求考勤和课堂纪律,可以说,如果没有点名考核制度,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将寥寥数人。大学课堂的环境不能通过机械的条理来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群体大部分都已经成年,有了自己对课程的价值判断,对于这样的老师和课程,他们大多表现反感和抵制。因此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束缚即是改变机械的课堂环境。
1.2学习内容处于低级阶段
学习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但是传统本科教育却把大把时间用在信息传递方面,少量时间用在传播知识,理解和智慧就自然不足了。比如太多时间在讲述这门课程的历史缘起与背景知识,给到专业的内容学习与理解的时间分配较少。不仅如此,忽略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一枚追求教学进度和填鸭式教学也是传统本科教育的短板。
学习者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效果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但是,支撑近150年来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观点是:动力一定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因而教师通过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1.3僵化的师生关系
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层次,在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个体权利可言。他们在学校里做的所有事情,几乎完全和考试与分数挂钩,他们被教导要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这些成绩都是被需要他尊重的人打出来的。而且学生们会被“你还小,你不懂”、“我们都是为你好”的各种名义挟持,几乎看不到在教学中的主导与个性。
人是内生的,教育是其外在表现。跟我们内心发现的自然相比,我们从别处得来的帮助是机械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前者学到的东西令人愉悦,而且效果长存的。既然现代社会为理想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呢?
2.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
教学目标分类是對教学结果的一种评价。说明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下对知识领悟的程度,并不是对某个教学环节。基于以上的分析与论证,教学的设计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有效衔接。
2.1学生分组
分组(图3)方法是以人数均匀,自由组合,组员分工,组长负责的方式协同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组员的工作安排,锻炼学生合作协同以及思考与讨论的思维方式。
2.2多任务主题
通过二维构成、色彩构成和三位构成的教学安排,我们将小组作业的主题结合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而派生了以形态训练,色彩训练和材料训练的三次小组作业的项目主题,通过海报绘制和立体构成作业的制作形成最后的小组作品。
2.3翻转课堂
在某个教学时段,每组安排一位小组成员上台总结演讲,通过将自己小组在完成小组作业中的灵感与联想,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材料准备,加工工艺和最后的经验心得链接在PPT当中。通过讲述的方式总结在完成小组作业中的困难与心得。
2.4汇报展览
展览是总结小组成果的集中的展现方式。通过对小组作业的作品的展示来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教学目标。从咱俩作品的挑选,展位的选择,展览位置的确定,安排布展,调整光线,调整展览细节。这一切的流程下来,同学们对于在策展过程中的一些流程和经验也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2.5作品评价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小组作品要及时评价,通过各组选派每组的代表共同批改小组作业,首先将作品进行分档,分成优秀作品和一般作品两类,然后再从优秀作品当中挑出更优秀的作品。通过将优秀作品进行分享从而激励其他同学尽力向优秀作品靠拢。每次打分过程中全程公开透明,分数及时公示。通过在教学反馈中的及时有效的进行,让同学们感受到教学的环节的节奏感和紧凑性。
3.结束语
构建《构成》翻转式教学课程体系从《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群热爱设计、愿意为其进行创造性设想的年轻人,而不是只会套用过去作品的“设计搬运工”,作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希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能够成为今后本科教学的主要标准,只有从教育体制的核心位置进行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才能走出一片宽阔大道。当然,对于设计教学改革,我们依然不断反思与调整,在动态地改革中探索越来越符合设计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44.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