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及产生的影响,提出政府应当扶持民营企业,加大金融业创新力度,扩大我国信贷消费规模,保证出口的稳定增长并注重投资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
一、引言
有人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受的是轻伤,欧洲是重伤,中国是内伤。我认为这一观点恰当的说明了这场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程度。就美国而言,受损最严重的是其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形成直接冲击的要属其汽车业和房地产业。欧洲在这次危机中受伤较重,欧元区陷入成立以来的首次衰退。消费、投资和出口同时放缓。至2009年底,失业率达到8%,全年累计贸易逆差321亿欧元。而中国由于未完全对外开放,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有限,但危机却给中国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强大压力。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要从内需入手,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能力。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危机带给我们难得的一次苦修内功的机遇。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对中国来说,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通过建设足够的铁道线路、港口、管道及住房,以度过这场全球性衰退,而是中国的经济模式需要重新进行重大调整。”然而转危为机需要一定的条件,面对目前四万亿投资盛宴等短期应对危机策略,我们同时也要构筑好转危为机的基础条件,以期未来有效地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把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彻底转变为消费拉动并不现实。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保证出口的稳定增长和投资效率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三驾马车”协调前行,才更具实际意义。
二、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1、生产成本上升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了20%—30%;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大批外向型中小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骤升,以致停产或倒闭。
2、外贸出口受阻
中小企业实力有限,主要从事低水平加工贸易。危机下外需的疲软,导致本无外贸主动权的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减少,面临企业生存危机。
3、融资困难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为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并不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银行对非公企业的拒贷率超过56%,而70%的贷款流入国有企业。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市场信心的打压,惜贷的银行更难以将关注焦点放在中小企业身上。就企业自身而言,也很难具备大型企业规范的财务系统和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故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难度。
三、改善我国经济所面临困境的一些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自身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融资难问题,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作为贷款抵押或担保的固定资产,无法具备一些法律规定中的贷款条件。由于立法滞后,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实际情况而设立的相关信贷法规,即使企业具备贷款条件,其办理程序和过程又相当复杂和漫长,往往因手续冗繁而错过市场机会。因此,应该在立法层面上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
2、降低中小企业税负
应推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对企业用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列入征税范围;调整出口退税率,支持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纺织、玩具等行业。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帮助其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
3、鼓励金融创新,扩大信贷消费规模
虽然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过度创新导致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但金融创新本身并没有错。通过创新可以帮助人们从存款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释放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这次危机会逐一刺破美国金融市场中的泡沫,但却不能终止美国“信贷驱动消费”的经济模式。反观我国金融系统,在此次危机中受冲击有限,然而过于严格的金融管制也束缚了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市场缺乏创新动力,直接导致我国信贷渠道单一,不利于居民信贷消费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提高。面对危机的挑战,我国更应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为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金融机构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咨询业务;简化信贷手续,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制定统一的征信标准和征信办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4、注重投资效率,鼓励民间投资
从短期看,中央之前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虽是应对危机、提振信心的短期之举,但其投资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消费的发展,而评判其投资效率的关键就在于投资是否加速了经济向消费主导的方向转型。从目前看,各地政府仍热衷于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重化工项目,铁路、公路和机场成为投资热点,而民生方面得到的地方配套投资很难落实到位。如果在实施中不注意投资的合理分配,很可能再次出现1998年那一轮投资热所带来的问题,即投资体制改革停滞,政府和国有投资支撑着高投资,从而进一步挤占了民间投资空间。那么中国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型的计划将受到严重阻碍。从长期来看,提高我国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投资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教投入不足;投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并最终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5、提高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我国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重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中,民营企业仅占4%。为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我国目前已推出创业板市场。虽然初始阶段上市条件较多,但这一积极信号预示着民企未来直接融资市场的广阔前景。除此之外,应适当降低标准,鼓励民营企业发放企业债、公司债;积极吸引风险投资,为有潜力的民营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从而盘活民营经济,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6、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
我国玩具制造业受金融海啸冲击严重,2008年玩具制造企业数量减少了近一半。然而在汕头的澄海区,当地玩具企业却实现了逆市增长,该区区委书记将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归结为有此成绩的关键。由此不难看出,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多主动权,重点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摆脱依附于外商从事低水平加工贸易的局面。
四、余论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重大挑战。面对危机,我们既要认真吸取经验,同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危机转变为机遇。就我国金融业而言,金融危机的肆虐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绝不冒进,避免虚拟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吹大经济泡沫。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发展不能因当前形势而因噎废食,要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坚持走金融全球化道路,为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而言,过去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方式在此次危机的冲击下难以为继。针对提高国内消费能力这一老难题,政府不应把重点放在消费刺激政策上,而是应该从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入手,解决消费难的关键问题;同时扩大我国信贷消费规模,为提高国内消费的比重奠定基础。对于出口和投资来说,虽然目前受到危机阻碍,但绝不可偏废。要采取措施稳定我国出口增长,提高投资效率,尤其是加大民生投入,从而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红卫.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启示[J].时代经贸,2008(09).
[2]李礼辉.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全球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全球经济及国际金融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9(01).
[3]樊纲.大幅提高国民消费尚属奢望[J].党政干部文摘,2007(01).
[4]钱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J].中国经济周刊,2008(43).
[5]高辉清,熊亦智,胡少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作者通讯地址: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
一、引言
有人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受的是轻伤,欧洲是重伤,中国是内伤。我认为这一观点恰当的说明了这场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程度。就美国而言,受损最严重的是其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形成直接冲击的要属其汽车业和房地产业。欧洲在这次危机中受伤较重,欧元区陷入成立以来的首次衰退。消费、投资和出口同时放缓。至2009年底,失业率达到8%,全年累计贸易逆差321亿欧元。而中国由于未完全对外开放,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有限,但危机却给中国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强大压力。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要从内需入手,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能力。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危机带给我们难得的一次苦修内功的机遇。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对中国来说,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通过建设足够的铁道线路、港口、管道及住房,以度过这场全球性衰退,而是中国的经济模式需要重新进行重大调整。”然而转危为机需要一定的条件,面对目前四万亿投资盛宴等短期应对危机策略,我们同时也要构筑好转危为机的基础条件,以期未来有效地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把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彻底转变为消费拉动并不现实。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保证出口的稳定增长和投资效率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三驾马车”协调前行,才更具实际意义。
二、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1、生产成本上升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了20%—30%;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大批外向型中小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骤升,以致停产或倒闭。
2、外贸出口受阻
中小企业实力有限,主要从事低水平加工贸易。危机下外需的疲软,导致本无外贸主动权的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减少,面临企业生存危机。
3、融资困难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为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并不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银行对非公企业的拒贷率超过56%,而70%的贷款流入国有企业。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市场信心的打压,惜贷的银行更难以将关注焦点放在中小企业身上。就企业自身而言,也很难具备大型企业规范的财务系统和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故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难度。
三、改善我国经济所面临困境的一些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自身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融资难问题,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作为贷款抵押或担保的固定资产,无法具备一些法律规定中的贷款条件。由于立法滞后,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实际情况而设立的相关信贷法规,即使企业具备贷款条件,其办理程序和过程又相当复杂和漫长,往往因手续冗繁而错过市场机会。因此,应该在立法层面上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
2、降低中小企业税负
应推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对企业用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列入征税范围;调整出口退税率,支持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纺织、玩具等行业。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帮助其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
3、鼓励金融创新,扩大信贷消费规模
虽然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过度创新导致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但金融创新本身并没有错。通过创新可以帮助人们从存款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释放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这次危机会逐一刺破美国金融市场中的泡沫,但却不能终止美国“信贷驱动消费”的经济模式。反观我国金融系统,在此次危机中受冲击有限,然而过于严格的金融管制也束缚了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市场缺乏创新动力,直接导致我国信贷渠道单一,不利于居民信贷消费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提高。面对危机的挑战,我国更应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为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金融机构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咨询业务;简化信贷手续,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制定统一的征信标准和征信办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4、注重投资效率,鼓励民间投资
从短期看,中央之前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虽是应对危机、提振信心的短期之举,但其投资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消费的发展,而评判其投资效率的关键就在于投资是否加速了经济向消费主导的方向转型。从目前看,各地政府仍热衷于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重化工项目,铁路、公路和机场成为投资热点,而民生方面得到的地方配套投资很难落实到位。如果在实施中不注意投资的合理分配,很可能再次出现1998年那一轮投资热所带来的问题,即投资体制改革停滞,政府和国有投资支撑着高投资,从而进一步挤占了民间投资空间。那么中国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型的计划将受到严重阻碍。从长期来看,提高我国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投资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教投入不足;投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并最终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5、提高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我国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重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中,民营企业仅占4%。为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我国目前已推出创业板市场。虽然初始阶段上市条件较多,但这一积极信号预示着民企未来直接融资市场的广阔前景。除此之外,应适当降低标准,鼓励民营企业发放企业债、公司债;积极吸引风险投资,为有潜力的民营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从而盘活民营经济,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6、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
我国玩具制造业受金融海啸冲击严重,2008年玩具制造企业数量减少了近一半。然而在汕头的澄海区,当地玩具企业却实现了逆市增长,该区区委书记将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归结为有此成绩的关键。由此不难看出,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多主动权,重点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摆脱依附于外商从事低水平加工贸易的局面。
四、余论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重大挑战。面对危机,我们既要认真吸取经验,同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危机转变为机遇。就我国金融业而言,金融危机的肆虐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绝不冒进,避免虚拟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吹大经济泡沫。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发展不能因当前形势而因噎废食,要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坚持走金融全球化道路,为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而言,过去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方式在此次危机的冲击下难以为继。针对提高国内消费能力这一老难题,政府不应把重点放在消费刺激政策上,而是应该从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入手,解决消费难的关键问题;同时扩大我国信贷消费规模,为提高国内消费的比重奠定基础。对于出口和投资来说,虽然目前受到危机阻碍,但绝不可偏废。要采取措施稳定我国出口增长,提高投资效率,尤其是加大民生投入,从而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红卫.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启示[J].时代经贸,2008(09).
[2]李礼辉.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全球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全球经济及国际金融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9(01).
[3]樊纲.大幅提高国民消费尚属奢望[J].党政干部文摘,2007(01).
[4]钱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J].中国经济周刊,2008(43).
[5]高辉清,熊亦智,胡少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作者通讯地址: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