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伊始,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入新课”这三言两语,而是用“我们今天讲……”直接点题,这样做虽直接点题,但却失去一次启发学生兴趣、由旧导新、稳定课堂情绪的良好机会。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的触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我结合自己教学中引用的实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1.介绍化学史料,引入新课
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简介与这节课有关的化学史,不仅能以此导入新课,还会使学生被科学家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精神所启发、激励。教师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我先告诉学生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用电解法电解钾后,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轰”的一声发生了猛烈的燃烧和爆炸,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勇于攀高峰的决心,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还可以继续为化学事业工作。”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等。我们21世纪的青年学生,要好好向戴维学习,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2.讲述故事,引入新课
故事和传说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道的。上课开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教师应从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叙述中,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上来。例如:在上《甲烷》这节课时,我用“东陵大盗”的故事引入新课:1928年夏天,军阀孙殿英,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豪华富丽的东陵慈禧墓,他要趁军阀混战的机会开墓取宝,发笔横财,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挖掘,奉命开墓的官兵终于打开了慈禧墓,进入墓室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装着上等的鸦片以精致烟盒,旅长韩大宝烟瘾顿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地抽它几口,可刚把火柴一划,墓室突然间卷起了一片火光,发生了爆炸,他们被炸得血肉横飞。到底是什么东西使盗墓贼横遭厄运?原来是一种叫甲烷(CH4)的气体创下的奇迹。今天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甲烷的一些性质。这样引入,学生一下子就对甲烷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理,对于学习甲烷知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
3.模型展示,引入新课
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因此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一节时,先展示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必修中学生已学的有机物的分子球棍模型,然后问学生:“这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千差万别,你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吗?它们是怎样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
4.化学魔术,引入新课
用化学魔术或化学实验引入新课,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例如《钠的化合物》一节的导入:我提问:“水能灭火,水还能点火吗?”学生一时很难回答。这时,我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在蒸发皿里放一些棉花,在棉花上散一些Na2O2粉末,右手拿起一支吸有水的滴管并喊道:“大家注意啦,看这水能不能点火?”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我便往蒸发皿里滴了几滴水,片刻奇迹发生了——水真的也能点火。学生会因“水火不融”常识而产生质疑:水常用于灭火但为什么这里“水能点火”这一相互矛盾的新问题。于是,我问道:“要知所以然,必学《钠的化合物》。”
5.利用矛盾,引入新课
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矛盾的情景导入新课,可使学生在左右为难之中产生强烈的急需解决矛盾的愿望。例如《分子》一节的导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下“100 100=?”,学生回答“200”,我却写上“100 100≠200”。学生个个都疑惑不解,接着我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学生通过观察总体积不等于200ml。学生心中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我说:“欲知其中奥秘,我们就来学习《分子》一节的内容。”
6.宣读新闻,引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份报纸,向学生宣读:“商贩非法用工业酒精制售白酒,造成贵阳发生千人饮酒中毒事件。”醒目的标题,立即吸引学生急切了解报道的详情。接着读:“贵阳目前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白酒引起严重中毒事件。据悉,在这次中毒事件中已有上千人中毒,双目失明者3人,死亡20人。”学生听罢都震惊了,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饮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会中毒?为什么会双目失明?甲醇有何性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顿时被激发起来了。这时,我巧妙地引入醇的分类和甲醇等内容的学习。
7.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图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美丽的景色、鲜艳的色彩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胶体的引入,我先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如清晨美丽的森林中鸟语花香、万道金光射到森林中的景象的图片(丁达尔现象)、三角洲的形成(胶体的凝聚)、黄山晨雾美景、工厂上方浓烟(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固溶胶)等,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有关胶体的知识特别有趣,自然就形成了想掌握胶体知识的迫切心理。
8.实物展示,引入新课
实物展示以其直观多变(颜色、形状)的特点,比起教师的说教更具吸引力。例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课,我事先准备好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各样的电池,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这些电池都可以提供电能为我们服务,那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电能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立刻就被各式各样的电池吸引住了,学习的兴趣也就被激发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不同的引入手法。当然,课堂引入的设计也不能千篇一律,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应力求创新,多彩多姿。课堂引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化学,从而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
1.介绍化学史料,引入新课
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简介与这节课有关的化学史,不仅能以此导入新课,还会使学生被科学家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精神所启发、激励。教师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我先告诉学生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用电解法电解钾后,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轰”的一声发生了猛烈的燃烧和爆炸,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勇于攀高峰的决心,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还可以继续为化学事业工作。”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等。我们21世纪的青年学生,要好好向戴维学习,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2.讲述故事,引入新课
故事和传说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道的。上课开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教师应从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叙述中,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上来。例如:在上《甲烷》这节课时,我用“东陵大盗”的故事引入新课:1928年夏天,军阀孙殿英,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豪华富丽的东陵慈禧墓,他要趁军阀混战的机会开墓取宝,发笔横财,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挖掘,奉命开墓的官兵终于打开了慈禧墓,进入墓室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装着上等的鸦片以精致烟盒,旅长韩大宝烟瘾顿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地抽它几口,可刚把火柴一划,墓室突然间卷起了一片火光,发生了爆炸,他们被炸得血肉横飞。到底是什么东西使盗墓贼横遭厄运?原来是一种叫甲烷(CH4)的气体创下的奇迹。今天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甲烷的一些性质。这样引入,学生一下子就对甲烷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理,对于学习甲烷知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
3.模型展示,引入新课
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因此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一节时,先展示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必修中学生已学的有机物的分子球棍模型,然后问学生:“这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千差万别,你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吗?它们是怎样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
4.化学魔术,引入新课
用化学魔术或化学实验引入新课,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例如《钠的化合物》一节的导入:我提问:“水能灭火,水还能点火吗?”学生一时很难回答。这时,我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在蒸发皿里放一些棉花,在棉花上散一些Na2O2粉末,右手拿起一支吸有水的滴管并喊道:“大家注意啦,看这水能不能点火?”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我便往蒸发皿里滴了几滴水,片刻奇迹发生了——水真的也能点火。学生会因“水火不融”常识而产生质疑:水常用于灭火但为什么这里“水能点火”这一相互矛盾的新问题。于是,我问道:“要知所以然,必学《钠的化合物》。”
5.利用矛盾,引入新课
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矛盾的情景导入新课,可使学生在左右为难之中产生强烈的急需解决矛盾的愿望。例如《分子》一节的导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下“100 100=?”,学生回答“200”,我却写上“100 100≠200”。学生个个都疑惑不解,接着我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学生通过观察总体积不等于200ml。学生心中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我说:“欲知其中奥秘,我们就来学习《分子》一节的内容。”
6.宣读新闻,引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份报纸,向学生宣读:“商贩非法用工业酒精制售白酒,造成贵阳发生千人饮酒中毒事件。”醒目的标题,立即吸引学生急切了解报道的详情。接着读:“贵阳目前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白酒引起严重中毒事件。据悉,在这次中毒事件中已有上千人中毒,双目失明者3人,死亡20人。”学生听罢都震惊了,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饮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会中毒?为什么会双目失明?甲醇有何性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顿时被激发起来了。这时,我巧妙地引入醇的分类和甲醇等内容的学习。
7.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图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美丽的景色、鲜艳的色彩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胶体的引入,我先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如清晨美丽的森林中鸟语花香、万道金光射到森林中的景象的图片(丁达尔现象)、三角洲的形成(胶体的凝聚)、黄山晨雾美景、工厂上方浓烟(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固溶胶)等,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有关胶体的知识特别有趣,自然就形成了想掌握胶体知识的迫切心理。
8.实物展示,引入新课
实物展示以其直观多变(颜色、形状)的特点,比起教师的说教更具吸引力。例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课,我事先准备好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各样的电池,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这些电池都可以提供电能为我们服务,那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电能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立刻就被各式各样的电池吸引住了,学习的兴趣也就被激发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不同的引入手法。当然,课堂引入的设计也不能千篇一律,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应力求创新,多彩多姿。课堂引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化学,从而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